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1.020 CCS C 05 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45/T 2778 2023 活邀尹(神经根 型颈 椎病)壮 医经筋 推拿 诊疗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uo Yao Yin(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in Zhuang Medicine 2023-12-12 发布 2024-02-01 实施 广西壮族 自治区 市场监 督管理 局 发 布 DB45/T 2778 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 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 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 件的某些 内容可能 涉及专利。本文件 的发 布机构不承 担识别专 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 西壮族自 治区中医 药管理局 提出、归 口并 宣贯。本文件起草 单位:广西中 医药大 学附属防 城港医院、广西中医药 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广西国际 壮医医院。本文件主要 起草人:唐宏亮、庞军、王 开龙、何 育风、卢栋明、徐奎、梁 英业、甘 炜、莫巧 明、廖文彦、雷龙 鸣、黄锦 军、杨宇、甘振宝、农章嵩、傅 筱岚。DB45/T 2778 2023 1 活邀尹(神经根 型颈椎 病)壮 医经 筋推拿 诊疗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 了活邀尹(神经 根型颈椎 病)的 术语和定 义,规定了 神经根型 颈椎病壮 医经筋 推拿 诊断、治疗 的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广西壮 族自治区 行政区域 内的医师 进行 神 经根型颈 椎病壮医 诊疗。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本文件没有 规范性引 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3.1 活邀尹(神 经根型颈 椎病)Huo Yao Yin(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由于颈部骨 骼、软骨、韧带、肌肉的退 行性变或 受暴 力外伤而累 及周围或 邻近的脊 髓、神经 根、血管及软组织,并由此 而引起的 一组症候 群。注:该病 属于 壮医“活 邀尹”范畴,认 为本 病是 因年 老 或外 伤导 致 气血 虚弱,复感 风 寒湿 邪,致 使 三道 两路 功能 不足,颈肩 部龙 路、火路 壅塞 不通,气 血瘀 滞,局部 失养 而发 病。3.2 经筋 meridian tendons 与十二经脉 相应的筋 肉部分。3.3 筋结 clustered nodules 由于肌筋劳 损,复感 风寒湿毒 之邪,导 致肌筋失 衡变 形,体表出 现成串或 散在性的 结块。4 诊断 4.1 诊断 要点 4.1.1 主症 4.1.1.1 颈部或肩背部有 阵发性或持 续性疼痛,患侧上肢 沉胀、无力,沿受刺 激或压迫 的颈脊神经 走行方向有烧 灼样或刀 割样疼痛,针刺样或 过电样 麻感。可伴有颈部 僵滞、头 痛、头晕、心慌、耳鸣、失眠、咽喉有 异物感等。4.1.1.2 症状常于劳 累、姿势 不正、寒 冷刺激后 加剧。DB45/T 2778 2023 2 4.1.2 目诊 白睛12 点部 位脉络自 上而下粗 乱充血,血管末端 有瘀 点。4.1.3 经筋摸结 在头部、颈 部、肩背 部、双上 肢经筋区 摸及痛性 筋结 点。4.1.4 辅助检查 X 线颈椎正位片 可见钩椎关 节增生;颈 椎侧位片 可见 颈椎生理前凸消 失或反弓,椎间隙变 窄,椎体前后缘有骨 质增生,项韧 带可有 钙化现象;颈 椎过伸 过屈位片可 显示病变 节段不稳 定,病变节 段在屈伸时活动过度;颈椎斜 位片可见 钩椎关节 有骨刺形 成,并突向椎间 孔,使椎 间孔变小。核磁共 振或CT检查可显示颈 椎 间盘突出、神经根 管狭窄及 神经根受 压的 表现。4.2 证候分类 4.2.1 阴证 患者气血偏 衰,加 之外感风 寒湿邪毒,致 颈部龙路、火路壅塞不 通,临 床症状表 现为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 重感,颈 部僵硬,活动 不利,恶寒 畏风;舌 淡红,苔 薄白,脉 慢、冷、有力。4.2.2 虚证 患者气血衰 败明显,加 之年老体 弱或外伤 颈部,致道 路功能不足,龙路、火路 不畅,气血 痹阻颈项,临床症状表 现为颈部 疼痛,伴耳 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头 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沉、小、无力。5 治疗 5.1 治疗原则“以灶为腧、以痛为 腧”的选 穴原则 及“解结消 灶”的治疗原则。5.2 查灶要求 患者取俯卧 位或坐位,医者站 其后,一 手协助固 定病 灶部位,另 一手运用 拇指指腹、指尖或 拇指与四小指的指 合力,根据本病 发病症状 特点及疼 痛部位 及颈部位的 生理状态、筋膜 厚薄、结构形态 等特点,分别对颈部 筋膜浅、中、深三个层 次,以切、循、按、摸、弹拔、推 按、拔刮、扦 掐、揉捏 等为主的 手法,顺着手 三阳经筋 循行线路,自上肢 至颈项头 面进 行查灶,逐 一寻找病 筋结点,重点为手 三阳经循 行所经的颈、肩、臂、肘处之筋 结病灶。具体包括 以下 各处筋结(操作 手法 示意图 参 见附录A):a)手 太阳经筋(筋结):尺 骨茎突、肱骨内 上髁、肱 三头 肌外侧、大小圆 肌、菱 形肌、肩 胛提肌、耳根、颞上;b)手少阳经筋(筋结):腕中、旋后肌、三角肌、肩峰、肩胛上神 经、颈斜 角肌、颞 颌关节;c)手 阳明经筋(筋结):桡 骨茎突、旋前肌、肱桡滑 囊、肱二头肌 长头、肩胛骨 脊柱缘、斜方肌、咬肌。注:查灶 过程 中手 法为 由浅 至深,由 轻及 重,以触 及或 触压 疼痛、僵硬 和肿 胀等 骨骼肌 肉处 的敏 感点 为病 灶特 征。DB45/T 2778 2023 3 5.3 经筋推拿操 作要求 5.3.1 松筋解结 患者取坐位 或卧位,医 者先用、揉 法在 颈肩背部 松 筋35遍,继 用肘部软(前臂内 侧)、硬(前臂外侧)、尖(鹰嘴)、钝(肱骨内 上髁)4个 部位 按经筋的循行方 向分别在 斜方肌、肩 胛提肌、菱形肌、冈上肌 等肌群的 起止点、交叉点、应力点所 形成 的筋结行松 筋解结治 疗,手法 依据各筋 结点生理 情况(肌纤 维走向、肌张 力),施以 不同角度、方 向、力 度的点、按、推、揉、弹 拨等逐个 进行分筋 理筋,手法力量宜由轻 至重,再 由重至轻,手法宜刚柔 相济,施术时以“筋 结点”的 紧张度及硬 度有所降 低,或局部松软、发热为 适,再行 更换筋结 点继续前 行。操作 手法示 意图 参见 附录B。5.3.2 颈椎整复 5.3.2.1 根据神经定 位,检查对应的 颈椎节段,如该颈椎 节段 存在椎体错位的 情况,应 对其进行颈 椎整复治疗。5.3.2.2 颈2 至颈 5 小角度矢 状位扳法 整复(操 作 手法示 意图 参见图 C.1、图C.2):a)令 患者取坐 位,医 者站立 于其后方,将拇 指置于触 及的 患椎棘突 旁侧的 饱满处 并顶住,嘱咐患 者缓慢低 头,当 拇指下 感到棘突 活动时、判断关 节间 隙己张开,嘱患 者在保 持这一前 屈幅度的同时将 头缓缓向 棘突偏歪 侧屈曲;b)医 者以另一 只手托 住患者 下颇,慢 慢往棘 突偏歪的 对侧 旋转,当 感到有 阻力时 即将托住 的下颌 部稍后仰,当感 觉到力 点集中在 目标椎 体上时,在矢 状位(前 后位)上做一 个快速扳 动,其 力度为有 控制的、幅度 为稍增大 的,同 时顶住棘 突的 拇指发力 的方向 为往前 和棘突偏 歪的对 侧,常可 听到“喀”的 弹响声(或操作 手法到位 而不 以闻及弹 响声为 标准),拇指下 亦有棘突弹跳感 时,触诊 患椎棘突 旁的饱满 感消失,复位 成功。5.3.2.3 颈6 至颈 7 侧卧位定 点旋转扳 法整复(操作 手法 示意 图 参见 图 C.3):a)棘突右偏时 患者取左 侧卧位,棘突左偏 时患者取 右侧 卧位,平枕,低头 3045(节 段越往下角度稍 增大);b)医 者站于患 者头侧,一手 轻拿后头,拇指 按于患椎 的棘 突偏歪侧,抵住 作为定 点,另一 手托住 其面颊部 作为动 点,以 枕部作支 点,将 头向棘突 偏歪 侧转动至 最大角 度时,托面颊之 手用有 限度的闪 动力,按压定 点的拇指 同时往 对侧加阻 力轻 推,使关 节在动 中因有 定点对抗 而复位。复位往 往听到“喀”的弹响声(或操 作手法到 位而 不以闻及 弹响声 为标准),检查 偏歪的棘突恢复 居中,复 位成功。5.4 疗程 壮医经筋推 拿宜隔天1 次,5次为1疗程,共2个疗 程,疗程间隔2 d。5.5 注意事项 5.5.1 实施颈椎扳 法前应先 做颈椎影 像检查(X 光或 CT、核 磁共振等),疼痛剧 烈者手法 宜轻柔缓 和,可先松健侧 再松患侧,眩晕者 慎用扳法。5.5.2 以下患者不 宜选用经 筋推拿疗 法治疗:各种感染性、化脓性 疾病和骨 结核、严 重骨质疏 松等 患者;各种开放性 软组织损 伤、骨关 节或软组 织肿瘤等 患者;有局部皮肤 破损、皮 肤病、严 重出血倾 向的患者;胃、十二指 肠等急性 穿孔的患 者;有严重的心、脑、肝、肾、肺 等脏器病 症的患者;DB45/T 2778 2023 4 有精神疾病 等不能与 医生合作 的患者;过度饥饿、疲劳及酒 醉的患者;原因不明、未予明确 诊断,并 伴有疼痛、发热、眩晕 等症状的患 者。5.5.3 复位结束后 嘱咐患者1 周内颈 部不宜大 幅度活动。5.6 日常调护 5.6.1 情志调护 5.6.1.1 指导 患者了 解颈椎病 的有关知 识,提高 防病意识,增 强治疗信心。5.6.1.2 观察患者治 疗过程中 心理情绪 的变化,调节心理 情绪,保持心理 健康。5.6.2 生活调护 5.6.2.1 不宜长时间 低头伏案、睡高枕。5.6.2.2 指导患者正 确应用理 疗、按摩、药物等 综合治疗,以 解除病痛。5.6.2.3 指导患者进 行头颈的 功能锻炼,注意颈 部保暖。5.6.3 饮食调护 指导 患者宜 多食高蛋 白、高钙 食物,忌 食寒凉食 物。DB45/T 2778 2023 5 附录A(资料性)查灶操作手 法示意图 A.1 手太阳经筋 A.1.1 手太阳经筋 常见检查 点 手太阳经筋 常见检查 点参见图A.1。标引 序号 说明:1 尺骨茎突;2 肱骨内上髁;3 肱三头肌外 侧;4 大小圆肌;5 菱形肌;6 肩胛提肌;7 耳根;8 颞上。图A.1 手太阳经筋 常见检查 点 DB45/T 2778 2023 6 A.1.2 手太阳经筋 查灶操作 手法 尺骨茎突参 见图A.2;肱骨内上 髁参见图A.3;肱 三头 肌外侧参见 图A.4;大 小圆肌参 见图A.5;菱形肌参见图A.6;肩胛提 肌参见图A.7;耳 根参见图A.8;颞上参见 图A.9。图A.2 尺骨茎突 图A.3 肱骨内上髁 图A.4 肱三头肌外 侧 DB45/T 2778 2023 7 图A.5 大小圆肌 图A.6 菱形肌 图A.7 肩胛提肌 DB45/T 2778 2023 8 图A.8 耳根 图A.9 颞上 A.2 手少阳经筋 A.2.1 手少阳经筋 常见检查 点 手少阳经筋 常见检查 点参见图A.10。DB45/T 2778 2023 9 标引序号说明:1 腕中;2 旋后肌;3 三角肌;4 肩峰;5 肩胛上神经;6 颈斜角肌;7 颞颌关节。图A.10 手少阳经筋 常见检查 点 A.2.2 手少阳经筋 查灶 操作 手法 腕中参见图A.11;旋后肌参 见图A.12;三 角肌参见 图A.13;肩峰 参见图A.14;肩胛上神 经参见图A.15;颈斜角肌参 见图A.16;颞颌关 节参见图A.17。DB45/T 2778 2023 10 图A.11 腕中 图A.12 旋后肌 图A.13 三角肌 DB45/T 2778 2023 11 图A.14 肩峰 图A.15 肩胛上神经 图A.16 颈斜角肌 DB45/T 2778 2023 12 图A.17 颞颌关节 A.3 手阳明经筋 A.3.1 手阳明经筋 常见检查 点 手阳明经筋 常见检查 点参见图A.18。图中 标引序号 说明:1 桡骨茎突;2 旋前肌;3 肱桡滑囊;4 肱二头肌短 头;5 肩胛骨脊柱 缘;6 斜方肌;7 咬肌。图A.18 手阳明经筋 常见检查 点 DB45/T 2778 2023 13 A.3.2 手阳明经筋 查灶 操作 手法 桡骨茎突参 见图A.19;旋前肌 参见图A.20;肱桡 滑囊 参见图A.21;肱二头 肌长头参 见图A.22;肩胛骨脊柱缘参 见图A.23;斜方肌 参见图A.24;咬肌 图参 见A.25。图A.19 桡骨茎突 图A.20 旋前肌 图A.21 肱桡滑囊 DB45/T 2778 2023 14 图A.22 肱二头肌长 头 图A.23 肩胛骨脊柱 缘 图A.24 斜方肌 DB45/T 2778 2023 15 图A.25 咬肌 DB45/T 2778 2023 16 附录B(资料性)松筋解结操 作手法示 意图、揉法在颈肩 背部松筋 参见图B.1;斜方肌松 筋解 结参见图B.2;肩胛提肌松 筋解结参见 图B.3;菱形肌松筋 解结参见 图B.4;冈 上肌松筋 解结参 见图B.5。图B.1、揉法在 颈肩背部 松筋 图B.2 斜方 肌松筋 解结 DB45/T 2778 2023 17 图B.3 肩胛 提肌松 筋解结 图B.4 菱形 肌 松筋 解结 图B.5 冈上 肌 松筋 解结 DB45/T 2778 2023 18 附录C(规范性)颈椎整复操 作手法示 意图 C.1 颈 2 至颈5 小角度矢 状位扳法 整复 颈2 小角度矢 状位扳法 参见 图C.1;颈5小 角度矢 状位 扳法参见图C.2。图C.1 颈 2 小角度 矢状位扳 法 图C.2 颈 5 小角度 矢状位扳 法 DB45/T 2778 2023 19 C.2 颈 6 至颈7 侧卧位定 点旋转扳 法整复 侧卧位定点 旋转扳法 参见图C.3。图C.3 侧卧 位定点 旋转扳法 DB45/T 2778 2023 20 参 考 文 献 1 钟鸣等.壮医常 见病症诊 疗规范M.南宁:广西 科学技术出 版社,2009.2 钟鸣等.壮医病 证诊疗规 范M.南 宁:广西 科学 技术出版社,2016.3 韦英才 等.实用 壮医筋病 学M.南 宁:广西 科学 技术出版社,2016.4 房敏等.推拿学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