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22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5282015 水稻田镉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d2+Pollution Control of rice(Oryza sativa.L)field 2015-11-09发布 2016-02-09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5282015 I 目 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要求.14.1 产地环境.14.2 土壤条件.24.3 品种.25 稻田土壤改良.25.1 植物修复.25.2 改良剂修复.26 施肥.26.1 肥料的选用.26.2 施肥方法.27 水分管理.38 农药的施用.39 收获.310 运输及贮藏.3附录 A(资料性附录)土壤镉超富集植物紫苏栽培技术流程.4 DB35/T 1528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福建农林大学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兴、陈鸿飞、方长旬、姚文辉、林瑞余、林文雄。DB35/T 15282015 1 水稻田镉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田重金属镉污染防控的要求、施肥、水分管理、农药施用、收获、运输及贮藏。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稻田重金属镉污染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116-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土壤镉轻度污染 土壤镉含量为0.26 mgkg-10.5 mgkg-1。3.2 土壤镉中度污染 土壤镉含量0.5 mgkg-11.0 mgkg-1。3.3 土壤镉重度污染 土壤镉含量大于1.0 mgkg-1。4 要求 4.1 产地环境DB35/T 15282015 2 水稻田应符合NY 5116-2002的要求。选择在不直接或间接接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要远离公路、车站、机场等交通设施,距离500 m以上,以免产地环境的空气、土壤、灌溉水被污染。产地区域上风向、灌溉水源上游没有对产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灌溉水源应符合GB 5084-2005的要求,大气应符合GB 3095-2012的要求。4.2 土壤条件 水稻应种植在水源充足、排灌措施良好的田块。土壤环境应至少符合GB 15618-1995中的二类二级标准。水稻田质地绵软,耕层深度17 cm20 cm;土壤pH值5.57.5;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全氮含量不低于0.15%,全磷含量不低于0.12%,全钾含量不低于2.0%。4.3 品种 镉污染稻田宜种植耐、抗镉水稻品种。5 稻田土壤改良 5.1 植物修复 采用种植超富集镉植物(如紫苏)进行修复,紫苏栽培技术流程参见附录A。5.2 改良剂修复 5.2.1 石灰 稻田土壤pH值过低,会增强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增加水稻吸收镉的风险,施用石灰对水稻吸镉有一定抑制作用。对pH值小于5.0的稻田,每年于整地前,每667 m2施生石灰75 kg100 kg;pH值5.05.5的稻田,每667m2施生石灰30 kg50 kg。5.2.2 硅肥 对于镉超标稻田,于移栽前施入适当的硅肥对土壤进行改良。对于在土壤镉轻度污染时,每667m2施硅肥(SiO2含量46.8%)50 kg100 kg;土壤镉中度污染时,每667 m2施硅肥135 kg200 kg;土壤镉重度污染时,每667 m2施硅肥335 kg400 kg。6 施肥 6.1 肥料的选用 肥料的选用应符合GB 15063的要求。以施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肥料中总镉含量(以Cd计)应大于等于8 mgkg-1。有机肥的使用,以植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不使用以污泥或畜禽养殖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无机肥的使用,氮肥选择尿素,不使用铵态氮肥;磷肥应来源于镉背景值较低的磷矿石;钾肥选择K2SO4,不使用KCl。6.2 施肥方法 6.2.1 氮磷钾总量及比例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每667m2肥料用量:N:12 kg15 kg;P2O5:9 kg11 kg;K2O:15 kg20 kg。其中N:P2O5:K2O比例为1:(0.61):(1.11.3)。DB35/T 15282015 3 6.2.2 施肥方式 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用量的40%45%作为基肥,钾肥用量的50%作为基肥。分蘖肥追施总施肥量的15%20%的氮肥,50%的钾肥;穗、粒肥追施20%30%的氮肥。7 水分管理 土壤镉含量在安全值范围内的稻田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方式。8 农药的施用 减少矿物源农药使用,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的要求。9 收获 稻谷收获时避免在公路等有重金属污染源的地方进行脱粒、晒谷。10 运输及贮藏 稻谷运输时要避免与有害、有毒的物品接触;贮藏时应选择在干燥、通风且清洁的地方,严禁与有毒、有害的物品混存。DB35/T 15282015 4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土壤镉超富集植物紫苏栽培技术流程 每年3月中旬选择阴凉天气播种,每667 m2施有机肥2.5 kg和45%复合肥1 kg。采用穴播,先整地作畦,开2 cm3 cm浅沟,畦宽1.8 m2.0 m,株距为20 cm,行距为20 cm。事先在沟里浇水,再将种子均匀播入,覆盖薄土,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10 d15 d后出苗。每667 m2播种量约0.5 kg。在苗高3 cm6 cm分批间苗,苗高10 cm15 cm定苗。在株高达到70 cm左右时打顶,分枝形成后,要及时打去30 cm以下侧枝。打顶后每667 m2追加有机肥5 kg和45%的复合肥2 kg。追肥过程中要同时注意除草、培土。紫苏的病虫害很少出现,主要出现病害有白粉病和锈病,用50%托布津液1500倍防治,连续喷药两次,每周1次。在7月份水稻插(抛)秧前10 d15 d,将紫苏连根拔起,送专门的垃圾处理厂进行焚烧后深埋,防止重金属镉的再次污染。对于镉背景值较高的稻田,可连续种植紫苏,使其镉的含量降低至安全水平。_ DB35/T 15282015 福建省地方标准 水稻田镉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DB35/T 15282015*2016年 1月第一版 2016年 1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