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DB34/T 2930-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DB34/T 2930-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DB34/T 2930-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DB34/T 2930-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DB34/T 2930-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DB34/T 2930-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6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9302017 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seeding cultivation for Carya cathayensis Sarg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9-15发布 2017-10-1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 29302017 I 前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宁国市林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国市林业局、安徽詹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宁国市天目山农林专业合作社、安徽农业大学。本标准起草人:郭新峰、孟艳琼、吴志辉、马元山、陶汝鹏、卫平文、魏倩、程祥、胡瑶、张琪、舒志友。DB34/T 29302017 1 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核桃育苗的种子准备、育苗、苗木出圃等。本标准适用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 Sarg.)实生苗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种子准备 3.1 采种母树选择 选择林分中产量高、果核大、果壳薄、籽粒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3.2 种子采收 在 9 月中旬山核桃果实由黄绿色变为黄褐色,种子充分成熟时采收。3.3 种子调制 3.3.1 脱蒲 采收 24 h 后用脱脯机脱去外果皮。3.3.2 初选 用水选法去除空瘪籽,将沉入水中的净籽捞出,去除虫蛀、霉烂、变质的种子。3.3.3 精选 用选种网筛筛选出直径大于 2 cm 的种子。3.3.4 消毒 用 0.3 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 1 h 2 h,捞出后用水洗净。3.3.5 催芽 DB34/T 29302017 2 种子消毒后立即催芽,用 100 mg/L 双吉尔 6 号溶液浸种 1 d 2 d 后摊平在室内地面,厚度在 20 cm 以内,上面覆盖麻袋、稻草或无纺棉保湿,每日适当撒水,保持种子表面湿润,待种壳开裂后即可播种。4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捷、地势较平缓,排灌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 50 cm、pH 值 5 7 的壤土、粘壤土或沙壤土地块。5 圃地整理 5.1 整地 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翻耕深度 30 cm 以上。5.2 作床 床宽 120 cm,高 20 cm,作业步道宽 40 cm。5.3 施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每 hm 应施商品有机肥 4500 kg 5000 kg 或熟腐的农家肥30000 kg35000 kg、饼肥 2000 kg 3000 kg,另施复合肥 1500 kg,应在翻耕土壤前均匀撤入圃地表面,随翻耕时与土壤充分混合。5.4 土壤消毒 用 80代森锌喷透苗床面或硫酸亚铁粉 200 kg/hm300 kg/hm 配制成毒土均匀撒在苗床面上,随作床时与土壤充分混合。6 幼苗培育 6.1 圃地播种培育 6.1.1 播种时间 适时早播,以采后及时播种为宜。6.1.2 播种密度 按行距 30 cm 35 cm,株距 20 cm 25 cm 进行播种。6.1.3 播种方法 采取条状点播,播种时种子平放,种壳裂缝与地面垂直。6.1.4 苗床覆盖 播种后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用山核桃蒲、稻草或锯未覆盖苗床,以不见土壤为宜;覆盖后浇一次透水。DB34/T 29302017 3 6.1.5 拱棚搭建 在苗床上搭建棚高 0.5 m 0.8 m 的塑料薄膜小拱棚。6.1.6 出苗期管理 适时观察幼苗出土情况,棚内温度控制在 15 30之间,棚内透风通气;冬季防止塑料小拱棚破损,棚膜四周压紧实防止漏风。6.1.7 揭膜 翌年 4 月中旬至下旬,掀掉棚膜两端通风透气二天后,在阴雨天或晴天傍晚掀掉全部棚膜。6.2 沙床播种培育 6.2.1 沙床准备 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管理方便的平地,用砖块砌起宽度 1 m、高度 30 cm 的沙床,长度根据播种量而定,然后将干净新鲜清水沙倒入填平,沙的厚度为 25 cm。6.2.2 播种时间 与 6.1.1 相同。6.2.3 播种密度 种子按 5 cm 5 cm 的株行距放在沙床上。然后盖上细沙,以不见种子为宜。6.2.4 播种方法 与 6.1.3 相同。6.2.5 拱棚搭建 沿沙床边搭建棚高 0.8 m 1.0 m 的塑料薄膜小拱棚,四周用泥土将薄膜压实。6.2.6 棚内温湿度管理 沙床温度控制在 15 30,空气湿度 85。平时每天揭膜换气 15 min,若遇晴天,膜内气温过高,应及时揭开温床两头或中间薄膜,通风换气;温床应保持湿润,用清水适度浇淋,以床面不露白,床底不积水为宜。6.2.7 炼苗 翌年 4 月中旬选择阴雨天或晴天早晚将两端、中间至全部薄膜渐渐掀起,让幼苗适应自然环境二天。6.2.8 幼苗移植 6.2.8.1 移植时间 翌年 4 月中旬当幼苗高度在 10 cm 15 cm 左右时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移植;移苗前苗床淋 1 次水。6.2.8.2 移植方法 DB34/T 29302017 4 在整理好的露地苗床上按 30 cm 35 cm 的行距开沟,深度要超过 20 cm,按 20 cm 25 cm株距栽植,随起、随栽,做到根舒,苗正,栽好后浇透水。6.3 容器播种培育 6.3.1 大棚设施 采用单栋或联体钢架拱形大棚,棚高 2.5 m 3.0 m,跨度 6 m 8 m,长度依据地形和需要而定。棚内每跨设有两条旋转微喷雾装置,床宽 120 cm,高 10 cm,作业步道宽 40 cm。6.3.2 容器规格及种类 选择规格为 1015 cm 20 cm 的无纺布育苗袋或塑料薄膜容器(底及边应有排水孔)作为育苗容器。6.3.3 基质配方、基质消毒、基质填装与容器摆放 见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规程。6.3.4 容器播种 种子催芽后在每个容器中央播 1 粒,播后覆土 2 cm 3 cm,并立即浇透水。6.3.5 棚内温湿度管理 大棚温度控制在 1530之间,睛天中午或高温天气应将棚两端掀开进行通风换气降温;每 2 天喷雾 1 次,保持基质适当湿润,以表面不露白即可。6.3.6 移植时间 4 月中旬当容器苗高度达 15 cm 20 cm 以上时,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将容器苗移植到露地圃地中。6.3.7 移植方法 在露地苗床上按 30 cm 35 cm20 cm 25 cm 株行距挖好移植穴,将容器苗放进移植穴内,剪开并拿掉容器袋,注意不要弄碎基质,将苗木放正后培土压实,浇透水。7 苗期管理 7.1 第二年苗期管理 7.1.1 遮荫 4 月下旬开始搭设荫棚,棚高 1.8 m 左右,用透光率在 50 70的遮阳网覆盖;当日照强度较弱、日照日数较少时应减少遮荫时间;9 月上旬收起遮荫网。安装有喷雾设备的可采取喷雾降温代替遮荫,每日 1 次 2 次,以叶面及地面喷湿为止。7.1.2 水肥管理 参照 GB/T 6001 育苗技术标准。7.1.3 病虫害防治 DB34/T 29302017 5 见附录A。7.2 第三年苗期管理 7.2.1 摘心 当苗木高度达到 60 cm 时,将顶芽摘(剪)除,促进分枝和矮化。7.2.2 水肥管理 参照 GB/T 6001 育苗技术标准。7.2.3 病虫害防治 见附录A。8 苗木出圃 8.1 苗木检疫 苗木出圃前必须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参照 GB 6000 的规定执行。8.2 起苗 应在苗木完全休眠时进行,在起苗前 1 周灌1次透水,使苗木吸足水分。起苗时应保持根系完整。8.3 苗木分级 根据苗木分级指标(详见附录B)对苗木进行分级,将不同等级的苗木分开打捆,每捆 25 株 50株。8.4 苗木标签 每批苗木要附标签,标签格式按 LY/T 2290 的规定执行。8.5 苗木运输 根系打泥浆后用塑料薄膜保湿运输。运输途中注意防止日晒,风吹和冻害。8.6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按 LY/T 2289 的规定执行。DB34/T 29302017 6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山核桃苗木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表A.1 山核桃苗木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病 害 苗木枝枯病 1、发现枯枝及时清除并拔除病死株;2、在 4月 5月喷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多硫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每隔 1 周喷 1 次,连喷 3 次。根腐病 1、注意圃地选择、加强土壤管理、及时清沟排水松土;2、发病初期,可用 0.51硫酸铜液、30恶霉灵 200 倍液或根腐灵 300 倍液等,每 10 天浇根一次预防。茎腐病 1、注意遮荫;2、发病后,及时清除病苗,在病苗穴周围撒生石灰粉。叶斑病 1、7 月份用 0.3四霉素、甲基托布津 1000 倍叶面、茎干喷雾预防;2、8 月发病初期用以上药物间隔 10 天连续喷雾二次。虫 害 咖啡木蠹蛾 5月底使用 3高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 200 倍液;成虫期可用频振式光灯诱杀。蛴螬、地老虎 1、翻耕土地和松土除草时人工捕杀,同时在整地时均匀地撒入辛硫磷颗粒剂;2、幼虫危害期可在苗床中挖穴堆毒草诱杀;3、成虫期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刺蛾类 1、成虫期利用杀虫灯诱杀;2、幼虫期用 1.2的苦参碱、烟碱复配剂 1000 倍喷雾防治;3、量小也可人工摘除卵块、虫茧和捕杀低龄群集幼虫。地下 鼠害 鼢鼠类 1、寻找洞道进行人工捕杀或用捕鼠器捕杀;2、在地边、洞道内用溴敌隆等毒饵毒杀;3、结合松土除草、灌溉驱赶。DB34/T 29302017 7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山核桃实生苗分级表 表B.1 山核桃实生苗分级表 等级 苗龄 地径/cm 苗高/cm 主根系长度/cm 根幅/cm 其它指标 2-0 1.3 130 40 35 根系发达、健壮;无检疫性病虫害;无机械损伤。2-0 1.0 100 30 30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