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745 2018 金盏菊培 育技术规 程 2018-12-06 发布 2019-03-06 实施 河 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1/T 1745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厅提 出并归 口。本标准 主要 起草 单位:安 阳市游 园管 理站、安 阳市 易园管 理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徐振 洋、黄 宝生、李 彦民、秦 魁兴、宋蕾、郭 大龙、贾 慧君、白琳、肖 海 霞、张雷、郝建 军、苏霖 霖、李凌燕、李 雅娟、刘 庆军、张娴。DB41/T 1745 2018 1 金 盏菊培 育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金 盏菊 的术 语和定 义、育苗、栽 培与 管理。本标准 适用 于金 盏菊 的培 育。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 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8321(所有 部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GB/T 15063 复 混肥 料(复合肥 料)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金盏菊 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L.)又名 金盏 花、黄 金盏,菊科 金盏 菊属,二 年生草 本植 物。株高25 cm 60 cm,头状 花序 单 生茎顶,金 黄或 桔黄 色,有重瓣、卷 瓣和 绿心、深 紫色花 心等 栽培 品种。盛花期3 6月,果 熟期57 月。多 用于 绿地、花 坛。4 育苗 4.1 苗床育 苗 4.1.1 苗床准 备 苗床选 背风 向阳,排 水良 好的沙 质土 壤,育苗 地按667 施用1000 kg 有 机肥、40 kg 复 合肥,应 符合GB/T 15063 和NY/T 496 的要求、1 kg 浓度为50%多 菌灵可 湿性粉 剂,应 符合GB/T 8321 的 要求,深翻耙平,清除 草根、石 块等,整成1.2 m宽 畦,雨水 少 的地区 采用 平畦,雨 水多 的地区 采用 高出 地面20 cm的高畦。灌 透水,水 渗后 立即播 种。4.1.2 播种时 间 9月下 旬 10 月 上旬 播种。4.1.3 播种 种子均 匀撒 播,12 g/14 g/。播 后均 匀覆 盖过 筛细土,覆土 厚度 约0.5 cm,以不 见种 子为 宜。DB41/T 1745 2018 2 4.1.4 播种后 管理 播种后 适时 浇水,保 持土 壤湿润。播 种后4 d 6 d 种 子萌发,幼 芽萌 发时 及时 灌水,幼苗5 cm 6 cm时控制 浇水,每 隔10 d喷施1 次0.5%的磷 酸二 氢钾 溶 液,应 符合GB/T 8321 的要求,上 盆前 浇透 水。4.2 穴 盘育 苗 4.2.1 穴盘选 择 宜采用128 穴的 穴盘。育 苗 盘应干 净,用50%多 菌灵 可 湿性粉 剂800 倍 液对 穴盘 消 毒。4.2.2 基质配 制 播种基 质应 保水、透 气、排水良 好。宜用 育苗 专用 基质,或自 行配 制。自行 配制培 养基 质采 用 泥 炭土和珍 珠岩(或 蛭石)按4:1 比例,或 椰糠 加园 土1:1比例 配制。4.2.3 基质装 盘 按以下 步骤 操作:将 预先 湿润基 质,含水 量50%70%,基 质均 匀填 满各 穴孔,轻压基 质,使基 质表面低于 穴盘 边缘5 mm,浇 透水,待基 质表 面无 积水 时及时 播种。4.2.4 播种时 间 同4.1.2。4.2.5 播种 将种子 置于 穴中 央,使种 子和基 质紧 密结 合,覆盖 一层0.5 cm 左右 的基 质,播 种好的 穴盘 平放 于 育苗架上。4.2.6 播种后 管理 同4.1.4。4.3 容器苗 培育 4.3.1 移栽 10 月底 11 月初,幼 苗株高6 cm 8 cm,56片 真 叶时移 栽上 盆。4.3.2 盆土选 择 盆土宜 选肥 沃疏 松、排水 良好的 壤土。4.3.3 容器选 择 宜用13 12 的 塑料 营养钵。4.3.4 幼苗上 盆 盆土装 入营 养钵 中,距盆 沿1 cm 2 cm;苗床 起挖 苗 前浇透 水,带浆 或护 心土 移栽,幼苗 应保 持 根团完整,或 穴盘 中取 出幼 苗,栽 于营 养钵 正中,栽植 深度与 原根 茎部 位相 同,小水浇 透,及时 扶正 幼 苗。5 栽 培与 管理 DB41/T 1745 2018 3 5.1 栽培 条件 生长适 温7 20。气 温低于5 时,需搭 建拱 棚保护;气 温低 于-5 时,夜间 需覆 盖保 温被防寒。棚内 温度 高于15 时,及时 通风。金 盏菊 喜 光,冬 季进 入拱 棚后,白 天及时 揭开 保温 被给 予充足光照。5.2 水肥 管理 盆土在 缓苗 期保 持湿 润,缓苗后 见干 见湿。进 入拱 棚加盖 保温 被后,以 偏干 为宜。立春 后每 周 施 肥1次,肥料 采用 浓度 为150/L的 水溶 性复 合肥,应 符合GB/T 15063 和NY/T 496 的要 求。前期 以氮 肥为主,后 期以 磷钾 肥为 主。5.3 花期 调控 为使花 期一 致,在出 圃 前20 d,随时 剪去 开放 的花 蕾 和花柄。5.4 主要 病虫 害防 治 主要病 害有 花叶 病、灰斑 病、白 粉病、炭 疽病,虫 害 有红蜘 蛛、蚜虫。防 治方 法参见 附录A、附录B。防治应 符合GB/T 8321 的 要 求。DB41/T 1745 2018 4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金盏菊 主要 病害 防治 金盏菊 主要 病害 防治 见 表A.1。表A.1 金 盏菊 主要 病害 防 治 病害名称 病原菌 症状 防治方法 花叶病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病株的叶片形成花叶或斑驳,叶色变黄,植株矮小。喷施 25%的抗蚜威 3000 倍液 或 10%吡虫啉 1500 倍液。灰斑 病 金盏菊尾孢(Cercosporacalendulae Sacc.)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斑点,直径 2 mm 5 mm 褐色。以后病 斑中央灰褐色,边绿暗褐色,病斑两面均可产生灰色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发病后期,病斑联合成片。病情发展很快,慼病植株提前枯死。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等。白粉病 白粉菌属(Erysiphe)发病初期,叶子的正反两面出现白色粉状圆斑,而后病斑进一步扩大,叶面好像铺上一层面粉,茎同样变为白色。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连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被害植株茎叶发黄,不久枯死。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 性粉剂 1500倍液或 20%三唑酮粉剂 20002500倍液。每隔 10 d 15 d 喷 1 次,连喷 2 3 次。炭疽病 真菌(Gloelsporium carthami(Fukui)Hori et Hemmi.)叶上病斑圆形,中心淡褐色,边缘褐色。喷施 80%代 森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600 700 倍液或 50%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600 倍液、70%甲基硫菌灵 可湿 性粉剂 1000 倍液等药剂。DB41/T 1745 2018 5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金盏菊 主要 虫害 防治 金盏菊 主要 虫害 防治 见 表B.1。表B.1 金 盏菊 主要 虫害 防 治 虫害名称 危害部位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红蜘蛛 危害叶片 红蜘蛛危害后,叶 片 出 现 失 绿 斑 点,后期叶片焦枯以至提早脱落。加 强 栽 培 管理,合理 施 肥,增加 植株 的 通 风、透光。喷 施 73%快螨 特乳油,2000 2500 倍液。蚜虫 危害花蕾,幼茎,叶片。蚜虫危害后,叶 片 皱 缩、卷 曲、畸 形,严 重 时 引 起 枝 叶 枯 萎 甚 至 整 株 死 亡。蚜虫 分 泌 的 蜜 露 还 会 诱 发 煤 污 病、病 毒 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喷施10%吡虫啉1500 倍液或3%定虫脒乳油 2000 2500 倍液。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