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93.080.20 P66 备案号: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194 2016 碾压混凝 土路面施 工技术规 程 Technical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pavements(报批 稿)2016-09-28 发布 2016-10-28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2/T 1194 2016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语 和 定义.1 4 总则.2 5 材料.2 5.1 一般 规定.2 5.2 水泥.2 5.3 粉煤 灰.2 5.4 集料.3 5.5 外加 剂.3 6 配 合比 设计.3 7 施 工准 备.5 7.1 技术 准备.5 7.2 场地 与材 料准 备.5 7.3 试验 检测 仪器 准备.5 7.4 机械 设备 准备.5 7.5 下卧 层准 备.6 8 施工.6 8.1 一般 规定.6 8.2 拌和.6 8.3 混合 料装 卸与 运输.7 8.4 摊铺.8 8.5 碾压.9 8.6 接缝 施工.10 8.7 养生.11 9 施 工质 量管 理与 检查.12 9.1 一般 规定.12 9.2 施工 前材 料与 设备 检 查.12 9.3 试验 段铺 筑.12 9.4 施工 过程 中质 量管 理 与检查.13 附录 A(资 料性 附录)碾压混 凝土 拌和 物稠 度试 验方法(改 进 VC 法).14 DB42/T 1194 2016 II 附录 B(资 料性 附录)连续式 搅拌 设备 供料 流量 标定方 法.16 附录 C(规 范性 附录)用词说 明.20 DB42/T 1194 2016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GB/T 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 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湖 北省 交通 规划 设计院 提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交通 运输 厅归口 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 北省 交通规 划设 计院、湖 北省 交通投 资集 团有 限公 司、长安大 学、中南 安全 环境技术 研究 院有 限公 司、沈阳公 路工 程监 理有 限责 任公司、湖 北长 江路 桥股 份有限 公司。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刘毅 学、刘 洪海、张 厚记、沈 峰、陈 军、胡娟、王 国斌、董华 均、肜增 湘、王昌敏、周 琦、金 露、郭洪 军、秦毅、倪志 军、杨建 波、马登 成、武 玉松、周 玮韬、吴 学伟、陈一 馨、张旭、谭 慧、区桦、卢 冬生。DB42/T 1194 2016 IV 引 言 根据 湖 北省质 量技术 监督 局发(鄂质监 标函2015224 号)关于 下达2015 年 第一批 湖北省 地方 标准制修 订项 目计 划的 通知 要求,由 湖北 省交 通规 划 设计院、湖 北省 交通 投资 集团有 限公 司、长安 大学、湖北省 安全 环境 技术 科学 研究院 有限 公司、湖 北长 江 路桥股 份有 限公 司和 沈阳 公路工 程监 理有 限责 任公司,承 担了 碾压 混凝 土 路面施 工技 术规 程(简 称“规程”)的 制订 工作。编写 组在 总结 现有 施工 技术的基 础上,结 合近 年来 碾压混 凝土 路面 技术 相关 科研成 果,并充 分吸 收工 程施工 中成 熟的 新技 术 和 新工艺,对公 路水 泥混凝 土路面 施工技 术细 则(JTG/T F30)中有关 碾压 混 凝土路 面施工 的内 容进行了细化,通 过广 泛征 求专 家意见,完 成了 本规 程的 编写工 作。本规程 包括9个 章节、3个 附录,增加 的主 要内 容:1.规范 性引 用文 件部 分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部分 除了 公路水 泥混 凝土 路面 施工 细则、试 验规 程、材料 标 准等标 准和 规范 外,增加了相 关设 备标 准。2.术语 和定 义部分 术语 和 定义 部分 对碾 压混 凝土、碾压 混凝 土路 面铺 筑、改 进VC 值等 材料 和施 工方面 的术 语进 行了 定义,并 增加 了搅 拌设 备静 态计量 精度、动 态计 量精 度和高 密实 型摊 铺机 等有 关设备 方面 的术 语。3.施工 部分 施工部 分规 定了 碾压 混凝 土施工 中拌 和、运输、摊 铺、碾压 设备 类型 与配 置,设 备参数 及指 标要 求,施工准 备阶 段的 设备 调试 方法及 针对 碾压 混凝 土特 性的机 械化 施工 工艺 等,并 推荐了 碾压 混凝 土拌 和物的现场 施工 改进VC值 的适 宜范围。4.附录 部分 附录部 分增 加了 连续 式搅 拌设备 供料 流量 标定 方法。本规程 是在 参考 国内 碾压 混凝土 路面 施工 相关 研究 成果与 工程 实践 经验 的基 础上,总结 湖北 省已 建及在建 高速 公路 路面 工程 经验编 制而 成,填补 了湖 北省碾 压混 凝土 路面 施工 标准方 面的 空白,对 规 范 我省碾压 混凝 土路 面施 工具 有现实 指导 意义。规程 提 出了混 合料 拌和、摊 铺、碾压设 备的 配置 技术 要求、连续式 搅拌 设备 供料 流量 标定方 法,以及 一套 适宜 碾压混 凝土 材料 特性 和设 备性能 的施 工工 艺,具 有 创新 性。请各有 关单 位在 执行 本规 程的过 程中,将 发现 的问 题和意 见,函告 湖北 省交 通规划 设计 院,邮编:430051,电话:027-84874244,传 真:027-84874542,电子邮 箱:,以便 下次修 订时参考。DB42/T 1194 2016 1 碾 压混凝 土路面施 工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碾 压混 凝土 路面施工 的 材料、配 合比 设计、施工 准备、施 工、施工质 量 管 理与 检 查。本标准 适用 于高 速公 路、一级公 路复 合式 路面 碾压 混凝土 下面 层施 工,其他 等级公 路的 碾压 混凝 土施工可 参照 执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1596 用 于水 泥和 混 凝土中 的粉 煤灰 GB/T 10171 混 凝土 搅拌 站(楼)JG/T 188 混凝 土节 水保 湿养护 膜 JT/T 203 公路 水泥 混凝 土路面 接缝 材料 JTG D40 公路 水泥 混凝 土 路面设 计规 范 JTG E30 公路 工程 水泥 及 水泥混 凝土 试验 规程 JTG E42 公路 工程 集料 试 验规程 JTG/T F30 公 路水 泥混 凝 土路面 施工 技术 细则 3 术语 和 定义 下 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规程。3.1 碾压混 凝土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一种振 动碾 压成 型的 超干 硬性水 泥混 凝土。3.2 碾压混 凝土 路面 铺筑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pavement paving 采用振 动压 路机 碾压 成型 的水泥 混凝 土路 面施 工工 艺。其 特征 是采 用高 密实 沥 青混合 料摊 铺机 或基层摊铺 机、振动 压路 机,对超干 硬性 水泥 混凝 土进 行摊铺 和振 动压 实。3.3 改进 VC 值 modified vibrating compacted value 一 种表 征碾 压混 凝土 拌和 物的工 作度 指标。采 用改 进维勃 稠度 仪测 得的 时间,以秒 为计 量单 位。DB42/T 1194 2016 2 3.4 碾压混 凝土 压实 度 compactness of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碾压混 凝土 压实 后的 湿密 度与配 合比 设计 时标 准湿 密度之 比,并以 百分 数表 示。3.5 搅拌设 备静 态计 量精 度 static accuracy of mixing equipment 在秤的 计量 最小 量程 至最 大量程 之间,以 标准 砝码 质 量与显 示称 量值 之差 值对 所称量 标准 砝码 值的相对误 差,并以 百分 数表 示。3.6 搅拌设 备 动 态计 量精 度 dynamic accuracy of mixing equipment 物料配 料完 毕,所配 物料 的显示 值与 约定 值之 间的 相对误 差,并以 百分 数表 示。3.7 高密实 型摊 铺机 high dense type paver 装备有 高密 实熨 平板 的沥 青混合 料摊 铺机。4 总则 4.1 为提高 公路 碾压 混凝 土路 面施工 技术 水平,保 证碾 压混凝 土路 面施 工质 量,制定本 标准。4.2 碾压混 凝土 路面 施工,宜 采用符 合本 标准 规定 的材 料、试 验仪 器和 机械 设备。4.3 碾压混 凝土 施工 前,应编 制详细 的施 工技 术方 案,并做好 各项 施工 前的 准备 工作。4.4 经实践 检验或 论证,并通 过技术 成果认 定的 新技术、新材 料、新 工艺、新设 备等,可应用 于碾 压混凝土 路面 施工。4.5 施工前 应对 机械 设备 进行 检查、调试、校 核、标定,确认 其符 合规 定要 求。4.6 碾压混 凝土 施工 应符 合国 家环境 和生 态保 护的 规定。4.7 碾压混 凝土路 面施 工过程 中,除 宜遵守 本标 准外,对于本 标准未 涉及 的部分,应执 行现行 的国 家及行业 有关 标准。5 材料 5.1 一般规 定 5.1.1 路面使 用的水 泥、粉 煤灰、集料、水、外加 剂等各 种原材 料应满 足 公路水 泥混凝 土路面 施工技术细 则(JTG/T F30)的相关 规定。5.1.2 集料选 择应 经过 认真 的料 源调查,尽 可能 就地 取材。5.1.3 路面使 用的 各种 材料 应合 理存放。5.1.4 材料使 用前 应取 样进 行质 量检验,合 格后 方可 使用。DB42/T 1194 2016 3 5.2 水泥 5.2.1 极重、特重、重交通 荷载 等级公 路面层 碾压 混凝土 应采用 旋窑生 产的 道路硅 酸盐水 泥、硅 酸盐水泥、普通 硅酸 盐水 泥;中、轻 交通 荷载 等级 公路 面层碾 压混 凝土 可采 用矿 渣硅酸 盐水 泥。高温 期 施 工宜采用 普通 型水 泥,低温 期施工 宜采 用早 强型 水泥。5.2.2 水泥初 凝时 间不 宜短 于 180 min,终 凝时 间与 初凝 时 间之差 不宜 短 于45 min。5.2.3 对拟采 用的水 泥,宜 进行 混凝土 配合比 对比 试验,根据所 配制的 混凝 土弯拉 强度、耐久性 和工作性,选择 适宜 的水 泥品 种和强 度等 级,强度 等级 宜不小于 42.5 MPa。5.2.4 碾压混 凝土 路 面宜选 用散 装水泥。高温 期施工 时,散装水 泥的入 机温度 不宜 高于 60;低温期施工 时,入机 温度 不宜 低于 10。5.3 粉煤灰 5.3.1 使用道 路硅酸 盐水泥、硅 酸盐水 泥或普 通硅 酸盐水 泥时,可在混 凝土 中掺入 适量粉 煤灰;使用其他水 泥时,不 宜掺 入粉 煤灰。5.3.2 粉煤灰 应采用 散装干 粉,不得使 用湿排、潮 湿或已 结块的 粉煤灰。质 量应不 低于 级粉煤 灰的要求。5.4 集料 5.4.1 粗集料 应使 用质 地均 匀、坚硬耐 久、粒形 良好、表 面洁净 的碎 石、破碎 卵石。5.4.2 细集料 应使 用质 地均 匀、坚硬耐 久、粒 形良 好的 天 然砂或 机制 砂。机 制砂 应 采用专 门机 组生 产。5.4.3 粗集料 最大 公称 粒径 宜小于 19 mm,不应 使用 未分 级的统 料,加工 规格 应不 少于 2 级。5.4.4 集料应 有足 够的 储备 量,并设有 防雨 设施。5.4.5 集料生 产时,应 采取 措施 防止石 粉严 重粘 裹骨 料颗 粒,并 注意 保护 周围 环境。5.5 外加剂 5.5.1 碾压混 凝土 宜采 用高 效或 高性能 减水 剂、缓凝 剂。5.5.2 碾压混 凝土 使用 的各 种外 加剂,应经 有相 应资 质的 检测机 构检 验合 格后 方可 使用。5.5.3 存放期 超过 保质 期的 外加 剂,不 得使 用。6 配合比 设计 6.1 配合比 设计 应满 足 公路 水泥混 凝土 路面 施工 技术 细 则(JTG/T F30)的相关规定。6.2 配比设 计的 一般 程序,见图 1 所 示。DB42/T 1194 2016 4 条件设 定选择 使用材 料和质 量保证确定砂 率初 步确定 单位用 水量稠度 评价确 定单位 水泥、粉煤灰用 量强度 试验确定室 内配合 比搅拌 设备拌 和试验确定施 工配合 比否是否是 图1 配合比 设 计 的一 般程 序 6.3 碾压混 凝土配 合比 设计应 包括目 标配合 比设 计与施 工配合 比设计 两个 阶段。目标配 合比设 计应 确定混凝 土的 水泥 用量、粉 煤灰掺 量、集料 用量、水 灰(胶)比、外 加剂 掺量 等。施 工配 合比 设计 应通 过搅拌设 备试 拌确 定设 备参 数。经 批准 的配 合比 在施 工过程 中不 得擅 自调 整。6.4 目标配 合比 设计 应对 碾压 混凝土 性能 进行 全面 检验。目标 配合 比设 计应 按下 列要求 进行:a)根 据原 材料、路 面结 构 及施工 工艺 要求,通 过计 算或试 验拟 定混 凝土 配合 比的控 制参 数;b)按拟 定配 合比进 行试验 室试拌,实测 各项 性能指 标,选 择混凝 土的 弯拉强 度、工 作性、耐久 性满足要 求,且经 济合 理的 配合比 作为 目标 配合 比。6.5 施工配 合比 应符 合目 标配 合比的 实测 数据,并 应按 下列要 求进 行:a)施 工 配 合 比 中 的 水 泥 用 量 可 根 据 拌 和 过 程 中 的 损 耗 情 况,较 目 标 配 合 比 适 当 增 加5 kg/m3 10 kg/m3;b)根 据搅 拌设 备试 拌情 况,对试 拌配 合比 进行 性能 检验和 调整,直 至符 合目 标配合 比要 求;c)进 行碾 压混 凝土 弯拉 强 度、工 作性 和耐 久性 检验,确定 是否 满足 要求;d)总结 试验 数据,提出施 工配合 比,确 定设 备参数,明确 施工中 根据 集料实 际含水 量调整 搅拌 设备上料 参数 和加 水量 的有 关要求。6.6 配合比 设计 时要 考虑 压 实 度变化 和随 机因 素对 质量 的影响。DB42/T 1194 2016 5 6.7 碾压混 凝土 拌和 物的 现场 施工 改 进 VC 值 宜在 35 s 45 s 之 间。搅拌 设备 出 口拌和 物的 稠度 应考虑经时 损失 值。6.8 施工过 程中,若 需要 更换 原材料 的品 种或 来源,应 重新进 行配 合比 设计。7 施工准 备 7.1 技术准 备 7.1.1 开工前 应进 行设 计技 术交 底。7.1.2 正式施 工前 应对 参加 施工 的人员 进行 施工 技术 培训。7.2 场地与 材料 准备 7.2.1 搅拌站 场地 应进 行硬 化处 理,并 排水 通畅。7.2.2 开工前 应对 拟选 用的 各种 材料进 行相 关试 验,经选 定的材 料在 施工 过程 中不 宜随意 更换。7.2.3 施工开 始前,材 料储 备量 应满足 连续 施工 的需 要。7.3 试验检 测仪 器准 备 7.3.1 施工单 位 应 在现 场设 立质 量控制 机构,配 备性 能良 好,精 度符 合规 定的 试验 仪器设 备。7.3.2 试验室 应通 过计 量认 证,试验检 测仪 器应 检定 合格。7.4 机械设 备准 备 7.4.1 机械设 备应 配套 完整,满 足施工 质量 和连 续施 工的 需要。7.4.2 机械设 备进 场后 应经 过空 载和带 载调 试,计量 配料 系统应 进行 标定,整 机检 查合格 后方 可使 用。7.4.3 拌制碾 压混 凝土 宜选 用强 制间歇 式搅 拌设 备或 双卧 轴连续 式搅 拌设 备。7.4.4 搅拌设 备配 料系 统静 态计 量精度 和动 态配 料精 度应 满足 表 1 和表 2 的要 求。表1 搅拌设 备配 料系 统静 态计 量允许 偏差 项目 水泥(%)粉煤灰(%)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剂(%)间歇式 0.3 0.3 0.5 0.5 0.3 0.3 连续式 0.5 0.5 0.5 0.5 0.5 0.5 表2 搅拌设 备动 态配 料允 许偏 差 项目 水泥(%)粉煤灰(%)细集料(%)粗集料(%)水(%)外加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 1 2 2 1 1 其他等级公路 2 2 3 3 2 2 7.4.5 搅拌设 备应 采用 自动 控制 系统,并能 在线 监控 各项 工作参 数。7.4.6 搅拌设 备集 料供 给系 统应 满足以 下要 求:a)集 料仓 之间 应设 置隔 板,料仓 上部 应设 有剔 除 超 限料的 格网;b)细 集料 仓应 配备 破拱 装 置,防 止细 集料 起拱;c)连 续式 搅拌 设备 集料 仓 应设有 与监 控系 统相 连的 料位传 感装 置,并有 缺料、断料 报警 功能;d)连 续式 搅拌 设备 集料 供 给应采 用变 频调 速、负反 馈控制 系统,并 采用 电子 秤称重 计量。7.4.7 水泥罐 体底 部应 设有 破拱 装置,不宜 采用 振动 破拱。DB42/T 1194 2016 6 7.4.8 连续式 搅拌 设备 水泥 供料 宜采用 变频 调速、负 反馈 控制,电子 秤称 重计 量。7.4.9 连续式 搅拌设 备水和 外加 剂供给 系统不 应采 用手动 阀门控 制流量,宜 采用流 量计计 量,并 实现闭环自 动控 制。7.4.10 搅拌设 备电 子计 量系 统需 进行静 态标 定和 动态 配料 误差检 查,在标 定有 效期 满 或设备 搬迁 安装后,应 重新 标定。施 工过 程中 宜 每 15 天 校验 一次。7.4.11 连续式 搅拌 设备 搅拌 缸 不 宜少于 两级,各 缸有 效长 宽 比宜大于 2,叶 片布 置利 于 增加拌 和时 间。7.4.12 混合料 暂存 仓应 设置 防离 析装置。7.4.13 搅拌设 备应 配备 计算 机设 备和打 印机,拌 和过 程中 采集并 打印 相关 参数。7.5 下卧层 准备 施工前 应根 据相 关标 准、规范,检查 基层 或下 卧层 质量,符合 要求 后方 可铺 筑碾压 混凝 土。8 施工 8.1 一般规 定 8.1.1 碾压混 凝土 施工 应根 据工 程规模、施 工工 艺和 进度 要求等 确定 进场 设备 生产 能力。8.1.2 摊铺时 碾压混 凝土温 度 宜 在 5 30 之 间,各 级公路 碾压混 凝土路 面不 应在日 间零下 气温下铺筑。8.1.3 施工过 程中 应连 续进 行,不得随 意中 途停 机。8.1.4 施工过 程中 碾压 混凝 土拌 和物遭 雨淋 时,应立 即停 止摊铺,未 压实 成型 的拌 和物应 清除 废弃。8.1.5 施工单 位应 编制 安全 生产 作业指 导书,明 确安 全生 产程序。8.2 拌和 8.2.1 进场材 料管 理 a)不 同料 源、品种、规 格 的集料 不得 混放,应 采用 隔墙分 离,避免 出现 混料 现象。b)粗、细 集料 应搭 棚或 覆 盖,水 泥、粉煤 灰应 密闭 存放。8.2.2 搅拌缸 拌料 量不 宜大 于额 定容量 的90%,纯拌 和时 间宜较 普通 水泥 混凝 土延 长15 s 以上,拌和质量应 达到 规定 要求。8.2.3 搅拌设 备出 口碾 压混 凝土 拌和物 的改 进 VC 值,应 根 据铺筑 时最 适 宜 的改 进 VC 值减去 运输 过程中改 进 VC 值的 经时 损失 确 定,并 根据 运距 和气 温变 化进行 微调。8.2.4 碾压混 凝土拌 制前,应准 确测定 粗、细 集料 的含水 量,根 据粗、细集 料含水 量的变 化,快 速反馈并对 加水 量和 粗、细集 料用量 进行 相应 调整,按式(1)式(3)计 算,以保持 目标 配合 比不 变;一般情况 下,含水 量每 台班 检测不 宜少 于 3 次,并根 据测定 结果 及时 调整。0s(1 w)WSS.(1)0g(1 w)WGG.(2)0 0 g 0 swwWW W G S.(3)式中:sw 细 集料 中增 加或 减少的 含水 量(%);DB42/T 1194 2016 7 gw 粗 集料 中增 加或 减少 的含水 量(%);0S 原 施工 配合 比细 集料 单位用 量(kg/m3);0G 原 施工 配合 比粗 集料 单位用 量(kg/m3);0W 原 施工 配合 比单 位用 水量(kg/m3);WS 含 水量 调整 后施 工配 合比中 细集 料单 位用 量(kg/m3);WG 含 水量 调整 后施 工配 合比中 粗集 料单 位用 量(kg/m3);WW 粗、细 集料 含水 量调 整后施 工配 合比 中单 位用 水量(kg/m3)。8.2.5 外加剂 宜采用 水剂,应充 分溶解、搅拌 均匀 后加入 搅 拌缸,并扣 除溶 液中的 加水量。有沉 淀的外加剂 溶液,应 清除 稀释 池中的 沉淀 物。8.2.6 水泥罐、粉 煤灰 罐应 防止 撒漏,罐顶 部应 设置 除尘 装置,避免 水泥、粉 煤灰 飞散。8.2.7 当施工 现场 机械 设备 出现 故障时,应 及时 通知 搅拌 设备停 止生 产。雨天 不得 拌和碾 压混 凝土。8.3 混合料 装卸 与运 输 8.3.1 运输车 辆装 料时,搅 拌设 备应分 三或 五次 卸料,车 辆前、后、中移 动装 料,以减小 离析。8.3.2 运送混 凝土 的车 辆装 料前,应清 洁车 厢,洒水 润壁,排干 积水。8.3.3 运输车 上的 碾压 混凝 土拌 和物宜 覆盖,减 少水 分散 失。8.3.4 运输车 应有足 够的运 输能 力,施 工过程 中摊 铺机前 方等候 卸料的 运输 车不少 于一辆。运输 车数量可按 式(4)计 算。1602qcqcqqgQV T W DgQgVSInt N.(4)式中:N 运 输车 数量(辆);S 单 程运 输距 离(km);Vq 车 辆的 平均 运输 速度(km/h);gq 车 辆载 重能 力(t/辆);c 新拌 碾压 混凝 土密 度(t/m3);Q 搅 拌设 备生 产能 力(m3/h);D 压 实成 型后 碾压 混凝 土 的密度(t/m3);W 摊 铺宽 度(m);T 摊 铺层 压实 成型 后的 平 均厚度(m);DB42/T 1194 2016 8 V摊 铺机 摊铺 速度(m/min)。8.3.5 碾压混 凝土拌 和物运 输到 施工现 场应具 有适 宜的工 作性。不掺加 缓凝 剂的碾 压混凝 土拌和 物从搅拌机 出料 到运 抵现 场的 允许最 长时 间宜 符合 表 3 的要求;不 满足 时,可通 过 试验调 整缓 凝剂 的剂 量等措施,保证 到达 现场 的拌 和物的 工作 性。表3 碾压混 凝土 拌和 物出 料到 运抵现 场最 长时 间 施工气温()时间(h)5 9 1.0 1019 0.8 2029 0.6 3035 0.4 8.3.6 运输过 程中 应防 止漏 料和 污染。卸料 过程 中应 减小 混合料 离析。8.3.7 碾压混 凝土拌 和物运 到摊 铺现场 应目测 拌和 质量,不符合 规定要 求、已经结 成团块、有花 白料或遭雨 淋湿 的拌 和物,应 废弃。8.4 摊铺 8.4.1 摊铺机 应采 用履 带式、高 密实、全自 动摊 铺机。8.4.2 摊铺机 熨平 板应 具有 强夯 功能,摊铺 密实 度宜 大 于85%。8.4.3 摊铺 作 业均 匀、连续,摊 铺速度 应与 搅拌 设备 生产 率相协 调,并可 由式(5)估算:CT W DQVc 60.(5)式中:V 摊铺 机摊 铺速 度(m/min);c 碾 压混 凝土 拌和 物密 度(t/m3);Q 搅 拌设 备生 产能力(m3/h);D 压 实成 型后 碾压混 凝 土 密度(t/m3);W 摊铺宽 度(m);T 摊铺 层压 实成 型后 的 平均厚 度(m);C 效率 系数。根 据 材料供 应、运输 能力 等配 套情况 确定,一 般为 0.6 0.8。8.4.4 碾压 混 凝土摊 铺层应 均匀、平整、无离 析。为减少 纵向施 工接缝,在 有效控 制摊铺 离析的 前提下,可 宽幅 摊铺;当 采用 多台摊 铺机 梯队 摊铺 作业 时,宜 选用 同类 型摊 铺机,相邻 两台 摊铺 机前 后 距 离不宜超 过 10 m,两 幅搭 接 宽度不 宜小 于 50 mm。8.4.5 摊铺过 程中,刮板输 料器 的供料 量应与 螺旋 布料器 的分料 量相匹 配,调节料 位传感 器使螺 旋分料器中 的混 合料 处于 合适 位置,且不 宜低 于螺 旋直 径的2/3,料位 应均 衡、稳定。8.4.6 碾压混 凝土 施工 宜采 用挂 线或架 设铝 合金 梁 作 为基 准进行 高程 控制。DB42/T 1194 2016 9 8.4.7 挂线基 准宜 按10 m 间 距设 支架,转弯 处宜 按 5 m 间 距设支 架。钢丝 绳直 径 为2.5 mm 时,拉 力不小 于1000 N;钢丝 绳直 径为 3.0 mm 时,拉 力不 小 于1400 N。架设 铝合 金梁 时,支 点间 距不 宜大 于5 m。8.4.8 摊铺碾 压混 凝土 的松 铺系 数不宜大于 1.2,并 通过 试铺确 定。8.4.9 摊铺机 起步 前熨 平板 下方 须垫 长 400 mm、宽 200 mm 的 杂木 板,厚 度 为松 铺 厚度与 压实 厚度 的差值。8.4.10 碾压混 凝土 铺筑 时,边缘 宜设置 槽钢 或方 木模 板。模板固 定应 牢固,碾 压时 避免推 移。8.4.11 若设置 拉杆,应 与摊 铺同 步进行。采 用打 入法 时,打 入的 拉杆 部分 宜涂 抹水 泥净浆,根 据设 计位置设 置定 位标 记,准确 打入。8.4.12 摊铺前 应洒 水润 湿基 层或 下承层。8.5 碾压 8.5.1 碾压混 凝土宜 采用双 钢轮 振动压 路机、单钢 轮振动 压路机 和轮胎 压路 机进行 组合碾 压作业,压实成型 的路 面应 满足 压实 度和平 整度 的要 求。8.5.2 双钢轮 压路 机重量 不 宜低 于 13 t,单 钢轮 压路 机重 量不宜 低 于18 t(不 少于 两档振 幅),轮 胎压路机 单轮 荷载 不宜 低 于2.5 t。8.5.3 碾压宜 分为 初压、复 压、成型和 终压 四个 阶段 进行。初压、复 压、成型 和终 压作业 应衔 接配 合,不相互 干扰。a)初 压:采用双 钢轮 振动 压路机 不开 振动 的状 态下 进行静 压,碾压 遍数 不宜 少于2 遍,重叠 量宜 为1/3 1/4 钢 轮宽 度。b)复压:采 用单钢 轮振动 压路机 进行振 动碾 压,根 据铺层 厚度选 择振 幅,碾 压遍数 根据压 路机 型号、碾 压 混凝 土铺 层厚 度和 材料种 类等 因素 由试 验确 定,一般 宜为46 遍,重 叠 量宜为1/3 1/2钢轮宽 度。c)成型:采 用轮胎 压路机 静压,对混合 料进 行搓揉,消除 褶皱和 裂纹,使其 致密,碾压遍 数一 般宜为2 6遍。d)终 压:采 用 双钢 轮压 路 机静压,消 除轮 迹,碾压 遍数宜 为2 遍。8.5.4 压路机 不同 碾压 阶段 的碾 压速度 宜符合表 4 的 规定。表4 压路机 碾压 速度 压路机类型 初压速度(km/h)复压速度(km/h)成型速度(km/h)终压速度(km/h)双钢轮压路机 2 3 3 5 单钢轮压路机 2.53.5 轮胎压路机 4 6 8.5.5 碾压段 长度 宜控制在 30 m 50 m 之间。直 线段 碾压 时,压 路机 应从 外侧 到内 直线碾 压;曲线 超高路段,应 由低 侧到 高侧、自内 侧到外 侧 碾压。8.5.6 碾压时 应将压 路机驱 动轮 面向摊 铺机,碾压 路线及 碾压方 向不应 突然 改变,避免导 致混合 料产生推移。8.5.7 摊 铺 机 采 用 梯 队作 业 时,相 邻 两 台 摊 铺 机搭 接 处 前 机 已 铺 的 松 铺 层预 留 宽 度 200 mm 400 mm暂不碾 压,作 为 后机 的调 平传感 器基 准面,待 后机 摊铺完 成 跨 缝碾 压以 消除 缝迹。8.5.8 压路机 不得 在未 碾压 成型 路段上 转向、掉 头、加水 或停留。8.5.9 大型压 路机 难于 碾压 的部 位,宜 采用 小型 压路 机或 振动夯 补充 碾压。DB42/T 1194 2016 10 8.5.10 施工过 程中 应采 取措 施控 制碾压 混凝 土表 面裂 纹的 产生。碾压 终了 的面 层表 面 不应有 可见 微裂纹。8.6 接缝施 工 8.6.1 一般规 定 a)横 向施 工缝 应与 其他 横 向接缝 合并 设置。b)接 缝应 使用 切割 机按 设 计要求 切割 而成。c)各种 接缝 均应填 缝密封,填缝 材料不 得开 裂、挤 出或缺 失。否 则,均应局 部清除,重新 填缝 密封。8.6.2 接合缝 施工 a)碾 压混 凝土 施工 接合 缝 应平顺,混 合料 无明 显离 析。b)接 合缝 宜按 斜坡 法(见图2)或导 木法(见 图3)设置。已铺并碾压完的碾压混凝土路面 图2 斜坡法 厚木板或槽钢导木 图3 导木法 c)采用 斜坡 法时,应检测 平整度、压实 度和 厚度确 定缝的 位置,用切 缝机全 厚切除 不合格 段落 的混凝土;当受 设备限 制,切缝深 度不能 达到混 凝土 面层全 厚时,切缝深 度不 应小于80mm;将多余材料 刨除 并清 理干 净。d)摊 铺前 将接 缝处 洒水 润 湿,冲 洗干 净,并喷 水泥 净浆。e)碾压 混凝 土路 面无模 板 铺筑时,纵 缝施工 宜在 路 面端部 设置 4 5 60 的 斜面,铺层 宽度宜 比设计宽 度增 加100 mm 150 mm(见 图4)。碾压 混凝 土 硬化后,在 确定 的切 缝位 置上,用切 缝机沿纵向 切割,深度 为1/3 1/2路 面厚度,刨 除并 清理 干净多 余材 料。铺 筑相 邻 碾压混 凝土 路面时,切 缝位 置应 涂水 泥浆 或砂浆。DB42/T 1194 2016 11 45 60100 150mm板厚的1/3 1/2 图4 纵缝施 工 f)碾压 混凝 土使用 模板铺 筑时,模板应 按设 计位置 和高度 设置,使碾 压后的 混凝土 达到要 求的 厚度。拆 除模 板 后 应在 垂直 面上涂 一层 水泥 浆或 砂浆,再铺 筑相 邻部 位的 碾压 混凝土。g)胀缝 板应 连续 完整,板 两侧的 混凝 土不 得相 连,胀缝板 倾斜 偏差 小于20 mm,弯 曲和 位移 偏差 小于10 mm。h)应 在混 凝土 未硬 化时,剔除胀 缝板 上部 的混 凝土,嵌入(20 mm 25 mm)20 mm木 条,整平 表面;填 缝前,应剔 除木 条,并清 理干 净,涂 粘结 剂 后,嵌 入专 用多孔 橡胶 胀 缝条或 灌入 适宜 填缝料。8.6.3 缩缝施 工 a)横 向缩 缝间 距宜 为6 m 8 m,纵 向缩 缝间 距不 宜 大于4.5 m,且 满足 设计 要 求。b)纵、横 向缩 缝宜 采用 硬 切缝,硬切 缝及 填缝 要求 与水泥 混凝 土面 层相 同。c)纵、横 向缩 缝切 割顺 直 度应小 于10 mm,弯 道与 匝 道面层 的横 缝应 垂直 于设 计中心 线。d)硬切 缝以 不啃 边为 最佳 时机,纵缝 可略 晚于 横缝,所有纵、横 缩缝 最晚 切缝 时 间均不 得超 过24 h。缝中无 拉杆、传力 杆时,切缝深 度宜 为板厚 的1/3 1/4,最 小深 度不 小于60 mm;缝中 有拉 杆、传力杆 时,切缝 深度 宜为 板厚的1/3 2/5,最 小深 度不小于80 mm。8.7 养生 8.7.1 碾压混 凝土 碾压 完毕,检 测合格 后,应及 时喷 雾、洒水,并尽 早覆 盖养 生。8.7.2 养生应 选择 合理 方式,保 证混凝 土强 度增 长的 需要,防止 养生 过程 中产 生微 裂纹或 裂缝。8.7.3 施工现 场应 视具 体情 况采 用保湿 养护 膜、土工 毡、土工布、麻 袋、草袋、草 帘等进 行保 湿养 生,并及时 洒水。8.7.4 养生材 料对 接时,纵 向搭 接宽度 不宜 小 于400 mm,横向搭 接宽 度不 宜小 于 200 mm。8.7.5 养生期 间应 加强 巡查,被 掀起或 撕破 的养 护膜、养 生片材 均应 完整 覆盖,并 重新洒 水。8.7.6 当现场 风力 较大 时,应防 止养护 膜被 大风 吹起、吹 破。8.7.7 气温较 低时 应采 取保 温、保湿双 重措 施,确保 碾 压 混凝土 铺 层 温度 在5 以 上;遭 遇降 雨时,应在保 温片 材上、下 表面 采取包 覆隔 水膜 等防 水措 施。8.7.8 实测碾 压混凝 土强度 大于 设计强 度的 80%以 后,可 停止养 生。不 同气温 条件 下的最 短养生 龄期可参照 表5 确定。当 在碾 压混凝 土中 掺加 粉煤 灰时,最短 养生 龄期 宜延 长 7 d。DB42/T 1194 2016 12 表5 不同气 温条 件下 最短 养生 龄 期参 考表 养生期间日平均气温()养生龄期(d)5 9 21 1019 14 2029 10 3035 7 注:在日平均气温 5 9 养生时,应同时采取保温、保湿双重覆盖养生措施。8.7.9 养生初 期,人、畜、车辆 不得通 行,达到 设计 弯拉 强 度 40%以 后,可允 许行 人通行。8.7.10 面层达 到设 计弯 拉强 度后,方可 开放 交通。9 施工质 量管 理与 检查 9.1 一般规 定 9.1.1 碾压混 凝土路 面施工 应遵 循工程 质量第 一的 方针和 全面质 量管理 的要 求,建 立健全 有效的 质量保证体 系,对施 工各 工序 的质量 进行 检查 和评 定,达到规 定的 质量 标准,确 保施工 质量 的稳 定性。9.1.2 碾压混 凝土 路面 施工 应加 强施工 过程 质量 控制,实 行动态 质量 管理。9.1.3 施工过 程中 主要 工序 完成 后,应 进行 检查 验收,做 好记录,并 妥善 保存。9.1.4 当原材 料、混 凝土强 度等 有变化,不能 满足 设计要 求时,应重新 进行 配合比 设计及 试拌,必要时应重 新铺 筑试 验路 段,合格后 方可 继续 施工。9.2 施工前 材料 与设 备检 查 9.2.1 施工前 应检查 各种材 料的 来源和 质量。对水 泥、集 料等材 料,供 货单 位应提 交检测 报告。所有材料都 应取 样检 测,质量 合格后 方可 订货。9.2.2 各种材 料都应 以“批”为 单位进 行检测,不 符合技 术要求 的材料 不得 进场。材料取 样数量 与频度按现 行规 范的 规定 进行。9.2.3 工程开 始前,应 对材 料的 堆放场 地、防雨 和排 水措 施进行 检查,不 符合 要求 时材料 不得 进场。9.2.4 施工前 对搅 拌设 备、摊 铺 机、压路 机等 各种 施工 机 械和设 备进 行调 试,对 机 械设备 的配 套情 况、技术性 能进 行检 查,对计 量配料 系统 进行 标定,并 得到监 理的 认可。9.2.5 正式开 工前,各种原 材料 的试验 结果,及据 此进行 的目标 配合比 设计 和生产 配合比 设计结 果,应向业 主及 监理 提出 正式 报告,待取 得正 式认 可后,方可 使用。9.3 试验段 铺筑 9.3.1 碾压混 凝土 在正 式开 工前 应铺筑 试验 段,试验 段方 案应经 批准 后实 施。9.3.2 试验段 应具 有代 表性,采 用的材 料、设备、车 辆、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