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类作物籽粒植酸含量测定方法DB37/T 3498-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谷类作物籽粒植酸含量测定方法DB37/T 3498-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谷类作物籽粒植酸含量测定方法DB37/T 3498-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谷类作物籽粒植酸含量测定方法DB37/T 3498-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谷类作物籽粒植酸含量测定方法DB37/T 3498-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谷类作物籽粒植酸含量测定方法DB37/T 3498-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 20B0 1DB37山东省地方标 准DB 37/T 34982019谷类作物籽粒植酸含量测定方法Determination o f p hytic acid in c ereal g rains2 0 1 9-0 1-2 9发 布 2 0 1 9-0 3-0 1实 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 B 3 7/T 34 98 20 19I目 次前言.II1范 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原 理.14 试剂和材料.15 仪器设备.16 试样制备.27 分析步骤.27.1 试样提取.27.2 标准曲线制作.27.3 试样测定.28 分析结果的表述.29 精密度.3D B 3 7/T 34 98 20 19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艳芳、李宗新、张慧、高英波、钱欣、刘开昌、齐世军、张丙春、夏海勇、王竹。D B 3 7/T 34 98 20 191谷类作物籽粒植酸含量测定方法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谷类作物籽粒包括全籽粒粉、胚、胚乳、种皮等组织中植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谷类作物籽粒中植酸含量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 6 8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原 理硫酸铁铵与双吡啶-巯基乙酸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粉红色的物质,在波长 519 n m 处吸光度最强。当植酸存在 时,铁与磷酸 酯结合,故而不能与双吡啶-巯基乙 酸溶液反应,致使粉红色消 退,吸光度的 下降与植酸的浓度成反比,进而通过测定显色反应的吸光度值,计算试样植酸含量。4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或以上的试剂,水为GB/T 6 6 8 2 规定的三级水。4.1 盐酸(H C l)。4.2 硫酸铁铵 F e N H4(S O4)212H2O。4.3 双吡啶(C10H8N2,优级纯)。4.4 巯基乙酸(C2H4O2S,优级纯)。4.5 植酸钾标准品(C6H16K2O24P6,CAS 号:1 2 9 8 3 2-0 3-7),纯度 9 9%。4.6 盐酸溶液(0.2 m o l/L):量取 1 7.2 mL 盐酸,用水定容至 1 0 0 0 m L。4.7 盐酸溶液(2 m o l/L):量取 1 7.2 mL 盐酸,用水定容至 1 0 0 m L。4.8 硫酸铁铵溶液(0.0 2%):称取 0.20 g 硫酸铁铵溶于 1 0 0 m L 2 mol/L 盐酸溶液(4.7)溶解,用水定容至 1 0 0 0 m L。4.9 双吡啶-巯基乙酸溶液(1%):称取 10.00 g 双吡啶,加 10 m L 巯基乙酸湿润、溶解,用水定容至 1 0 0 0 m L,摇匀。4 贮存,有效期 2 个月。4.10 植酸钾标准溶液(1.30 m g/mL):准确称取 0.13 g(确定至 0.0001 g)植酸钾(4.5),溶解后定容至 1 0 0 m L。5 仪器设备5.1 可见分光光度计:带 519 n m。D B 3 7/T 34 98 20 1925.2 天平:感量 0.01 g 和 0.0 0 0 1 g。5.3 离心机:2 0 0 r/m i n。5.4 振荡器。5.5 水浴锅。5.6 粉碎机。6 试样制备取经 充分混 匀的 代表性样品不少于5 0 0 g,通风处自然风干或5 0 烘干 后,用粉碎机粉碎,过 4 0目筛,混匀后储于塑料瓶或玻璃瓶保存备用。7 分析步骤7.1 试样提取称取经50 烘箱内烘5 h8 h 的全籽粒粉0.0 5 g 0.1 g、胚或种皮 0.02 g0.03 g或纯胚乳粉 0.2g0.3 g,均精确至0.0001 g,于5 0 m L塑料瓶中,分 别加入0.2 mol/L盐酸溶液 1 0 mL(4.6),加盖旋紧后的塑料瓶室温振荡提取2 h,转速2 0 0 r/m i n,或不振荡4 静置过夜。7.2 标准曲线制作依次准确移取标准溶液(4.10)0.1 m L、0.2 m L、0.3 m L、0.4 m L、0.5 m L、0.6 m L、0.7 m L、0.8mL、0.9 mL和1.0 m L 于1 0 支 1 5 mL试管中,依次 分别加入0.2 mol/L盐酸溶液(4.6)至10 m L,配制成含有植 酸磷3.3 u g/mL、6.6 u g/mL、9.9 u g/m L、1 3.2 u g/mL、1 6.5 u g/mL、1 9.8 u g/mL、2 3.1 ug/m L、26.4 u g/m L、29.7 ug/mL和3 3.0 ug/m L的标准系列溶液。混匀后,分别移取0.5 mL上清液,加1 m L 0.02%硫酸铁铵溶液(4.8),置于试管架上入沸水 浴保温 30 min,取出后以流动水冷却 至室温,分别加2 mL 1%双吡啶-巯基乙酸溶液(4.9),混匀后,立即倒入1 cm比色皿中,于519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用水作为参比溶液,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植酸磷含量为横坐标,制作标准曲线。7.3 试样测定标准系列溶 液测定完成后,分别移取0.5 mL试样提取上 清液(7.1),按照上述操 作步骤(7.2)加入反应溶液,于519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试液中植酸磷含量。8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植酸含量按公式(1)计算:0.3.5 10 10000.282 1000 1000 5 mcX.(1)式中:X 试样中植酸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克(mg/g);c 由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植酸磷含量,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0.5 待测液提取体积,单位为毫升(mL);3.5 待测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10 提取液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D B 3 7/T 34 98 20 193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0.28 2 植酸磷转换为植酸的换算系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9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