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2019 2014 绿色食品 大棚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Green food-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cowpea in plastic-house 2014-02-28发布 2014-04-30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019 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景学、齐义杰、卢敏、乔建磊、吴春燕、周艳丽、乔宏宇、于占东。DB22/T 2019 2014 1 绿色食品 大棚豇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 大棚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Walp)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要求、采 收、包装、运输、贮藏和生产记录。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大棚菜用豇豆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 引 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 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 括所有 的 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 药使 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 用准则 NY/T 748 绿色食品 豆 类蔬 菜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 通 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 质量符合 NY/T 391 规定,且 要求 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地下 水 位 低。4 栽培技术 4.1 栽培季节与栽培制度 大棚豇豆 可 春、夏、秋三季 栽培,春 季 提 早 栽培 多进行育苗,秋季延后 栽培 多直播。4.2 种子 4.2.1 品种 通过国家或 省 级 品 种审 定委员会 审(认)定的 抗病 的、非转基因 的 耐弱光、耐低温 的菜用豇豆品 种。4.2.2 质量 纯度 97%、净度 98%、发芽率 95%,水分 12%。4.3 大棚准备 4.3.1 大棚消毒 DB22/T 2019 2014 2 定 植或直播前 7 d 10 d,每 667 用 硫磺 2 kg、敌百虫 0.5 kg、木屑 0.75 kg混拌均匀,分多 处点 燃,密闭 24 h后通 风。4.3.2 整地 实 行三 年以上轮作,采用 垄 或高 畦 栽培,地 膜覆盖。4.3.3 施基肥 符合 NY/T 394 规定。配 合 整 地 施入腐熟 的 优 质有机肥 30000 kg/h;分 别沟施 或 穴施磷酸二铵 180 kg/h,硫 酸钾 180 kg/h。不可 以 使 用 硝态氮 肥。4.4 直播 4.4.1 条件 在 大棚 内 10 cm深 土 壤 温度 稳 定 通过 12 可进行直 接 播种。4.4.2 方法 将 种 子 直 接 播 于大棚 中 栽培 畦 或 栽培 垄上 的定 植 穴内,每 穴 或每 钵 播 2 粒 3 粒 种 子,覆 土 厚 度 2 cm 3 cm。4.5 育苗 4.5.1 时间 春 季 栽培 播种 时间为 3月上旬至 4月中旬,苗 龄 20 d 25 d。4.5.2 种子处理 4.5.2.1 无包衣种子 采用 温 汤浸 种,将 种 子放入 55 温水 中 不 断搅拌,保持恒 温 15 min 20 min,然 后 在室 温 下 清 水 浸 种 8 h后进行播种。4.5.2.2 包衣种子 不 浸 种,直 接 播种。4.5.3 播种 4.5.3.1 营养土配制 按 田 土 4 份 5 份,优 质 腐熟马粪 或 草 炭等 6 份 5 份配制,加入磷酸二铵 1.5 kg/m3、硫 酸钾 1 kg/m3,混拌均匀,提 前 堆制。田 土 选 用 3年内未 种过 豆 科 植 物 的 无除 草 剂、无重金属 和农 药 污染 的大 田土 壤。4.5.3.2 方法 将 种 子 播 于 营养钵等护根 设备 内,每 钵 播 2 粒 3 粒 种 子,覆 土 厚 度 2 cm 3 cm。4.5.4 苗期管理 4.5.4.1 温度 DB22/T 2019 2014 3 出 苗期 间 白天 保持 25 30,夜 间 不低 于 15;出 苗后 白天 20 25,夜 间 12 15。4.5.4.2 水分 播种 浇透 水,出 苗后不 旱 不 浇 水。4.5.5 壮苗标准 苗 龄 20 d 25 d,第 1 片复 叶 展开、第 2片复 叶出 现,无 枯 叶,无 病 株,植 株颜 色 正常,根 系 发 达。4.6 定植 4.6.1 时间 10 cm深 土 层 温度 稳 定 通过 12,气 温 稳 定 通过 10。4.6.2 密度 定 植 密 度因 品 种 而异,栽培 行 距 60 cm 70 cm,株距 30 cm 35 cm。4.6.3 方法 穴 栽 或 沟 栽,坐 水 定 植,栽 植 深 度 8 cm 10 cm。4.7 田间管理 4.7.1 温度 定 植后 缓 苗期,白天 棚 温 保持在 25 32,夜 间 15 20。缓 苗后,白天 棚 温 保持在 20 28,夜 间 15 20。开花结荚 期,白天 棚 温 保持在 20 28,夜 间 13 18。4.7.2 水分 育苗 生产,定 植 时 浇透 定 植水,定 植后 5 d 7 d浇缓 苗水。直播 生产,于 播种 时 浇透 水,开花 前不 旱 不 浇 水。开花结荚 后 保 证足够 的 水 份 供 应。4.7.3 追肥 符合 NY/T 394 要求。开花结荚 后 结 合 灌 水 追 肥 施 尿素 150 kg/h 左右,分 2 次 3 次 施入。4.7.4 植株调整 抽蔓 前 及 时 支架 或 吊蔓。主 蔓第一花序 以 下的 侧 芽 及 早 摘 除,主 蔓满架 后 及 时 摘心。4.8 病虫草害防治 4.8.1 原则 应 符合 NY/T 393 要求,贯彻“预防 为 主,综 合 防治”的 植 保 方针。以 农业 防治 为 基 础,提 倡 生 物 防 治,按照 病虫 害 的 发 生规 律 科 学 使 用 化 学 防治 技术。每种 化 学 合 成 农 药 在 一个 生 育期 内 只能 使 用 一次,禁止 使 用 各 类 化 学 除 草 剂。4.8.2 方法 4.8.2.1 农业防治 DB22/T 2019 2014 4 可 采 取 以 下 措 施:选 用 抗病虫 品 种;种 子 消毒;清 洁 田 园;拔 除中 心 病 株;3年以上轮作;深 耕,杀死越冬 虫 卵;地 膜覆盖。4.8.2.2 物 理防治 通 风 口 可 采用 25 目防 虫 网防止害 虫进 入 大棚;大棚 内 每 100 悬挂 5 张 8 张黄板,诱杀白 粉虱、蚜 虫 等 害 虫。4.8.2.3 生 物 防治 利 用 七星瓢 虫 防治 蚜 虫,草 蛉 防治 蚜 虫、红蜘蛛。利 用 性信息 素诱杀 甘蓝 夜 蛾、豆 荚 螟、斜纹 夜 蛾。4.8.2.4 药剂 防治 遵 照 NY/T 393规定。主要 病虫 害 药 剂 防治方 案见附 录 A,每种 化 学 合 成 农 药 在 一个 生 育期 内 只能 使 用 一次,严格遵 照农 药 安全 间 隔 期 的要求。禁止 使 用 各 类 化 学 除 草 剂。5 采收 豆 粒 略显 时 即 可 采收。豆 荚 质量符合 NY/T 748要求。6 包 装、贮存、运输 6.1 包 装 按照 NY/T 658 规定 执 行。包装 物 应 清 洁、无污染。6.2 贮存、运输 按照 NY/T 1056 规定 执 行。单贮、单运。短 期 运输 温度 保持在 4 8。贮 存 过 程 中,温度 控 制 在 5 7,空 气 相 对 湿 度 85%90%。7 生产 记录 在 生产 过 程 中,全程做好 生产记录,并 保 存 3年以上。DB22/T 2019 2014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 附录)绿色食品大棚豇豆 主要 病虫害 药剂 防治方 案 表 A.1 绿色食品大棚豇豆 主要 病虫害 药剂 防治方 案 防治 对 象 药 剂 防治方 法 锈 病 可 选 用 15%三 唑酮 可 湿性粉 剂 1000倍液,或 50%硫磺 悬 浮 剂 200倍液,或 65代森锌 可 湿 性粉 剂 500倍液,或 50 多 菌灵 可 湿性粉 剂 800倍液喷雾。炭 疽 病 可 选 用 75%百 菌 清 可 湿性粉 剂 每 667 加 65 g,或 70%甲 基 托布津 可 湿性粉 剂 800倍液,或 80%炭 疽福美 可 湿性粉 剂 800倍液喷雾。白 粉 病 15%三 唑酮 可 湿性粉 剂 1000倍液,或 40%氟硅唑 3000倍液喷雾。蝼蛄 类 用 炒香 的豆 饼 和 麦麸 拌 敌百虫或 者 敌敌 畏 诱杀。地 老虎 用 小 白 菜、刺 菜、灰 菜 做饵 料 拌 敌百虫或 者 敌敌 畏 诱杀。蚜 虫 和 红蜘蛛 用 2.5%鱼藤酮 每 667 加 80 ml,喷雾 一次。或 用 0.3%苦参碱 水 剂 1000倍液 在 成 虫 产 卵 高 峰 后 7 d左右,幼 虫 处 于 2 3龄时 喷雾。豆 荚 螟 在 盛蛾 期 和 卵 孵 化 盛 期 毒杀成 虫 及 初孵幼 虫。可 用 0.3%苦参碱 水 剂 1000倍液,或 用 50辛 硫 磷 乳油 2500倍液,或 用 2.5%多 杀 霉 素 1000 1500倍液喷雾。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