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150 B 52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1652014 兰寿金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ure techniques of Ranchu-Goldfish 文稿版次选择 2014-09-23 发布 2014-10-23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165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太和县龙潭渔牧业养殖有限公司、太和县水产管理局、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颍州区全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颍州区新兴观赏鱼合作社、界首市水产管理局、肥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繁昌县水产站、宁国市港口湾食品有限公司、宁国云门渔业有限公司、安徽华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贺、魏泽能、王慧、杨颜忠、陶林、董伟、于朝敏、李云静、许洪才、王红、汤二红、尚俊峰、林衍峰、王晓斌、钱屹松、汪美蓉、鹿峰、李广军。DB34/T 21652014 1 兰寿金鱼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兰寿金鱼(Ranchu-Goldfish)的养殖条件、亲鱼选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鱼养殖、疾病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规范适用于兰寿金鱼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SC/T 1076 鲫鱼配合饲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养殖条件 3.1 养殖环境 环境符合 GB/T 18407.4 要求,水源水质符合 GB 11607 要求,养殖水体水质符合 NY 5051 要求。保持水质清新、活爽,水色呈淡绿色为宜,呈茶褐色或浓绿色时需换水调节。3.2 养殖池 3.2.1 亲鱼培育池 长方形水泥,面积 10 m230 m2,池深 80 cm。3.2.2 商品鱼池 长方形水泥池,面积 50 m2 左右,长 10 m、宽 5 m 为宜,池深 60 cm。3.2.3 产卵池 水泥池,面积 15 m22 m2,池深 60 cm 左右;亦可使用直径大于 30 cm 的陶盆。3.3 养殖设备 配备微孔管增氧系统,每 1000 m2 配备功率 1 KW 的涡轮风机。DB34/T 21652014 2 4 亲鱼选育 4.1 亲鱼来源 直接从养殖的商品鱼中挑选或从具有生产资质的的良种场引进。4.2 后备亲鱼筛选 1+龄3+龄,形态特征符合品种标准,体表光滑,颜色艳丽,体形优美、鳞片和鳍条完整,泳姿端正,肥满度适中,体长大于 10 cm,无病无伤。一般于立秋后挑选。4.3 亲鱼培育 4.3.1 鱼池消毒 亲鱼下池前 3 d,洗刷培育池,并用浓度 20 mg/L 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消毒。4.3.2 注水曝气 消毒 2 d 后注水深 20 cm,开启风机使池水曝气。4.3.3 放养密度 5 尾/m210 尾/m2。4.3.4 饲养 选用浮性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 32以上,其它指标参照 SC/T 1076。每天投饲 23 次,日投饲量为亲鱼体重的 2.04.0,每次投喂量以 8 min10 min 吃完为宜,辅助投喂清洁的大型浮游动物或水蚯蚓。4.3.5 水质调节 每 5 d7 d 换水 1 次,每次换水量 1520。夜间或阴雨天需增氧。4.3.6 分池 亲鱼繁殖前 1 个月,雌雄应分池饲养。5 人工繁殖 5.1 繁殖季节 4 月中旬6 月,繁殖水温 1529,适宜水温 1824。5.2 亲鱼配组要求 5.2.1 亲鱼质量 5.2.1.1 年龄 2 龄3 龄,体长12 cm,同龄的雄鱼比雌鱼小。5.2.1.2 形态 DB34/T 21652014 3 体型、眼睛、尾部、口整齐端正,体态圆润、体质健壮、色泽鲜艳。5.2.2 雌雄鉴别 成熟雌亲鱼:腹部膨大,身体较短且圆;泄殖孔大而略圆,外凸。成熟雄亲鱼:体形略长,尾柄粗壮,泄殖孔小而狭长,呈凹形,颜色鲜艳。胸鳍第一根鳍刺较粗硬,并和鳃盖边缘共同分布较多的追星。5.2.3 雌雄比例 雌雄比例为 1213。5.2.4 配组原则 同一养殖场选留的亲鱼,只能在子一代之间或子二代之间配对。子三代及其后代只能和非同宗的同一品种配对。5.3 产卵 5.3.1 鱼巢 用棕丝、柳树根须扎成束作为鱼巢,或选用塑料鱼巢,也可直接用直径 30 cm35 cm 的塑料盆作鱼巢,使用前 2 d 用浓度 20 mg/L 漂白粉溶液浸泡 1 h。5.3.2 自然产卵 每 m2 投放亲鱼 3 组5 组,放置鱼巢 5 束10 束,微流水刺激,并增氧。5.3.3 人工催产 5.3.3.1 注射药物 选用 LRH-A、HCG 合剂,浓度 LRH-A 25 ug HCG 500 IU)/mL,溶剂为 0.65生理盐水。5.3.3.2 注射方法 胸腔注射,胸鳍基部 45斜向进针。雌鱼注射剂量 4 mL/kg(体重)射,雄鱼剂量减半,均一次性注射。5.3.3.3 产卵受精 亲鱼催产后配组放于产卵池,每 m2 放亲鱼 1 组3 组,放置鱼巢 3 束5 束,或直径 30 cm35 cm 的塑料盆放 1 个2 个,水位控制在 30 cm50 cm,微流水刺激。12 h24 h 完成产卵、受精过程。5.3.3.4 检查 催产后第二天检查鱼巢,将附卵鱼巢取出用浓度 20 mg/L 亚甲基蓝溶液浸泡 5 min10 min,转入孵化池中孵化。5.4 孵化 5.4.1 鱼巢放置 DB34/T 21652014 4 鱼巢均匀固定于孵化池中,离水面 10 cm,间距 20 cm30 cm,或将粘附受精卵的塑料盆直接放于孵化池中。5.4.2 鱼卵密度 每 m2 放受精卵 800 粒1000 粒。5.4.3 孵化管理 保持适宜水温,微流水并适当增氧。待鱼苗能够平游后,可出池培育。6 苗种培育 6.1 鱼苗培育 6.1.1 放苗密度 500 尾/m21000 尾/m2。6.1.2 管理 a)10 日龄前,投喂洁净的轮虫、草履虫等鲜活小型浮游动物,每万尾鱼苗每天投喂量 500 g750 g。也可用揉碎的鸡蛋黄加水调匀后泼洒投喂,每万尾鱼苗每天用蛋黄 1 个2 个。b)10日龄后,可投喂较大型浮游动物或微型鱼苗饲料,视其生长和密度情况适时分池饲养。6.2 夏花饲养 6.2.1 放养密度 300 尾/500 尾/。6.2.2 饵料投喂 a)30日龄前,投喂鲜活浮游动物或人工孵育的丰年虫,每万尾鱼每天投喂量 750 g1500 g。b)30日龄后,投喂蛋白含量 3234膨化饲料,质量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48,每日 3次4 次。c)辅助投喂瓢莎、浮萍等植物性饵料。6.2.3 日常管理 a)每日凌晨、中午、傍晚巡池检查,观察鱼吃食及水质情况。b)夏季养殖池上方需搭盖遮阳网。c)每 10 d15 d 换水一次,换水量为 2025。d)夜间和阴天需增氧。6.3 筛选分养 鱼苗 2535 日龄,体长 2.5 cm3.5 cm 时,筛选品种特征明显的个体转入商品鱼池饲养。品种特征要求体型正常,鳍条、鳞片完整,体表光滑,粘液丰富,色泽鲜艳,游泳活泼。7 商品鱼养殖 DB34/T 21652014 5 7.1 放养密度 夏花鱼种一次放足,逐步筛选分养,筛选后不同规格的放养密度见表1。表1 兰寿金鱼放养密度表 规格(体长cm)放养密度(尾/m2)35 150100 58 10060 811 6030 1114 3010 15 10 7.2 鱼体消毒 用浓度 23的食盐水浸泡夏花鱼种 3 min5 min 放养。浸泡消毒时需充气增氧。7.3 投喂 投喂鲜活的大型浮游动物或粗蛋白含量为 2832膨化饲料,质量符合 NY 5072 的规定。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 25,分二次投饲。辅助投喂一些瓢莎、浮萍等植物性饵料。7.4 水质管理 保持水深 45 cm55 cm,透明度 20 cm30 cm,pH 值 6.87.8,DO4.0 mg/L。高温季节 7 d10 d 换水一次,换水量 2025。夜晚和阴天需增氧。7.5 养殖日志 建立养殖档案,填写生产记录和日志,记录放养品种、数量、饵料种类、水质变化、鱼体生长、疾病、用药等内容。8 疾病防治 8.1 预防 鱼池、鱼缸用 20 mg/L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鱼种放养时用 3的食盐苏打水浸泡消毒。8.2 治疗 8.2.1 真菌性疾病 a)受精卵出现水霉时,人工去除霉卵,并在鱼巢上泼洒浓度 5 mg/L亚甲基蓝溶液。b)鱼体出现水霉病时,用亚甲基蓝溶液泼洒,使水中药物浓度达 0.5 mg/L。8.2.2 原虫防治 35氯化钠和小苏打合剂(11)浸洗鱼体 5 min1 min,或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水中药物浓度达 0.7 mg/L。8.2.3 细菌性疾病 DB34/T 21652014 6 发现烂尾、烂鳍、烂鳃等细菌性疾病时,用 35氯化钠和小苏打混合液浸洗鱼体 5 min10 min;或用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使水中药物浓度达 0.3 mg/L0.5 mg/L;严重时使用国标抗菌类鱼药内服。8.3 规范用药 用药严格按 NY 5071 的规定执行。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