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11/T 1368-2016.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11/T 1368-20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11/T 1368-20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11/T 1368-201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11/T 1368-201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DB11/T 1368-201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13.030.40 Z7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368 2016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Laboratory Hazardous Wast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6-12-22发布 2017-0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368 2016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分类.2 6 投放.2 7 暂存.3 8 转运.4 9 贮存.4 10 利用处置.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流程.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实验室危险废物 25升容器规格.6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实验室危险废物标签.7 附录 D(规范性附录)投放登记表(正/副联).9 DB11/T 1368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中心、北京 金隅红树林 环保 技 术 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 主 要起草 人:唐丹平、任立明、肖晓峰、田巍、姜雨生、高晓颖、谢凯、张效颖、李敬东、张桂金。DB11/T 1368 2016 III 引 言 为加强 实验室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防止造成 环境 污染,根 据 中 华人民共 和 国 固体废物 污染 环境 防治法、北京市 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法 规的规定,结合 北京实 际,制 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 了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投放、暂存、转运和贮存 过 程 应遵循 的 技 术要求。DB11/T 1368 2016 1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投放、暂存、转运和贮存 过 程 应遵循 的 技 术要求。本标准 适 用 于所有产生 实验室危险废物单位的环境管理。本标准 不适 用 于感染 性、病 理性、损伤 性、剧毒 性、爆炸 性废物的环境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5562.2 环境保护 图形 标 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 18191 包装 容器 危险品 包装 用 塑料桶 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 污染 控 制 标准 HJ 2025 危险废物 收集 贮存 运 输 技 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实验室危险废物 laboratory hazardous waste 在研究、开发 和 教 学 活动 中,化学和 生 物实验室 产生 的废物。包括无机 废 液、有 机 废 液,废 弃 化学试剂,含 有 或直接沾 染 危险废物的实验室 检测样 品、废 弃包装 物、废 弃 容器、清洗杂 物和 过 滤介质 等。3.2 分类 classification 为 满足收集、贮存和转 移 利用处置的 需 要,将 实验室危险废物 按照形态 和危险 特 性分 别 归类。3.3 投放 placement into container 在 产生 节点,将 实验室危险废物放 入到指 定容器中的 活动。3.4 暂存 temporary storage 将盛装 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容器放置 在 本实验室 划 定 区域内 的 临时 存放 活动。DB11/T 1368 2016 2 3.5 转运 transportation 指将 分 散 暂存 在各 实验室 内 的危险废物 集 中 至内部 贮存 设 施的 活动。3.6 贮存 storage 指将 本单位 收集 的实验室危险废物 集 中存放 于 符 合 相 关 标准要求的 专 用 场 所 或设 施 内 的 活动。3.7 防溢容器 container preventing leakage 为防止 容器 倾倒、破 损等造成 溢 出、遗撒、泄漏,在原 容器 外部 所 采 用的 第二个 容器。4 基本要求 4.1 实验室危险废物 产生 单位 应 按照 国 家 危险废物 相 关法 律、法 规和标准要求,执 行 转 移 联单、应 急 预案 等 相 关 管理 制 度。4.2 实验室危险废物 产生 单位 应制 定危险废物 内部 管理 制 度 和 培训计 划,定 期对 本单位实验室 相 关人 员进行培训,并 做好培训 记录。5 分类 5.1 类别划分 5.1.1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 为 液态 废物、固 态 废物 两 类。5.1.2 液态 废物分 为有 机 废 液、无机 废 液。有 机 废 液 分 为 含 卤素 有 机 废 液、其 他 有 机 废 液;无机 废 液分 为 含 氰 废 液、含 汞 废 液、重 金 属 废 液、废 酸、废 碱、其 他 无机 废 液;5.1.3 固 态 废物分 为 废 弃 化学 试剂、废 弃包装 物、废 弃 容器、其 他 固 态 废物。5.1.4 分类 应 具 有 唯一 性,某 类废物 只能属 于 上述 分类中的 具 体 一 类。5.2 类别判定 5.2.1 应 按照 附录 A进行 实验室危险废物类 别 的 判 定。5.2.2 混 合 多种 有 害 成 分的危险废物,应 按照 附录 A自上而 下、自左而右 的 顺序进行判断,归 为 附录A中 最 靠左 的类 别。6 投放 6.1 收集容器 DB11/T 1368 2016 3 6.1.1 收集 容器 材 质 和 衬里 要 与 所 盛装 的危险废物 相 容(不 相 互反 应)。不 同 危险废物 种 类 与一般 容 器的化学 相 容性 见 GB 18597-2001附录 B表 1。6.1.2 液态 废物 应 使 用 符 合 GB 18191要求的 塑料收集 容器,容 量 应为 5升、25升、50升、100升、200升。25升容器 应 符 合 附录 B的规定。6.1.3 含 卤素 有 机 废 液 的 收集 容器 为 黄色(RGB颜色值 255,255,0)、其 他 有 机 废 液 的 收集 容器 为 蓝色(RGB颜色值 0,0,255)、含 氰 废 液 的 收集 容器 为 粉色(RGB颜色值 255,0,255)、含 汞 废 液 的 收集 容器 为灰色(RGB颜色值 153,153,153)、重 金 属 废 液 的 收集 容器 为 绿色(RGB颜色值 0,255,0)、其 他 无机 废 液 的 收集 容器 为 白色(RGB颜色值 255,255,255)。注:RGB色彩模式 是 通 过对红(R)、绿(G)、蓝(B)三 个 颜色通道 的 变 化 以及它们 相 互之间 的 叠 加 来得 到各 式 各样 的 颜 色 的,RGB即 是 代 表 红、绿、蓝三 个 通道 的 颜色。通常情况 下,RGB各 有 256级亮度,用 数字 表 示 为 从 0、1、2.直到 255。6.1.4 固 态 废物的 收集 容器 应 满足相 应强 度 要求,且 可 封闭。6.1.5 废 弃 化学 试剂 应 存放 在原试剂 瓶 中,保 留 原 标签,并放 入满足 6.1.4要求的 收集 容器中。6.1.6 收集 容器 应 保 持完 好,破 损 后 应 及 时 更换。6.1.7 收集 容器 上 应 粘贴 符 合 附录 C要求的标签,有条 件的单位 可 以同 时 使 用 条 形 码 或 电子 标签。6.2 登记 6.2.1 每 一 收集 容器 应 随 附 一 份 投放登记表,投放登记表 应 符 合 附录 D的规定。6.2.2 投放登记表 一式两 联,正联由实验室危险废物 产生 单位 留 存,副联 随 收集 容器 交 至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投放登记表 随 危险废物转 移 联单保存 五年。6.2.3 收集 容器 使 用前,在 登记表 上 填写编号、类 别、实验室 名称。投放登记表的 编号 应 与 实验室危险废物标签的 编号 一 致。类 别 应为 5.1中的 一种。6.2.4 每 一 次 投放危险废物 时,应 在 投放登记表 上 填写 投放废物的 主 要 有 害 成 分、数量、日期、投放人等 信息,数量 单位 为 毫 升 或 克。6.2.5 投放登记表中 主 要 有 害 成 分的 名称 应 按照 环境保护 部 中 国 现 有 化学物 质 名 录 中的化学物 质 中文 名称 或 中文 别 名填写,不应 使 用 俗称、符 号、分 子 式代 替。6.2.6 投放登记表 应注明 废 液 pH值。在最 后 一 次 投放 后 或 转运前,对 收集 容器 内 废 液 pH值进行 测 量,并 填写 在 投放登记表 上。6.2.7 有条 件的单位 可 以使 用物联 网 技 术 对 登记 信息 进行 实 时 管理。6.3 投放 6.3.1 根 据 5.1的分类要求,将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 别 投放 到 6.1规定的 收集 容器中。6.3.2 同一 收集 容器中 不应 含 有不 相 容物 质,部 分 不 相 容的实验室危险废物 见 GB 18597-2001附录 B表 2。DB11/T 1368 2016 4 6.3.3 废 弃 化学 试剂、废 弃 容器 应 瓶 口 朝 上 码 放 在收集 容器中,应 稳 固,防止 泄漏、磕碰,并 在收集容器 外 侧 标 注 朝 上 的 方向 标 识。6.3.4 液态 废物 每次 投放 后,应 及 时将收集 容器口 盖盖 好。7 暂存 7.1 产生 危险废物的实验室 应 设 置 专 用 内部 暂存 区,暂存 区内原 则 上 存放本实验室 产生 的危险废物,存放 两种及以上 不 相 容危险废物 时,应 分 不 同 区域 暂存。暂存 区外 边界地面 应 施 划 3厘米宽 的 黄色 实 线,并 按 GB 15562.2规定 设 置危险废物 警 示 标 志。7.2 暂存 区 应 按照 GB 18597要求 建 设 防 遗撒、防 渗 漏设 施,或(须)采 取 防 溢 容器 作 为防 遗撒、防 渗漏 措 施。7.3 防 溢 容器 材 质 应 符 合 6.1.1的要求,容 积 应 当大 于 收集 容器容 积 的 10%。防 溢 容器中放置 多 个收 集 容器 时,容 积 应不 小 于 最 大 收集 容器容 积 的 150%或 所有 收集 容器容 积总 和的 10%,取 其最 大 值。7.4 暂存 区内 的危险废物 原 则 上 应日产日 清,最 长 不应 超 过 30天。7.5 实验室管理 人 员 应对 暂存 区收集 容器和 防 溢 容器 密 封、破 损、泄漏 情况,标签 粘贴 及 投放登记表 填写 情况,以及 贮存 期限等 定 期 检 查。8 转运 8.1 应 提前 确 定运 输 路线,运 输时 低速慢 行,尽 量 避 开 办 公 区 和 生 活区。8.2 应 使 用 专 用运 输 工 具,运 输 前 应 确 保运 输 工 具 状 态 完 好,运 输 后 应 及 时清 洁。8.3 根 据运 输 废物的危险 特 性,应 携带 必 要的 应 急 物 资 和 个 人防 护用 具,如 收集 工 具、手套、口 罩 等。8.4 投放登记表 应 随 危险废物转运 交 接,并 做好 交 接 记录。8.5 极端天气禁 止 在 户 外开 展 转运 作业。9 贮存 9.1 实验室危险废物 产生 单位贮存 设 施的 建 设 与 运 行 管理 应 符 合 GB 18597和 HJ 2025的要求。9.2 同一 单位 内,产生 危险废物的实验室 被 市 政 道 路 分 割 在 不 同 区域 的,应 在 每 一 区域 分 别设 置贮存 设 施。10 利用处置 实验室危险废物 应 委托 持 有 危险废物 经营许 可 证 的单位 进行 利用处置。DB11/T 1368 2016 5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流程 A.1 实验室危险废物流程 实验室危险废物流程 见 图 A.1。图 A.1 实验室危险废物流程 DB11/T 1368 2016 6 B A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实验室危险废物 25升容器规格 B.1 实验室危险废物 25升容器规格 实验室危险废物 25升容器规格 见 图 B.1。单位:毫米 图 B.1 实验室危险废物 25升容器规格 DB11/T 1368 2016 7 C B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实验室危险废物标签 C.1 危险废物标签 危险废物标签 见 图 C.1。危险废物标签 危 险 废 物 主要成分 化学名称 危险类别 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废物产生单位:地址:电话:联系人:批次:数量:出厂日期:图 C.1 危险废物标签DB11/T 1368 2016 8 C.2 实验室危险废物内部标签 实验室危险废物 内部 标签 见 图 C.2。实验室内部标签 实 验 室 危 险 废 物 内 部 标 签 类 别:危险类别 编 号:实 验 室:联 系 人:条形码粘贴区 电 话:注:实验室危险废物标签 M 1:1 字 体 为 黑 色,底 色 为 醒目 的 桔 黄色。图 C.2 实验室危险废物内部标签 DB11/T 1368 2016 9 D C 附 录 D(规范性附录)投放登记表(正/副联)D.1 实验室危险废物投放登记表 实验室危险废物投放登记表 见 表 D.1。表 D.1 实验室危险废物投放登记表 编 号:实验室危险废物投放登记表 类 别 含 卤素 有 机 废 液 其他有机废液 pH值:含 氰 废 液 含 汞 废 液 重 金 属 废 液 废 酸 废碱 其他无机 废 液;实验室:废 弃 化学 试剂 废 弃包装 物 废 弃 容器 其 他 固 态 废物 序号 主要有害成分 数量 单位(ml、g)投放日期 投放人 注 1:“类 别”只能 选择 一种;注 2:“主 要 有 害 成 分”应 按照 环境保护 部 中 国 现 有 化学物 质 名 录 中的化学物 质 中文 名称 或 中文 别 名填写,不应 使 用 俗称、符 号、分 子 式代 替;注 3:“pH值”是 指液态 废物 收集 容器中废 液 的 最 终 pH值。注 4:编号 应 与 标签 编号 一 致。实验室联 系 人:单位联 系 人:交 接 日期:页 码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