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2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3602019 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fertigation for facilities pepper 文稿版次选择 2019-07-01发布 2019-08-01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360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肥料及土壤调理剂标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和县土壤肥料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义祥、陈新平、金政辉、王孝忠、邬刚、袁嫚嫚、李霞、刘彬、葛承文、刘龙、王文军、董慧、王家宝、耿维、陈俊阳、魏素君。DB34/T 33602019 1 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栽培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标准适用于设施辣椒滴灌式土壤栽培,目标产量为 2000 kg/667m23000 kg/667m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3664 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 18690.2 农业灌溉设备 微灌用过滤器 第2部分:网式过滤器和叠片式过滤器 GB/T 19812.3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第3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 GB/T 23416.2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2部分:茄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 142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166 辣椒秋延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205 无公害食品 辣椒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1829 茄果类蔬菜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水肥一体化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合,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3.2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integration management of drip irrig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under flat DB34/T 33602019 2 地膜覆盖、滴灌和管道施肥相结合,滴灌和施肥在膜下进行,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滴灌系统随水输送到作物根部。4 产地环境 选择土层厚度、质地适宜,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5 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 5.1 滴灌施肥系统组成 5.1.1 水质 应符合 GB 5084 规定的地下水、库水、河水等。5.1.2 首部枢纽 5.1.2.1 水泵 根据水源状况及灌溉面积选用配套的水泵,对供水量需要调蓄或含沙量较大的水源,应修建蓄水池,水泵的额定流量为 3 m3/h6 m3/h。5.1.2.2 过滤器 宜选用筛网过滤器或叠片过滤器。过滤器尺寸应根据设施滴灌管的总流量来确定,通常标准的设施采用直径 32 mm 或 40 mm 过滤器。过滤器结构要求应符合 GB/T 18690.2 的规定。5.1.2.3 施肥器 可选压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注入器或注入泵。5.1.2.4 控制设备和仪表 系统中应安装阀门、流量和压力调节器、流量表或水表、压力表、安全阀、进排气阀等。5.1.3 输配水管网 由干管、支管和毛管组成。干管采用 PVC 管。设施内由支管和毛管组成,均采用 PE 软管,支管直径为 40 mm 或 50 mm。毛管直径为 12 mm25 mm 之间。管道的材料、要求和耐压强度等参数应符合 GB/T 13664 和 GB/T 19812.3 的规定。5.1.4 灌水器 选用符合 GB/T 19812.3 的规定内镶式滴灌带或薄壁滴灌带。滴灌管(带)的布设间距为 85 cm125 cm 之间,滴头间距为 15 cm40 cm 之间,滴灌管(带)间距和滴头间距应与作物的株行距相匹配。滴头的额定流量为 0.75 L/h1.5 L/h。5.2 滴灌肥料的选择 5.2.1 肥料品种 DB34/T 33602019 3 选择大量元素水溶肥(微量元素型)和中、微元素水溶肥。5.2.2 肥料产品指标要求 应符合 NY 1107 和 NY 1428 的规定。5.3 系统维护 5.3.1 管道的维护 使用前,用清水冲洗管道。施肥后,用清水继续灌溉 15 min。每 30 d 清洗肥料罐一次(清洗水需要集中收集处理),并依次打开各个末端堵头,用高压水流冲洗各管道。5.3.2 滴灌管(带)的维护 作物收获后,将滴灌管(带)应保持顺直,避免扭折。放入仓库保管,应按规格类型分别堆放,存放地点应通风干凉,远离热源,避免阳光暴晒。6 栽培管理 6.1 品种选择 按 DB34/T 166 的规定执行。6.2 辣椒的养分需求规律 每生产 1000 kg 果实,辣椒中 N、P2O5、K2O、Ca、Mg、B 吸收量分别为 3.0 kg3.5 kg、1.0 kg1.4 kg、5.1 kg5.6 kg、1.5 kg1.9 kg、0.7 kg0.9 kg、0.03 kg0.06 kg。6.3 育苗要求 采用穴盘育苗,按 DB34/T 1829 的规定执行。6.4 施肥要求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和 NY 525 的要求。每 667m2 均匀施入 280 kg320 kg 有机肥和 18-7-20 的硫酸钾型复合肥 20 kg25 kg。6.5 整地要求 深翻 20 cm25 cm,耙匀整平。按垄宽 140 cm,垄高 10 cm,沟宽 50 cm 起垄。6.6 定植要求 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安装滴灌系统,铺设黑色地膜。移栽密度按 DB34/T 166 的规定执行。6.7 田间管理要求 田间管理按 DB34/T 166 的规定执行。7 水肥管理 7.1 定植至缓苗 DB34/T 33602019 4 定植后及时滴灌灌溉 1 次,每 667m2 用水量 3 m35 m3。7.2 缓苗至初花 滴灌灌溉 1 次,每 667m2 用水量 5 m38 m3。7.3 初花至门椒 初花至门椒膨大期,滴灌灌溉 1 次,每 667m2 用水量 5 m38 m3;叶面喷施 1 次,每 667m2 喷施 30 kg50 kg 营养液。营养液配制方法:每 100 kg 水中加入 500 g 尿素和 500 g 磷酸二氢钾。7.4 结果初期 当对椒开始坐果,四母斗椒开始开花时,滴灌追肥 1 次。用 55(18-7-30)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4 kg/667m26 kg/667m2,水稀释 200 倍后以备灌溉使用,灌溉施肥总水量为 8 m3/667m2。同期每 667m2 喷施 30 kg50 kg 稀释 8001000 倍含钙镁硼元素的叶面肥。7.5 结果中期 初果期后 710 天,滴灌追肥 1 次。用 55(18-7-30)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7 kg/667m29 kg/667m2,水稀释 200 倍后以备灌溉使用,灌溉施肥总水量为 10 m3/667m2。同期每 667m2 喷施 30 kg50 kg 稀释 8001000 倍含钙镁硼元素的叶面肥。7.6 结果盛期 结果中期后 710 天,滴灌追肥 1 次。用 55(18-7-30)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7 kg/667m29 kg/667m2,水稀释 200 倍后以备灌溉使用,灌溉施肥总水量为 10 m3/667m2。同期每 667m2 喷施 30 kg50 kg 稀释 8001000 倍含钙镁硼元素的叶面肥。7.7 膨果期 结果盛期后 710 天,滴灌追肥 1 次。用 55(18-7-30)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7 kg/667m29 kg/667m2,水稀释 200 倍后以备灌溉使用,灌溉施肥总水量为 10 m3/667m2。同期每 667m2 喷施 30 kg50 kg 稀释 8001000 倍含钙镁硼元素的叶面肥。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种类 虫害主要有蝼蛄、蚜虫、菜黄螨、菜青虫、小菜蛾等。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疮痂病、炭疽病、灰霉病等,防治上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8.2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按 GB/T 23416.2 的规定执行。8.3 农药合理使用 生产过程使用农药方法按 GB/T 8321 的规定执行。DB34/T 33602019 5 9 采收 按 DB34/T 205 的规定执行。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