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27.010 F 01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022015 耐磨铸件生产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Energy audit method of Casting enterprise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1-10 发布 2015-12-1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502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耐磨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省耐磨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宁国市东方研磨材料有限公司、宁国市开源耐磨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省莱恩电泵有限公司、安徽盛隆铸业有限公司、宁国市华丰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晓、丁昌东、刘伟、赵金斌、汪德发、胡长洁、齐金龙、陈全心。DB34/T 25022015 1 耐磨铸件生产企业能源审计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磨铸件生产企业能源审计的术语和定义、内容、方法、程序及报告的编写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耐磨铸件生产企业及其独立核算单位的能源审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8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T 5611 铸造术语 GB/T 6422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GB/T 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8749 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 GB/T 28750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通则 GB/T 28751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589、GB/T 5611、GB/T 13234、GB/T 15587、GB/T 28750、GB 17167、GB/T 2333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能源审计 energy audit 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耐磨铸件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3.2 审计期 audit period 指能源审计所考察的时间区段。考察期通常选为一年或其它特定的时间区段。DB34/T 25022015 2 4 企业能源审计的内容 根据企业能源审计的目的和要求,结合被审计企业能源管理与技术装备状况,可以选择下述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开展能源审计工作:企业的能源管理状况。企业的用能概况、生产工艺和能源流程。企业的能源计量、监(检)测系统和统计状况。企业能源消费指标(如单位产品能耗、产品综合能耗、产值综合能耗等指标)计算分析。主要用能设备或工艺系统的运行效率或消耗指标计算分析。企业能量平衡和物料平衡分析。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节能量和节能潜力计算分析,提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并做出财务和经济评价。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包括节能技改项目)必须进行能源审计。5 企业能源审计的方法 5.1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 是依据能量平衡与物料平衡的原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统计计量分析,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调查、生产与管理现场检查、数据收集与审核汇总、典型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况调查、能源与物料的盘存查帐等项内容,必要时辅以现场检测。审计方法参照表1。表1 项 目 审计方法 1 企业能源管理的审计 按照 GB/T 15587 的有关规定。2 企业用能概况及能源流程的审计 按照 GB/T 15587、GB/T 28751、GB/T 28749 的有关规定。3 企业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的审计 按照 GB/T 6422、GB/T 3484 和 GB 17167 的有关规定。4 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的计算和分析 按照 GB/T 2588 的有关规定。5 企业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 按照 GB/T 16615 的有关规定。6 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 按照 GB/T 2589 的有关规定。7 能源成本指标的计算分析 按照 GB/T 17166 的有关规定。8 节能量及节能潜力的计算 按照 GB/T 13234 的有关规定。5.2 产品产量的核定方法 5.2.1 产品产量仅指合格品数量。5.2.2 产品产量的核定要考虑制成品、在制品或半成品的数量,在制品或半成品应折算为相当的制成品。5.2.3 产品产量的核定要考虑标准产品与非标准品的区别,非标准产品应折算为相当的标准产品。5.2.4 产品产量必须通过仓库物资盘查与来往帐目进行核定。5.3 能源消耗数据的核定方法 DB34/T 25022015 3 5.3.1 能源消耗计算的时间区段与产品产量计算的时间区段一致。5.3.2 企业外购能源的品质和折标准煤系数,以实测或国家标准为准。5.3.3 产品能耗的核定要考虑生产过程中外协加工部分的能源消耗。5.3.4 企业能源审计时应编制企业能源消费实物平衡表或企业能源网络图。5.3.5 能源消耗的数据核定应分品种进行非生产系统用能与损失能源量的计算,并对其合理性加以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摊到产品的企业能源消耗指标中。5.3.6 产品能耗分析必须具有可比性,不同原料、不同生产工艺、消耗不同能源等所生产的产品,不能进行简单的对比。5.4 能源价格与成本的核定方法 企业能源审计所使用的能源价格与企业财务往来帐目的能源价格相一致,在一种能源多种价格的情况下产品能源成本用加权平均价格计算。5.5 企业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指标评价分析 5.5.1 企业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生产系统单位产品能耗(车间单耗)、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效率或消耗指标。5.5.2 企业能源消耗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评价的依据主要是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的能源标准及相关能耗定额指标。5.6 能源利用状况的综合评价 5.6.1 企业能源转换系统或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转换效率与负荷调整的合理性评价。5.6.2 企业生产组织与能源供应系统合理匹配的分析评价。5.6.3 按照能源流程进行合理用热、合理用电、合理用水、合理用油的评价。5.6.4 能源利用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5.6.5 企业用能设备及工艺系统的评价分析。5.6.6 能源利用环境效益的比较分析。6 企业能源审计的程序 6.1 节能主管部门编制年度能源审计计划,明确相应的能源审计单位,并将计划下发给能源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6.2 能源审计单位根据节能主管部门的计划,做出实施能源审计的具体工作方案,确定能源审计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并通知被审计单位。6.3 被审计单位应按照能源审计单位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资料,积极配合能源审计单位,做好能源审计工作。6.4 能源审计单位应在审计工作完成后,二十日之内向节能主管部门及被审计单位提出能源审计报告。6.5 被审计单位应在审计工作完成后六十日内把整改情况反馈给节能主管部门及能源审计部门。6.6 能源审计单位应对被审计单位定期回访,监督整改,并将其整改效果反馈给节能主管部门。7 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写 7.1 企业能源审计的依据及有关事项说明。7.2 企业概况、主要用能系统与设备状况、能源管理体系及能源消费状况。DB34/T 25022015 4 7.3 各种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7.4 能源成本与能源利用效果评价。7.5 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7.6 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7.7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节能评价分析。7.8 审计结论和整改建议。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