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160 B 3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 52/T 833.22013 烤烟有机生产规范 第2 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Organic Production Practice of Flue-cured Tobacco Part 2 Cultivation Practice 2013-06-25发布 2013-07-25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2/T 833.2201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品种.2 5 育苗.2 6 种植.3 7 病虫草害治理.4 8 烟叶采烤.4 9 贮藏和运输.5 10 记录.5 11 其他.5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6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烤烟有机生产档案文件.9 DB52/T 833.2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烟草公司遵义市公司、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省烟草公司黔南州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文杰、赵会纳、李洪勋、王玉平、梁永江、董安伟、丁福章、陈森、许红庆、李余湘、陈雪、雷波、霍沁建、胡如忠、莫静静、高维常、陈伟、陈懿、任竹、时宏书。DB52/T 833.22013 1 贵州烤烟有机生产规范 第2 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烤烟有机生产过程中的品种、育苗、种植、病虫草害治理、烟叶采烤、贮藏和运输等生产环节的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烤烟有机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771.1 烟草术语 第1部分:烟草栽培、调制与分级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GB/T 25241.1 烟草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第1部分:漂浮育苗 GB/T 23219 烤烟烘烤技术规程 GB/T 23221 烤烟栽培技术规程 YC/T 43 烟草原种、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YC/T 210.3 烟草代码 第3部分:烟草品种代码烟草种子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771.1中界定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8771.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 苗床期 seeding stage 从播种至成苗所经历的时间。3.2 井窖式移栽 well-like transplanting 指在土壤墒情好的待栽垄体上,使用专用工具制作一定规格的井窖,将烤烟小苗植入井窖内,浇入少了定根水的移栽方法。3.3 种植密度 stand density;plant population 单位面积烟田实际种植的烟株数。通常以株/公顷表示。DB52/T 833.22013 2 3.4 打顶 topping 摘除烟株顶端,杜绝烟株内部营养物质为开花结果而消耗,促进营养物质供应烤烟生长,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的一种农艺措施。分现蕾打顶、初花打顶等。3.5 抹杈 skuckring;sucker picking 烟株打顶后当腋芽长约3cm左右时把腋芽摘除的过程。3.6 抑芽剂 suckercide;sucker killing agent 对烟株的腋芽具有杀伤或抑制其生长作用的物质。4 品种 品种应符合YC/T 43和YC/T 210.3中的相关规定。品种应适应性广,抗病抗虫性强。品种布局遵循生物及遗传多样化原则。5 育苗 5.1 壮苗标准 5.1.1 苗龄 40 天45 天,苗的高度(盘面至生长点)3cm5cm,带2 个3 个绿色功能叶,茎叶上无任何病斑。5.1.2 根系发达多为白根,无明显主根。5.1.3 移栽后无缓苗期,早生快发,生长势较强。5.1.4 烟苗大小均匀,整齐一致,群体健壮、生长势强;成苗率 90%以上。5.2 育苗地 有机生产育苗应与常规育苗分开,育苗地应排除连作地或病虫害发生地,靠近清洁水源,离村寨500m以上。育苗过程中,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及化学农药等禁用物质。5.3 薄膜 只允许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塑料薄膜产品,使用后应清除。禁止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5.4 基质和育苗肥 育苗所用的基质和育苗肥应符合GB/T 19630.1中规定。5.5 种子 禁止使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烟草种子,禁用化学合成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处理种子。5.6 苗床期管理 DB52/T 833.22013 3 5.6.1 清洁 育苗过程中所用漂浮盘、剪叶机和喷雾器等器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操作前用肥皂和清水洗手。5.6.2 防治藻类 可采用硫酸铜(天然)防治藻类。5.6.3 剪叶 剪叶时间:在烟苗封盘时剪叶一次。剪叶方法:控大、促小、留中间,使烟苗的生长整齐一致。剪叶前后用硫酸铜(天然)消毒剪叶工具。5.6.4 病虫害防治 育苗棚内应加盖防虫网,蚜传病毒病严重的烟区,要求采用网罩阻隔法避蚜防病,选用无色砂网40目左右。有害生物控制可采用通过有机认证的药剂或采用本部分附录A中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和措施进行防治。其他管理措施参照GB/T 25241.1执行。6 种植 6.1 轮作 以有机产业带为基础,融入大农业,轮作作物应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市场需求,轮作作物栽培应符合GB/T 19630.1中规定。6.2 整地移栽 6.2.1 起垄 按GB/T 23221执行,起垄所用器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洁。6.2.2 密度 根据烤烟品种特征,合理密植,栽培密度建议在常规烤烟生产基础上增加15%25%。6.3 地膜 应选择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塑料薄膜产品,使用后应清除。禁止焚烧,禁止使用聚氯类产品。6.4 移栽 采用井窖式移栽。6.5 施肥 6.5.1 肥料种类 DB52/T 833.22013 4 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化学肥料,可使用符合本部分附录A.3的物质。投入使用的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表1的限制。应严格控制矿物肥料的使用量,以防止土壤重金属积累。表1 重金属含量限值 重金属 肥料中限值(mg/kg)重金属 肥料中限值(mg/kg)汞(Hg)5 铅(Pb)250 镉(Cd)5 铜(Cu)250 砷(As)75 铬(Cr)250 镍(Ni)200 锌(Zn)500 6.5.2 施肥量 中等肥力烟地施氮量7.0kg/667m27.5kg/667m2;高肥力烟地施氮量6.5kg/667m27.0kg/667m2;其中油枯氮量占总施氮量的20%以上。6.5.3 施肥方式 施氮量基肥和追肥比例为2:1。基肥于烟田开厢起垄时条施于垄沟内,追肥于移栽后结合揭膜、中耕、除草、培土和上高厢施用,施用时在烟株旁10cm15cm处用器具打孔施肥或兑水灌施。施肥器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6.5.4 土壤养分管理 应每2年检测一次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应通过适当的耕作与栽培措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回收、再生和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来补充因植物收获而从土壤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另外可利用豆科植物、免耕或土地休闲等进行土壤肥力的恢复。6.6 打顶及抹芽 当50%的烟株现蕾至中心花开放时一次性打顶。打顶后及时手工抹芽,不应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抑芽剂。可以使用菜油或浓盐水涂抹腋芽。抹芽用具使用前要充分清洗。7 病虫草害治理 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物理、生物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等方式进行防治。7.1 病虫害治理 可按照本部分附录A.1的规定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通过本部分附录A.2中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和措施进行防治。黄板和喷雾器等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7.2 草害治理 应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进行防除,禁用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除草剂。8 烟叶采烤 DB52/T 833.22013 5 8.1 采收 参照GB/T 23219执行。8.2 烘烤 8.2.1 采用散叶密集烘烤技术进行烘烤。8.2.2 适宜起火温度 3435。8.2.3 变黄阶段 烟叶变化达到全黄、叶片发软;变黄后期应先少量排湿,干球温度不宜过高应采用40,避免采用42;然后再升温定色;烘烤时间下部烟叶为45h50h,中部和上部烟叶为55h65h。8.2.4 定色阶段 及时通风排湿,干燥叶片,将烟叶颜色固定。定色阶段前期湿球温度34,后期3637。烘烤时间:下部烟叶20h35h,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35h40h。8.2.5 干筋阶段 主筋干燥,防止烤红。烘烤时间:根据烟叶主筋干燥程度而定。9 贮藏和运输 9.1 贮藏 9.1.1 应对仓库进行清洁,并采取有害生物控制措施。9.1.2 允许使用常温贮藏、气调、温度控制、干燥和湿度调节等储藏方法。9.1.3 有机生产烟叶应单独贮藏,并进行信息化管理。若无法单独贮藏,应划出特定区域,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标签等措施。9.2 运输 9.2.1 应使用专用运输工具。若使用非专用的运输工具,应在装载有机生产烟叶前对其进行清洁,避免常规产品混杂和禁用物质污染。9.2.2 在有机生产烟叶包装物上,应有清晰的有机标识及有关说明。10 记录 在整个烤烟有机栽培过程中应参照本部分附录B做好生产培训、生产物资购买、土壤培肥、堆肥生产、设备清洁、烟叶运输、销售、出入库、申/投诉记录和烤烟有机生产农事操作等记录,并将记录存档。11 其他 及时去除残体,禁止焚烧。其他管理按GB/T 23221 执行。DB52/T 833.22013 6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 A.1 烤烟有机生产各阶段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表 综合治理措施 育苗 做好苗床选地,稻田作苗床要开好排水沟。按烤烟有机生产技术方案要求的播种量和播种期统一供种、播种。育苗床应设置防虫网及黄色粘虫板防治蚜虫。严格进行苗床、浮盘、基质消毒处理。接触烟苗前,手和工具进行严格消毒,严禁在苗床内吸烟。加强苗床温湿度管理,勤查苗床,发现病害及时实施农业措施和对症下药。移栽 做好栽前烟地春耕和清洁工作,清除烟地堆放或散落的烟杆烟桩等。起垄移栽,开好排、栏水沟,严防烟地过水和积水。按有机生产规范要求进行适量施肥和合理密植。严禁施用(含追肥)混有烟杆等残余的农家肥。在规定移栽期范围内,宜适当早栽。移栽适当数量预备苗。大田 移栽20天内,拔病株补健苗,特别注意发生TMV花叶病烟地此项操作的卫生要求。严格执行脚叶、烟花、烟杈、烟根、烟杆等异地销毁制度,恶化烟地有害生物的生存条件,保持良好的田间卫生。严格执行人工打顶抹杈及烟地杂草防除。勤查烟地,发生病害时依防治指标对症下药,及时合理做好农药防治工作:栽后15天左右,开始勤查烟地,注意野火病等叶斑类病害;栽后50 天左右,注意白粉病,重点查遮阴地、施肥过量地和地膜烟;采收下二棚时,注意赤星病。全面实施物理生物防治,严禁施用任何化学合成农药。采收结束,尽快做好“烟根茎和残余的处理”工作,烟杆、烟根、烟桩等要严格进行异地销毁处理;及时翻犁板土进行抗冬。DB52/T 833.22013 7 A.2 烤烟有机生产病虫害治理允许使用的制剂品种表 有害生物种类 制剂名称 使用浓度 使用方法 石硫合剂 800-1000倍 喷雾 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波尔多液 150倍 喷雾 黑胫病(根黑腐病)百抗芽孢杆菌 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 喷雾 赤星病 10%多抗霉素 800倍 喷雾 0.5%卫保水剂 500-600倍 喷雾 白粉病 波尔多液 幼苗200倍 成苗180倍 大田150倍 喷雾 0.6苦参碱水剂 1000倍 喷雾 烟青虫、烟蚜 苏云金杆菌 750倍 喷雾 茶枯+生石灰 茶枯+生石灰各300kg/hm2 穴施 白僵菌 15000g/hm2,稀释成750倍液 灌根 地老虎 苏云金杆菌 750倍 喷雾 0.5%氨基寡聚糖水剂 800-1000 1500mL/hm2 喷雾 烟草病毒病 中药植物营养胶 120倍 喷雾 DB52/T 833.22013 8 A.3 烤烟有机生产中允许使用的投入物质表 物质类别 物质名称和组分 使用条件 植物材料(秸秆、绿肥等)畜禽粪便及其堆肥(包括圈肥)经过堆制并充分腐熟 畜禽粪便和植物材料的厌氧消化产品(沼液、沼渣)海草或海草产品 仅直接通过下列途径获得:物理过程,包括脱水、冷冻和研磨;用水或酸和/或碱溶液提取;发酵 木料、树皮、锯屑、刨花、木灰、木炭及腐殖酸物质 来自采伐后未经化学处理的木材,地面覆盖或经过堆制 动物来源的副产品(血粉、肉粉、骨粉、蹄粉、角粉、皮毛、羽毛和毛发粉、鱼粉等)未添加禁用物质,经过堆制或发酵处理 蘑菇培养废料和蚯蚓培养基质 培养基的初始原料限于本附录中的产品,经过堆制 食品工业副产品 经过堆制或发酵处理 草木灰 作为薪柴燃烧后的产品 I.植物和动物来源 饼粕 不应使用经化学方法加工的 磷矿石 天然来源,镉含量小于等于90mg/Kg五氧化二磷 钾矿粉 天然来源,未通过化学方法浓缩。氯含量少于60%。硼砂 微量元素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镁矿粉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天然硫磺 石灰石、石膏和白垩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粘土(如珍珠岩、蛭石等)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氯化钠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窑灰 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碳酸钙镁 天然来源,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II.矿物来源 泻盐类 未经化学处理、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可生物降解的微生物加工副产品,如酿酒和蒸馏酒行业的加工副产品 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III.微生物 来源 天然存在的微生物配制的制剂 未添加化学合成物质 DB52/T 833.22013 9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烤烟有机生产档案文件 表B.1 烤烟有机生产农事记录表 地块号 面积 记录人 整地时间 起垄 施用底肥时间与用量 移栽时间与品种 查苗补苗 施用追肥时间与用量 中耕除草、培土上厢 打顶抹芽 病虫害防治 第一次采烤 第二次采烤 第三次采烤 第四次采烤 第五次采烤 第六次采烤 第七次采烤 表B.2 烤烟有机生产苗期管理记录表 注:以上记录应做到定时、定质与定量,购买的物资要保留发票与产品标签。记录人:地块号:播种时间:播种品种:间苗:剪叶:炼苗:病虫害防治:施肥:DB52/T 833.22013 10 表B.3 有机生产土壤培肥记录表 时 间 地块号 作物名称 肥料名称 使用量 肥料来源(外购/自制)记录人 表B.4 有机农业堆肥生产记录表 日 期 原料名称 原料配比 堆制温度 翻堆次数 堆制数量 负责人 表B.5 有机生产农事记录表 地块号:时 间 作物名称 作业内容 实施人员 注:农艺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播种日期、种苗培育、土地耕作时间和方式、杂草控制等。表B.6 烤烟有机生产基地收获记录表 农场:有机种植 常规种植 缓冲带 面积 品种 产量 面积 品种 产量 品种 产量 填表人: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 DB52/T 833.22013 11 表B.7 烤烟有机生产运输记录表 日期 运输工具名称/车牌号 车辆清洁方式 批号 运输量 运输起始地点 填表人: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 表B.8 设备清洁记录表 日期 设备名称 清洁方式/清洁使用物质 记录人 表B.9 申/投诉记录表 投 诉 人 单 位 投诉日期 受理人 投诉内容:调查结果:处理措施:处理结论:主办人:负责人:表B.10 烤烟有机生产培训记录表 日期 主办方 参与培训人员 内容 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填表人: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 DB52/T 833.22013 12 表B.11 烤烟有机生产物资购买记录表 时 间 购入物资 单 价 数 量 记录人 表B.12 召回记录表 召回日期 受理人 召回原因:调查结果:处理措施:处理结论:主办人:负责人:a 填表人: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 表B.13 烤烟有机生产出入库记录表 仓库编号 产品批号 重 量 入库日期 出库日期 记录人 填表人: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 表B.14 烤烟有机生产销售记录表 日期 批号 销售量 收购点 调拨单位 记录人 填表人: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 表B.15 仓库清洁记录表 日 期 仓库编号 清洁方式 记录人 填表人:审核人:日期:年 月 日 _ DB52/T 833.2-20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