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DB37/T 495-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DB37/T 495-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DB37/T 495-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DB37/T 495-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DB37/T 495-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DB37/T 495-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 20.3 0B4 1DB37山东省地方标 准DB 37/T 4952018代替 DB 37/T 49 5-2 00 4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Technical R egulations for E pidem i c P revention i n B eef C attle Farms2 1 0 8-1 1-2 6发 布 2 0 1 8-1 2-2 6实 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 37/T 4 9 520 18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替代DB37/T 4 9 5-2 0 0 4 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7/T 4 9 5-2 0 0 4 相比主要差异如下:更新本标准参考标准,对标准中的文字部分作了修改。修订牛口蹄疫免疫程序及疫苗。新增牛支原体性肺炎疫病,新增牛流行热疫病,布鲁氏杆菌病。修订附录B、C。删除了肉牛场饮水、饲料内容,删除部分已淘汰的药品。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游伟、宋恩亮、万发春、谭秀文、靳青、张相伦、赵红波、刘倚帆、刘晓牧、刘桂芬、魏晨。DB 37/T 4 9 520 181肉牛场防疫技术规程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肉牛场卫生要求、工作人员、隔离、消毒、疫病预防、健康检查与检测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肉牛养殖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 7 4 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 9 7 9 粪便无害化要求GB 8 9 7 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 6 5 4 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NY 5 0 3 0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DB 3 7/T 305 肉牛场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3 肉牛场卫生要求3.1 肉牛场的环境与设施3.1.1 肉牛场应建立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地势高燥、环境幽静、无有害气体、烟雾、灰沙及其他污染的地区,并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区。3.1.2 场内的饲养区、生活区布置在场区的上风、高燥处,兽医室、产房、隔离病房、贮粪场和污水处理池应布置在场区的下风、较低处。3.1.3 场内的道路坚硬、平坦、无积水。牛舍、运动场、道路以外地带应绿化。3.1.4 场区牛舍应坐北朝南,坚固耐用,宽敞明亮,排水通畅,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夏季应增设电风扇或排风扇通风降温。3.1.5 场区内应设有牛粪尿处理设施,处理后应符合 GB 7959 的规定,排放出场的污水必须符合 GB 8978的有关规定。3.1.6 场区内必须设有更衣室、厕所、淋浴室、休息室。更衣室内应按人数配备衣柜,厕所内应有冲水装置、非手动开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用的清洗剂。3.1.7 场内需设置专用危险品库房、橱柜,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并贴有醒目的“有害”标记。在使用危险品时需经专门管理部门核准并在指定人员的严格监督下使用。3.1.8 场区内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要求,水质应符合 GB 5 7 4 9 的规定。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DB 37/T 4 9 520 1823.2 兽 药应符合NY 5 0 3 0 的规定。4 工作人员4.1 场内饲养、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在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应建立职工健康档案。4.2 患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从事饲草、饲料收购、加工、饲养和挤奶工作:a)痢疾、伤寒、弯杆菌病、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b)活动性肺结核、布鲁氏菌病;c)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d)其他有碍食品卫生、人畜共患的疾病。4.3 饲养员和挤奶员的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靴)应经常清洗、消毒;对更衣室、淋浴室、休息室、厕所等公共场所要定期清扫、清洗、消毒。5隔 离5.1 设 施应符合DB 3 7/T 3 05肉牛场建设标准的规定。5.2 制 度5.2.1 本场工作人员出入必须通过消毒室更换工作服、鞋、帽。5.2.2 非生产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需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5.2.3 外来车辆和物品需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入场。6消 毒6.1 设 施肉牛场门口设有车辆消毒池,消毒池长度不少于2 m,宽应与主大门同宽,深2 0 c m,主大门的侧门设人员消毒室和喷雾消毒设施。消毒室中安装紫外灯,设洗手盆。6.2 制 度6.2.1 外来车辆、人员和物品消毒车辆进入牛场大门口需先用3%来苏水进行喷洒消毒,然后在经过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消毒池消毒,门 口消毒池的消 毒液每 7 d 更换一 次,雨雪后应 及时更换消毒 液。外来人员需经过消毒室 更衣、换鞋和喷雾消毒10 m i n 后方可进场,物品经紫外线消毒30 m i n 后进场。6.2.2 环境消毒DB 37/T 4 9 520 183牛舍周 围及运动场,每周用 2%氢氧化 钠或生石灰消 毒一次;牛场周围、场内 污水池、下水 道等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6.2.3 场内人员消毒饲养人员定期体检,患人畜共患病者不得进入生产区。牛场工作人员需定期更换、清洁工作服、胶鞋等,做到勤洗澡、不留指甲保持个人卫生。6.2.4 用具消毒饲喂用 具、料槽、饲 料床等定期消毒,可用 0.1%新洁尔 灭或 0.2%0.5%过氧乙 酸。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等,在使用前后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6.2.5 牛舍、牛体消毒牛舍、牛床、饲槽、走道、粪沟每天定 时打扫,每年春秋两 季,用0.1%0.3%过氧乙酸或 1.5%2%火碱对牛 舍、牛圈进行 一次全面大消 毒,牛床和采 食槽每月消毒 1次2次。每天 定时刷拭牛体,进行助产、配种时要将有关部位进行消毒。6.2.6 死亡牛无害化处理应符合 GB 1 6 5 4 8 的规定。7 疫病预防7.1 疫苗接种7.1.1 口蹄疫每年3月4 月注射口 蹄疫疫苗 1 次,如采 用O型疫苗,一个月后再用 A型疫苗免 疫1次,9月10月重复1次;也可采用O型、A型疫苗进行1次免疫。口蹄疫免疫2 0 d 后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对抗体效果弱的牛只,加免1次。疫苗使用参见附录A。7.1.2 牛支原体性肺炎目前还没有疫苗预防,及早发现隔离,可采用红霉素、氟苯尼考等进行治疗。7.1.3 牛流行热每年3月4月注射牛流行热疫苗1次。7.1.4 布鲁氏病每年进行布病疫苗接种一次。7.2 寄生虫病7.2.1 疥癣病分别在每年3月和9月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驱虫,一周后再进行1次。7.2.2 蠕虫病每年4月用左旋咪唑驱虫1次。DB 37/T 4 9 520 1848 健康检查与检测8.1 健康检查兽医人员应定期对牛群进行系统检查,大群检查时应注意牛的外表、运动、休息、采食、饮水、排尿、排便等方面,必要时抽查牛的体温、呼吸、心跳三大指标。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 分析,做出判断,制定相 应的防疫措施,防止疫病在牛群中蔓延。成年牛的 正常体温为 38 3 9,犊牛 为 3 8.5 39.8。成年 牛每分钟呼吸 15次 35次,犊 牛20次50次。成 年牛脉博数为每分钟 6 0 次 80次,青 年牛70次90次,犊牛为90次110次。8.2 检 测肉牛场应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及其配套的法规要求,接受当地兽医部门的疫病检测。8.2.1 结核病检测每年5月注射结核菌素1次检测结核病,21天后复检1次。8.2.2 布氏杆菌病检测每年定期用试剂盒检测布氏杆菌1次。8.2.3 口蹄疫病检测每年定期用试剂盒检测口蹄疫病1次。9记 录根据农业部发布的 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建立肉牛生产记录制度,配备专门或兼职的记录员,对日常生产、活动等进行记录,以便及时掌握奶牛的生产情况,记录资料包括:出入记录、卫生防疫与保健记录、饲料兽药使用记 录、育种与繁殖记录、兽医记录、生产记录等。建立健全档案管 理制度。DB 37/T 4 9 520 185A A附录A(规范性附录)肉牛场常用免疫程序月龄 疫苗 接种方法 备注1月 龄伪狂犬灭活苗 皮下注射 8 ml 免疫期 12 个月破伤风明矾沉淀类毒素 皮下注射 0.5 ml 免疫期 9 个月6月 龄兽用狂犬病E R A 株弱毒细胞苗每头牛肌肉或皮下注射5 ml-10 m l 免疫期1 2 个月O型口蹄疫疫苗A型口蹄疫疫苗每头份皮下或肌肉注射5 ml-10 m l,每年换季注射一次免疫期6个月牛流行热灭活苗每头份牛颈部皮下注射2次,每次4 ml,间隔21d,6月龄以下犊牛,注射量减半。免疫期6个月12 月龄猪种布鲁氏菌2号弱毒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500亿活菌。免疫期1 2 个月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灭活苗 皮下注射 10 ml 免疫期 6 个月魏氏梭菌灭活苗 皮下注射 5 ml 免疫期 6 个月妊娠母牛犊牛副伤寒秒 根据说明书使用 分娩前 4 周注射犊牛大肠杆菌秒 分娩前 24 周注射牛传染性鼻气管苗 分娩前 8 周注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