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杉优树选择技术DB53/T 927-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秃杉优树选择技术DB53/T 927-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秃杉优树选择技术DB53/T 927-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秃杉优树选择技术DB53/T 927-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秃杉优树选择技术DB53/T 927-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秃杉优树选择技术DB53/T 927-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53/T 9272019 秃杉优树选择技术 2019-09-23发布 2019-12-23实施ICS 65.020 B 05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27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腾冲县林业局、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强、苏俊武、刘云彩、王庆华、段成波、杨锐铣、刘永刚、毕波、孙志刚、周筑、孙宏、郭永清、王丽玲、周楠、袁朝琼。DB53/T 9272019 1 秃杉优树选择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优树选择的选优区域和候选树、选优程序、优树评选、优树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秃杉优树的选择。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344-1999 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 3 选优区域和候选树 3.1 优树选择宜在与用种范围相应的生态区域内进行,下列区域适合选择:怒江州的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迪庆州的维西县;大理州的云龙县;临沧市的临翔区、凤庆县、沧源县;德宏州的芒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昌宁县。3.2 宜选择天然林和起源清楚的人工林。3.3 候选优树应符合:树龄24 a;干形圆满通直,树干通直度为级,即主干无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候选优树间相距 50 m 以上;天然起源的秃杉应具较强的生长势,树冠呈尖塔形、园锥形,树皮新产生的裂纹明显;人工起源的树高和胸径应明显大于周围立木。4 选优程序 4.1 踏查 选优人员深入选优区域,了解树种分布状况与特点,确定具体的选优路线。4.2 调查标记 DB53/T 9272019 2 按 3.3 要求确定候选优树并测定其生长因子和环境因子,填写候选优树基本情况记录表,见附录A 表A.1,描绘优树位置示意图,拍摄照片。在树干 1.5 m处用红漆涂环,写明调查序号。5 优树评选 5.1 方法 按 LY/T 1344-1999,6.2.1 回归法,以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间的差值平均值(I)加减相应标准差()确定优树选择指标。秃杉以候选优树 70的入选率计,其差值为0.3,即:级优树:I+0.3;级优树:I+0.3 IiI-0.3。5.2 材积实测值 以调查所得候选优树胸径、树高值用公式(1)计算材积实测值。(1)式中:c材积实测值(m3);d胸径(cm);e树高(m)。5.3 材积理论值 5.3.1 以经度、纬度、海拔、坡度、黑土层厚度、树龄 6 个定量因子及坡向、坡位、坡形、基岩、土壤、起源、林分类型 7个定性因子为自变量,材积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数量化回归,得到候选优树的材积理论值计算公式(2)。(2)式中:f候选优树的材积理论值;g经度();h纬度();i海拔(m);j坡度();k黑土层厚度(cm);m树龄(a);n各定性因子得分,包括:坡向、坡位、坡形、基岩、土壤、起源、林分类型。5.3.2 将各因子得分或观测值代入公式(2),计算得到各候选树的材积理论值。定量因子的观测值直接代入,定性因子得分见表 1。DB53/T 9272019 3 表1 定性因子得分表 坡 向 坡 位 因子 阴坡 半阴坡 半阳坡 阳坡 上 中 下 得分 n11=-0.062 n12=0.361 n13=0 n14=0.920 n21=-1.547 n22=-0.250 n23=0 坡 形 基 岩 因子 直线坡 凸形坡 凹形坡 石灰岩 玄武岩 页岩、泥质页岩 砂岩、砂页岩、片麻岩、火山岩、花岗岩 得分 n31=0 n32=-5.083 n33=0.489 n41=0.597 n42=0.357 n43=-0.318 n44=0 土 壤 类 型 起 源 因子 黄壤 棕壤 火山土 人工林 天然林 得分 n51=0.321 n52=0 n53=1.590 n61=0 n62=6.437 生 长 类 型 因子 混交林 纯林 散生木 孤立木 得分 n71=-0.339 n72=0 n73=-2.452 n74=-2.331 示例1:1号候选优树调查结果为:经度98 4026”,纬度24 3359”,海拔1 633 m,坡度为18,黑土层厚15 cm,树龄38 a,坡向半阴坡,坡位下部,坡形凹形坡,基岩砂岩,土壤黄壤,起源人工林,生长类型纯林。将调查结果数值直接代入公式(2);定性因子由表1取相应得分代入式(2),计算为:f=5.0500.31398.401.48524.340.00216330.093180.008150.08738 0.36100.48900.32100=5.893 3 m3 即:1号候选优树的材积理论值为5.893 3 m3。5.4 材积选择指标 材积的选择指标I以材积的实测值减去理论值得到,即:(3)5.5 优树确定 以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计算得标准差,按 5.1 方法确定秃杉级优树+0.3;级优树 I+0.3IiI-0.3。示例2:现有一秃杉优树候选树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间差值的标准差=5.4819,则:级优树为:IiI+0.3,即 IiI+1.6446 级优树为:I+0.3IiI-0.3,即1.644 6Ii-1.644 6 有1号候选优树的I1计算值为0.197 1,其值小于1.644 6,大于-1.644 6,确定为级优树。DB53/T 9272019 4 6 优树档案 6.1 优树选择结束后应将选优档案归档保存,优树档案包括:选优计划(方案)与总结;秃杉候选优树基本情况记录表和照片;优树汇总表(见附录 B)与分布图;优树验收报告。6.2 优树统一编号,格式为县(市)号。对确定的优树进行挂牌,牌上标注优树号、当地主管部门和挂牌年份。DB53/T 9272019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秃杉候选优树基本情况记录表 表A.1给出了秃杉选优树基本情况记录表。表A.1 秃杉候选优树基本情况记录表 调查序号:地点(县):小地名:林权所有者:经度 纬度 海拔/m 坡度/黑土层厚度/cm 冠幅/m 树龄/a 树高/m 胸径/cm 枝下高/m 南北 东西 坡向 坡位 坡形 阴坡 半阴坡 半阳坡 阳坡 上部 中部 下部 直线坡 凸形坡 凹形坡 基岩 土壤类型 石灰岩 玄武岩 页岩、泥质页岩 砂岩、砂页岩、片麻岩、火山岩、花岗岩 黄壤 棕壤 火山土 起源 生长类型 结实状况 天然林 人工林 纯林 混交林 散生木 孤立木 结实 不结实 优树位置示意图 注:定量因子填写具体数值,定性因子在相应位置打。调查人:调查日期:DB53/T 9272019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秃杉优树汇总表 表B.1给出了秃杉优树汇总表。表 B.1 秃杉优树汇总表 材积/m3 调查序号 优树编号 地点(县)小地名 经度/纬度/树龄/a 树高/m 胸径/cm 实测值 理论值 选择指标优树 等级 备注 日期:_ DB53/T 927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