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B53/T 1232-202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B53/T 1232-202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B53/T 1232-202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B53/T 1232-202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B53/T 1232-202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罗望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B53/T 1232-202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 5.0 2 0 CCS B 0 453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DB53/T 1 2 3 2 2 0 2 4罗 望 子 种 质 资 源 描 述 规 范2 0 2 4-0 3-0 1 发 布 2 0 2 4-0 6-0 1 实 施云 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5 3/T 1 2 3 2 2 0 2 4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标 准 由 云 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提 出。本 标 准 由 云 南 省 农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Y N T C 0 7)归 口。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云 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热 区 生 态 农 业 研 究 所、云 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药 用 植 物 研 究 所、云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农 产 品 加 工 研 究 所、云 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园 艺 作 物 研 究 所、云 南 省 猫 哆 哩 集 团 食 品 有 限 责任 公 司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赵 琼 玲、瞿 文 林、雷 虓、廖 承 飞、金 杰、李 晚 谊、沙 毓 沧、宋 子 波、于 丽 娟、侯 朝 祥、章 鲁 闽、肖 丹、李 智 敏、马 开 华、钱 坤 建、普 天 磊。D B 5 3/T 1 2 3 2 2 0 2 41罗 望 子 种 质 资 源 描 述 规 范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罗 望 子 种 质 资 源 的 描 述 类 别 与 内 容,以 及 基 本 信 息、植 物 学 性 状、农 艺 性 状、品 质 性状 及 抗 性 性 状 等 描 述 方 法。本 文 件 适 用 于 罗 望 子 种 质 资 源 的 描 述。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2 2 6 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政 区 划 代 码G B 1 2 4 5 6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总 酸 的 测 定N Y/T 2 7 4 2 水 果 及 制 品 可 溶 性 糖 的 测 定 3,5-二 硝 基 水 杨 酸 比 色 法3 术 语 和 定 义本 文 件 没 有 需 要 界 定 的 术 语 和 定 义。4 描 述 的 类 别 与 内 容描 述 的 类 别 与 内 容 表 1。表 1 描 述 的 类 别 与 内 容描述类别 描述内容基本信息全国统一编号、引种号、采 集号、种质名称、种质外文名、科名、属名、学名、原产国、原产 省、来源地、海拔、经纬度、系谱、选育方法、育成年份、选育单位、种质类型、图像、观测地 点植物学性状植株与枝条 树龄、树势、新抽生枝条颜色叶复叶主轴长 度、小叶对数、小叶叶尖形状、小叶叶片长度、小叶叶片宽度、小叶叶形指数、花与花序 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小花数、小花花梗长、萼管长、小花苞 片颜色、果实与种子单果重、果 实形状、果实曲线长度、果实直线长度、果实周长、果肉颜色、外果皮颜色、平均单果种子数、种子百粒重、农艺性状萌动期、展叶期、抽 梢期、落叶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初荚期、嫩荚期、果 实成熟期、自然座果率、单株产量、结果枝条平均数、品质性状 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 性糖、可滴定酸、外果皮与果肉粘离度、石细胞絮状物与果肉粘 离度抗性性状 煤污病、抗豆象虫等抗性D B 5 3/T 1 2 3 2 2 0 2 425 描 述 方 法5.1 基 本 信 息5.1.1 全 国 统 一 编 号5.1.1.1 按 照 全 国 种 质 资 源 目 录 编 写 规 范 要 求,给 予 一 个“全 国 统 一 编 号”。5.1.1.2 由 8 位 字 符 构 成,第 一 位 表 示 国 别,C 代 表 国 内 种 质,A 代 表 国 外 种 质。5.1.1.3 第 二 位 表 示 种 质 类 型,O 代 表 栽 培 原 种 和 地 方 品 种,W 代 表 野 生 资 源,H 代 表 品 系。5.1.1.4 第 三 位 至 第 八 位 表 示 序 号,由 6 位 数 字 组 成。5.1.2 引 种 号从 国 外 引 入 时 赋 予 的 编 号,引 种 年 份+2 位 顺 序 号 组 成 的 6 位 字 符 串,如“2 0 2 3 0 5”,每 份 引 进 种 质具 有 唯 一 的 引 种 号。5.1.3 采 集 号在 野 外 采 集 时 赋 予 的 编 号,由 年 份 加 2 位 省 份 代 码 加 4 位 顺 序 号 组 成,省 份 代 码 按 G B/T 2 2 6 0 规 定执 行。5.1.4 种 质 名 称5.1.4.1 国 内 种 质 的 原 始 名 称,如 果 有 多 个 名 称,可 以 放 在 括 号 内,用 逗 号 分 隔。5.1.4.2 国 外 引 进 种 质 如 果 没 有 中 文 译 名,可 以 直 接 填 写 种 质 的 外 文 名。5.1.4.3 每 个 汉 字 的 汉 语 拼 音 之 间 空 一 格,每 个 汉 字 汉 语 拼 音 的 首 字 母 大 写,如“S u a n J i a o”。5.1.4.4 国 外 引 进 种 质 的 外 文 名 应 注 意 大 小 写 和 空 格。5.1.5 科、属 名由 中 文 名(拉 丁 名)组 成。5.1.6 学 名植 物 学 分 类 名 称。5.1.7 原 产 国原 产 国 家 名 称、地 区 名 称 或 国 际 组 织 名 称,如 该 国 已 经 不 存 在,应 在 原 国 家 名 前 加“原”。5.1.8 原 产 省国 内 原 产 省 份 名 称,国 外 引 进 种 质 原 产 省 用 原 产 国 家 一 级 行 政 区 的 名 称。5.1.9 来 源 地来 源 国 家、省、县 或 机 构 名 称。5.1.1 0 海 拔原 产 地 的 海 拔 高 度,单 位 为 m。5.1.1 1 经 纬 度D B 5 3/T 1 2 3 2 2 0 2 435.1.1 1.1 采 集 地 的 经、纬 度,单 位 为()和()。5.1.1 1.2 格 式 为 D D D F F,其 中 D D D 为 度,F F 为 分。5.1.1 1.3 东 经 以 正 数 表 示,西 经 以 负 数 表 示。5.1.1 1.4 南 纬 以 正 数 表 示,北 纬 以 负 数 表 示。5.1.1 2 系 谱选 育 品 种(系)的 亲 缘 关 系。5.1.1 3 选 育 方 法品 种(系)的 育 种 方 法。例 如“系 选”、“杂 交”、“辐 射”等。5.1.1 4 育 成 年 份例 如:罗 望 子 品 种(系)培 育 成 功 于 2 0 0 2 年,宜 表 示 为“2 0 0 2”。5.1.1 5 选 育 单 位选 育 品 种(系)的 单 位 名 称 或 个 人。5.1.1 6 种 质 类 型分 为 野 生 资 源、地 方 品 种、选 育 品 种、品 系、遗 传 材 料 与 其 他。5.1.1 7 图 像种 质 的 图 像 文 件 名,图 像 格 式 宜 为.j p g 等 格 式。5.1.1 8 观 测 地 点种 质 形 态 特 征 和 生 物 学 特 性 观 测 地 点 的 名 称。5.2 植 物 学 性 状5.2.1 树 龄实 生 苗 从 定 植 当 年 起 计 算,嫁 接 苗 以 砧 木 的 树 龄 来 计 算,单 位 y。注 明 种 苗 类 型。5.2.2 树 势在 5 月 7 月 叶 片 转 绿,树 体 进 入 盛 花 期,以 结 果 年 龄 树 3 株 5 株 为 观 测 对 象,目 测 整 株 树 冠,根 据抽 梢 数 量、长 度、粗 度 和 叶 色 的 总 体 表 现 分 为“弱”“中 等”“强”判 断 树 势。5.2.3 新 抽 生 枝 条 颜 色在 末 次 叶 未 展 开 之 前,观 察 树 冠 体 中 部 树 体 的 颜 色,目 测 并 与 R H S 比 色 卡 比 对,确 定 新 抽 生 枝 条 颜色,参 照 图 1 按 最 大 相 似 原 则 确 定 新 抽 生 枝 条 颜 色。D B 5 3/T 1 2 3 2 2 0 2 44黄绿 红绿 红色图 1 新 抽 生 枝 条 颜 色5.2.4 复 叶 主 轴 长 度一 片 成 熟 复 叶 轴 基 部 到 最 后 一 对(片)小 叶 着 生 处 之 间 的 距 离,见 图 2。单 位 为。图 2 复 叶 主 轴 长 度5.2.5 小 叶 对 数成 熟 复 叶 的 小 叶 数 量。单 位 为 对。5.2.6 小 叶 叶 尖 形 状在 叶 片 完 全 展 开 转 绿 时,在 树 冠 外 围 中 上 部 选 5 个 末 次 枝,从 上 端 往 下 端 计,取 第 三 复 叶 的 第 2 对 3 对 小 叶,参 照 图 3 按 照 最 大 相 似 原 则 确 定 小 叶 叶 尖 类 型,分 为“圆 钝”“微 凹”“凹”。D B 5 3/T 1 2 3 2 2 0 2 45圆钝 微凹 凹图 3 小 叶 叶 尖 形 状5.2.7 小 叶 叶 片 长 度叶 片 完 全 展 开 转 绿 时,在 树 冠 外 围 中 上 部 选 取 5 个 末 次 枝,从 上 端 往 下 端 计,取 第 三 复 叶 的 第 2 对 3 对 小 叶,测 量 叶 基 到 叶 尖 之 间 的 最 大 长 度,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 c m,精 确 到 0.1 c m。5.2.8 小 叶 叶 片 宽 度取 样 同 5.2.7,测 量 叶 片 中 部 的 最 大 宽 度,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 c m,精 确 到 0.1 c m。5.2.9 小 叶 叶 形 指 数叶 形 指 数 为 叶 片 长 度 与 叶 片 宽 度 的 比 值。叶 片 长 度 为 5.2.7 中 所 测 量 所 得 叶 片 长 度,叶 片 宽 度 为5.2.8 中 测 量 所 得 叶 片 宽 度,计 算 平 均 值。精 确 到 0.1 c m。5.2.1 0 花 序 长 度盛 花 期,在 树 冠 外 围 中 上 部 的 东、南、西、北 方 向 各 取 1 条 完 全 展 开 的 花 序,测 量 从 花 序 顶 端 到 基部 的 距 离,见 图 4,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 c m,精 确 到 0.1 c m。图 4 花 序 长 度D B 5 3/T 1 2 3 2 2 0 2 465.2.1 1 花 序 宽 度样 本 同 5.2.1 1。在 花 序 完 全 展 开 时,测 量 花 序 最 宽 处 的 宽 度,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 c m,精 确 到 0.1 c m。5.2.1 2 花 序 小 花 数在 盛 花 期,在 植 株 中 部 随 机 选 取 花 序 1 0 个,观 测 单 个 花 序 自 始 花 至 花 期 结 束 所 开 放 的 花 朵 数。单 位为 朵。5.2.1 3 小 花 花 梗 长在 开 花 初 期,随 机 选 取 中 部 1 0 朵 开 放 的 花,用 游 标 卡 尺 测 量 花 梗 的 长 度(图 5),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为 m m,精 确 到 0.0 1 m m。图 5 小 花 花 梗 长5.2.1 4 萼 管 长在 开 花 初 期,随 机 选 取 中 部 1 0 朵 开 放 的 花,用 游 标 卡 尺 测 量 萼 管 的 长 度(图 6),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为 m m,精 确 到 0.0 1 m m。图 6 萼 管 长5.2.1 5 小 花 苞 片 颜 色在 开 花 初 期,观 察 小 花 苞 片 的 颜 色,目 测 并 与 R H S 比 色 卡 比 对,确 定 小 花 苞 片 颜 色,参 照 图 7 按 最 大相 似 原 则 确 定 小 花 苞 片 颜 色。D B 5 3/T 1 2 3 2 2 0 2 47黄 绿色 红色图 7 小 花 苞 片 颜 色5.2.1 6 单 果 重在 成 熟 采 收 期,在 树 冠 外 围 中 上 部 的 东 西、南、北 方 向 各 采 4 个 果,用 感 应 1/1 0 0 的 天 平 分 别 称 单 果重,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g,精 确 到 0.1 g。5.2.1 7 果 实 形 状样 本 同 5.2.1 6,果 实 形 状 按 图 8 分 为 直,微 弯,弯。图 8 果 实 形 状 图5.2.1 8 果 实 曲 线 长 度样 本 同 5.2.1 6,测 量 果 身 外 弧 长 度(不 含 果 柄),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 c m,精 确 到 0.1 c m。5.2.1 9 果 实 直 线 长 度样 本 同 5.2.1 6,用 直 尺 测 量 果 柄(不 含 果 柄)到 果 顶 的 之 间 距 离,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 c m,精 确 到0.1 c m。5.2.2 0 果 实 周 长样 本 同 5.2.1 6,测 定 单 果 最 粗 处 的 周 长 度,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 m m,精 确 到 0.1 m m。D B 5 3/T 1 2 3 2 2 0 2 485.2.2 1 果 肉 颜 色样 本 同 5.2.1 6,观 察 果 肉 颜 色,并 与 R H S 比 色 卡 比 对,确 定 种 质 的 果 肉 颜 色。棕 黄 色,棕 红 色,褐色,其 他(注 明 颜 色)。5.2.2 2 外 果 皮 颜 色样 本 同 5.2.1 6,目 测 外 果 皮 颜 色,并 与 R H S 比 色 卡 进 行 比 对,确 定 种 质 的 成 熟 果 皮 颜 色。棕 褐 色,褐 色,其 他(注 明 颜 色)。5.2.2 3 平 均 单 果 种 子 数在 果 实 成 熟 期,随 机 采 收 不 同 冠 层 正 常 成 熟 果 实 1 0 个,剥 取 种 子,记 录 单 果 种 子 数,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粒/个)。5.2.2 4 种 子 百 粒 重在 果 实 成 熟 期,随 机 采 收 不 同 冠 层 正 常 成 熟 果 实 6 0 个,剥 取 种 子 并 洗 净,晾 干 后 随 机 数 1 0 0 粒 种 子,称 种 子 重 量,根 据 种 子 重 量,计 算 种 子 百 粒 重。单 位 为 g,精 确 到 0.1 g。5.3 农 艺 性 状5.3.1 萌 动 期植 株 有 7 0%以 上 芽 的 鳞 片 开 始 分 开 为 树 体 萌 动 期。表 示 方 法 为“年 月 日”,格 式“Y Y Y Y M M D D”。5.3.2 展 叶 期植 株 第 一 批 小 叶 有 7 0%开 始 展 开 成 平 面 状 态 为 树 体 展 叶 期。表 示 方 法 为“年 月 日”,格 式“Y Y Y Y M M D D”。5.3.3 抽 梢 期植 株 有 7 0%以 上 枝 梢 顶 端 第 1 片 小 叶 展 开 为 抽 梢 期。分 为 春 梢,夏 梢,秋 梢。5.3.4 落 叶 期叶 子 由 绿 变 黄 开 始 脱 落 为 换 叶 期。表 示 方 法 为“年 月 日”,格 式“Y Y Y Y M M D D”。5.3.5 现 蕾 期以 大 约 2 5%植 株 在 叶 腋 或 花 芽 中 看 见 花 蕾 的 最 初 出 现 的 日 期 为 现 蕾 期。表 示 方 法 为“年 月 日”,格式“Y Y Y Y M M D D”。5.3.6 初 花 期全 树 约 5%花 朵 开 放 的 日 期。以“年 月 日”表 示,格 式“Y Y Y Y M M D D”。5.3.7 盛 花 期全 树 约 5 0%花 朵 开 放 的 日 期。以“年 月 日”表 示,格 式“Y Y Y Y M M D D”。5.3.8 末 花 期以 全 树 约 9 5%花 朵 已 开 放 的 日 期。以“年 月 日”表 示,格 式“Y Y Y Y M M D D”。5.3.9 初 荚 期D B 5 3/T 1 2 3 2 2 0 2 49植 株 有 2 5%花 瓣 脱 落 完 能 见 果 荚 为 树 体 初 荚 期。表 示 方 法 为“年 月 日”,格 式“Y Y Y Y M M D D”。5.3.1 0 嫩 荚 期记 录 全 树 从 初 荚 到 有 成 熟 果 实 出 现 所 需 要 的 天 数。表 示 方 法 为“年 月 日”,格 式“Y Y Y Y M M D D”。5.3.1 1 果 实 成 熟 期记 录 全 树 从 7 5%的 果 实 达 到 鲜 食 成 熟 期 的 天 数。表 示 方 法 为“年 月 日”,格 式“Y Y Y Y M M D D”。5.3.1 2 自 然 坐 果 率自 然 状 态 下,盛 花 后 3 周 4 周 坐 果 占 花 朵 总 数 的 百 分 比。以%表 示。5.3.1 3 单 株 产 量随 机 记 载 3 株 5 株 的 产 量,计 算 平 均 值。单 位 为 k g/株,精 确 到 0.1 k g/株。5.3.1 4 结 果 枝 条 平 均 产 量植 株 盛 果 期,随 机 取 样 3 株 5 株,从 不 同 冠 层 随 机 选 取 1 0 枝 结 果 枝,记 录 结 果 数,求 平 均 值。5.4 品 质 性 状5.4.1 风 味果 实 完 全 成 熟 时 固 有 的 口 味。5.4.2 可 溶 性 固 形 物果 实 汁 液 中 所 含 固 形 物(可 溶 于 水 的 非 糖 物 质 和 糖 分)的 百 分 率。以%表 示。5.4.3 可 溶 性 糖果 实 汁 液 中 所 含 可 溶 性 糖 的 百 分 率。以%表 示。按 照 N Y/T 2 7 4 2 的 规 定 测 定。5.4.4 可 滴 定 酸果 实 汁 液 中 所 含 可 溶 性 酸 的 百 分 率。以%表 示。按 照 G B/T 1 2 4 5 6 的 规 定 进 行 测 定。5.4.5 外 果 皮 与 果 肉 粘 离 度5.4.5.1 随 机 挑 选 1 0 个 成 熟 果 实,用 手 指 捏 碎 外 果 皮 后 按 照 条 件 进 行 测 评。5.4.5.2 整 个 荚 果 有 三 分 之 一 的 外 果 皮 附 着 在 果 肉 上 为“粘”。5.4.5.3 整 个 荚 果 有 五 分 之 一 的 外 果 皮 附 着 在 果 肉 上 为“半 离”。5.4.5.4 没 有 果 皮 附 着 在 果 肉 上 为“完 全 离”。5.4.6 石 细 胞 絮 状 物 与 果 肉 的 粘 离 度5.4.6.1 随 机 挑 选 1 0 个 成 熟 果 实,用 手 指 捏 碎 外 果 皮 后 按 照 条 件 进 行 测 评。5.4.6.2 絮 状 物 与 果 肉 完 全 紧 密 相 连,用 手 很 难 分 离 为“粘”。5.4.6.3 絮 状 物 与 果 肉 成 半 离 状 态,用 手 轻 轻 一 拉,大 部 分 能 剥 离 为“半 离”。5.4.6.4 用 手 轻 轻 一 拉,能 完 全 剥 离 为“完 全 离”。5.5 抗 病 虫 性D B 5 3/T 1 2 3 2 2 0 2 41 05.5.1 抗 病 性以“高 抗”“抗”“中 抗”“感”“高 感”划 分 标 注。5.5.2 抗 虫 性以“高 抗”“抗”“中 抗”“感”“高 感”划 分 标 注。DB53/T 1232 2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