资源描述
ICS 03.120.10 CCS A 00 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方标准 DB45/T 2824 2023 职业院校 卓越绩效 评价准则 应用指南 Application guidelines for criteria of performance excellence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colleges 2023-12-26 发布 2024-02-01 实施 广西 壮族 自治区 市 场监督管 理局 发 布 DB45/T 2824 2023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应 用指 南.2 领导.2 4.1 战略.3 4.2 学生 与相 关方.5 4.3 教职 工.7 4.4 过程 管理.7 4.5 评测、分 析与 改进.9 4.6 绩效 评审.10 4.7 附录A(资 料性)职业 院校卓 越绩 效 评 价准 则框 架图与 评分 条款 分值 表.12 参考文 献.14 DB45/T 2824 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广 西壮 族自 治区 教育厅 提出、归 口并 宣贯。本文件 起草 单位:柳州 市第 二职业 技术 学校、广西 壮族 自治区 标准 技术 研究 院、柳 州职业 技术 学 院、广西教 育质 量监 测中 心、深圳市 金品 质企 业效 益开 发有限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黄煜 欣、陈 玲、陈彬 彬、周海 燕、金 峥、刘春 艳、李娜、章永 强、彭国 华、卿助建、莫佳琳、鞠 红霞、张剑曦、邱福 明、张杰、梁桂华、黄欣 萍、杨永、史庭宇、唐日 兴、徐毅 华、陈超、叶丰、吴 春芳、陈 文勇、谢文 峰、秦海 宁、吴保红、石 文、张嘉 嘉、覃日娜、彭 茂锋、黄 琨。DB45/T 2824 2023 III 引 言 本文件 遵循GB/T 19580 2012 卓越 绩效 评价 准则 的基本 理念 和评 价要 求,借鉴国 内外 教育 组织卓越绩 效管理 的经 验和做 法,结 合广西 职业 院校管 理的实 践,从 领导、战略、关注 学生和 利益 相关 者、以教职 工为 本、过程 管理、测量、分 析和 改进、绩 效 评审等 七个 方面 给出 卓越 绩效评 价准 则在 广西 职 业院校中 的应 用指 南,有助 于广西 职业 院校 更 好 地理 解和使 用 卓越 绩效 评价 准则。本文件 的附录A为理 解卓 越 绩效评 价准则 广西 职业院 校卓越 绩效评 价准 则4.1 4.7提供 了框 架图 及相关诠 释。DB45/T 2824 2023 1 职 业院校 卓越绩效 评价准 则应用指 南 1 范围 本文件 提供 了职 业院 校理 解和应 用GB/T 19580 2012 的指 导。本文件 适用 于广 西壮 族自 治区行 政区 域内 的职 业院 校开展 卓越 绩效 评价 工作,职业院 校校 长质 量 奖的评价 实施 可参 考本 文件。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9000 质 量管 理体 系 基 础和 术语 GB/T 19580 卓 越绩 效评 价准则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9000 和GB/T 19580 界定的 以及 下列 术语 和定 义适用 于本 文件。3.1 职业院 校 vocational schools and colleges 职业教 育类 型下 各级 各类 全日制 学校,含 中等 职业 学校、技工 院校、高 等职 业(专 科)学校 及 职 业技术大 学,以下 简称 学校。3.2 服务对 象 service object 学生、家长、用 人单 位、政府和 其他 社会 组织 等。3.3 相关方 stakeholders 与学校 的业 绩或 成就 有利 益关系 的个 人或 团体。3.4 教育产 品 education products 学校所 提供 的专 业、课程、实训 基地、教 学资 源及 教育服 务等。3.5 教育教 学过 程性 评价 process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促进学 习的 评价,包括 对 分数、学 习成 绩与 各种 表 现的背 后原 因的 分析,以 及如何 改进 的思 考和 判断,其 目的 是促 进学 生的 成长成 才以 及身 心健 康发 展。3.6 教育教 学总 结性 评价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以预先 设定 的教 学目 标为 基准,评价 的目 的是 为学 生继续 学习 提供 激励 参考。DB45/T 2824 2023 2 3.7 质量文 化 quality culture 学校在 长期 的教 育活 动中 形成的 有关 教育 质量 的意 识、规 范、价值 取向、行 为 准则、思维 方式 及 风俗习惯 的总 和。4 应用指 南 领导 4.1 4.1.1 总则 学校领 导的 引领 和推 动对 学校的 持续 发展 起着 决定 性作用。主要 包括 四个 要 点:领导 作用、依法 治理、社 会责 任、质量 安全。4.1.2 领导作 用 4.1.2.1 确定方 向 学校领 导综 合考 虑国 家职 业教育 政策、职 业教 育行 业发展 特点 以及 学校 所处 内外部 发展 环境,通 过多层次 研讨 和质 询、提炼、确立 并发 布学 校的 愿景、使命 和价 值观,并 将使 命和价 值观 作为 制 定 发 展 战略的重 要依 据,确保 发展 战略与 其匹 配,指引 着学 校未来 的发 展方 向。4.1.2.2 双向沟 通 学校领 导通 过调 研、座 谈 会、访谈 等方 式开 展双 向 沟通工 作,在 学校 内部 营 造愉悦 和坦 诚沟 通的 环境;搭 建与 相关 方有 效沟 通的平 台;严格 执行 重大 事项集 体决 策制 度;建立 激励机 制,鼓励 全 体 教 职 工实现学 校卓 越绩 效的 目标。4.1.2.3 质量文 化 学校领 导宜 确立 服务 地方 经济社 会发 展的 办学 思路,融 合与 凝练 区域 产业 文 化、民族 文化、校园 文化形成 本校 特色 质量 文化。以质 量文 化为 引领,通 过培育 质量 意识、健 全质 量管理 制度、约 束 和 规 范师生的质 量行 为,激发 师生 的自觉 性和 创造 性,从而 提高教 育教 学质 量。4.1.2.4 科学规 划 学校领 导运 用各 种预 测、估计、选择、设 想或 其他 方法来 预见 未来,以 便进 行决策 和资 源配 置。制定规划 需要 利益 相关 方共 同参与。利 益相 关方 应具 备组织 规划 执行 的能 力,包括组 织调 动资 源 和 知 识 的能力,规划 灵活 调整 的能 力,以 及对 规划 快速 执行 的能力。4.1.3 依法治 理 4.1.3.1 学校领 导坚 持以 人为 本,坚决贯 彻依 法治 校。4.1.3.2 学校可 通过聘 请法 律顾问 或法制 副校长 等方 式,确 保学校 所有的 决策、行动 以及与 相关 方 之间活动 遵守 相关 法律 法规 和职业 操守,预防 和排 除 潜在的 法律 风险,保障 学 校、师生 及利 益相 关方 的 合法权益。4.1.3.3 学校领 导宜及 时学 习、了 解和掌 握有关 办学 的法律 法规要 求,善 于识 别风险 因素,避免 违 法风险,并努 力影 响学 校相 关方。DB45/T 2824 2023 3 4.1.3.4 学校领 导要率 先垂 范,对 涉及社 会公众 的重 要问题 保持敏 感,无 论当 前的法 律是否 对其 有 所规定,都要 努力 高于 要求,在遵 守法 律法 规和 伦理 原则方 面做 出卓 越表 现。4.1.4 社会责 任 4.1.4.1 扩大影 响 学校领 导识 别与 学校 核心 竞争力 相关 的关 键领 域,在资源 许可 的条 件下,提 升在社 会责 任方 面 的 成熟度,扩大 学校 的影 响力 和美誉 度。4.1.4.2 模范作 用 学校领 导引 导和 带领 广大 教职工 和学 生积 极主 动承 担社会 责任,投 身社 会公 益事业 发展,在 校 园 安全、环 境保 护、能源 消耗、公共 卫生、意 识形 态、诚信建 设、公益 支持 等方 面起模 范作 用。4.1.4.3 实施督 导 学校领 导建 立社 会责 任督 导工作 机制,评 价学 校及 相关方 参与 履行 社会 责任 的成效。4.1.5 质量安 全 学校领 导遵 循积 极预 防、依法管 理、社会 参与、各 负其责 的安 全管 理方 针,全面落 实安 全工 作 责 任制和事 故责 任追 究制,构 建学校 安全 工作 保障 体系,保障 学校 安全 工作 科学、规范、有 序进 行。战略 4.2 4.2.1 总则 战略是 学校 为适 应未 来环 境变化,追 求长 期生 存和 发展而 进行 的整 体谋 划和 决策。学校 的发 展 规 划应着眼 于学 校的 未来 发展,进 行全 局性 的战 略分 析 和选择,为学 校持 续发 展 提供总 体方 向。学 校通 过 规划制定,明确 学校 规划 目 标。学校 战略 部署 是学 校 的总体 行动 方案,是为 实 现总目 标而 做的 重点 部署 和资源安 排。学校 应通 过战 略部署,使 学校 的规 划目 标具体 化,转化 为实 施计 划和关 键绩 效指 标,并 配 置资源予 以实 施。同 时应 用 这些关 键绩 效指 标监 测实 施计划 的进 展情 况,预 测 学校未 来的 绩效,以保 持 竞争优势。4.2.2 战略规 划 4.2.2.1 组织架 构 学校成 立专 门机 构负 责组 织 战略 制定。战略 制定 一 般由学 校领 导主 持,各 职 能部门 负责 人、各 教学部门负 责人、各 专业 指导 委员会 和企 业行 业专 家共 同参与,必 要时 可委 托专 业机构(专 家)协助 制定。4.2.2.2 战略分 析 学校在 制定 战略 时需 识别 学校发 展的 优势、劣 势、机遇和 挑战(SWOT),充 分考虑 有关 职业 教 育 改革、学 生及 生源、市 场和 竞争、绩效 预测 等关 键因 素,建 立数 据和 信息 收集 机制,并采 用科 学 的 分 析 方法进行 数据 与信 息分 析。DB45/T 2824 2023 4 4.2.2.3 战略制 定 在战略 制定过 程中,学校 通过系 统、周 密的 内外部 环境(区域经 济及 行业发 展、学 校发展 愿景 等)分析确 定战 略规 划、战略 目标、战略 措施 和强 有力 的保障 支撑。积 极应 对战 略挑战,发 挥战 略 优 势,均衡地考 虑长、短 期的 挑战 和机遇,以 及所 有相 关方 的需要。4.2.2.4 风险控 制 风险控 制是 一个 管理 过程,包 括对 职业 院校 办学 风 险的定 义、测 量和 评估 应 对风险 的策 略。学 校的风险控 制应 识别 风险 因素,宜 采 用头 脑风 暴法、现 场调查 法、决策 树分 析、损失清 单分 析法 等 方 法 对 风险进行 识别、分级 分类 和 分析;学 校在 战略 中加 入 风险管 理计 划,通 过风 险 回避、风 险转 移、风 险承 担、风险 应 急等 科学 方法 有效 预防和 规避 风险。开 展风 险 控制效 果评 估,以此 来评 价 风险管 理方 案的 科学 性、适应性 和收 益性。4.2.3 战略部 署 4.2.3.1 制定实 施计 划 实施计 划是应 对长 短期战 略和战 略目标 的具 体行动 方案,包括资 源安 排、时 间要求 和监测 指标 等。学校基 于总 体战 略和 专项 业务战 略,制 定和 部署 各 部门的 战略 实施 计划,确 定关键 绩效 指标,采用 诸 如目标管 理或 平衡 记分 卡等 方法层 层分 解、细化,建 立从学 校、各部 门到 各个 岗位的 层层 支撑、层 层 分 解的关键 绩效指 标体 系,以 实现战 略目标。学 校建立 基于战 略的流 程指 标体系 对关键 绩效指 标进 行测 量,以有效 监控 战略 实施、资 源配 置 和过 程绩 效的 实现 情况。4.2.3.2 配置资 源 4.2.3.2.1 人力资 源 学校着 重做 到用 好现 有人 才,留 住关 键人 才,引进 急需人 才,培养 骨干 人才、储备 未来 人才,逐 步建立起 公平、公 开、公正、竞争、择 优的 用人 机制。4.2.3.2.2 财力资 源 学校以 绩效 为导 向围 绕效 益最大 化的 目标,统筹 规 划、合理 安排 学校 的财 力 资源,提 高经 费预 算执行率。4.2.3.2.3 物力资 源 学校充 分使 用物 力资 源,一方面 必须 满足 人才 培养 的需要,保证 人才 培养 质 量,另一 方面 要满 足学校可持 续发 展的 需要。4.2.3.2.4 执行计 划 学校加 强过 程监 控,采取 积极手 段加 强教 职工 的战 略理解,落 实战 略目 标,不断取 得阶 段成 果。执行计划 应不 断根 据环 境变 化进行 调整,及 时反 馈、学习和 改进,保 持战 略执 行的可 持续 性。4.2.3.3 目标监 测 学校在 战略 实施 的过 程中,及时 检查 为达 成战 略目 标所进 行的 各项 工作 的进 展情况,评 价实 施 学 校战略后 的整 体绩 效,把它 与既定 的战 略目 标相 比较,发现 战略 差距,分 析产 生目标 偏差 的原 因,纠 正 偏差,使学 校战 略的 实施 更好 的与学 校当 前所 处的 内外 部环境、学校 目标 协调 一致,使战略 目标 得 以 实 现。DB45/T 2824 2023 5 4.2.3.4 目标诊 改 学校宜 采用如 质量 管理小 组(QCC)、优化项 目小 组、攻关 小组等 形式,应用 如质量 环(PDCA)、六西格 玛、精益 管理 系统 等方法 持续 优化 过程。学生与 相关 方 4.3 4.3.1 学生 4.3.1.1 需求分 析 学校遵 循学 生成 长规 律,准确识 别学 生的 成长 需求、期望、智能 和偏 好,通 过问卷 调查、走 访、反馈、座 谈会 的形 式倾 听学 生 诉求,形成 系统 的制 度化 机 制,动 态了 解不 同群 体学 生 的需求、期 望和 偏好,重点考 虑影 响学 生偏 好的 职业教 育服 务特 征,如专 业、课 程、师资、实 习实 训、升 学就 业等 要求。4.3.1.2 提供服 务 4.3.1.2.1 总则 学校 高 效利 用学 生与 利益 相关方 的需 求和 期望 信息,持续 诊断 与完 善学 校教 育教学 服务 体系,不 断提升教 育教 学满 意度、核 心课程 培养 效果、教学 质 量与岗 位匹 配等,形成 有 学校特 色的 体现 卓越 绩效 特点的教 育教 学质 量服 务机 制。4.3.1.2.2 建立关 系 学校 准 确识 别学 校和 学生 的权利 和义 务,使双 方都 能在合 法合 规透 明的 关系 中和谐 共处。4.3.1.2.3 提供专 业与 课程 学校根 据社 会需 求和 行业 发展动 向,对接 职业 标准,及时 调整 专业 设置,调 动一切 资源,满 足 学 生职业发 展的 课程。4.3.1.2.4 接触管 理 学校 努 力地、最 大程 度地 接 近学生,确 立与 学生 在不 同 发展阶 段、不同 时期、不 同 场所的 沟通 目标,获取学 生需 求、开展 教育 教学改 革、拓展 学生 体验、获取 学生 评价 进而 得到 学生最 大化 的满 意,提 升 人才培养 质量。4.3.1.2.5 处理投 诉 学校 建 立科 学规 范的 处理 流程,包括 受理、跟进、回复、满意 度追 踪、归 档 等环节,处 理过 程要 做到真诚、实 在、理解、中 立,做 到件 件有 着落,事 事有结 果。4.3.1.3 满意度 和忠 诚度 评测 学校 基 于对 学生 需求 的了 解,建 立、维护 和加 强与 学生的 关系,通 过网 络问 卷、评 教系 统、现 场 调查等方 式,定 期测 量学 生的 满意度 和忠 诚度,并确 定提 高学生 满意 度的 方法,提升 学校提 供服 务的 能 力,促进学 生的 全面 发展,满 足并超 越学 生的 合理 期望,提高 其忠 诚度 和归 属感,获得 良好 口碑。4.3.1.4 毕业跟 踪 4.3.1.4.1 学校积 极引进 企业 与学校 共同制 定人才 培养 方案,协同育 人。定 期回 访毕业 生的用 人单 位满意度,同 时积 极引 入第 三方对 毕业 生培 养质 量进 行调查。DB45/T 2824 2023 6 4.3.1.4.2 学校对 调查 数据 进行 多维 度、多 视角 的比 对和 分析,了解毕 业生 专业 相关 度、地 区贡献 度、行业企 业服 务情 况等 信息,并将 调查 数据 用于 现有 工作改 进,从而 不断 提高 管理服 务工 作质 量。4.3.2 相关方 4.3.2.1 识别需 求 学校主 要相 关方 有政 府、校企合 作单 位、服务 商、家长和 校友 等,学校 应根 据相关 方特 点识 别 不 同需求,创建 良好 合作 关系。4.3.2.2 合作方 式与 内容 4.3.2.2.1 政府 学校通 过积 极参 加各 级政 府举办 的教 育大 会、专 项 工作会 议、研 究政 府相 关 教育文 件等 方式,找准政府对 职业 教育 的办 学期 许和导 向,分析 区域 发展 形势和 学校 发展 方向。成 立由政 府、学校、企 业、行业组成 的理 事会,以 政府 支持、合作 共赢 为依 托,以共享 资源 和合 作项 目为 纽带,以校 企合 作、人 才 培养、科 学研 究、技术 服务、社会 服务 为主 要内 容,推进学 校改 革发 展。4.3.2.2.2 校企合 作单 位 职业学 校注 重在 产、学、研等各 个领 域与 企业、行 业及社 会各 界建 立良 好的 合作关 系,通过 共 建 实验实训 室、技术 服务 中心、提供 技术 培训 服务、生 源合作 共建 定向 培养 班级 等方式,获 得行 业 对技术技能人才 需求 的最 新信 息,制定合 作准 入、项目 立项、过程 实施、验 收评 价等 工作流 程,出台 相 关 管 理 制度,形 成长 效合 作机 制,共建共 享提 高服 务企 业服 务社会 的能 力。4.3.2.2.3 服务商 学校根 据国 家和 地方 相关 采购条 例,结合 内部 风险 控制管 理体 系,对校 内采 购工作 进行 全过 程 风 险识别,确立采 购论 证、实 施、验 收、评 价等 环节的 流程,出台相 关采 购管理 制度,确保采 购工 作严 谨、规范、合理、公 正。学校 可与优 质服 务商 共享 管理 理念和 管理 工具,不 断提 升服务 商的 管理 水 平,充 分发挥其 服务 育人 的功 能。4.3.2.2.4 家长 学校积 极拓 宽沟 通渠 道,建立家 校联 系机 制。及时 了解家 长的 期许 和需 求,不断提 高教 育成 效。学校可以 通过 满意 度调 查、家访、即时 通讯 软件 等方 式采集 家长 需求 和评 价,促进人 才培 养的 家校 联动。4.3.2.2.5 校友 学校主 动与 校友 建立 密切 联系,以 校友 会为 主要 工 作载体,以学 校为 校友 服 务、校友 为学 校添 彩为工作宗 旨,形成 具有 学校 特色的 校友 工作 模式。4.3.2.3 质量监 控 学校根 据利 益相 关方 特点,通过 自评、他 评、合同 考 核等方 式,对合 作领 域及 合作成 效实 行全 过 程动态评 估,推动 学校 管理 质量和 服务 质量 不断 提升。4.3.2.4 满意度 评价 学校形 成系 统的 制度 化的 评价机 制,开展 动态 的学 生及利 益相 关者 满意 信息 收集和 满意 度测 评,快速识别 和解 决问 题,并用 于改进 活动。DB45/T 2824 2023 7 教职工 4.4 4.4.1 总则 学校营 造有 利于 高绩 效的 教职员 工成 长环 境,管 理 并发展 教职 员工,激发 教 职员工 的全 部潜 能,使之与学 校的 整体 使命、战 略、行 动计 划一 致。4.4.2 绩效管 理 4.4.2.1 建立教 职工 绩效 考核 及评 价机制 学校基 于本校KPI(关键 绩 效指标)的分 解,对教职 工绩效 进行定 性和 定量的 评价和 考核,并在 适当的时 机采 用适 当形 式,将评价 和考 核结 果反 馈给 教职员 工,以 便采 取措 施 改进绩 效。教 职工 绩效 评 价的内容 可包 括绩 效结 果和 绩效因 素。评价 和考 核可 面向教 职员 工个 人也 可面 向团队 进行。4.4.2.2 建立教 职工 绩效 激励 机制 学校可 结合 本校 的战 略实 施计划 和关 键绩 效指 标,确定教 职工 的薪 酬策 略,建立科 学合 理的 薪 酬 体系,实 施适 宜的 激励 政策 和措施,包 括薪 酬、奖惩、认可、晋 升等 激励 政策 和措施。4.4.3 学习与 发展 4.4.3.1 学校建 立多种 教职 工职业 发展渠 道,帮 助各 级各类 人员制 定和实 施有 针对性 的、个 性化 的 职业发展 规划,实 现学 习和 发展目 标。4.4.3.2 学校界 定教职 员工 能力素 质,明 确员工 教育 培训体 系,并 建立知 识共 享的渠 道和机 制,以 提升教职 工的 知识 技能 和价 值追求,进 而提 高教 职工 个人和 学校 的绩 效,促进 学校的 战略 发展 和 教 职 工 个人的专 业发 展。4.4.3.3 学校制 定和实 施适 当的梯 队培养 计划,包括 高、中 层管理 职位及 关键 的教育 教学职 位的 继 任计划,形成 师资 梯队 和管 理人才 梯队,深 化后 备队 伍建设,以 提高 学校 的持 续运行 能力。4.4.4 满意度 和忠 诚度 评测 学校可 通过 以下 形式 对教 职工进 行满 意程 度和 忠诚 度评测:学校可 通过 问卷 调查、座 谈等方 式,确定 影响 教职 工满意 程度 和积 极性 的关 键因素,如 薪酬福利、职业 能力 拓展、职 位提升、自 我价 值实 现等,以及 这些 因素 对不 同教 职工的 影响;学校定 期调 查教 职工 满意 程度 和 忠诚 度,了解 教职 工的意 见和 建议,并 分析 原因,制定 改进措施,提高 教职 工满 意程 度。必 要时,可 实施 具有 针对性 的调 查,如:针对 某类教 职工 或某些方面 的调 查。过程管 理 4.5 4.5.1 总则 过程管 理包 含学 校办 学的 所有过 程,特别 是关 键过 程。过 程管 理的 目的 在于 建立有 效且 高效 的 工 作系统,确保学 校战 略及 其 实施计 划的落 实。学校 应 基于“方法-展开-学习-整 合”四 要素循 环对 过程 实施管理:通过 识别 过程、确定对 过程的 要求 和过程 设计,建立方 法;通过过 程实施,进行 方法 的展 开;通过过 程的 评价、改 进和 创新并 分享 其成 果,实现 方法的 学习 和整 合,使方 法在实 践中 与时 俱 进,管理成熟度 不断 提升,并 使实 施方法 的各 部门 之间、各 过程的 方法 之间 协调 一致,融合 互补。DB45/T 2824 2023 8 4.5.2 教育教 学 4.5.2.1 教育教 学过 程识 别 4.5.2.1.1 教育教 学过 程是 学校 关键 的价值 创造 过程。4.5.2.1.2 学校应 当明确 自身 当前的 和可持 续增强 的核 心竞争 力对过 程管理 与优 化的关 联,定 量或 定性地分 析上 述过 程对 学校 办学成 功与 否的 影响。4.5.2.1.3 学校应 识别学 校的 关键价 值过程 主要包 括教 育教学 过程;关键支 撑过 程包括 人力资 源、财务、信 息和 知识 等管 理过 程。4.5.2.1.4 适当时,对不 能体 现核心 竞争力 的过程 可考 虑将其 外包,如:员 工膳 食和交 通提供、保 安等。4.5.2.2 过程设 计 4.5.2.2.1 学校围 绕关键 价值 创造过 程及关 键支持 过 程 进行过 程设计,应体 现过 程管理 在有效 性和 效率两方 面的 核心 要求,包 括 有效的 教育 教学 和服 务方 案,对 学生 身心 健康、学 习 和发展 的关 注,与学 生、利益相 关方、供 应商 和合 作伙伴 的关 系等。4.5.2.2.2 学校在 过程设 计中 应考虑 利用新 技术、新方 法等提 高学习 和组织 活动 的效率,还应 考虑 有效利用 学校 积累 的方 法与 技术诀 窍、管理 经验 等。4.5.2.3 过程实 施 4.5.2.3.1 过程控 制 根据过 程设 计的 要求,利 用资源,控 制过 程,确保 过程的 有效 性和 效率,实 现过程 要求。4.5.2.3.2 过程监 测 将关键 绩效 指标 用于 监测 和控制 关键 过程,可 在过 程 中监测,也 可通 过学 生及 相 关方的 反馈 来监 测。4.5.2.3.3 过程分 析 针对关 键绩 效指 标,可运 用适当 的统 计技 术,使之 稳定受 控并 有足 够的 支持。4.5.2.3.4 过程调 整 利用来 自学 生及 其他 相关 方的反 馈信 息,及时 对过 程进行 调整,优 化关 键过 程的整 体成 本。4.5.2.4 过程创 新 4.5.2.4.1 学校应 建立集 成化 的教育 教学创 新系统,鼓 励教职 工积极 参与、有针 对性应 用适宜 的方 法进行创 新。4.5.2.4.2 学校应 系统收 集、储存、传递与 分享、评估 并转化 各种来 源的创 意;学校应 通过科 学的 创新方法 和工 具,掌握 创新 的逻辑 思路 和工 具技 术,以确保 创新 的成 果和 效率。4.5.2.4.3 改进与 创新的 管理 是一个 包括策 划、实 施、测量、改进和 创新活 动,并评价 改进创 新的 成果。4.5.3 过程支 持 4.5.3.1 人力资 源 4.5.3.1.1 学校根 据本校 人力 资源建 设战略 目标,遵循“以人 为本”的价值 理念,制定 人力资 源发 展DB45/T 2824 2023 9 规划,制定 人力 资源 发展 规划,对教 职工 招聘 调配、师德 师风、学习 发展、绩效激 励、岗位 管理 和 价 值分配等 过程 进行 管理。4.5.3.1.2 学校根 据战略 发展 变化,持续优 化组织 结构;建立 起符合 学校战 略发 展的职 位体系,畅 通职业通 道;识别 教职 工需 求,通 过内 培外 引、轮岗 锻炼、专题 培训 等方 式提 升教职 工能 力素 质;广 开 沟通渠道,积 极采 纳教 职工 合理化 建议,确 保有 效沟 通。4.5.3.2 财务资 源 4.5.3.2.1 学校多 渠道筹 措资 金,形 成合法 依规的 多元 化收入 结构,为学校 战略 目标的 实现提 供资 金保障。4.5.3.2.2 在资金 管理 上,制定 完备 的财务 管理 制度 和流 程,并实施 风险 管控 确保 财产 安全;树立“一切从师 生角 度出 发”的服 务理念,建 立“一 站式”服务模 式,为全 校师 生提 供优质 服务,在 坚持 财 务 原则上,不断 提升 服务 质量。4.5.3.3 信息资 源 4.5.3.3.1 学校系 统建立 和管 理信息 资源,明确教 职工、学生、利益 相关者 所需 的数据、信息 和软 硬件的质 量和 可用 性。4.5.3.3.2 学校致 力于建 设智 慧校园,在充 分收集 分析 校内外 知识和 数据信 息需 求基础 上,构 建学 校的数据 信息 系统。4.5.3.3.3 学校通 过搭建 起校 园网信 息系统 为主、其他 交流方 式为辅 的信息 传递 通道,实现数 据信 息在内外 部的 及时 传递 和高 效利用。导入 信息 化 沟 通 平台实 现师 生无 障碍 沟通,构 建融 教育 教学、生活 服务和文 化娱 乐等 功能 于一 体的综 合性 互动 社区。4.5.3.3.4 依据对 学校办 学相 关知识 的获取 需求,收集 整理不 同类别 知识,通过 学校智 慧校园 平台 供教职工、学 生及 相关 方根 据需要 进行 知识 提取、传 递、使 用和 分享,推 动打 造学习 型组 织,为 学 校 发 展提供动 力支 持。4.5.3.4 技术资 源 学校应 及时 将新 技术、新 工艺、新 规范 纳入 教育 教 学标准,通过 引进 和内 化 先进技 术、标 准、人 才,集成学 校和 企业 资源 打造 技术服 务平 台等 方式,增 强人才 培养 的前 瞻性,提 升人才 培养 质量 和 技 术 服 务能力。4.5.3.5 设施设 备 学校应 从基 础设 施建 设、学习生 活环 境营 造、教 学 实训条 件配 置、标 准绿 色 校园打 造等 方面 全面 提升基本 办学 条件,紧 密围 绕发展 定位,建 设现 代化、高品 位、展现 校园 文化 内涵、具有 职业 教 育 特 色 的校园,实现 人与 环境 的和 谐统一。评测、分析 与改 进 4.6 4.6.1 总则 学校评 测和 分析 绩效,支 持学校 的战 略制 定和 部署,促 进学 校战 略和 运行 管 理的协 调一 致,推 动改进和创 新,提升 学校 的核 心竞争 力。DB45/T 2824 2023 10 4.6.2 绩效评 测 4.6.2.1 学校基 于战略 部署 中形成 的关键 绩效指 标体 系,建 立绩效 评测系 统,进行绩 效对比,并 使 评测系统 随内 外部 环境 变化 动态调 整。4.6.2.2 学校可 根据纵 向管 理层级,建立 绩效评 测系 统。按 照目标 管理对 绩效 评测的 要求,明确 各 关键绩效 指标 的数 据源、统 计口径、评 测周 期和 评测 责任等,充 分运 用信 息化 手段,客观、准 确 地 监 测 学校、部 门等 各层 次的 组织 绩效,为战 略制 定、日常 决策、改进 和创 新提 供决 策依据。4.6.2.3 学校聚 焦关键 绩效 指标和 关键活 动,特 别是 教育知 识要求 的关键 绩效 指标,识别、收集 和 有效应用 关键 的绩 效对 比数 据以及 相关 信息,组织 实 施内部 对比、竞争 对比 和 标杆对 比等 行动,为战 略 制定、日 常运 营决 策以 及改 进与创 新提 供支 持。4.6.2.4 学校对 绩效指 标、指标值 和评测 方法等 进行 适时评 价,使 评测 系 统的 各要素 能随着 内外 部 环境的快 速变 化和 战略 的调 整,进 行动 态的、灵 敏的 调整,以保 持协 调一 致。4.6.3 绩效分 析和 评价 4.6.3.1 学校在 绩效 评测 系统 基础 上开展 绩效 分析,并 建立 针对分 析结 论的 评价 和决 策的运 行机 制。4.6.3.2 在战略 制定、战略 部署和 日常运 营过程 中,学校可 采用统 计技术 和其 他工具 开展绩 效分 析,包括趋 势分 析、结构 分析、对比 分析、因 果分 析和 相关分 析等,以 找出 绩效 结果数 据、学校 运 行 实 际 状况的内 在规 律和 相互 关系,帮助 学校 确定 问题 的根 本原因,配 置资 源,采取 改进和 创新 措施。4.6.3.3 绩效评 测应由 学校 领导主 持,不 仅要评 价自 身成就、长短 期目标 和计 划的达 成情况,而 且 要考虑在 竞争 性环 境下 的绩 效对比,并 评价 学校 应对 内外部 环境 变化 和挑 战的 快速反 应能 力。4.6.3.4 学校、各部门 在绩 效分析 和评价 基础上,应 综合考 虑所存 在问题 的影 响程度 和紧急 程度,以及绩效 趋势 与对 比等 因素,识 别改 进的 优先 次序 和 创新机 会,转 化为 具体 的 改进和 创新 举措,以期 将 有限的资 源配 置到 最需 要改 进和创 新的 领域。当 改进 和创新 举措 涉及 外部 时,还需要 展开 至学 校 内 部 关 联部门、供方 和合 作伙 伴,以保持 举措 的协 调一 致。4.6.4 绩效改 进 4.6.4.1 改进管 理包 括策 划改 进、实施改 进、评测 改进 和评 价改进。4.6.4.2 学校应 结合战 略及 其实施 计划,根据服 务对 象和相 关 方的 要求,基于 关键绩 效指标 的层 层 分解,制 定组 织各 层次 和所 有部门 参与 改进 与创 新的 计划和 目标,使 改进 活动 和组织 整体 目标 保持 一致。4.6.4.3 学校在 实施、评测 改进时,应做 到组织 到位、职责 落实、制度完 善、方法多 样,并 采取 适 当方式进 行跟 踪管 理;组 织 应对改 进成 果进 行客 观、全面的 评价,分析 其对 学 生成长 和学 校战 略目 标的 贡献,建 立符 合学 校自 身特 点的激 励政 策,并分 享、推广改 进成 果,使改 进活 动步入 良性 循环。绩效评 审 4.7 4.7.1 总则 绩效评 审旨 在描 述学 校通 过实施 卓越 绩效 模式 所取 得的成 果,以考 查学 校的 绩效,并改 善所 有 的 关键领域。学 生学 习成 果、以学生 和相 关方 为中 心的 成果、预算 结果、财 务和 市场的 结果、以 教 职 工 为 中心的绩 效改 进成 果、过程 的效率 成果 和领 导的 结果 等。4.7.2 人才培 养质 量绩 效评 审 人才培 养质 量绩 效关 注的 是学校 战略 决策 的实 现,以 及相对 于竞 争对 手和 标杆 取得的 人才 培养 总 体成就。DB45/T 2824 2023 11 4.7.3 教职工 管理 绩效 评审 学校可 从教 职工 能力、教 职工工 作条 件、教职 工契 合度和 教职 工发 展等 四个 方面对 教职 工开 展 绩 效评审。4.7.4 教育教 学创 新绩 效评 审 4.7.4.1 学校应 根据服 务对 象和其 他相关 方的要 求,制定学 校各层 级过程 的创 新计划 与目标,使 创 新活动与 学校 整体 目标 保持 一致。4.7.4.2 学校可 针对差 距制 定创新 绩效评 审指标,包 括绩效 目标、改进措 施、方法及 行动、完成 时 间等。4.7.4.3 创新绩 效评审 可包 括教育 目标创 新、课 程和 教学内 容创新、教学 方式 和教育 技术创 新、学 生服务创 新、运营 方式 创新 等。4.7.5 办学实 力绩 效评 审 学校可 聘请 校内 外督 导对 办学实 力开 展绩 效评 审,将办学 关键 绩效 指标 进行 分解并 赋予 分值,采 用集中督 导、过程 督导、专 项督导 等方 式督 查学 校办 学绩效,并 建立 过程 督导 管理台 账。4.7.6 服务社 会能 力绩 效评 审 4.7.6.1 职业院 校社会 服务 绩效评 审对学 校优化 资源 配置、调控社 会服务 模式 以及充 分发挥 学校 的 社会服务 职能 作用 有重 要的 意义。4.7.6.2 学校应 以服务 素质、服务 意愿、服务实 效作 为学校 社会服 务绩效 的主 要评价 内容,构建 学 校社会服 务评 价指 标和 评价 模型,建立 职业 院校 社会 服务评 价体 系。DB45/T 2824 2023 12 A A 附录A(资料 性)职业院 校卓 越绩 效评 价准 则框架 图与 评分 条款 分值 表 A.1 职业院 校卓 越绩 效评 价准 则框架 见 图A.1。图A.1 职业院 校卓 越绩 效评 价准 则框架 图 DB45/T 2824 2023 13 A.2 职业院 校卓 越绩 效评 价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