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21 备案号:41675-2014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12582014 微孔草 青微2号 2014-03-03发布 2014-03-15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3/T 1258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海北州农业科研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发、程大志、安海梅、李以康、皮立、韩涛、赵晓辉、马玉清、马生耀、仁青吉、蔡有华、任利平、席梅、任飞、韩琦、包苏科、马雪杰。本标准授权青海省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DB63/T 12582014 1 微孔草 青微 2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孔草青微2号的生物学特性、植物学形态特征、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生产能力和适宜种植地区。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农技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推广、检验、收购和销售。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04年以EMS(甲基磺酸乙酯)为化学诱变剂,处理采自西藏自治区达孜县野生微孔草(Micyoula sikkimensis)种子,从其后代中选择变异优株,经选育而成。原代号宁07-44-2-2,系紫草科微孔草属Microula sikkimensi。2012年11月29日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青微2号,审定编号为青审微孔草2012001。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子叶圆形。植株株型为塔形,株高76.00厘米4.90厘米。主茎粗0.67厘米0.12厘米,茎的中下部绿色,上部紫色,茎有短刚毛;叶色绿,叶脉绿色,叶对生或互生,基部叶有长柄,中部叶柄短,上部叶无柄,叶卵形或披针形,全缘,两面被短糙毛;分枝习性为下生分枝型,单株分枝数11.22个2.04个。2.2.2 花序性状 花梗从中上部叶腋抽出,单岐聚伞形无限花序。花序塔形,每花序开花8朵-15朵,花冠蓝色,花萼绿色或紫色,花冠、花萼5深裂,结果期花萼紧包4个小坚果,成熟期大部分花萼闭合。2.2.3 块根性状 纺锤形,颜色棕色。2.2.4 种子性状 籽粒棱锥形,褐色,有瘤状突起,背面有背孔。2.2.5 经济性状 单株粒重3.50克1.68克,千粒重1.45克0.13克,经济系数0.070.02,含油率35.52%,其中-亚麻酸占不饱和脂肪酸的7.16%,-亚麻酸占不饱和脂肪酸16.66%。2.2.6 属性及生育期 DB63/T 12582014 2 2.2.6.1 属性 属于冬性、两年生草本,中熟,休眠期60天 2.2.6.2 生育期 以种子播种:播种期至出苗期30.70天3.10天,期间 0积温260.5031.0;出苗期至4叶期25.30天1.50天,期间0积温326.9012.7;4叶期至越冬期84.00天1.70天,期间 0积温1069.4019.50;越冬期至返青期220.70天1.50天,期间0积温353.9011.40;返青期至抽苔期45.00天1.00天,期间0积温410.906.70;抽苔期至开花期13.30天1.50天,期间0积温194.8018.00;开花期至收获期43.00天1.70天,期间0积温565.7022.30;全生育期461.30天1.20天,期间 0积温3181.803.10。以块根播种:播种期至出苗期25.30天1.50天,期间 0积温118.4014.25;出苗期至分枝期15.00天2.00天,期间 0积温151.9017.20;分枝期至抽苔期14.80天2.00天,期间 0积温174.9029.10;抽苔期至开花期13.30天2.10天,期间 0积温168.1019.50;开花期至收获期53.30天2.10天,期间 0积温837.7019.50;全生育期122.30天3.10天,期间 0积温1438.014.60。2.2.7 抗逆性 耐寒,耐阴湿,较抗倒伏,抗落粒性较强。2.3 栽培技术要点 种子种植技术要点:前作收获后深翻20.00厘米25.00厘米,播前基施有机肥22.500吨/公顷-30.000吨/公顷(1500.00千克/亩-2000.00千克/亩)。4月中下旬播种,以种子播种,采用播种机条播,行距30厘米,播深2-2.5厘米,播种量4.500克/公顷5.250千克/公顷(0.30千克/亩0.35千克/亩)。3叶期后中耕除草1-2遍。9月上中旬防治鼠害;防止牲畜啃食,保护块根安全越冬。翌年返青后,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匀苗,株距20厘米,保苗16.5万株/公顷(1.1万条/亩)。蕾苔期再松土除草1遍。终花期收获,随熟随收。块根栽培技术要点:块根栽培技术要点:前作收获后深翻20cm,结合翻地施入有机肥22.5吨/公顷。播种前15天用除草剂氟乐灵进行土壤处理,每公顷喷施0.6%的氟乐灵水溶液450kg,随即用旋耕机耕地1遍,将药液均匀地混入土中。4月中旬种根发芽前为适宜播期。选用的种根,须是经过了在田间越冬,根重2g以上,无病虫害且未发芽的健壮块根。采用机引开沟犁开沟,沟深15-18cm,人工将块根直立地点播于沟的一侧,种根顶端向上,距地面4-5cm;株距20cm,行距30cm,每公顷播种块根16.5万条(1.1万条/亩)。播后耱地覆土、保墒。幼苗4叶期人工松土除草1遍。2.4 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2.4.1 生产能力 高肥力条件下产量0.525吨/公顷 0.600吨/公顷(35.00千克/亩40.00千克/亩);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0.300吨/公顷0.375吨/公顷(20.00千克/亩25.00千克/亩)。2.4.2 适应地区 适宜青海省海拔2600-3200米的高位山旱地种植。A DB63/T 12582014 3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镇地广村、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蓝家村地区。A.2 时间 2009-2012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A.3.1 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镇地广村 海拔2872.4米,年降水量620毫米,年平均气温0.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初期为3月29日,终期为11月5日,期间积温2007.2;日平均稳定通过 5初期为4月17日,终期为10月1日,期间积温1766.7,无霜期96天。土壤类型为黑钙土,质地轻壤土,土壤肥力水平:耕层有机质含量为4.18、全氮为 0.22、全磷为 0.16,全钾为 2.23%,碱解氮152.00毫克/千克、有效磷4.14毫克/千克、速效钾129.11毫克/千克。属高位脑山区,无灌溉条件。A.3.2 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蓝家村 海拔2500米,年降水550毫米,年平均气温3.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0的初期为3月18日,终期为11月4日,期间积温2482.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的初期为4月14日,终期为10月5日,期间积温2154.0,无霜期120天。土壤类型为暗栗钙土,质地中壤土,土壤肥力水平:耕层有机质含量为3.52、全氮为 0.20、全磷为 0.17、全钾为 2.30、碱解氮122.03毫克/千克、有效磷3.64 毫克/千克、速效钾125.67毫克/千克。属高位水地。DB63/T 12582014 4 A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生产能力 2011年在湟中县上新庄镇种植0.033公顷(1亩),产量0.341吨/公顷(22.74千克/亩)。2012年在湟中县上新庄镇种植0.100公顷(1.50亩),产量0.560吨/公顷(24.31千克/亩)。2012年在互助县东和乡种植0.020公顷(0.50亩),产量0.365吨/公顷(37.31千克/亩)。2012年在大通县桦林乡种植0.230公顷(3.50亩),产量0.321吨/公顷(21.39千克/亩)。2012年门源县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站种植0.033公顷(0.50亩),产量0.320吨/公顷(21.32千克/亩)。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