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1442014 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Rules for technique of green control in the rice blast 2014-11-25发布 2014-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144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梅、姜兆远、李莉、任金平、张金花、孙辉、刘文平、王琳、高鹏、吴宪。DB22/T 21442014 1 水稻稻瘟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稻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Cav.)的绿色防控的生产投入品管理、防控原则、防控方法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水稻生产区稻瘟病的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404.1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90-2009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 797 硅肥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稻瘟病 rice blast 由稻梨孢菌侵染水稻产生的真菌病害。按其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3.2 绿色防控 green control 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农业技术措施、生物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为主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3.3 稻瘟病菌优势小种 rice blast dominant race 在稻瘟病菌所有致病菌株中出现频率高、毒力强的生理小种。3.4 DB22/T 21442014 2 抗病品种 disease resistant variety 经人工接种鉴定或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确认对水稻稻瘟病抗性水平达中抗以上程度的水稻品种。3.5 抗谱 resistant spectrum 对病原菌生理小种抑制的范围。3.6 植物免疫诱抗剂 elicitor 通过激发植物自身产生的抗性物质对某些病原物产生抗性或抑制病菌生长的物质。4 生产投入品管理 4.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肥料和农药,并索取购买凭证或发票。不应采购下列产品:a)非法销售点销售的;b)无登记证或临时登记证的;c)无生产许可证或者生产批准文件的;d)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e)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f)超过保质期的;g)国家禁止使用的。4.2 贮存 4.2.1 肥料应贮藏于厂区专用仓库,避免烧伤和中毒,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应混杂堆放。4.2.2 农药应贮藏于厂区专用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仓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避光、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应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4.3 包装物处理 4.3.1 肥料包装物应妥善处理、安全存放;不应重复使用。4.3.2 农药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 3次以上,清洗水妥善处理,将清洗后的包装物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应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5 防控原则 5.1 加强病害监测,在监测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5.2 以农业防控技术为主,优先采用诱抗剂和生物农药防控措施,辅助化学农药进行防控。6 防控方法 DB22/T 21442014 3 6.1 预防性措施 6.1.1 农业防控 6.1.1.1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种植区稻瘟病菌优势生理小种选择抗病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T 4404的要求。6.1.1.2 减少菌源 6.1.1.2.1 秋收后稻田深翻 20 cm25 cm,将带病稻茬进行掩埋。6.1.1.2.2 水稻移栽前先将病稻草、水面漂浮的残渣及时处理、深埋。6.1.1.2.3 不宜使用病稻草做堆肥。6.1.1.3 合理稀植 每平方米15 穴20 穴,每穴2 株3 株秧苗。6.1.1.4 科学灌水 田间水分管理应按NY/T 5117的规定执行。6.1.1.5 合理施肥 根据地力和不同品种的需肥量优先使用优质腐熟的农家肥,控制使用氮肥,适量使用磷、钾肥,增施硅肥。硅肥的要求应符合NY/T 797的规定。施肥种类、施用量和施用时期见附录A表A.1。6.1.2 诱抗剂防控 施用诱抗剂增加水稻抗瘟性,施药时期、用药量和施用方法见附录A表A.2。6.2 治疗性措施 6.2.1 稻瘟病田间监测 6.2.1.1 监测点设置 选择种植密度大、肥力高、郁闭度高的林带遮阴处的田块进行监测。6.2.1.2 病情监测 结合天气情况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进行病情监测,若发现病斑,进行全田普查。叶瘟分级标准应按照GB/T 15790-2009的规定执行。6.2.2 生物农药防控 结合GB/T 15790-2009分级标准,叶瘟发生3级及以上程度时进行防控,生物农药合理使用应按GB/T 8321的规定执行。常用生物农药的种类及施用方法见附录A表A.3。6.2.3 化学药剂防控 结合GB/T 15790-2009分级标准中叶瘟3级及以上程度时进行防控,化学农药的合理和安全使用应按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 的规定执行,稻瘟病绿色防控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及施用方法见附录A表A.3。DB22/T 21442014 4 7 记录 整个生产过程应有及时、详尽的记录,记录档案保存3年以上。详细记录见附录A表A.4和表A.5。DB22/T 21442014 5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稻瘟病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A.1 稻瘟病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表A.1 肥料种类、施用时期和施用量 肥料种类 施用时期与比例 施用量 农家肥 翻耕前 8 m3/hm2 10 m3/hm2 纯氮 基肥40%,蘖肥20%,补肥20%,穗肥20%140 kg/hm2 五氧化二磷 一次性基肥 55 kg/hm2 氧化钾 基肥60%,穗肥40%80 kg/hm2 二氧化硅 一次性基肥 630 kg/hm2 表A.2 诱抗剂种类、施药时期和使用方法 农药名称 施药时期 用药量及使用方法 6%低聚糖素水剂 分蘖盛期、始穗期,视天气情况间隔7-10天连续施药2-3 次 62 mL/667m2 83 mL/667m2,喷雾 水稻育秧盘 150 g/m2300 g/m2,拌细土混匀撒施。8%烯丙苯噻唑颗粒剂 防治叶瘟在分蘖盛期,防治穗瘟在出穗前3-4周施药 1666 g/667m2 3333 g/667m2,拌细土混匀撒施。DB22/T 21442014 6 表A.3 农药种类、施药时期和使用方法 表A.4 肥料施用记录 稻田区域 面积(亩)品种 序号 肥料名称 施用时期 用量 生产厂家 记载人 1 2 注:根据投入品使用顺序逐项记载。用量为每亩用量,化肥剂量单位用公斤(kg)农药名称 施药时期 用药量及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及每季最多使用次数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防治叶瘟用药适期是发病初期施药,施药7 天视病情发展情况酌情再喷一次,防治穗瘟用药适期是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每季最多施药4次。80 g/667m2100 g/667m2,喷雾 21天,3次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g)发病初期或发病前 25 g/667m230 g/667m2,喷雾-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始穗期喷施一次,视病害发生情况间隔施药 7-10 天左右施药。75 g/667m2100 g/667m2,喷雾 35天,2次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施药,视病害发生情况每 7-10 天左右施药1次,可连续用药2次。80 g/667m2100 g/667m2,喷雾 30天,2次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发病初期,视病害发生情况每隔 10 天左右施药 1 次,可连续用药2-3次。140 g/667m2200 g/667m2,喷雾 30天,3次 25%嘧菌酯悬浮剂 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施一次 80 mL/667m2 107 mL/667m2喷雾 21天,2次 DB22/T 21442014 7 表A.5 农药施用记录 稻田区域 面积(亩)品种 序号 施用日期(月、日)品名 剂型 生产厂家 用量 施用方法 效果 记载人1 2 注:根据投入品使用顺序逐项记载。农药剂量单位用毫升(ml)或克(g)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