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栽培技术规程DB41/T 517-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山楂栽培技术规程DB41/T 517-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楂栽培技术规程DB41/T 517-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楂栽培技术规程DB41/T 517-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楂栽培技术规程DB41/T 517-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楂栽培技术规程DB41/T 517-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5172015 代替 DB41/T 517-2007 山楂栽培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Crataegus pinnatifida 2015-08 13 发布 2015-11 13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ICS 65.020 发布 B 61 DB41/T 5172015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 给出 的规 则 起草。本标准 代替 DB41/T 517-2007 山楂 栽培 管理 技术 规范,与 DB41/T 517-2007 相比 主要 技术变 化如下:标准 名称 由山 楂栽 培技术 规范 修改为 山 楂栽培 技术 规程;增加了 育苗 技术;修改 了 病虫 害防 治技 术。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会 提出并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济 源市 林业工 作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王守 龙、付筱、郑旭 东、苗爱 清、王 永兴、李 中福、李 中国。本标准 于2007 年12 月首 次发布,2015 年 8 月第 一次修订。DB41/T 5172015 1 山 楂栽培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山 楂栽培 的 术语和 定义、育苗、建园、土壤 管理、施肥、水分 管理、整形 修剪、病虫害综合 防治 及采 收、贮藏、分级 与包 装。本标准 适用 山楂 的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日期 的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8321.92009 农药 合理使 用准 则(九)NY/T 4962010 肥 料合 理使用 准则 通则 SB/T 100921992 山楂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三叉枝 具有两 个长 势较 强的 侧生 分枝,其长 度达 到了 原枝 头长度,与 原枝 头共 同形 成三个 枝头 的枝。3.2 燕尾枝 具有三 个以 上长 势较 强的 侧生分 枝,其长 度达 到了 原枝头 长度,与 原枝 头共 同形成 四个以上 枝头 的枝。4 育苗 4.1 种子采集与 处理 选生长 健壮、无 病虫 害植 株上充 分成 熟的 果实,人 工或机 械取 核,洗净,阴 干贮存。4.2 沙藏 选 朝阳处,挖 深 80cm,宽 60cm 的 地沟,长 度视种子 多少而定;底 部铺 10cm 湿 沙,以 1 份种子5 份湿 沙(湿 度以 手握 成 团不滴 水为 宜)混拌 均匀 后,放 入沟内 摊平,上面 加盖 10cm 的湿沙,然 后覆土,土 堆高 于地 面,每隔 1m 插一把秸 秆至 沟底,上 露出土 堆 20cm。4.3 整地作 床 DB41/T 5172015 2 选择地 势平 坦、土层 较厚、土质 疏松 肥沃、排灌 方便 的地块作 圃地,每 667m24.4 播种 施 1000kg 2000kg 腐熟的农 家肥,作 宽100cm 110cm 的苗床,灌透水,2d后即可播 种。4.4.1 播种时 间 沙藏至 第2 年秋季 上冻前 或第 3 年春季 解冻后 即可 播种。4.4.2 播种量 每667m24.4.3 播种方法 播种量 约15kg。每床播四行,宽窄行 播种。窄行距 20cm 宽行 距 40cm 50cm 窄行距 20cm,边行距 床 埂 10cm。开沟播种,沟 深 1.5cm 2cm,条播 将种 沙均 匀撒 播于 沟内;点播 按株 距 10cm,每 穴点播 3 粒种 子,覆土0.5cm 1cm。最后覆 盖地 膜。4.5 砧木苗 管理 出苗后 及时 破膜 放苗,苗 周围覆 土,幼苗 长出 12 片真 叶时 揭去 地膜,3 4 片真 叶时,按 10cm的株距 间苗,疏密补 稀。及时松 土除 草。幼苗 长到20cm时进行 摘心,并抹去苗木基 部 10cm 以下 萌生 枝,同时结合浇 水每 667m24.6 嫁接 施尿 素 10kg。此后 每月 追肥 一 次,并 浇透 水。在嫁 接前 五天可 灌一 次大 水。4.6.1 接芽选择 选取良 种母树上 生长 健壮 的一年 生枝 条中 上部 的饱 满芽。4.6.2 嫁接时 间 在8 月 上旬至 9 月初。4.6.3 嫁接方 法 带木质 芽接 法,在接 芽上 方 1.5cm 处 向下 切削,直 到芽下 方 1cm 处,然 后在 芽下 方 0.8cm 1.0cm处向下 约 30 斜切 一刀,取下带 木质 的接 芽;在砧 木距地 面 20cm 处,选 一 光滑部位,由上 向下 切宽、深与已 削取 的接 芽相 近似 的切口,将接芽 嵌入 砧木 切口内,下端切 口对 齐,左右两 侧形 成层 对齐(至少应一侧 对齐),然后 用塑 料条 扎紧 即可。4.7 嫁接后 管理 4.7.1 剪砧 嫁接后 将接 芽10cm 以上 部位剪除,10d15d 检查 成活后 在接芽 上方 1cm 处二次 剪砧。4.7.2 除萌 及时抹 除砧 木基部 萌芽。DB41/T 5172015 3 4.7.3 解绑 接芽长到 10cm 15cm 时,解除塑 料绑 条。5 建园 5.1 园地选 择 在坡度 小于 20 的 丘陵、山地建 园,应 修筑 梯田 或挖鱼鳞 坑,做好水 土保 持工作;在土质 贫瘠 的沙滩平地 建园,应 进行 客土 改土,挖大 穴栽 植。5.2 苗木选 择 栽植前,选 择品 种优 良、生长健 壮、根系 完整、无 病虫害 的苗 木。一年 生苗 要求苗 高 40cm 以上,地径 1.2cm 以上,主 根保 留长 度 35cm 以上。随起 苗 随栽植。栽 植时,配 置授 粉树,主栽 品种 与授 粉品种的比 例为 4:1。5.3 栽植密度 平地、滩地和 6以下 的缓坡地 为长 方形 配植,株行距 3m4m;6 20 的坡 地,沿等 高线 栽植,株行距 为2m4m。5.4 栽植时 间 分为春栽和 秋栽。春栽 在 土壤解 冻后 至萌 芽前(3 月中下 旬),秋栽 在落 叶后 封冻前(10 月下旬 至11 月 上旬)。5.5 栽植方 法 穴栽,穴长 宽 深为 0.8m0.8m0.6m;沟栽,沟深、宽各 0.8m。栽 植前,用腐 熟的 有机 肥料与表 土混 合后 填入 坑或 沟内,填到 穴深 1/3 1/2 时,用 脚踏 实,再填 部分 表土至 距地 面 30cm 时,将苗木放 入穴 内,对准 株行 距,填 土踩 实,灌足 水后 封土,并围 绕树 干盖 上 1m25.6 定干 的地膜。秋栽,翌春 定干;春 栽,栽后定 干,定干 高 度70cm 80cm。6 土壤管理 6.1 深翻改 土 每年或 隔年 采果 前后,沿大量须根 分布 区的 边缘,既树冠垂直 投影 边缘 内外,进行开沟,深翻改 土。沟宽50cm 左右,沟深 30cm 50cm。将表层 土混 合基 肥和绿 肥或 秸秆 填入 沟的 底层,心土盖 在上 面,最后大水 浇灌。6.2 中耕除 草 每年生 长季 节进 行3 5 次,中耕 深度 8cm 10cm。DB41/T 5172015 4 6.3 覆盖保墒 早春 或秋季在 树盘内覆 盖地膜 保墒;覆 草一年四 季均可 进行,但 应避开早 春气温 回升期,在距根颈20cm 左右覆 草,覆草 厚度为 10cm 15cm。7 施肥 7.1 施肥原 则 应符合 NY/T 496-2010 的 规定。以有 机肥 为主,化 肥为辅。禁 止施 用硝 态氮 肥。在果实 采收 前 20d内禁止 施用叶面 肥。7.2 基肥 施肥时 期在 911 月 份,以早施 为好。主 要施 农家 肥、磷 肥和 适量 氮肥。可 以采用 环状 沟施 肥、放射状 施肥 或条 状沟 施肥 等方法,但 以行 间或 株间 条状开 沟 50cm 左右 深施,或结合 秋季 深翻 改土 施入最好。施肥量,1 3 年生幼树2 kg/株5 50kg/株,4 8 年生初果期树50 kg/株 100kg/株,9 50 年生盛果 期树 200 kg/株250kg/株为 宜。7.3 追肥 第一次 于花前 10d 左 右,追施花 前肥,以 速效 氮肥 为主,每株 追施 尿素 0.5kg 1kg;第 二次于 7月中下 旬追 施果 实膨 大肥,氮、磷、钾肥 配合施用,每株 追施 尿素 0.5kg,过磷酸 钙 1kg,草 木灰 5kg;第三次 于 8 月中 旬追 施果 实增重 肥,氮、磷、钾肥 配合施 用,每株 追施 尿 素0.5kg,过 磷酸 钙 1.5kg,草木 灰 5kg。7.4 叶面喷 肥 盛花前 后15d20d,喷施 0.3%0.5%的尿 素;花蕾 膨大期、盛 花期 和盛 花后15d 各喷施 一次 0.3%硼肥,可与 尿素 混喷;7 9 月份,喷 施一 次 0.3%的磷酸二 氢钾;盛 花后 一个 月和采 收前 2 个月各 喷施一次0.5%钙肥。8 水分管 理 8.1 灌水与 排水 清明 前灌足一 次发芽水,花后 幼果膨大 期灌一次 果实膨 大水,立冬 前灌足 一次封 冻水。雨 季及时挖排水 沟排 水。9 整形修 剪 9.1 整形 9.1.1 自然开 心形 定干高 度 70cm80cm。定 干第二 年在 整形 带内 选分 布均匀、长 势平 衡、生长 健壮、基部 角度 合 适的 3 4 枝短 截 1/4 或1/5 为主枝,其 余枝 条剪 除或 拉平。第三 年对 主枝 延长 枝适度 短截,并 在各 主枝的中部 选留 23 个向外 生长的分 枝作 侧枝,进行 中度短截,剪去 1/3,侧枝 间距 60cm 左右。其余枝 条DB41/T 5172015 5 甩放不 剪,留作 辅养 枝。9.1.2 疏散分 层形 定干高 度70cm 80cm。定干第二 年选 留第 一层 三大 主枝,层内距 20cm30cm,主枝和 中心 领导 干轻度短 截,剪去枝 长的 1/4 1/3。第三 年中 心领 导干 延长 枝继 续短 剪,并选留二、三层主 枝适 度短 截。整形过 程可 在四 至五 年内 完成。9.1.3 细长纺 锤形 该树形 是一 种适 合密 植栽 培的树 形。定干 高度 为80cm 左右。主干延长 枝每 年按 40cm50cm 剪留,在达到 预定高 度后 不再短 剪。主 枝拉枝 至 70 90,其 延长枝 轻剪 或不剪。完成 整形任 务后,全树高3m 左右。9.2 修剪 9.2.1 修剪时 期 修剪分 冬季 修剪 和夏 季修 剪。冬 剪在 落叶 后至 发芽 前进行,夏 剪在 生长 季节 进行。9.2.2 幼树修 剪 13 年生树,以整形 为主,在整 形的 基础 上,轻短 截各级 骨干 枝的 延长 枝,疏除竞 争枝 和背 上 旺枝,其 它枝条 缓放 不剪。4 5 年 生树,各级 骨干枝 除了长 势弱和 未达 到树形 结构标 准者进 行短 截外,其它骨 干枝 缓放 不剪。疏 除过密 枝、竞争 枝、背上 旺枝,回缩 冗长 枝,培养 结果枝 组。9.2.3 初果期 修剪 采取 冬夏结合 的修剪方 法,调 整和培养 合理的树 体结构,保持结 果和树体 均衡生 长。应用 先放后缩和先 截后 放相 结合 的方 法培养 健壮 结果 枝组。充 分利用 辅养 枝结 果,及时 疏除无 利用 价值 的辅 养 枝。9.2.4 盛果期 修剪 继续 调整骨干 枝的从属 关系,保持良好 的树体结 构。修 剪手法上,以疏为 主,疏 缩结合,对结果枝组采 取去 弱留 强,去中 心留两 侧,回缩 更新 衰弱 枝组,疏密 疏弱 促健壮,疏外围 促内 膛防 止结 果部位外移。及时疏 除重 叠、交 叉、密 挤枝;对外 围结果 母枝,可采用“三 叉枝”截中间、“燕 尾枝”截一 留一的原 则,疏剪 强枝,保 留中庸 枝。对球 体结 果枝 组,去 上留 下,去 弱留 强,去中 心留 左右;对扁 平 枝组见弱 回缩。保 持枝 组有 高有低,波 浪延 伸。9.2.5 衰老树 修剪 对于 外围枝生 长势减弱、小枝 干枯严重、外围枝 条下垂、出现自 然更新现 象、产 量显著下 降的衰老树,及时 疏除 病虫 枯枝、密集 无效 枝,回缩 外围 枯梢枝(回 缩至 有生 长能 力的部 位),促 其萌 发新 枝。其次,充分 利用 一切 可利 用的徒 长枝,尽 快恢 复树 势。10 病虫害 综合 防治 10.1 主要病 虫害 种类 DB41/T 5172015 6 山楂主 要病 害有 山楂 锈病、山楂 花腐 病和 山楂 白粉 病等,主要 虫害 有桃 小食 心虫、山楂 叶螨、舟 形毛虫、梨星 毛虫、刺 蛾类、山楂 花象 甲等。10.2 防治技 术 山楂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见附 录A。使用 农药 种类 及方 法符合GB/T 8321.9-2009的 要求。注意 轮换 用药,合理混 用,严格 控制 农药 安全间 隔期。11 采收、贮藏、分 级与 包装 11.1 果实采 收 11.1.1 采收时 间 山楂早 熟、中熟品 种在 8 月下旬 至9 月中 旬成 熟,晚熟品 种在 9 月下旬 至 10 月中旬 成熟。根据 果实成熟 度、用途 和市 场需 求综合 确定 采收 适期。药 用、鲜 食、贮藏 和用 来加 工 山楂汁、山 楂酱、山 楂酒、山楂晶、山楂糕 和山 楂糖 片等不 需要 保持 果形 的制 品,应在 果皮完 全转 红、果个肥 圆、果点 度明 显、果面有果 粉和 蜡质、果柄易 摘取 时采收。用作加 工罐 头、果脯和 蜜饯 等需 要保 持果形,并需要 较大 的硬度的产品,可 提前 15d 左右 采收。11.1.2 采收方 法 以手 工采摘为 主。在树 体高大、手工不 易采摘时,需在 树冠下部 撑上布篷 等物后,慢慢将 果实摇落。11.2 贮藏 11.2.1 沟贮法 选择阴 凉、地势较 高、排水良好 的地 方,挖东西 向沟,沟深 50cm 60cm,宽 70cm80cm,长度 视贮藏量 的多 少而 定。将沟底铲平,铺 10cm15cm 厚的干净 细湿 沙,推平并 压实。其上 堆放 40cm 50cm厚的山 楂果 实,顶部 高出 地面,略呈 屋脊 形,沟两 侧挖30cm 宽,20cm 深的 排水沟。白天遮 盖草 帘,晚上揭帘 放露。小 雪节 后,顺草帘 两侧 压土 封帘。大 雪节后,覆 盖秸 秆等 材料 保温、保湿。此法 可将 山 楂果实贮 至翌 年清 明节 前后。11.2.2 袋藏法 将果 实装入聚乙烯 保鲜袋内,封好 口,单层放于阴凉处。气 温降至 0以下时,将袋 移到室温为1 6 的屋 内。装袋 后1 个月 内,每 5 天左 右敞 开袋口一 次。温度 降到 0以下后,每月敞袋 口一 次,并拣出 烂果。然 后再 装袋 封口。此法 可贮 至翌 年4 月份。11.3 分级 应符 合 SB/T 10092-1992 的规定。11.4 包装 采用 坚固耐压 的果筐、果箱包 装,筐内 衬蒲包或 稻草帘,箱内四 周衬包装 纸。鲜 食山楂,每件净重不超 过 10kg;加工 山楂,每件 净重 不超 过 30kg。每果筐 或果 箱内 只能 装同 品种、同等 级的 果实。果筐或果 箱内 外放 置或 悬挂 商品卡,标 注品 种、等级、净重、产 地、包装 日期,挑选 人员 或代 号。DB41/T 5172015 7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山楂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山楂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见表A.1。表A.1 病虫害种类 主要危害状 防治方法 桃小食心虫 幼虫多由果实肩部蛀入果内,果面可见针尖大小的蛀孔,孔外形成白色粉末。被害果着色不均匀,入果孔周缘变为褐色 1、地面施药,幼虫出土期(6 上中旬)树下撒 50%辛硫磷粉 剂(1.52.5)kg/667m22、树上喷药,消灭初孵幼虫、卵和成虫,可选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3000 倍液。,或用 50%辛硫磷乳剂 200 倍液喷洒地面。3、堆果场铺厚为 7cm 10cm 细 沙土诱杀脱果老熟幼虫。山楂叶螨 常集中于叶背某一部位危害,拉有丝网,叶面出现成片的失绿斑点,严重时,叶背变为红褐色,被 害叶片易脱落。1、刮树皮并集中烧掉。成虫下 树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落叶后 取下草把烧掉,出蛰前将根茎附近的土深埋。2、发芽前喷 1Be 石硫合剂。谢 花后喷 0.3Be 石硫合剂。舟形毛虫 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幼虫长大后,分散为害,暴食叶片,仅留下叶柄。1、幼虫群集为害叶时,及时摘叶,集中消灭。2、幼虫未分散为害前,选用 50%杀螟松乳剂 1000 倍液、50%辛硫磷 1000 倍液。3、幼虫已分数为害时,可喷 50敌敌畏、50杀螟松1000 倍液。梨星毛虫 以幼虫取食芽、花蕾和嫩叶。花谢后,幼虫吐丝将新叶缀连成饺子状,使受害树叶凋落。1、春季幼虫出蛰始盛期,喷 2.5 溴氰菊酯800 倍液。2、冬季或早春幼虫出蛰前刮树皮集中烧掉。3、人工摘除虫叶,集中烧掉。刺蛾类 各种刺蛾的小幼虫,均有群集为害的习性,将叶片食害成网状。1、结合修剪剪除黄刺蛾越冬茧,幼虫发生期人工摘虫叶。2、幼虫发生期,选用 50%辛硫 磷 1000l500 倍液或 50 杀 螟松10001500 倍液防治。木蠹蛾 被害枝干木质部被幼虫蛀成上、下、纵、横交错的通道,树势衰 弱,最后全株死亡。1、在树干虫孔较多处打直径为1cm1.5cm 斜孔,孔深达树干 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将孔注入药液(喷50敌敌畏、50 杀螟松1000倍液等)后堵住孔口。2、为害不太严重的树或根茎下未蛀害者,可用石灰泥将树干密封,3、成虫发生盛期,对树体主干 喷洒 50敌敌畏、50杀螟 松1000倍液等。4、及时清除严重被害树。山楂花象甲 出蛰后的成虫,多在叶背取食嫩芽和嫩叶,羽化的成虫,危害幼果,致果实龟裂或凸起。1、及时清理被害落地花蕾并集中烧掉。2、花序伸出期,选用 1000 倍 90%敌百虫或 50%杀螟松或 50%辛硫磷乳剂。金缘吉丁虫 成虫羽化后咬食叶片,幼虫蛀食枝干。1、成虫发生期组织人工震树捕捉,2d 3d 一次。2、被害的死树死枝及时烧毁。3、成虫发生期喷药。可选用 90%晶体敌百虫 800 倍液、50%的 杀螟松乳剂 1500 倍液。间隔 10d 一 次,连续喷二次。DB41/T 5172015 8 表 A.1(续)病虫害种类 主要危害状 防治方法 山楂锈病 被害叶背隆起,渐生出灰白色长毛,被害枝凹陷、龟裂,易折断,被害果变褐,并生有红毛。1、喷 40%醚菌酯悬浮剂10001500 倍液。2、砍除周围桧柏和杜松等树木。山楂花腐病 叶片被害后萎蔫焦枯,幼果染病后,果变腐,脱落。1、及时清除落地僵果深埋。2、早春和秋季将表土翻到 20cm 以下土层。3、发病严重果园发芽后在地面喷五氯酚钠 1000 倍液。4、展叶期、开花初期和开花盛期树上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10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 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0.3 0.4Be石硫合剂。山楂白粉病 叶片两边满布白粉,被害新梢生长瘦弱,叶片纤细,扭曲纵卷,严重时枯死,被害果畸形,着色不良。1、秋季落叶后清除落叶、病果。生长季节及时铲除根蘖苗。2、发芽前喷 3Be 石硫合剂,发 病盛期喷 0.3Be 石碱合剂或 70 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或 40%醚 菌酯悬浮剂 10001500 倍液。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