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742-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742-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742-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742-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742-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果桑栽培技术规程DB41/T 1742-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742 2018 代替 DB 果桑栽培 技术规程 2018-12-06 发布 2019-03-06 实施 河 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41/T 1742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GB/T 1.1 2009 给 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局提 出并归 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济 源市 林业工 作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王守 龙、付 筱、赵静、齐 会娟、曹青、郑 旭东、刘 亚丽、王永 兴、翟治 敏、李中国、邢凯 燕、乔王 铁、乔永胜。DB41/T 1742 2018 1 果 桑栽培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果 桑栽 培的 术语和 定义、育 苗、建 园、土肥 水管 理、整 形修 剪、病虫 害防 治、桑 果采收。本标准 适用 于果 桑栽 培。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3095 环 境空 气质 量 标准 GB/T 5084 农 田灌 溉水 质 标准 GB/T 8321 农 药合 理使 用 准则 GB/T 10016 林 木种 子贮 藏 GB/T 15168 土 壤环 境质 量 农 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 控标准 GB/T 19173 桑 树种 子和 苗 木 NY/T 394 绿色 食品 肥 料 使用准 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果桑 以果实 为主 要用 途的 桑树 品种 的 统称。4 育苗 4.1 砧木培 育 4.1.1 种子采 集与 贮藏 选择无 病虫 害、生长 健壮 的成年 植株,于56 月桑 果成 熟 时采 收。把桑 果搅 烂后,用水 冲去 果肉,将种子 拌入20%的草 木灰 搅 拌,再用 水冲 去杂 质,取沉 底的种 子阴 干,干 藏或 沙藏。贮 藏应 符合GB/T 10016的规定。4.1.2 圃地选 择 选择地势平坦、交 通方 便、光照充足、土层深 厚、肥沃、排 水良好的 沙质壤土。以中性 土为宜,避免重茬。DB41/T 1742 2018 2 4.1.3 整地 每667 m2均匀 撒施 腐熟 有 机肥2000 kg 2500 kg、复合肥30 kg 50 kg、硫 酸亚铁3 kg 4 kg,翻入土壤。深 耕细 耙整 平后,挖好 排水 沟、灌溉 渠,预留好 道路。4.1.4 作畦 高床:适 用于 地下 水位 较 高或降 水量 较多 的地 区。床高15 cm 20 cm,床 宽1 m 1.2 m,步 道30 cm。平床:适用 于地 下水 位较 低或干 旱少 雨地 区。床宽1.2 m,垄 高15 cm。畦长 根据地 形而 定。4.1.5 浸种催 芽 播种 前 5 d 8 d,播前 用 40 温水 浸种,自 然 冷却后,再 浸 泡 12 h。用 清水冲 洗,平摊 在容 器内,厚 约 0.3 cm,上盖 湿 布,每 天用 温水 淘 洗 1 次,待种 皮有 近 30%破 裂露 白时即 可播 种。4.1.6 播种 4.1.6.1 时间 春播:3月 下旬 4月 初。4.1.6.2 条播法 行距20 cm 30 cm,沟宽3 cm 4 cm,深 约1 cm,覆 土约0.5 cm。播 后盖 草。4.1.6.3 播种量 每667 播 种0.5 kg 1 kg。4.1.7 苗期管 理 4.1.7.1 揭草 播后10 d 15 d,幼 苗出 齐后揭 去盖 草。4.1.7.2 灌溉 畦面略 微发 白时,及 时微 喷。4.1.7.3 间苗定 苗 幼苗长 至5 cm6 cm 高时,及时间 苗,全年 可进 行23 次;定 苗时 株距 约15。每667 保留15000 20000 株。4.1.7.4 松土除 草 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 则,及 时拔 除杂 草。一般 结合 除草,在降 雨 或灌溉 后及 土壤 板结 时进行松 土。4.1.7.5 追肥 苗高20 cm 30 cm 时,每667 沟施 尿素5 kg 10 kg,施 后及 时浇 水。进入8 月停施 氮肥,每 隔10 d喷施0.3%的磷 酸 二 氢钾,连喷3 次。4.1.7.6 病害防 治 DB41/T 1742 2018 3 幼苗长 出24 片真叶 时,用80%代 森锰 锌可湿 性粉 剂1000 倍 液与64%多菌 灵 可 湿 性粉剂600倍液 交替喷雾,防治 苗木 猝倒 病和 立枯病,每 隔10 d 喷 一次,连喷3次。4.2 苗木嫁 接 4.2.1 接芽选 择 从采穗 圃内 选取 当年 生优 质壮条 中上 部的 饱满 芽。4.2.2 芽接时 间 9 月中 旬至10 月上 旬。4.2.3 接后管 理 接后 10 d 15 d 检查 是否 成活,未活 的及 时补 接。第二年 春季 剪砧,夏 末解 开绑条。施 肥和 病 虫害防治 参 照4.1.7 的 要求 执行。4.3 出圃 符合GB/T 19173 的规 定。5 建园 5.1 园地选 择 5.1.1 产地环 境 符合GB/T 3095、GB/T 15168 的 规定。5.1.2 土壤条 件 土壤厚 度40 cm 以上,地 下 水位1.0 m 以下,含 盐量0.2%以下,海 拔1000 m 以下 的壤土 和沙 壤土。5.2 品种选 择 按照建 园目 标,选用 适宜 的优良 果桑 品种。常 用果 桑栽培 品种 见附录A。5.3 栽植 5.3.1 时间 春栽:土壤 解冻 至桑 苗发 芽前;冬栽:桑 苗落 叶至 土壤封 冻前。5.3.2 密度 按照经 营方 式和 品种 特性 而定,一般 株行 距为(1 m 3 m)(2 m 4 m)。5.3.3 方法 选栽 符合 国标 要求 的嫁 接 苗。开 挖50 cm 50 cm 的栽 植沟,每667 m2施腐 熟的 有 机肥1500 kg 2000 kg,与 表土 混匀 后填 入沟 内。栽 植时 将桑 苗根 系向 四周伸 展均 匀,回填 一半 土时轻 轻提 苗,再填 土 至 与地面持 平后 踩实,并 筑围 堰,浇 透水。栽 植后,顺 行起垄,垄 高15 cm 20 cm。DB41/T 1742 2018 4 6 土肥水 管理 6.1 施肥 6.1.1 施肥原 则 符合NY/T 394 的规 定。6.1.2 基肥方 法与 用量 9 月10 月 进行,采 用沟 施法。每 667 m2施腐 熟有 机肥1000 kg 1500 kg、复合 肥20 kg 30 kg。6.1.3 追肥方 法与 用量 未结果 幼树 于萌 芽前、叶 幕形成 期,在 距树 干20 cm处开沟,分别 株施 尿素100 g或沼 液5 kg 10 kg;5月中 旬,株施 硫酸 钾复 合 肥30 g 50 g。结果 树于 采果后,及 时追 施复 合肥,株施50 g 100 g;追肥后及时 浇水。6.2 灌排水 根据果 园墒 情及 时灌 排水,水质 符合GB/T 5084的规定。7 整形修 剪 7.1 主要丰 产树 形 7.1.1 有干形 7.1.1.1 整形要 求 干高50 cm 60 cm,全树 有 12 个分 枝,分3 层,第 一层 3 个主 枝,开张 角 度6070;每 主枝上选 留 2 个 枝作 为第 二层 的主枝;第 三层 在第 二层 的基础 上每 主枝 上再 选 留2 个枝 作为 主枝。7.1.1.2 整形方 法 定植当 年 在70 cm 80 cm 处短截,当 新梢 长 到 20 cm 左右 时,在整 形带 内选 分布均 匀、长势 平衡、生长 健 壮、基部 角度 合适 的3 个 枝作 主枝,任 其生 长,其 余剪 除。第二 年桑 椹采收 后,在离 地面120 cm处对主 枝进 行短 截,形 成 第一层 主枝,并在 各主 枝 的中部 选 留 2 个 向外 生长 的分枝 作结 果母 枝,其 余 疏去。第 三年 桑椹 采收 后,在离地 面 150 cm 处 对主 枝 进行短 截,形成 第二 层主 枝,并 在各 主枝 的中 部选留 2 个 向外 生长 的分 枝作 结果母 枝,其余 疏去。第 四年桑 椹采 收后,在 离地 面 180 cm 处对 主枝 进行 短截,形 成第 三层 主枝,并 在各主 枝的 中部 选 留 2 个 向外生 长的 分枝 作结 果母 枝,其 余疏 去,整形 过 程 可在四年 内完 成。7.1.2 无干形 7.1.2.1 整形要 求 该树形 适合 密植 栽培,无 主干,每株 保 留 68 个 结 果母枝。7.1.2.2 整形方 法 定植当 年在 离地 面10 cm 左右处 短截,发 芽后 留 2 3 个健 壮新 梢生 长,经夏 季 摘心培 养 4 6 个枝。DB41/T 1742 2018 5 第二年 桑椹 采收 后,在枝 条 基部 留23 个 芽短 截,培 养68 个 枝。以 后每 年对 枝条基 部短 截促 发新 枝,每株保 留6 8 个结 果母 枝。7.2 修剪 7.2.1 修剪时 期 修剪分 冬剪 和夏 剪。冬剪 在落叶 后至 发芽 前进 行。夏剪在 生长 季节 进行。7.2.2 冬剪 剪除结 果母 枝梢 部发 育不 充实或 抽干 的部 分,以及 疏除病 虫枝、过 密枝、衰 弱 枝、背 上枝、直 立 枝。7.2.3 夏剪 按照整 形要 求,选留 好主 枝、结 果母 枝,其余 枝条 全部疏 除。对选 留好 的主 枝全部 进行 短截 和拉 枝开角。8 病虫害 防治 每年冬 季将 修剪 的枯 枝落 叶焚烧 深埋。萌 芽前 用3 波美度 的石 硫合 剂进 行清园。生 长季 病虫 害防 治见附录B。使 用农 药种 类及 方法符 合GB/T 8321 的要 求。注 意轮 换用 药,合 理混 用,严格 控制 农药 安全 间隔期。9 桑果采 收 9.1 采收方 法 按商品 要求 带果 柄采 收,一般每5 d 采收1 次。采收 时,注 意轻 拿轻 放。9.2 包装 按果粒 大小 筛选 分级,先 用小塑 料盒 覆保 鲜膜 包装,每盒100 g200 g,再 按 级别分 别装 入专 用果箱;在 果箱 外表 面印 制桑 葚等级、品 牌名 称、果实 照片、装箱 重量、种 植基 地名称 等。DB41/T 1742 2018 6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部分果 桑栽 培品 种 部分果 桑栽 培品 种见 表 A.1。表A.1 部 分果 桑栽 培品 种 主栽品种 来源 特点 红果2 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 树型直立,枝条细长,单芽果数 6 8 个,果 长 3.0 cm 3.5 cm,果径1.2 cm 1.3 cm,长 筒形,单果重 3 g 左右,紫黑色,果 味酸甜爽口,果汁鲜艳,含总糖 14.8%,总酸 0.79%,5 月上 旬成熟,成熟期 30d 以上,每666.7m2产 桑果 2000kg 左右。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强。大 10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三倍体品种,树形开展,枝条细直,花芽率高,单芽果数 5 6 个,果长 3 cm 6 cm,果径1.3 cm 2.0 cm,单果重 3.0 g 5.0 g,紫黑色,无籽,果汁丰富,果味酸甜清爽,含总糖 14.87%,总酸0.82%。5 月上旬成熟,成熟期30d 以上,每 666.7m2产桑果 1500kg 左右,抗病性较强,抗旱 耐寒性较差。白玉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 树形开展,枝条细直,花芽率高,果长 3.5 cm 4.0 cm,果 径 1.5 cm 左右,长筒形,单果 重 4 g 5 g,最 大 10 g,果色乳白色,汁多,甜味浓,含糖量高,5 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期 30d 左右,每 666.7 m2产桑果 1000 kg 左 右。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豫863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杂交品种。树形略开展,枝条略粗而直,花芽率极高,单芽果数 4 5 个,果 长 4.5 cm 5.0 cm,果径 1.8 cm 2.2 cm,长筒形,单果重 6 g 8 g,最大 15 g,桑椹多而特大,紫黑色,5 月上旬成熟,成熟期 20 d 左右,每 666.7 m2产桑果2500 kg 左 右。抗旱、耐寒,抗病性、抗逆性强。46CO19 台湾 生长旺盛,枝 条下垂,结果枝 发达。成熟桑椹呈紫褐色,发 芽率 98%,单芽果数 3 6 个,平均单果重 4.5 g,最大8 g,果长 径 3 cm,果横 径 2 cm,每 666.7 m2产果2500 kg。5 月上旬 成熟,5月下旬盛熟,6 月上旬采果结 束,果期 1 个月。四季果桑 台湾 幼树生长势较强。枝条细长,萌芽率高。仅开雌花,无花柱,单性结实。单芽果数 5 6 个,果大而多,果实长圆形,果长 3.3 cm 4.2 cm,果径1.4 cm 1.8 cm 平均单果重3.6 g,最大单果重可达 6.8 g。果实紫黑色,汁多,无籽,味酸甜适中。盛花 期在 3 月中下旬,初果期在 4 月中旬,盛果期在 4 月底5 月初,果实在 5 月中旬基本结束,连续采摘时间在 25 d 左右。红果1 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 树形紧凑,枝条粗长而直,成熟桑果紫黑色,光泽度稍暗,果实种子较少。果形长筒形,果长 2.5 cm3.0 cm,果径1.3 cm,平 均单果重 2.8 g,最大果重6.8 g,果肉柔软,味酸甜略淡。4 月初发芽,果熟期 5 月中下旬,果 期 20 d 3.0 d。长果桑 台湾 别名紫金蜜桑,果长 8 cm12 cm,最长 18 cm,单果重 10 g,最大 20 g,果径 1.2 cm,含糖量20%,鲜甜爽口,口味极好,果 期为 3 4 月,成熟 期 30 d 左 右,冬天耐-15低温。嘉陵30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人工四倍体果 桑品种,果大果 多,果肉肥厚,果长 2 cm3 cm,果横径 1.5 cm 2.0 cm;座果率 90%以上,单芽平均座果为 4 6 粒,平均单果重 4.5 g。72C002 台湾 属早实品种,树势强健,生长 旺盛,主枝短 粗,多层侧 枝,枝条细短,结 果枝发达,产量 高。平均单果重 4.5 g,皮灰棕褐色,冬芽肥大黄褐色,叶形小,叶肉略厚,叶面平滑有光泽,深绿色,副芽较多,桑椹大而匀,呈紫褐色,果型整齐,口感好,成熟齐。DB41/T 1742 2018 7 附 录B(规范 性附 录)桑树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桑树主 要病 虫害 防治 方法 见表 B.1。表B.1 桑 树主 要病 虫害 防治方 法 病虫害种类 主要危害状 防治方法 黄化型萎缩病 初期少数枝梢嫩叶变小、变薄、皱缩、发黄、向反面卷曲,随病势加重,腋芽萌发,侧枝 细弱、丛生,呈帚状,叶形瘦小,节间特短,尔后逐渐由几 根枝条发病扩展到 整株。病叶细小如铜钱,黄化、卷曲成猫耳朵状,最后整株枯死。1、选栽抗性强的桑品种。2、使用1%中生菌素水剂1000 1200 倍液浸苗根 3 h。紫纹羽病 初发病时,根皮失去光泽,由黄变褐,根表面有细丝,随着病情的发展,菌丝体缠绕结成根状菌丝束,纵横交叉呈网状布满桑根。受害桑树生长缓慢,叶小而黄,逐渐枯死。1、用 25%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 500 倍液浸苗根 30 min。2、发现病株及时连根彻底挖除烧毁,并用 40%福尔马林5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覆膜 24 h。叶枯病 以嫩叶发生较多。春季发病叶缘 发生深褐色的连片病斑,多向反面卷缩,全叶发黑、脱 落。夏季顶端叶片发病时,叶尖及叶缘变褐,渐次前半叶成黄褐色枯斑;下部叶片发病时,叶缘或叶脉间发生 黄褐至灰褐色不规则形的大病斑。病斑边缘颜色较深,病、健部界限明显。病斑吸水而腐败,干燥时裂开。发病叶易脱落。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暗蓝褐色霉状物。1、选用抗病的品种。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冬耕时将病叶深翻到深层土中。2、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隔 6 d 7 d 喷一次,连喷2 次。蓟马 被害叶因失水而提早硬化,夏秋高温干旱季节被害程度重,成片桑树枝条上、中部叶全部干瘪,叶缘向叶背方向卷缩。为害重时,可用 25 克/升高效 氯氟氰菊酯乳 油3000 4000 倍液,或45%毒死蜱 乳油1000 倍液,或5%甲维盐乳剂6000 倍液喷 雾。桑螟 夏秋季幼虫吐丝缀叶成卷叶或叠叶,幼虫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残留叶脉和上表皮,形成透明的灰褐色薄膜,后破裂成孔。幼虫发生期,用 24%桑虫清乳 油 1500 倍液进行喷雾。桑白蚧 以雌成虫和若虫 群集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灰白色的介壳密集重叠,形成枝条表面凹凸不平,树势衰弱,枯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在初孵若虫分散爬行期,用 40 倍机油乳剂涂刷树干。桑象甲 初孵幼虫钻入表皮下蛀食形成层,致受害处破裂。成虫在春季啃食冬芽和萌发后的嫩蕊或嫩叶。夏伐后,啃食截口以下的芽和新梢,严重时把桑芽吃光,使其不能萌发抽枝;成虫在枝条基部蛀孔产卵,致枝条枯死或折断。1、剪除枯干的枝条并集中烧掉。2、夏伐后立即喷洒 40%乐桑乳 油 1500 倍液或强力桑虫净乳油 1000 倍液。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