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2502014 梨树育苗操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ar plant propag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2-17 发布 2015-01-1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250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衡伟、朱立武、贾兵、叶振风、刘莉、刘普、张水明。DB34/T 22502014 1 梨树育苗操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梨树育苗的苗圃地选择、砧木苗培育、嫁接、苗圃田间管理、苗木出圃、检验检疫与贮运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梨树苗木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201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475-2002 梨苗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双刃刀芽接 使用双刃刀横切砧木并自一边挑开皮层;再于接穗的芽上横刻一刀,挑开一边后取下接芽,迅速将接芽贴入砧木切口,以塑料薄膜自下而上紧密绑缚。4 苗圃建立 4.1 苗圃地选择 山地苗圃,选择在山坡的中、下部,地势平缓,土层较厚的地方;坡度低于 15。坡度在 615的山区、丘陵,坡向以东到西南为宜,并修筑梯田。农耕地苗圃,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 1.0 m、土层厚一般不少于 50 cm,pH 值为 6.08.0,以有机质含量大于 1.5的沙壤土为宜。4.2 苗圃地规划 平地、滩地和坡度 6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南北向;615的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配备必要的排灌设施和建筑物。有风害地区,应营造防风林。周围 5 km 内不应有柏树。DB34/T 22502014 2 5 圃地整理 整地前,施人腐熟厩肥 75t/公顷,每平方米用 50辛硫磷乳剂 2 克,混入适量细土撤于地面,翻耕土壤。播种或移植前 15 天进行土壤翻耕、耙地、熟化,耕地深度 25 cm30 cm。6 砧木种子处理 6.1 砧木的选择 北部地区选用杜梨,南部地区选用豆梨。6.2 种子的挑选 选用从无病毒病症、生长健壮树上当年采集的大小均匀、颗粒饱满、色泽圆润、无霉变的砧木种子。6.3 种子消毒 种子沙藏前,用 3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 30 分钟,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6.4 种子沙藏 在播种前 30 天60 天,将种子浸湿后与体积为种子 35 倍的清洁湿河沙混匀,河沙湿度以手握成团而又不滴水为宜,拌匀后在 07温度下存放。层积期间翻动数次,如河沙过干则补水。7 苗床作业方式 根据地形可采用垅作、平畦、凹畦等方式。8 砧木苗管理 8.1 灌水 灌溉水质量符合 NY/T 391-2013 中 6.1 规定。灌水时期、灌溉量应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以维持土壤含水量在 4060为宜。8.2 施肥 8.2.1 施肥种类 腐熟并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厩肥、饼肥、绿肥、作物秸秆等),国家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菌肥、商品有机肥以及各种化学肥料。具体肥料使用符合 NY/T 394-2013 的要求。8.2.2 施肥时间与施肥量 梨苗施肥分基肥和追肥两种。苗圃整地时施基肥应占全年施肥量 7080,厩肥 1500 kg/667 m22000 kg/667 m2、饼肥 200 kg/667 m2300 kg/667 m2;在 4 月下旬追施氮肥 20 kg/667 m2;在 6月下旬,追施复合肥 40 kg/667 m2。DB34/T 22502014 3 8.2.3 施肥方法 作为基肥的厩肥、堆肥、绿肥、饼肥撒于苗圃内,耕地时翻入耕作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用的碳酸氢铵、尿素、复合肥、钾肥等肥料可采用沟施法、撒施法和浇灌法。8.3 中耕除草 生长季节及时松土,中耕和除草结合进行。8.4 病虫害防治 砧木苗期应重点防治蝼蛄和蚜虫、卷叶虫等害虫为害,具体参见附录A。药剂使用按照 NY/T 393-2013 规定执行。9 嫁接 9.1 嫁接方法 可采用夏季芽接或春季枝接两种方法。芽接采用双刃刀芽接、“T”字形芽接或方块形芽接;枝接可采用劈接、切接或腹接等枝接的方法。鼓励采用双刃刀芽接方法。9.2 嫁接时间 芽接时间于夏秋季节、砧木与接穗皮层容易剥离时期进行,一般在 8 月下旬至 9 月下旬。枝接时间以春季树液开始流动、芽尚未萌发时为宜。10 嫁接苗管理 10.1 解缚及补接 嫁接 7 天15 天检查成活情况,成活后及时解除绑缚,并抹除砧木萌芽,未接活的应及时补接。秋季芽接的翌年早春剪砧,剪砧后应经常抹除砧木萌芽。枝接后 3 周5 周可解除绑缚,并经常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在春季风害严重的地区,对接穗新梢应插杆固定,以防风刮折断。10.2 嫁接苗管理 松土除草、灌水或雨后过时松土,铲除杂草。肥水管理方法同 8.1 和 8.2。10.3 病虫害防治 嫁接苗应加强防治蚜虫、卷叶虫、金龟子等,具体参见附录A。药剂使用按照 NY/T 393-2013 规定执行。11 苗木检疫、出圃与分级 11.1 检验、检疫 苗木出圃时,经确认无检疫病虫、检疫合格后出圃。DB34/T 22502014 4 11.2 出圃时期 在苗木落叶后,秋季土壤结冻前进行。11.3 分级 按照 NY 475-2002 中 4.2 要求进行分级。12 贮运 12.1 苗木贮藏 起苗后按 50 株一捆,分品种、分砧木挂标签,利用沙藏或假植保存。12.2 运输 运输前用草袋或其他包装物包装,以保湿、防晒、防冻,在包装明显处注明树种、苗龄、等级、数量或挂设标签。装车后尽快运输、途中不宜耽搁。运输结束,及时栽植或贮藏保存。DB34/T 22502014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梨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表A.1 梨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防治时期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11 月至次年 2 月(落叶期)病害:锈病、黑斑病 虫害:蝼蛄、金龟子、螨圆蚧、星毛虫、网蝽、梨木虱、梨茎疯、蚜虫、介壳虫、蚜虫和红蜘蛛(1)冬耕深翻,破坏虫害越冬场所,土壤封冻前浇水;(2)2、3 月中、下旬全园喷布一次铲除剂,如康宝膜剂或农抗 120 水剂 200 倍液或 1 度-2 度石硫合剂;梨大、梨木虱严重的果园加入 50杀螟松乳油 800 倍液;(3)地面铺地膜阻隔土内越冬害虫出土。3 月至 4 月(初新梢生长期)病害:轮纹病、梨黑星病、黑斑病 虫害:梨蚜、梨木虱、梨星毛虫、叶螨等。3、4 月上旬喷一次 1.8害极灭乳油 3000 倍液防治梨蚜。4 月中旬喷一次 20康福多 5000 倍液8000 倍液防治梨木虱等多种害虫。5 月(展叶期)病害:黑星病、轮纹病、黑斑病、炭疽病 虫害:叶螨、蝽象,梨茎蜂、梨木虱、金龟子、梨叶甲虫等。(1)春雨多时在 4 月下旬,春雨少时在 5 月上旬,全园喷一次杀菌剂如 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菌立灭 800 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 5000 倍液,5安福悬浮剂 1000 倍液等,同时加入 20好年冬 3000 倍液。(2)5 月中、下旬,全园喷一次杀菌剂如大生 800 倍液,世高 2000 倍液3000 倍液等;同时震落蝽象杀灭之。摘除梨大食心虫虫果,剪除梨茎蜂虫梢;如梨木虱严重时可加入好年冬 3000 倍液或 2.5功夫乳油 3000 倍液。(3)调查每叶有两头叶螨时,5 月下旬(麦收前)应喷一次长效杀螨剂如 20速螨酮(牵牛星)乳油 3000 倍液,5卡死克1500 倍液2000 倍液,5尼索朗 1500 倍液等。(4)金龟子、梨叶甲虫严重时,用震树捕杀法消灭成虫。(5)4-5 月是梨木虱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天王星或奇高乳油防治。DB34/T 22502014 6 表 A.1(续)防治时期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6 月9 月(苗木生长期)病害: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虫害:梨果象甲、黄粉蚜、星毛虫、天牛、刺蛾等。(1)6 月上旬,全面喷一次 1:2:200 倍的波尔多液或安福1500 倍液;如叶螨较严重(每叶有活螨二个)可加入 1.8害极灭乳油 3000 倍4000 倍十特效王。(2)6 月中旬桃小严重的果园,开始悬挂桃小性诱剂捕器,测报诱杀桃小成虫。(3)6 月中、下旬因将进入雨季需喷一次仙生 600 倍十万灵3000 倍十特效王混合药液。(4)桃小出土期用辛硫磷喷洒封闭,杀灭出土成虫;成虫盛发期树上喷 20好年冬 2000 倍或 50杀螟松 1000 倍液。(5)7 月中旬全园普遍喷一次杀菌剂如:1:2:200 倍波尔多液或 50消菌灵 800 倍液1000 倍液十绿色功夫 2000 倍3000 倍;若往年白粉病严重可加入 20粉锈宁乳剂 3000 倍液4000 倍液,有虫害的再加入 20灭扫利乳剂 3000 倍液等。10 月11 月(苗木硬化期)病害:黑斑病、黑星病、干枯病等。虫害:梨木虱、蚧壳虫、卷叶虫类、星毛虫、螨类、梨眼天牛、梨瘤蛾等 喷施 70百菌清 8001000 倍液、12.5 阿维菌素 1500 倍液、40速扑杀 1000 倍液。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