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DB34/T 2201-2014.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DB34/T 2201-201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DB34/T 2201-201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DB34/T 2201-201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DB34/T 2201-201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DB34/T 2201-201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4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2012014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1-25 发布 2014-12-25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201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归口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岳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叶云、江昌俊、王文杰、钱子华、方书苗、张必桦、吴琼、丁天生、胡留芳。DB34/T 22012014 1 山地茶园冻害防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地茶园冻害防护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新建茶园的地形与品种的选择、防风林建设、茶树种植,生产茶园越冬的肥水管理、茶园覆盖,春季冻害的防御,以及冻害的灾后恢复技术等。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山地茶园冻害的防护与灾后恢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767 茶树种苗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01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197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1591 茶树冻害气象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山地茶园 指海拔一般大于 500 m、相对高度大于 200 m,起伏明显并形成山体的地区种植茶树的园地。3.2 风冻害 指寒潮的侵袭造成气温急剧下降,伴随 45 级以上西北寒风使茶树受到伤害,受冻叶一般多呈青枯状。3.3 冰冻害 指低温使茶树枝叶遇冻雨或融雪结冰,或茶园土壤冻土层加深使茶树受害,受冻叶一般多呈赤枯状。3.4 晚霜冻害 DB34/T 22012014 2 指春季气温骤降,气温达到 0及其以下使正在生长的茶树芽叶受害,产生“麻点”或红焦状。3.5 抗寒品种 经省级或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鉴定的,冻害指数 10 的茶树良种。3.6 催芽肥 茶树越冬芽鳞片初展时进行的第 1 次追肥。4 新建茶园冻害的防御 4.1 地形选择 山地茶园尽量选择南坡建园,避免在海拔 800 m 以上的坡顶建园。4.2 品种选用 选用适制本地茶类的无性系抗寒品种,茶苗应符合 GB 11767 要求。4.3 防风林建设 风冻害频发的茶园应设透风结构的乔灌混交的防风林带,主林带应与寒风方向垂直,树种应选种常绿速生树种。4.4 矮化密植 冻害较重的茶园提倡双行、双株条栽种植,成年树冠高度为 6070 cm。5 茶园越冬风冻、冰冻害的防御 5.1 施足基肥 秋末冬初,结合深耕,施足越冬基肥,提高茶树抗冻能力。无公害认证茶园应按 NY/T 5018 要求执行、绿色食品茶园应按 NY/T 394 要求执行、有机茶园应按 NY/T 5197 要求执行。5.2 补足土壤水分 有灌溉条件的山地茶园,在茶园土壤上冻前,灌足水分,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大于 85。5.3 茶园培土 对幼龄茶园可采取培土越冬,春季再分次回土。未封园的成年茶园,可在茶树根际处覆土厚度为 1020 cm,春季施催芽肥时退土。培土可与行间覆盖同时进行。5.4 茶园覆盖 5.4.1 行间覆盖 DB34/T 22012014 3 因地制宜选用稻草等作物秸秆或夏秋季刈割的绿肥于入冬前在茶树行间覆盖,厚度为 510 cm。5.4.2 冠面覆盖 选用黑色遮阳网或作物秸秆直接覆盖茶树蓬面,并进行有效固定。越冬后日平均气温回升 10以上应及时揭开。5.4.3 拱棚覆盖 树冠高度在 30 cm 以下幼年茶园,可搭小拱棚覆盖。棚顶离树冠距离不少于 5 cm。生产茶园,根据树冠高度选建中拱棚或大拱棚覆盖。中拱棚跨度一般 36 m,高 1.3 m;大拱棚跨度一般 810 m,高 2 m。采用无滴薄膜覆盖,覆膜可在 11 月中下旬。越冬后日平均气温回升 10以上逐步揭膜。6 茶园晚霜冻害的防御 6.1 覆盖防冻 气温骤降前,越冬无冠面覆盖的茶园,用作物秸秆或多层遮阳网等覆盖蓬面;已揭网、揭膜的茶园须重新覆盖。气温回升正常后及时拆除覆盖物。6.2 风扇防冻 在茶园安装防霜扇,高度 7 m,间距为 30 m30 m,温度传感器放于茶树蓬面,开、闭启温度分别为 3.55.0。6.3 喷水防冻 安装有喷灌的茶园,在气温接近 0时开启,要连续到次日气温回升至 4.05.0时关闭。7 茶园冻害的灾后恢复技术 7.1 合理修剪 茶园冻害等级评定按 DB34/T 1591 评定。修剪时期一般在 2 月底 3 月初。一级冻害不修剪或轻修剪;二级至四级冻害修剪时,采取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剪口位置比枝条枯死部位低 12 cm。7.2 浅耕施肥 一般在 2 月底 3 月初进行。茶园浅耕松土,有利于地温的提高。重施催芽肥,要比原氮肥施用量增加 20左右,同时按 N:P:K 比例为 3:1:1,补充相应的磷、钾肥。7.3 培养树冠 受冻后轻修剪、深修剪的茶树,春茶应留 1 叶采;重修剪或台刈的茶树,则以养树为主,重新复壮树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