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13.020.01 Z 04 备案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675 2014 代替 DB11/T 675-2009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医药制造业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cleaner production for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2014-12-17发布 2015-04-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675 2014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评价指标体系.3 5 评价方法.11 5.1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11 5.2 医药制造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13 6 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数据来源.13 6.1 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13 6.2 数据采集.16 参考文献 17 DB11/T 675 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11/T 675-2009清洁生产标准 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本标准与 DB11/T 675-200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化学药品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生产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本标准 由北京市经济 和 信息 化 委员会、北京市发展 和 改革委员会提 出。本标 注由北京市经济 和 信息 化 委员会归口。本标准 由北京市经济 和 信息 化 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 单位:北京 中 竞同创能 源 环境技 术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医药行业 协会、北京同仁堂科技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史新华、胡小燕、贾春涛、耿磊、高建芝、张道新、刘万添、李瑞俊、王玲、刘莉、王书堂、王焕凤、路伟、郭钺、贾丽娜。DB11/T 675 2014 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医药制造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药制造业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本标准 适 用 于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药饮片加工及中成药生产行业的清洁生产 审核、评 估 与 绩效 评价。兽 用药品制药业的清洁生产评价 可 参照本标准 执 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 期 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 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 版 本(包括所 有 的 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2589 综合 能 耗 计算通则 GB/T 11914 水质 化学 需氧量 的 测 定 重铬酸盐 法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 17167 用 能单位能 源计 量器具配备 和 管理 通则 GB/T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 制标准 GB 21904 化学 合 成 类 制药工业 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 21906 中药 类 制药工业 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 21908 混装 制剂 类 制药工业 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 HJ/T 38 固 定 污染 源 排气 中 非甲烷总烃 的 测 定 气 相 色谱 法 HJ 535 水质 氨氮 的 测 定 纳氏 试剂 分光光度 法 DB11/307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 DB11/50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 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不 断 采 取 改 进设 计、使 用清洁的 能 源和原料、采用 先进 的工 艺 技 术与 设备、改 善 管理、综合利 用 等措 施,从 源 头削减污染,提高 资 源 利 用 效 率,减 少 或者避免 生产、服务 和产品 使 用 过程 中 污染物 的产生和 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 对人 类健康 和 环境 的 危害。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cleaner production 由 相 互联 系、相 对 独 立、互 相 补充 的系 列 清洁生产 水 平 评价指标 所 组 成的,用 于 评价清洁生产 水 平的指标集 合。DB11/T 675 2014 2 3.3 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 indicators for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quipment 产品生产中采用的生产工 艺 和 装备 的 种 类、自动 化 水 平、生产规 模 等 方 面 的指标。3.4 资源能源消耗指标 indicators for resourc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在 生产 过程 中,生产 单位 产品 所需 的 资 源与 能 源 量等 反 应 资 源与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的指标。3.5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indicators for resourc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生产 过程 中 所 产生 废物 可 回收 利 用 特征 及 废物 回收 利 用 情况 的指标。3.6 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指标 indicators for pollutants generation and blow-off 单位 产品生产(或 加工)过程 中,产生 污染物 的 量(末端处 理 前)与 排放 的 量(末端处 理 后)。3.7 产品特征指标 indicators for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影响 污染物 种 类 和数 量 的产品性 能、种 类 和 包装,以 及 反映 产品 贮存、运输、使 用和 废 弃后 可能 造 成的 环境 影响 等 的指标。3.8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indicators for cleaner production management 对 企业 所 制定和 实施 的 各 类 清洁生产 管理 相 关 规 章、制 度 和 措 施 的要 求,包括 执 行 环 保 法规 情况、企业生产 过程管理、环境 管理、清洁生产 审核、相 关 环境 管理等 方 面。3.9 限定性指标 restrictive indicators 在 清洁生产 水 平 评价指标体系中,对 节 能 减排 有 重大 影响 的指标,或者 法 律 法规 明确 规定、相 关 标准要 求强 制 执 行的指标。3.10 指标基准值 indicator baseline 为 评价清洁生产 状态 所 确 定的指标 对 照 值。3.11 指标权重 indicator weight 衡 量 各 评价指标 在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 重 要 程度。3.12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dex of cleaner production 根 据 一 定的方法和 步骤,对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进 行 综合 计算 得到 的数 值。DB11/T 675 2014 3 3.13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 manufacture of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s 采用化学方法 将 有 机 物或 无机 物 通 过 化学 反 应 生成化学药品 或 化学原料药的生产 过程。3.14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manufacture of chemical medicine 通 过混合、加工、配 置,将 药 物 活 性成 分 和 辅 料制成药 物 剂 型 的生产 过程。3.15 中药饮片加工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decoction pieces 中药 材 经 过 按中医药 理 论、中药 炮 制方法,经 过 加工 炮 制 后 可 直接 用 于 中医 临床 的中药。3.16 中成药生产 manufactur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以 中草药 为 原料,经 制剂加工制成 各种 不同 剂 型 的中药制品。4 评价指标体系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 1,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2,中药饮片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 3,中成药生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 4,清洁生产 管理 指标 见表 5。表 1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序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级 级 1 生产 工 艺 及 装 备 指 标 20 化学 合 成 尾 气 处 理(*)5 配备废气 处 理 系 统,使其 有组织 排放 2 设备 密闭 程度 5 100%设备 密闭操作 85%以 上 设 备 密闭操作 70%以 上 设备密闭操作 3 设备 机械 化 程度 5 生产 全 过程 机械 化 连续 操作,无 人 工 转移 精 制 过程 无 人 工 转移 4 工 艺、设备先进 程度 2.5 采用 国际 先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产 设备 85%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采用 国际 先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产 设备 80%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采用 国际 先进水 平 工 艺,主 要生产 设备 70%以 上为 先 进水 平 DB11/T 675 2014 4 表 1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续)序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5 淘汰落后 设备、生产工 艺 执 行 情况(*)2.5 不应 使 用 国家 和 地 方 明令淘汰 或 禁止 的 落后工 艺 和 设备 6 资 源 能 源 消耗 指标 15 单位 产品 综合能 耗 tce/t 5 5 9 15 7 单位 产品 新 鲜水消耗 m3/t 5 500 700 1000 8 纯 化 水 产 水率 5 90%85%75%9 资 源 综合 利 用 指标 15 冷却 水 循 环 利 用 率 4 99%97%95%10 溶媒 回收 率(*)5 85%75%65%11 锅炉 能 源 消耗种 类 3 燃 气 12 水资 源 梯 级 使 用 3 设备或 容 器等 清 洗 水 梯 级 使 用 13 污染 物 产 生和 排放 指标 30 单位 产品 COD产生 量 kg/t 3 210 300 400 14 单位 产品NH3-N产生 量 kg/t 3 135 180 270 15 单位 产品 危废产生 量 kg/t 5 35 50 70 16 水污染物排放(*)4 符 合 GB 21904、DB11/307的要 求 17 粉尘 排放(*)5 符 合 DB11/501的要 求 18 非甲烷总烃排放(*)5 符 合 DB11/501的要 求 19 恶臭污染物排放(*)5 符 合 GB 14554的要 求 20 产品 特征 指标 4 产品 一 次 生产合 格 率 4 99%98%97%21 清洁 生产 管理 指标 16 详 见表 5 DB11/T 675 2014 5 表 1 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续)注:带(*)为 限 定性指标。表 2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序 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级 级 1 生产 工 艺 及 装 备 指 标 20 加工 2 使 用 密闭 设备 且安 装除 尘 装 置 2 制 粒 3 一步 制 粒 混合、制 粒、干燥 分 步操 作 3 压 片 2 使 用 密闭 设备 且安 装除 尘 装 置 4 包 衣(*)3 改 进 工 艺,采 用 水 性 溶 剂,并 配 套安 装 尾气 处 理装 置 配 套安 装 尾 气 处 理装 置 5 胶囊填 充 2 使 用 密闭 设备 且安 装除 尘 装 置 6 灌封 3 联 动 装 置 洗、烘、灌、封 分 步操作 7 工 艺、设备先进程度 2.5 采用 国际 先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产 设备 85%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采用 国际 先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 产 设备 80%以 上为 先进 水 平 采用 国际 先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产 设备 70%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8 淘汰落后 设备、生产工 艺 执 行 情况(*)2.5 不应 使 用 国家 和 地 方 明令淘汰 或 禁止 的 落 后 工 艺 和 设备 9 资 源 能 源 消耗 指标 21 单位 产 品 综合 能 耗 片剂 kgce/10000 tables 4 3 8 15 10 针 剂 tce/10000 bottles 4 0.2 0.5 1 11 单位 产 品 新 鲜 水消耗 片剂 m3/10000 tables 4 0.1 0.5 0.9 12 针 剂 m3/10000 bottles 4 10 12 15 13 纯 化 水 产 水率 5 90%85%75%DB11/T 675 2014 6 表 2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续)序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级 级 14 资 源 综合 利 用 指标 9 冷却 水 循 环 利 用 率 5 99%97%95%15 锅炉 能 源 消耗种 类 4 燃 气 16 污染 物 产 生和 排放 指标 30 单位 产 品 废水 产生 量 片剂 m3/10000 tables 2 0.1 0.3 0.7 17 针 剂 m3/10000 bottles 2 8 9.5 12 18 单位 产 品 COD产生 量 片剂 kg/10000 tables 2 0.1 0.3 0.5 19 针 剂 kg/10000 bottles 2 0.05 0.15 0.3 20 单位 产品危废 产生量 片剂 kg/10000 tables 3 0.1 0.3 1 21 针 剂 kg/10000 bottles 3 0.3 0.7 1.2 22 水污染物排放(*)2 符 合 GB 21908、DB11/307的要 求 23 粉尘 排放(*)5 符 合 DB11/501的要 求 24 非甲烷总烃排放(*)5 符 合 DB11/501的要 求 25 恶臭污染物排放(*)4 符 合 GB 14554的要 求 26 产品 特征 指标 4 产品 一 次 生产合 格 率 2 99%98%97%27 一 次 包装合 格 率 2 99%98%97%28 清洁 生产 管理 指标 16 详 见表 5 注 1:产品产 量 折 算成标准产品,片剂标准产品 0.1g/table,针 剂标准产品 5mL/bottle。注 2:带(*)为 限 定性指标。DB11/T 675 2014 7 表 3 中药饮片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序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 标 权 重 级 级 级 1 生产 工 艺 及 装 备 指 标 20 净 制 拣选 3 具备 机 选条 件 的原料 全 部 机 械 拣选,人 工 拣选时 使 用 可 调速皮带传送 80%具备 机械 拣选 的原 料 机械 拣选 人 工 拣选 2 清 洗 3 具备 机械 清 洗条 件的原料 全 部 机械 设备 清 洗 80%具备 机械 清 洗条 件的原料 机械 设备 清 洗 人 工清 洗 3 切 制成品 率 2 95%93%90%4 粉碎 2 使 用 密闭 设备 且安 装除 尘 装 置 5 粉碎 收 率 2 95%90%85%6 炒 制 3 使 用 电力 或 燃 气 炒 制 设备 7 工 艺、设备先 进程度 2.5 采用 国 内 先进水 平 工 艺,主 要生产 设备 85%以 上为 先 进水 平 采用 国 内 先 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产 设备 80%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采用 国 内 先 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产 设备 70%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8 淘汰落后 设备、生产工 艺执 行 情况(*)2.5 不应 使 用 国家 和 地 方 明令淘汰 或 禁止 的 落后工 艺 和 设备 9 资 源 能 源 消耗 指标 17 单位 产品 新鲜 水消耗 m3/t 8 1.25 2 3.75 10 单位 产品 综合 能 耗 tce/t 9 0.05 0.1 0.2 11 资 源综合 利 用 指标 13 冷却 水 循 环 利 用 率 5 99%97%95%12 水资 源 梯 级 使 用 4 原料清 洗 过程 中,水资 源 梯 级 使 用 13 锅炉 能 源 消 耗 种 类 4 燃 气 14 污染 物 产 生和 排放 指标 30 单位 产品 废水 产生 量 m3/t 4 1.0 1.5 3.0 15 单位 产品COD产生 量 kg/t 4 0.2 0.5 1.0 DB11/T 675 2014 8 表 3 中药饮片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续)序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 标 权 重 级 16 水污染物排 放(*)4 符 合 GB 21906、DB11/307的要 求 17 粉尘 排放(*)6 符 合 DB11/501的要 求 18 非甲烷总烃排放(*)4 符 合 DB11/501的要 求 19 恶臭污染物排放(*)8 符 合 GB 14554的要 求 20 产品 特征 指标 4 产品 一 次 生 产 合 格 率 2 99%98%97%21 一 次 包装合 格 率 2 99%98%97%22 清洁 生产 管理 指标 16 详 见表 5 注 1:带(*)为 限 定性指标。注 2:单位 产品 新 鲜 水消耗 指标和 单位 产品 废水 产生 量 指标 不适 用 于 毒 性饮片生产。表 4 中成药生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序 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级 级 1 生产 工 艺 及 装 备 指 标 20 提 取 3 动态 提 取 静 态 提 取 2 粉碎 收 率 2 99%98%95%3 制 粒 3 一步 制 粒 混合、制 粒、干燥 分 步操作 4 压 片 2 使 用 密闭操作 设备,安 装配 套 除 尘 装 置 5 和 坨 2 使 用 密闭操作 设备,安 装配 套 除 尘 装 置 6 灌封 3 联 动 装 置 洗、烘、灌、封 分 步操作 DB11/T 675 2014 9 表 4 中成药生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续)序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级 级 7 工 艺、设备先进程度 2.5 采用 国 内 先 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产 设备 85%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采用 国 内 先 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产 设备 80%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采用 国 内 先进水 平 工 艺,主要生 产 设备 70%以 上 为 先进水 平 8 淘汰落后 设备、生产工 艺 执 行 情况(*)2.5 不应 使 用 国家 和 地 方 明令淘汰 或 禁止 的 落后 工艺 和 设备 9 资 源 能 源 消耗 指标 17 单位 原料 煮提 阶段 用 水 量 m3/t 5 22 25 30 10 单位 产品 综合 能 耗 tce/t 8 1 3 5 11 纯 化 水 产 水率 4 90%85%75%12 资 源 综合 利 用 指标 13 乙醇 回收 率(*)3 90%80%70%13 冷却 水 循 环 利 用 率 4 99%97%95%14 锅炉 能 源 消 耗 种 类 3 燃 气 15 浓缩 工 序 余 热余 能 利 用 率(*)3 80%50%30%16 污染 物 产 生和 排放 指标 30 单位 产品 废水 产生 量 m3/t 2 25 35 45 17 单位 产品COD产生 量 kg/t 3 15 30 50 18 单位 产品NH3-N产生 量 kg/t 3 0.5 1.0 2.0 19 水污染物排 放(*)2 符 合 GB 21906、DB11/307的要 求 20 粉尘 排放(*)6 符 合 DB11/501的要 求 21 非甲烷总烃排放(*)8 符 合 DB11/501的要 求 DB11/T 675 2014 10 表 4 中成药生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续)序 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级 级 22 恶臭污染物排放(*)6 符 合 GB 14554的要 求 23 产品 特征 指标 4 产品 一 次 生 产 合 格 率 2 99%98%97%24 一 次 包装合 格 率 2 99%98%97%25 清洁 生产 管理 指标 16 详 见表 5 注:带(*)为 限 定性指标。表 5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序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基 准 值 级 基 准 值 级 基 准 值 1 清洁 生产 管理 指标 16 环境 法 律 法 规标准 执 行 情况(*)1.5 符 合 国家 和 地 方相 关 环境 法 律、法规 2 产业 政策 执行 情况(*)1.5 符 合 国家 和 地 方相 关 产业 政策 3 开 展 清洁生 产 审核 情况 1.5 企业 开 展 了清洁生产 审核,设 有清洁生产 管理 部门 管理 人员 企业 开 展 了清洁生产 审核,并 建 立 了 持 续清洁生产 机 制 企业 开 展 了清洁生产 审核 4 岗 位 培训 1.5 对 所 有 岗 位 进 行定 期 培训 对 80%岗 位 进 行定 期 培训 对 50%岗 位 进 行定 期 培训 5 环境 管理 1.5 通 过 环境 管理 体系 认证 健 全、完善 环 境 管理 制 度 并 纳 入 日 常 管理 较 完善的 环境管理 制 度 DB11/T 675 2014 11 表 5 清洁生产管理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续)序号 一级 指标 一级 指标 权 重 二级 指标 单位 二级 指标 权 重 级 基 准 值 级 基 准 值 级 基 准 值 6 能 源计 量管 理 1.5 能 源计 量器具配备 符 合 GB17167的要 求;配备 专职 管理 人员;制定 年 度、月 度 能源 使 用计 划,能源指标 在 公司 内部 分 解 能 源计 量器具配备 符 合GB17167 的要求;配备 专职管理 人员,制定 年 度、月 度能 源 使 用计 划 能 源计 量器具配备 符 合GB17167的要求;配备 兼职管理 人员 7 环境 监 测 及 信息公 开(*)2 建 立 主要 污染物 监 测 制 度,按相 关 部门 要 求 进 行 环 境 监 测 和 信息公 开 8 固 体 废 弃 物 处 理 处置情 况(*)2 对 一 般 固 体 废 弃 物进 行 分类、收 集、回收、处 理;危险废 弃 物 按照 国家 危险废物 名录 进 行 辨识、分类管理,按照 GB 18597相 关 规定 贮存,按照中 华人 民共 和 国 固 体 废物污染 环境 防治 法 进 行 处置 9 排污 口 规范 化 管理(*)2 排污 口 设 置 符 合 排污 口 规范化 整 治 技 术要 求(试行)相 关 要 求 10 环境应 急预 案 有效 1 编制系 统 的 环境应 急预案 并 定 期 开 展环境应 急演练 注:带(*)为 限 定性指标。5 评价方法 5.1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5.1.1 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综合 评价指数 是 描述 和评价 被 考 核 企业 在 考 核 年 度 内 清洁生产 总 体 水 平 的 一 项 综合 指标,按 公 式(1)进 行计算。(1)式 中:P 企业清洁生产 综合 评价指数,其 值在 0-100之间;Pa 定 量 评价指标 总分 值;Pb 定性评价指标 总分 值。5.1.2 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企业清洁生产定 量 评价指标的考 核 评 分,以 企业 在 考 核 年 度 各 项 二级 指标 实 际 达 到 的数 值为 依 据,定 量 评价指标 分 数 为各二级 定 量 指标考 核 评 分 之 和,按 公 式(2)进 行计算。DB11/T 675 2014 12(2)式 中:Pa 定 量 指标评价 总分 值;Pi 第 i项 定 量 二级 评价指标考 核 分 值。各二级 定 量 指标考 核 评 分 按 公 式(3)进 行计算。100/i ij iK S P=(3)式 中:Pi 第 i项 定 量 二级 评价指标考 核 分 值;Sij 第 i项 定 量 二级 评价指标中 不同 等 级 所 对应 的 分 值(j对应 级、级、级 不同 等 级);Ki 第 i项 定 量 二级 评价指标的 权 重 值。达 到级 基 准 值 对应 的 分 值 Si=100;达 到级 基 准 值 对应 的 分 值 80 Si 100,达 到级 基 准 值 对应 的 分 值 60 Si 80。对于 达 到级 或 级 基 准 值 对应 的 分 值 Sij按 实 际 达 到 的 水 平 用 差 值 法 取 值,不能满足 级 基 准 值 要 求 的,该项 指标 对应 的 分 值为 0。定 量 评价 二级 指标 从其 数 值情况 来 看,可 分 为 两 类 情况,对 二级 指标的考 核 评 分 Sij,根 据 其类 别 采 用 不同 的计算方法。一 类 是 该 指标的数 值 越 高(大)越 符 合 清洁生产要 求(如 溶媒 回收 率、余热余 能 利 用 率等 指标),即正向 指标。对 达 到级 基 准 值 正向 指标按 公 式(4)进 行计算,对 达 到级 基 准 值 正向 指标按 公 式(5)进 行计算。Si=80+20(Xi-Xmin(i))/(Xmax(i)-Xmin(i)(4)Si=60+20(Xi-Xmin(i))/(Xmax(i)-Xmin(i)(5)一 类 是 该 指标的数 值 越低(小)越 符 合 清洁生产要 求(如 能 耗、水耗等 指标),即逆向 指标。对 达 到级 基 准 值 逆向 指标按 公 式(6)进 行计算,对 达 到级 基 准 值 逆向 指标按 公 式(7)进 行计算。Si=80+20(Xmax(i)-Xi)/(Xmax(i)-Xmin(i))(6)Si=60+20(Xmax(i)-Xi)/(Xmax(i)-Xmin(i))(7)式 中:Xi 第 i项 评价指标企业 实 际 数 值;Xmax(i)第 i项 指标的 最大 值;Xmin(i)第 i项 指标的 最 小 值。5.1.3 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的调整 若某项 一级 指标中 实 际 参与评价考 核 的 二级 指标 项目 数 少于 该 一级 指标 所 含 全 部 二级 指标 项目 数(由于 该 企业 没 有 与 某 二级 指标相 关 的生产 内容 所 造成的 缺项)时,在 计算中 应 将 该项 一级 指标 所 属 各二级 指标的 权 重 值 均予 以 相 应 修 正,修 正 后得到 新 的 权 重 值为 Ki,使 该 一级 指标下 各二级 指标 权 重 之和 等 于 一级 指标 权 重,计算 公 式 如 式(8)所 示:(8)式 中:Ki 调 整 后二级 指标的 权 重 值;Ki 实 际 参与考 核 的 第 i项 定 量 二级 评价指标的 权 重 值;i 二级 指标 所 在一级 指标的 权 重。DB11/T 675 2014 13 如 由于 企业 未 统 计 该项 指标 值 而 造成 缺项,则 该项 考 核 分 值为 零。5.1.4 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企业定性评价指标 分 数 为各二级 定性指标考 核 评 分 之 和,按 公 式(9)进 行计算。(9)式 中:Pb 定性指标评价 总分 值;Qi 第 i项 定性 二级 评价指标考 核 分 值。满足 级 基 准 值 时,Qi取 值为 100;满足 级 基 准 值 时,Qi取 值为 90;满足 级 基 准 值 时,Qi取 值为 80,不 符 合 基 准 值 要 求 时,Qi取 值为 0。当 定性考 核 指标 没 有 级、级、级 等 级 区别 时,符 合 考 核 要 求 时 Qi取 值为 100,不 符 合 考 核 要 求 时 Qi取 值为 0。当 定性考 核 指标 级 和 级 合 并,符 合 基 准 值 要 求 时,Qi取 值为 100;当 定性考 核 指标 有 级 和 级 合 并,符 合 基 准 值 要 求 时,Qi取 值为 90。5.2 医药制造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本标准采用 限 定性指标评价和 综合 评价指数评价相 结 合 的方法,根 据 综合 评价指数 确 定企业清洁生 产 水 平 等 级。对 达 到一 定 综合 评价指数的企业,分 别 评定 为 清洁生产 领 先水 平(一级)、清洁生产 先进水 平(二级)、清洁生产 一 般 水 平(三 级)(见表 6)。表 6 医药制造业不同等级的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数 企业清洁生产 水 平 清洁生产 综合 评价指数 P 一级 P 92,限 定性指标 全 部 满足 级 基 准 值 要 求 二级 92P 83,限 定性指标 全 部 满足 级 及 以 上 基 准 值 要 求 三 级 83P 75,限 定性指标 全 部 满足 级 及 以 上 基 准 值 要 求 6 指标解 释 及计算方法、数 据来源 6.1 指标解 释 及计算方法 6.1.1 单位 原料 煮提阶段 用 水 量 单位 原料 煮 提 阶段 用 水量 指 每 煮 提 1吨 中药 材,所 用的 总水量。按 公 式(10)计算:zzzVeQ=(10)式 中:ez 单位 原料 煮 提 阶段 用 水量,m3/t;Vz 中药的 煮 提 过程 中用 水量总 和,m3;Qz 中药 材 的 煮 提 加工 量,t。DB11/T 675 2014 14 6.1.2 冷却水循环利 用 率 冷却 水 循 环 利 用 率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冷却 水 循 环 量 占 冷却 水总 用 水量 的比 率。按 公 式(11)计算:(11)式 中:R 冷却 水 循 环 利 用 率,%;Vr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冷却 水重 复 利 用 量总 和,m3;Vi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冷却 水 新 水量总 和,m3。6.1.3 溶媒回收率 溶媒 回收 率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回收 的 溶媒 量 与 使 用 溶媒 量 的比 例。按 公 式(12)计算:(12)式 中:Rb 溶媒 回收 率,%;Qh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回收 溶媒 重量,kg;Qs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使 用 溶媒 的 总重量,kg。6.1.4 单位 产品 新鲜水消耗 单位 产品 新 鲜 水消耗 是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每 生产 1吨 药品(或 单位 标准产品),所消耗 的 新 鲜 水(取水)。按 公 式(13)计算:uuVeQ=(13)式 中:eu 单位 产品 新 鲜 水消耗,m3/t(或 m3/10000 tables,m3/10000 bottles);Vu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生产 取水量,m3;Q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产品产 量,t(或 10000 tables,10000 bottles)。6.1.5 单位 产品综合 能耗 单位 产品 综合 能 耗 是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每 生产 1吨 药品(或 单位 标准产品),所消耗 的 综合 能 耗。综合 能 耗 应 按 GB/T 2589中规定的方法 进 行计算。按 公 式(14)计算:gEeQ=(14)式 中:eg 单位 产品 综合 能 耗,tce/t(或 kgce/10000 tables、tce/10000 bottles);E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综合 能 源 消耗量,tce(或 kgce);Q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产品产 量,t(或 10000 tables,10000 bottles)。DB11/T 675 2014 15 6.1.6 纯 化 水 产 水率 纯 化 水 产 水率 是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产生的 纯 化 水 的 量 与用 水量 的比 值。按 公 式(15)计算:1000=inoVVR(15)式 中:Ro 纯 化 水 产 水率,%;Vo 一 定 时 间 内,纯 化 水 产出 量,L;Vin 一 定 时 间 内,纯 化 水 系 统 用 水量,L。6.1.7 单位 产品 废水 产生量 单位 产品 废水 产生 量 是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每 生产 1吨 药品(或 单位 标准产品),生产 各 环 节 废 水 产生 量。按 公 式(16)计算:ccVeQ=(16)式 中:ec 单位 产品 废水 产生 量,m3/t(或 m3/10000 tables,m3/10000 bottles);Vc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各 生产 环 节 废水 产生 量,m3;Q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产品产 量,t(或 10000 tables,10000 bottles)。6.1.8 单位 产品 COD产生量 单位 产品 COD产生 量 是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每 生产 1吨 药品(或 单位 标准产品)COD 产生 量。按 公 式(17)计算:(17)式 中:CODci 单位 产品 COD产生 量,kg/t(或 kg/10000 tables,kg/10000 bottles);C1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各 生产 环 节 排放 口 COD排放 浓 度 平 均 值,mg/L;Vc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各 生产 环 节 废水 产生 量,m3;Q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产品产 量,t(或 10000 tables,10000 bottles)。6.1.9 单位 产品 NH3-N产生量 单位 产品 NH3-N产生 量 是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每 生产 1吨 药品(或 单位 标准产品)NH3-N产生 量。按 公 式(18)计算:(18)式 中:NH3-Nci 单位 产品 NH3-N产生 量,kg/t(或 kg/10000 tables,kg/10000 bottles);C2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各 生产 环 节 排放 口 NH3-N排放 浓 度 平 均 值,mg/L;DB11/T 675 2014 16 Vc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各 生产 环 节 废水 产生 量,m3;Q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产品产 量,t(或 10000 tables,10000 bottles)。6.1.10 单位 产品 危废 产生量 单位 产品 危废 产生 量 是 指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每 生产 1吨 药品(或 单位 标准产品)危废 产生 量。按公 式(19)计算:(19)式 中:HWci 单位 产品 危废 产生 量,kg/t(或 kg/10000 tables,kg/10000 bottles);Mc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各 生产 环 节 危废 产生 量,kg;Q 在一 定计 量 时 间 内 产品产 量,t(或 10000 tables,10000 bottles)。6.2 数 据采集 6.2.1 统 计 企业 新 鲜 水 的 消耗量、重 复 用 水量、产品产 量、能 源 消耗量等 应 以 年 报 或 考 核 周 期 报 表为 准。6.2.2 实 测 如 果 统 计数据 严 重 短缺,也 可 在 评价 周 期 内 采用 实 测 方法 取 得,实 测 周 期 不 宜 少于 一 个 月。6.2.3 采样 和监 测 本标准 污染物 产生指标的采 样 和 监 测 按照相 关 技 术规范 执 行,化学 需氧量 的 监 测 按 GB/T 11914规定 的方法 进 行,氨氮 的 监 测 按 HJ 535规定的方法 进 行,非甲烷总烃 的 监 测 按 HJ/T 38规定的方法 进 行,恶臭污染物 监 测 按 GB 14554规定的方法 进 行。DB11/T 675 2014 17 参 考 文 献 1 中 华人 民共 和 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