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7.120.30 B 5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4272014 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2014-03-04 发布 2014-06-05 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427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 化工作导 则 第1部 分:标准 的结构和 编写的 起草规则 编 写。本标准由福 建省海洋 与渔业厅 提出并归 口。本标准起草 单位:福 建省海 洋环境与 渔业资源 监测中 心、宁德 市南海 水产科技 有限公 司、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 所。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游 岚、苏跃 中、周瑞 发、刘振 勇、谢友 亮、周绍 峰。DB35/T 14272014 1 曼氏无针乌贼人工育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曼氏无 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亲 体培育、人 工繁殖、苗种培育、病 害防治和出苗等技术 要求。本标准适用 于曼氏无 针乌贼人 工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 于本文件 的应用是 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仅注日 期的版本 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其 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 标准 NY 5052 无 公害食品 海水养 殖用水水 质 NY 5071 无 公害食品 渔用药 物使用准 则 3 亲体选择 选择体形完 整、健壮,无伤病、畸形,活力强,摄食 良好,体 重大于100 g 的性成熟 乌贼 作为亲体,人工养成的 亲体应控 制在三代 以内。3.1 雌雄鉴别与配比 性成熟雄性 胴体上的 花纹粗大、明显,具较长的 生殖腕(茎化腕),背部可 见性腺连 成一 线;雌性乌贼胴体丰 满,腕足 较短,无 茎化腕。雌雄配比 以1:1为宜。3.2 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以30 m350 m3的 室内水泥 池为宜,水深1.5 m。进排 水、控温、充气、控光设 施齐全。3.3 水质条件 水源水质应 符合GB 11607要求,培育水 质应符合NY 5052要求,水温18、盐度2332。3.4 促熟 产卵前1个月,对 乌贼亲体 实施营养 强化,促进 性腺成熟。亲 体培育密 度50只/m3左右,以 新鲜小虾为饵,每日 投饵2次,日投饵量 为体质量 的8%左右;每天换 水50%以 上并及时 吸污。4 产卵与孵化 4.1 产卵 DB35/T 14272014 2 4.1.1 附卵器的设置 在产卵池中 垂直悬挂 以铁丝为 边框、以 网目1 cm的尼 龙网片为 面的方型 附卵器,用于附 卵。附卵器的设置应根 据亲体的 数量及其 产卵高峰 期灵活安 排。4.1.2 受精卵的收集 曼氏无针乌 贼昼夜 均可产卵。待附 卵器布满 受精卵后 即可将 其取出,用10 mg/l的高 锰酸 钾溶液消毒1 min后移 入孵化池。4.2 孵化 4.2.1 孵化条件及时间 水温22 26,pH8.0,溶 解氧含量 在5 mg/L。盐 度稳定 在2630。幼体的 孵出时间 为13 d10 d。4.2.2 孵化方式及密度 4.2.2.1 孵化池孵化 在前期产卵量少时,将附卵器 悬挂在1 m33 m3加满清水的水 泥池中孵化,孵化密 度为(5 8)万粒/m3,连续 充气。待 幼体孵出 后,小心 收集幼体 移入育苗 池进行育 苗。4.2.2.2 育苗池孵化 产卵达高峰 期时,将 收集的受 精卵直接 置于30 m350 m3的育苗池 中进行微 充气孵化,孵 化密度23万粒卵/m3,幼体孵出 后直接留 在原池培 育。4.2.3 孵化管理 孵化池每天 换水100%或每天将 附卵网片 取出,移 入新池孵 化,及时 除去网片 上附着的 污 物和死卵;育苗池孵化 每天换水50%以上。5 苗种培育 5.1 环境条件 水温23 30,最适水 温25;pH8.0,盐度23 33;氨氮0.02 mg/L;光照 度1000 Lux5000 Lux,以均匀漫 射光为佳,应避免 环境条件 突变。溶 解氧5 mg/L。前 期气量以 小且 均匀为宜,随着幼体的生 长,逐渐 加大充气 量。5.2 培育密度 幼体前期:(1.5 2.0)万只/m3;胴长 达1 cm 时应及时 分池,控制密度 在(0.51)万只/m3;胴长达1.5 cm 时控制密 度在(20005000)只/m3。5.3 饵料及投喂方法 幼体孵出后,直接投 喂卤虫无 节幼体,饵料密度(35)个/ml;3 日龄后投 喂桡足类 及其 无节幼体,饵料密度5个/ml左右;14 d后 投喂活糠 虾,饵料密 度2只/幼 体4只/幼体,视摄食 情况酌 情增减;幼体DB35/T 14272014 3 胴长1.2 cm(约20日 龄)后,开始驯食 冷冻糠虾 或鱼虾贝 肉糜,前 期少量多 次投喂,逐 日增加投喂 量,直至大部分 幼体能摄 食冷冻糠 虾或鱼虾 贝肉糜。5.4 日常管理 5.4.1 水质调控 5.4.1.1 接入小球藻 孵化幼体入 池直至培 育到20日 龄,均应 在育苗池 中接入小 球藻,维 持池水呈 微绿色。5.4.1.2 换水和清污 开始投饵后,每天 换水1次,换水量30%,隔 天吸污1 次,清除 池底的 残饵、死 苗及其 他杂 物;投喂桡足类后每 天换水50%,吸污1次;投 喂活糠 虾后每天 换水60%80%,吸污1次;投喂冰 冻 糠虾或鱼虾 贝肉糜后每天 换水100%,吸 污12次,并 视水质情 况加以流 水。同时,清除 水表面的 油膜和 污物。换水时温差不得超 过2;吸污时 尽量避免 过分惊扰 幼体。5.4.2 日常观测 每天观察幼 体摄食、活动 及生长情 况,检查池中 的饵料密 度;测定水温、盐 度、pH、DO、氨 氮、光照强度等理 化因子并 作好记录。6 病害防治 6.1 预防 坚持以防为 主,采取 控制育苗 密度,保 证饵料质 量,保持 水质清新 和稳定,及时消毒 场地 和工具等综合预防措施。6.2 治疗 如有发生疾 病,用药 必须符合NY 5071的 规定,并 做好用药 记录。6.3 出苗 当仔乌贼胴 体长达1.5 cm,均能摄食 冷冻糠虾 或鱼虾肉 糜等人工 饵料后,即 可出苗,进入 养成阶段。_ DB35/T 14272014 福建省地方标准 曼氏 无针乌贼 人工育苗 技术规范 DB35/T 14272014*2014 年 6 月第 一版 2014 年 6 月第 一次 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