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索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B37/T 3454-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客运索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B37/T 3454-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客运索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B37/T 3454-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客运索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B37/T 3454-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客运索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B37/T 3454-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客运索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B37/T 3454-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03A0 0DB37山东省地方标 准DB 37/T 34542018客运索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Detailed r ule f or the m anagement a nd control s ystem a nd for t he system of screeningfor a nd elimination o f h idde n r isks of Passenger Ropeway2 0 1 8-1 2-2 9发 布 2 0 1 9-0 1-2 9实 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 B 3 7/T 34 54 20 18I目 次前言.II I引言.IV1范 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14 基本要求.24.1 明确职责.24.2 制定方案.34.3 建立制度.34.4 人员培训.45 风险分级管控.45.1 风险点确定.45.2 危险源辨识分析.45.3 风险控制措施.55.4 风险分级管控.66 隐患排查.76.1 隐患分类.76.2 隐患分级.76.3 排查类型、周期和组织级别.76.4 隐患治理.87 文件管理.88 持续改进.88.1 评 审.98.2 更 新.98.3 沟 通.99 信息化管理.9附录 A(规范性附录)风险点登记台账-客运索道.10附录 B(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客运索道(脱挂式抱索器).11附录 C(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30附录 D(资料性附录)重大风险告知栏(示例).31附录 E(资料性附录)使用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客运索道.32附录 F(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客运索道.33D B 3 7/T 34 54 20 18II附录 G(资料性附录)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34D B 3 7/T 34 54 20 18I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泰山市泰山索道运营中心、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泰安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山东天蒙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崂山旅游集团索道公司、青岛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省特种设备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洪根、曾庆贵、王雷、刘子腾、贾丙丽、王建、熊兴荣、吴银环、张洪涛、张昭辉、宿爱香、刘见向。D B 3 7/T 34 54 20 18IV引 言本标准依据客运索道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及山东省地方标准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的要求,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客运索道安全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客运索道使用管理现状编制而成。本标 准制定 的目的是规范和 指导山东省内客运索 道使用单位开展安全 风险分级管控和 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管控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客运索道安全事故。D B 3 7/T 34 54 20 181客运索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1范 围本标 准规定 了山东省内客运 索道使用单位风险分 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建设 实施指 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标 准适用 于山东省内公共 聚集场所客运索道使 用单位开展风险分级 管控和事故隐患 排查治 理体系建设工作。各行业领域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时,其中涉及客运索道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适用于本标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 2 3 5 2 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T 1 9 4 0 1 客运拖牵索道技术规范GB/T 2 4 7 2 8 客运索道安全服务质量GB/T 3 4 0 2 4 客运架空索道风险评价方法GB/T 3 4 3 6 8 客运索道重大修理的技术要求TSG 0 3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TSG 0 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S 6001 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S 7001 客运索道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S 7003 客运索道型式试验规则TSG S 7004 客运索道型式试验试验细则TSG S 7005 客运索道部件型式试验细则DB37/T 2 8 8 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 8 8 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3 0 7 8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3 0 7 9 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3 术语与定义DB37/T 2882、DB37/T 2 883、DB 37/T 3078、DB37/T 3 0 7 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客运索道 Passenger R opewayD B 3 7/T 34 54 20 182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3.2客运索道使用单位 Using U nit o f P assenger Ropeway本规 则所指 的使用单位,是 指具有客运索道使用 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 有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的 自然人,一般是客运索道的产权单位,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客运索道实际使用管理者。4 基本要求4.1 明确职责4.1.1 安全管理机构职责:使用单位应当按照 T S G 0 8 的要求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索道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4.1.2 主要负责人职责:对其使用的客运索道安全全面负责;组织建立体系,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评估和考核;组织开展客运索道安全、技术教育、双体系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确定相关部门、相关岗位职务、责任和权力,确定特种设备安全管 理负责人,配备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员和作业人员;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并履行其职责;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4.1.3 安全管理负责人职责:负责协助主要负责人,组织和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负责组织起草体 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 文件,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制定本单位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客运索道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员配备;负责组织制定隐患排查计划,组织或督促各级人员按计划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事故隐患治理和措施落实情况;组织制定客运索道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当安全管理员报告客运索道风险点(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变更风险点(危险源);当安全管理 员报告客运索道存在 事故隐患应当停止使 用时,立即做出停止 使用客运索道 的决定,并且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客运索道风险辨识 结果的评审,对 1 级和 2 级风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4.1.4 安全管理员职责:协助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履行本单位客运索道的安全管理职责;负责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并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负责客运索道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设备自检,申报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对客运索道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并及D B 3 7/T 34 54 20 183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协助组织应急救援演习,协助事故调查处理;组织制定本单位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组织开展索道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索道定期自行检验和隐患排查工作;发现客运索道风险点(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及时向本单位客运索道安全管理负责人报告;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的其他内容。4.1.5 操作人员职责: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向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守则;负责设备使用状况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并如实记录过程;每次运行前应当对保护乘客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熟悉应急救援流程,发现设备运行不正常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风险点(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及时向客运索道 安全管理员汇报,申请风险点(危险源)变更;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的其他内容。4.1.6 其他部门人员职责:财务部门负责保证安全费用的提取,以保证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并监督经费的使用落实情况;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职权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负责职权范围内的风险监督管理;负责职权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其他人员应知晓所在岗位的风险信息,按照风险分析管控清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表的要求,落实风险管控措施,进行隐患排查治理。4.2 制定方案制定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保障措施应从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资金投入、强化教育培训、实施督查考核等方面进行制定,以保证工作任务切实落实到位。4.3 建立制度4.3.1 风险管控制度使用单位应规定客运索道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明确风险点确定、风险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单位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4.3.2 隐患排查制度使用单位应规定客运索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客运索道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4.3.3 奖惩考核制度应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D B 3 7/T 34 54 20 1844.4 人员培训4.4.1 培训内容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客运索道双重预防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操作规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客运索道风险点评价概况;风险管控措施;其他风险信息。4.4.2 培训记录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课件或教材;培训签到表;培训考核或效果评价记录;其他相关资料。5 风险分级管控5.1 风险点确定使用单 位的风险点即 为单条客运索道及其相关 的作业活动,风险点名称 可以用“地名+客运索 道”的形式来命名。按照 特种设备目录,填写包含种类、类别、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的 风险点登记台账-客运索道(参见附录A)。5.2 危险源辨识分析5.2.1 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时,应当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正确操作、精心维护的要求,对索道及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辨识,辨识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人的因素应包括客运索道安全管理负责人,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员和客运索道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配置、人员健康状况等;物的因素应包括客运索道维护保养状况、安全保护装置及信号系统、抱索器、拖牵器和吊具、液压张紧系统、重锤张紧系统、站房和驱动迂回设备、垂直救护设备、水平救护索等;环境因素应包括建筑 物、构筑物的构造、使用强度、使用频率等设备环境 以及温度、湿度等自然环境等;特别是超高客运架空索道基本上都建在山川旷野,有些索道位于高峰峡谷或冰川雪地,环境变化大,存在包括大风、暴雨、滚石、山体滑坡、雷电、大雾、台风、海啸、地震等因素;管理因素应包括客运 索道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档案等。5.2.2 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D B 3 7/T 34 54 20 185客运索道相关的事故 特征主要包括坠落、失控、变形、断裂、损伤、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故障等,引发的后果主要包括人身伤害、人员受困、设备受损、财产损失、影响信誉等。5.2.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及依据使用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由索道安全管理负责人、索道安全管理员、索道维保人员、索道作业人员以及行业专家等人员组成辨识小组;收集有关索道安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制度等相关资料;分析索道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分类辨识、风险评价。5.2.4 风险评价方法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使用单位应根据人、设备和财产等三方面存在的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单位实际,进行风险评价,判断其等级,并建立 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格式可参考附录B)。风险评价具体方法可采用“风险矩阵(LS)评价法”,也可采用其他适宜的评价方法。5.2.5 风险等级客运索道风险等级是以本条客运索道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最高的等级确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1、2、3、4、5,其中,1级为最高风险,5级为最低风险。5.3 风险控制措施5.3.1 工程技术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用语和乘客须知,提高安全意识,降低风险;自身技术力量不足时,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监控系统;广播对讲系统;上下站直通电话;备品备件;其他。5.3.2 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实施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职责;配备足够数量的客运索道作业人员;相关人员持证作业;其他。5.3.3 培训教育措施包括:法律法规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培训;其他。5.3.4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D B 3 7/T 34 54 20 186劳保用品;安全防护用品;定期(每年至少一次)组织员工做职业健康体检;其他。5.3.5 应急措施包括:制定应急专项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配备相应的救援人员以及相应数量的营救设备、急救物品;每年至少演练一次。5.4 风险分级管控5.4.1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使用单 位根据确定的 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 进行风险评价 分级后,按 照表 1规定的 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实施分级管控。表 1 风险等级对照表判定方法管控级别重大风险 较大风险 一般风险 低风险 低风险采用风险矩阵(LS)法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风险色度(风险值)红色(20-25)橙色(15-16)黄色(9-12)蓝色(4-8)蓝色(1-3)管控层级 公司 项目(部门)班组 岗位 岗位5.4.2 重大风险点确定原则根据客运索道使用管理的特点,索道应列为重大风险点由公司级进行管理。5.4.3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使用单位应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在 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 的基础上,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格式见附件C),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并按规定及时更新。使用单位应当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及时更新风险信息: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发生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同类型风险点或者相关行业发生事故灾害,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调整;风险点周边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设备的结构、控制系统、重要材料改变;新辨识出的危险源;风险程度或者风险控制措施变化等。5.4.4 风险告知使用单位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对内部员工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客运索道的风险等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D B 3 7/T 34 54 20 187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机房或客运索道值班室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参见附录D),制作安全防范告知卡、客运索道故障紧急处理方式等公示牌,在客运索道的出入口处等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全乘用须知。6 隐患排查6.1 隐患分类6.1.1 使用现场类隐患使用现场类隐患包括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等现场其他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索道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相关规程制度等要求的问题或缺陷,排查类型清单参见附录E。6.1.2 基础管理类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客运索道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排查类型清单参见附录F。6.2 隐患分级6.2.1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6.2.2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根据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非法生产的,非法运营的;发生过索道事故的;缺少安全装置或者安全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经改造、重大维修后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而继续使用的;未经检验检测或经检验检测判定为不合格而继续使用的;未按要求设置客运索道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的;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的;未按规定要求配备和使用客运索道作业人员;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未按规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6.3 排查类型、周期和组织级别6.3.1 日常排查日常排查是指使用单位每日对在用客运索道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客运索道作业人员配合进行日常排查,在日常排查时,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安全管理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报告。D B 3 7/T 34 54 20 1886.3.2 专项排查专项排查是指使用单位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隐患排查工作,可以分为定期排查、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和投诉排查等:定期排查是指使用单位根据要求所做的每月不少于两次的 自检,并形成报告存档;根据设备维护手册,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半月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年检项目的定期自检,并妥善存档;重点时段排查主要是指政府重大活动或法定节假日前对客 运索道安全状况、安全管理情况、应急预案情况等进行检查,特别对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事故类比排查是对使用单位内部发生事故和故障、同类使用单位发生客运索道事故后进行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投诉排查是指使用单位收到投诉后开展的隐患排查工作。6.4 隐患治理6.4.1 一般事故隐患治理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经安全管理员进行确认,并将整改结果存档。6.4.2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6.4.2.1 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根据评估报告书,客运索道安全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治理的费用和物资;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含应急措施)。6.4.2.2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收。7 文件管理使用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台账、安全检查表分析 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 单、隐患排查治理制 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项目清 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风险、重大事故隐患时,其辨识、评价、整改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改进记录和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8 持续改进8.1 评 审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使用单位应当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安装的客运索道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D B 3 7/T 34 54 20 1898.2 更 新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调整。8.3 沟 通使用单位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9 信息化管理使用单位应根据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并与当地监管部门相关监管信息系统相对接。D B 3 7/T 34 54 20 1810A A附录A(规范性附录)风险点登记台账-客运索道(记录受控号)单位:序号 风险点名称 种类 类别 型号 数量备注1 索道 客运索道 客运架空索道 单线循环脱挂索道-填表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填表说明:1、风险点名称:以“地名+索道”形式填写;2、种类、类别、品种,按特种设备目录要求填写;3、风险点登记台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表格内容。D B 3 7/T 34 54 20 1811B B附录B(资料性附录)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客运索道(脱挂式抱索器)序号检查项目(危险源)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 L S 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备注1设备来源(产品质量证明)有 客运索道 设计 文件 鉴定 报告;有产 品合 格证;有 安装、改造、重大修 理监 督检 验报 告;未使用 国家 明令 淘汰 和已 经报废的设备;更换的零部件有产品合格证。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工程改造,建立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停运552 51 红2安全管理机构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停运 5 5 25 1 红3人员配置情况有岗位责任制,按要求配备相应人员1、每条每班 1 名持证作业人员在岗,配备客运索道维修人员,或者配备比例满足工作需要;2、按规定未逐台落实安全责任人;3、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 5 5 25 1 红4人员持证情况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 员、客运索道操作人员:1、应持证;2、作业证在有效期内;3、作业内容与证书项目相符。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建立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停运552 51 红D B 3 7/T 34 54 20 1812序号检查项目(危险源)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 L S 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备注5人员安全培训情况按规定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培训覆盖相关人员。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建立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培训制度3393 黄6安全理制度建 立以岗位 责任 制为 核心 的客 运索道 运行 管理 规章 制度 或客运 索道运行 管理 规章 制度,应 当建立 的规 章制 度有(1)客 运索道安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2)客运索道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3)客运索道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管理制度;(4)客运索道隐 患排查治 理制 度;(5)客运索道 安全 管理 人员 与作 业人员管 理和培训 制度;(6)客运索道 采购、安 装、改造、修理、报废 等管理制 度;(7)客 运索 道应急救 援管 理制 度;(8)客运索道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4 3 12 3 黄7操作规程按 规定要求 建立 设备 安全 操作 规程、检修 规程、服 务规 程;操作规程悬挂或张贴在显著位置。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并上墙 3 3 9 3 黄8相关安全记录建立完善的运行记录;建 立完善的 日常 检查 和维 护保 养记录;建 立完 善的 重点 设备外 壳温度监 控记 录(主驱 动电 机、润 滑油 泵电 机、减速 机、液压站);建立完善的巡线记录;建立完善的钢丝绳检查维护记 录;建立 完善 的抱 索器 或者 夹绳器 和支 索器 移位 记录;建立 完善的拖 牵索 道抱 索器 年度 检验拆 检记 录;建立 零部 件更换 记录;建 立完 善的 救护 演习 记录;建立 完善 的运 行故 障和事 故记录;建立 交接 班记 录;建立完 善的 人员 培训、考 核记录;以上记录认真及时准确填写。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建立健全相关记录并严格按照记录填写要求如实准确填写3393 黄D B 3 7/T 34 54 20 1813序号检查项目(危险源)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 L S 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备注9安全技术档案按一索道一档建立安全技术档案;档 案文件内 容和 保存 期限 不满 足相关 规定,安 全技 术档 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使用登记证;(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3)客运索道设备设计、制造技术资料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含合格证及其数据表、质量证明书)、安装 及使用维 护保 养说 明、监督 检验证 书、型式 试验 证书 等;(4)客运索道安装、改造和修理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 和施工质 量证 明文 件、安装 改造修 理监 督检 验报 告、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5)客运索道定期自行检查、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6)客运索道日常使用状况记录;(7)客运 索道 及其 附属 仪器 仪 表维 护保 养记 录;(8)客运索 道安全附 件和 安全 保护 装置 校验、检修、更 换记 录和 有关报告;(9)客运索道运行、维护保养、设备故障和事故记录及事故处理报告;(10)应急救援演练记录。按规定在设备使用地保存相关安全技术档案原件或复印件。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及时申请、复审、办理或补办相关运营手续2244 蓝10应急预案及演练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按 规定定期 开展 应急 救援 预案 演练并 保存 应急 救援 预案 演练记录(含文字、图片、视频等)。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处罚建立客运索道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4 4 16 2 橙11隐患排查定期有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停运,建立隐患排查制度 4 5 20 1 红D B 3 7/T 34 54 20 1814序号检查项目(危险源)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 L S 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备注12试运行安全检查按规定在每日客运索道运营前进行试运行检查;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并记录。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停运,建立试运行安全检查制度 5 5 25 1 红13监控系统按规定配置监控系统,确保监控系统正常工作。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损坏及时修理,建立监控系统配置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开机检查3264 蓝14设备使用登记在客运索道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向客运索道所 在地的直 辖市 或者 设区 的市 的特种 设备 安全 监督 管理 部门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非法营运、处罚、停运整改建立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管理制度 2 2 4 4 蓝15 特种设备 使用 标志 按 规定 悬挂或 者固 定在 乘客 入口 或者售票处易于乘客看见的位置。投诉、处罚、停运整改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2 2 4 4 蓝16重要零部件维护及探伤钢 丝绳、抱 索器 等无 损检 测零 件清单 规定 重要 零部 件按 规定进行无损检测,存放无损检测报告;对需要拆解的零部件进行拆解维护,存放自检记录。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建立重要零部件无损探伤清单、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按检查周期规则进行检查441 62 橙17防雷接地及检测存放防雷接地定期检测记录或报告。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按检查要求定期复查,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4 4 16 2 橙18架空索道救护索道救护设备齐全;索道救护设备符合工作要求;水 平救护时,驱 动系 统具 备防 雨、防 松措 施;救护 吊具 不干涉索道正常运行;救护吊具行走机构有防脱轨装置;沿线设有救援通道;救护演习符合要求。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定期检查救护设施、合格有效、数量充足,应急驱动,定期举行救援演习441 62 橙D B 3 7/T 34 54 20 1815序号检查项目(危险源)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 L S 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备注19加速机和推车机传 动皮带张 紧度 符合 要求;轮 胎气压、磨 损及 运行 情况 符合要求;加减速装置和推车机运行正常;传 动皮带在 取速 轮上 不打 滑,轮衬磨 损正 常;电磁 离合 器闭合、释放正常;吊具进出站运行正常。坠落、打击、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年度自检,日常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441 62 橙20车库和备用轨道及道岔车 库设置符 合要 求;吊具 过道 岔和在 轨道 上运 行时 平稳;设有永久性独立车库的站台,设置能临时停放吊具的备用轨道;道岔动作灵活,换轨动作准确。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年度自检,严格集中精神,按程序操作道岔431 23 黄21负荷试验按 规定进行 相关 性能 试验(空 车、偏 载、重载 等)的自 检报告和法定检验报告。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由索检中心检验 5 5 25 1 红22 线路及总体工艺索道线路通过性吊具横向摆动与外侧障碍物的水平净空不小于规范要求,吊具纵向摆动不触碰走台或横担。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及时清理沿线树木及杂物,大风天气及时调整运行速度或停运431 23 黄23 线路两侧不存在危及索道安全的树木和山石。坠落、打击、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及时清理沿线树木及杂物441 62 橙24运载索钢丝绳接头状态直径增大量钢丝绳接头绳股插入部位表面的损伤未达到报废规定。坠落、打击、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停运,更换新钢丝绳552 51 红25钢丝绳接头状态直径增大量绳股插入点钢丝绳直径增大量未超过检规规定。坠落、打击、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检查出后按标准由专业技术机构论证是否报废 5 5 25 1 红D B 3 7/T 34 54 20 1816序号检查项目(危险源)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 L S 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备注26 运载索 编接位置 无断丝、绳股下陷、凸起、重叠、打结。坠落、打击、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重大事故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检查出后按标准由专业技术机构论证是否报废 5 5 25 1 红27线路设施托压索轮检查维护托压索轮组,转动灵活,运行无异响。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线路监控系统,及时更换异响轮组3393 黄28 轮衬无异常磨损,风速风向装置功能正常,显示准确。避雷钢绞线倾角符合规范。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线路监控系统,超出磨损范围及时更换1235 蓝29运载索居中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线路监控系统,及时调整索距3393 黄30线路设施支架钢结构 无松动、锈蚀、异响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由专业机构检测锈蚀程度按检测结论处置,及时处理异响及松动;441 62 橙31 基础 基础表面无裂纹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由专业机构检测破损程度按检测结论处置;441 62 黄32 站房和驱动迂回设备站内设施安全性站内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钢丝绳有必要的防护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3393 黄33站口防护网站台站口无人员跌落风险,装设防护网。坠落、打击、碰撞、挤压、受困,重大事故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452 01 红D B 3 7/T 34 54 20 1817序号检查项目(危险源)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 L S 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备注34站房和驱动迂回设备进、出站侧绳位限位开关动作正常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 2 1 3 5 蓝35进站口减震器动作正常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3135 蓝36拖挂轨、平衡轨、行走轨无异物、冰雪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无法清理暂停运营3264 蓝37 传动皮带 张力正常,不打滑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及时调整2125 蓝38站房和驱动迂回设备传输轮胎 胎压正常,无异常噪音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及时充气2125 蓝39 皮带轮 无偏转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调整及更换4284 蓝40V 型带和双V型 带张紧正常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及时调整2245 蓝41脱索保护开关U 型针无锈蚀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及时停车,钢丝绳复位452 01 红42车厢进站至出站平稳、无异常摆动、异响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风大减速慢行,及时查明异响来源并处理2244 蓝D B 3 7/T 34 54 20 1818序号检查项目(危险源)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可能导致的事故特征及后果控制措施 L S R评价级别管控级别备注43站房和驱动迂回设备车位离合器 离合线圈温度不大于 60 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及时查明高温原因3393 黄44驱动轮、迂回轮大轮运转无异常噪音,轮衬完整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及时查明异响来源,及时更换破损轮衬3393 黄45 驱动轮轴承组无振动和异响坠落、打击、触电、碰撞、挤压、受困或故障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定期排查、维护保养、重点时段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及时查明异响来源并处理441 62 橙46站房和驱动迂回设备驱动轮、迂回轮轮胎轴承无偏摆、振动、异响,轮衬磨损符合规范坠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