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CCS B 2054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DB54/T 03702024 冬播小黑麦复种燕麦、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 2024-04-21发布 2024-05-21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4/T 03702024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条件.25 小黑麦种植.26 燕麦箭筈豌豆复种.37 生产档案.5附录A(资料性)牧草特征特性.6DB54/T 03702024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曲广鹏、廖阳慈、陈少锋、魏巍、杨文才、秀花、白玛嘎翁、黄界、王莉。DB54/T 037020241冬播小黑麦复种燕麦、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制定了冬播小黑麦复种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中的术语和定义、田间管理、收获利用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西藏海拔2500米-3800米的河谷农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6142 禾本科牧草种子质量分级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术语和定义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 525 有机肥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小黑麦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是由小麦属(Triticum)和黑麦属植物经属间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加倍而成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其草产量高、品质好,可以青饲、调制青干草和青贮饲料。本文件中小黑麦指冬性小黑麦。3.2燕麦本文件中的燕麦为皮燕麦,主要用作饲料和饲草,是指带稃外壳长而硬,成熟时籽粒包于壳中的燕麦。3.3箭筈豌豆DB54/T 037020242箭筈豌豆(V.sativaL.)又名大巢菜、野豌豆,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箭筈豌豆适应性较强,有一定的耐旱、耐寒、耐瘠能力;用途广,既可肥田,又可作畜、禽饲料。3.4复种在同一地块上一年内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4产地环境条件4.1土壤条件适宜海拔2500米-3800米西藏农业区域种植,土壤环境条件符合GB 15618二级标准即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4.2水质条件灌溉水质条件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5小黑麦种植5.1播前耕作及基肥施用5.1.1土壤耕作精细整地,耙平地面,犁翻、耙碎,耕翻深度20cm-30cm,做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地平土碎、无残根苗茬。5.1.2基肥施用播前翻耕时配施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1000kg/亩-1500kg/亩;每亩施磷酸二铵10 kg-16.67 kg、硫酸钾5.33kg-8kg作为基肥,结合整地施入。5.2播种5.2.1种子要求采用经法定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国家二级以上种子。要求籽粒饱满整齐且发芽率95%以上,符合GB 4404.1标准国家二级以上种子质量要求。5.2.2播种期9月中旬至10月中旬。5.2.3播种量播种量为16kg/亩20kg/亩。5.2.4播种方法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5cm 20cm,播种深度3cm5cm,播后及时镇压。5.3田间管理DB54/T 0370202435.3.1灌溉播种前1天2天,应预先灌水,在土壤半干半湿的情况下进行播种。配合追肥灌溉,在牧草的拔节和抽穗期要及时灌溉,灌溉方式喷灌、漫灌均可。灌水量每次800 m3/亩100 m3/亩。浇透土层10cm20cm,每年浇水2-4次,可根据实际墒情浇水。5.3.2中耕除草苗期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5.3.3追肥在分蘖期至拔节期,每亩追施尿素5kg10kg。5.3.4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加强监测。病虫害一旦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农药防控时采用GB/T 8321农药安全使用标准。5.4越冬、返青管理在结冰前和返青前分别灌溉1次。5.5收获利用以收获饲草晾晒为干草或青贮、黄贮的贮藏方式,方便利用。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可进行刈割;一般在播种次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收割。6燕麦箭筈豌豆复种6.1播前耕作及基肥施用6.1.1土壤耕作冬播小黑麦收获后,清理地面根后,机械翻耕耙平,耕深不少于20cm。6.1.2基肥施用播前翻耕时配施基肥,播前翻耕时配施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1000kg/亩1500 kg/亩;施用量为有机肥1000kg/亩1500 kg/亩,或复合肥30 kg/亩40kg/亩。6.2播种6.2.1种子要求采用经法定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种子,种子质量应满足GB6142 2008中规定的2级(含二级)以上种子质量要求。6.2.2播种期在小黑麦收获后播种,播种期可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6.2.3播种量DB54/T 037020244燕麦10 kg/亩12kg/亩,箭筈豌豆4 kg/亩6 kg/亩,混匀后播种。6.2.4播种方法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条播行距15cm25cm,播种深度3cm5cm,撒播要求播种均匀,播种后覆土厚度以3cm5cm为宜,播后镇压。6.3田间管理6.3.1杂草防除在分蘖期至拔节期阔叶杂草生长较快,应及时除杂。6.3.2追肥分蘖期追肥,每亩追肥尿素10 kg/亩15 kg/亩。6.3.3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的使用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6.3.4灌溉播种前1天2天,应预先灌水,在土壤半干半湿的情况下进行播种。配合追肥灌溉,在气温昼消夜冻时达到浇水期,要及时灌溉。6.4收获利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收获,留茬高度3cm5cm。7生产档案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生产技术等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DB54/T 037020245A A 附 录 A(资料性)牧草特征特性A.1小黑麦主要特征特性A.1.1植物学特性小黑麦是由小麦属(Triticum)和黑麦属(Secale)物种经属间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数加倍而人工结合成的新物种。其英文名称是由小麦属名的字头和黑麦属名的字尾组合而成。小黑麦既表现出小麦的丰产性和种子的优良品质,又保持了黑麦抗逆性强和赖氨酸含量高的特点,且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粮食、饲料兼用作物。A.1.2生物学特性外部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两偏于小麦。须根系和分蘖节较小麦发达,增强了植株的耐旱耐瘠能力。茎分蘖节成球状体,贮藏营养物质多,分化健壮新器官的潜力也比小麦强;各节长度和直径一般大于小麦。叶片较小麦长而厚,叶色较深,被茸毛,叶鞘有蜡粉层。麦穗比小麦大,小花数多,每一小穗有37朵小花,一般基部2朵小花结实,芒较小麦长。颖果较小麦大,红色或白色,角质或半角质。果皮和种皮较厚,因而休眠期长于小麦,一般遇雨不易在穗上发芽,且对胚和胚乳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耐瘠、耐旱、耐干热风和耐荫力强,在气候条件多变、水肥条件较差的高寒地区,能显示其稳产优势,产量高于小麦。抗病性也较小麦强。A.1.3生产性能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属间杂交和加倍,应用染色体工程人工培育的一个新物种,它结合了小麦的高产、优质和黑麦的抗病、抗寒及赖氨酸含量高等特性,有巨大的杂种生长优势,可作伺料、酿酒和生物能源及粮食应用。A.1.4适宜推广区域适用于海拔2500米-3800米的西藏河谷农区及农牧交错区。A.2燕麦主要特征特性A.2.1植物学特性燕麦(学名:Avena sativa L.)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高可达120cm,具节。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微粗糙,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小穗含小花;小穗轴近于无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断落;第一外稃背部无毛,基盘仅具少数短毛或近于无毛,无芒,或仅背部有1较直的芒,第二外稃无毛,通常无芒。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4月-9月开花结果。A.2.2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高 60cm120cm,具 2-4节。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 1mm5mm;叶片扁平,长 10 cm30cm,宽 4mm12mm,微粗糙,或DB54/T 037020246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长 10 cm25cm,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长 18mm25mm,含 23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小穗含 12小花;小穗轴近于无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断落;第一外稃背部无毛,基盘仅具少数短毛或近于无毛,无芒,或仅背部有 1较直的芒,第二外稃无毛,通常无芒。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 6mm8mm。花果期 4月-9月。A.2.3生产性能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中国燕麦主产区有内蒙古、河北、吉林、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地,云、贵、川、藏有小面积的种植。喜爱高寒、干燥的气候。燕麦的谷粒供磨面食用,或作饲料,营养价值高。A.2.4适宜推广区域适用于海拔 2500米-3800米的西藏河谷农区。A.3箭筈豌豆主要特征特性A.3.1植物学特性箭筈豌豆(学名:Vicia sativa L.)是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 105 cm。茎具棱,被微柔毛。叶轴顶端卷须;托叶戟形,小叶片长椭圆形或近心形,先端圆或平截有凹,侧脉不甚明显,花 腋生,近无梗;萼钟形,萼齿披针形或锥形;花冠紫红色或红色,旗瓣长倒卵圆形,翼瓣短于旗瓣,子房线形,子房具柄短,荚果线长圆形,果瓣扭曲。种子圆球形,棕色或黑褐色,4月-7月开花,7月-9月结果。A.3.2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斜升或攀援,单一或多分枝,具棱,被微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长 2 cm10cm,叶轴顶端卷须有 23 分支;近无梗;子房具柄短,花柱上部被淡黄白色髯毛。荚果线长圆形,长约 4 cm6cm,宽 0.5 cm0.8cm,表皮土黄色种间缢缩,有毛,成熟时背腹开裂,圆球形,棕色或黑褐色,种脐长相当于种子圆周 1/5。花期 4月-7 月,果期 7月-9月。A.3.3适宜推广区域适用于海拔 2500米-3800米的西藏河谷农区。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