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旅游乡镇评定规程DB34/T 2525-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优秀旅游乡镇评定规程DB34/T 2525-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优秀旅游乡镇评定规程DB34/T 2525-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优秀旅游乡镇评定规程DB34/T 2525-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优秀旅游乡镇评定规程DB34/T 2525-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优秀旅游乡镇评定规程DB34/T 2525-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03.200 A 12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252015 优秀旅游乡镇评定规程 The standard and Rating of Advanced Tourist Town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1-10 发布 2015-12-1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525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旅游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旅游局、安徽师范大学、宣城市旅游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锐澄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杨龙、苏勤、杨晓忠、杨兴柱、夏红兵、阮文武、尹寿兵、符全胜、刘巍嵩、吴成佳。DB34/T 25252015 1 优秀旅游乡镇评定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秀旅游乡镇评定的程序、标志、依据、条件及评定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参加优秀旅游乡镇创建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5566.9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9部分:旅游景区 GB/T 18971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31383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安徽省旅游示范村 Demonstration tourism village of Anhui Province 指在安徽省域范围内的,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提供旅游接待服务,并且建立了相应管理机构,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在安徽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自然村和中心村。4 评定条件 4.1 必备条件 4.1.1 乡镇政府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符合 GB/T 18971 的要求。4.1.2 乡镇区域内至少有 3A(或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农业旅游示范区等)以上旅游景区(点)1 家。4.1.3 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一批特色旅游村,有“安徽省旅游示范村”1 个。4.1.4 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经营户,有星级农家乐 10家(含)以上,其中四、五星级农家乐 2 家(含)以上。4.1.5 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 1 处(含)以上。4.1.6 旅游厕所布局合理,符合 GB/T 18973 相关要求。4.1.7 各主要交通路口有交通和景区(点)指示牌,景点导览牌位置合理,内容清晰。DB34/T 25252015 2 4.1.8 有一项以上农事节庆或民俗表演活动列入市级以上旅游节庆活动。4.1.9 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无重大旅游投诉。5 评定程序 5.1 申报与创建 乡镇人民政府应填写优秀旅游乡镇申请表(见附录B),由所在地的县级旅游主管部门初审,所在地的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经所在地的地市级旅游主管部门初审,初审合格后报省旅游局。5.2 评审与公示 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各地级市旅游主管部门初评合格的乡镇进行验收、评审。经专家评审组验收评审合格的乡镇,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 7 个工作日。5.3 命名与复核 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将验收合格并经公示无异议的乡镇授予优秀旅游乡镇称号,并报省政府备案。对优秀旅游乡镇称号实行动态管理,出台复核办法,每三年复核一次。建立退出机制,对发生问题的或复核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命名处理。6 评分细则 6.1 总分及达标 优秀旅游乡镇评定标准细则(见附录A),共计 1100 分,分为 12 个大项。必备条件皖南应达到 9 项,皖中应达到 8 项,皖北应达到 7 项,且 950 分以上的命名优秀旅游乡镇。安全质量一票否决。6.2 各项目分类及分值 见表1。表1 评分项 序号 项目分类 最高得分 1 镇域经济水平 30 2 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100 3 旅游发展带动效应 60 4 旅游规划及产品 140 5 环境保护 100 6 旅游基础设施 140 7 旅游服务设施 190 8 旅游管理 60 9 旅游营销 60 10 旅游安全 90 DB34/T 25252015 3 表 1(续)序号 项目分类 最高得分 11 旅游创新 30 12 附加项目 100 合 计 1100 7 标牌 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标牌由省旅游局统一设计制作颁发。DB34/T 25252015 4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各项目分类及分值 表A.1 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评分细则 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1 镇域经济水平(30)1.1 乡镇人均财政收入 15 1.1.1 高于全县乡镇平均水平 10以上 乡镇创建评定年份的上一年数据,以所在县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15 1.1.2 高于全县乡镇平均水平 5-10 10 1.1.3 高于全县乡镇平均水平 3-5 5 1.2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15 1.3.1 高于全县乡镇平均水平 10以上 乡镇创建评定年份的上一年数据,以所在县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15 1.3.2 高于全县乡镇平均水平 5-10 10 1.3.3 高于全县乡镇平均水平 3-5 5 2 旅游经济发展水平(100)2.1 乡镇年旅游总收入 30 2.1.1 5000 万元以上 乡镇创建评定年份的上一年数据,以所在县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为准 30 2.1.2 30005000 万元 20 2.1.3 10003000 万元 15 2.1.4 1000 万元以下 10 2.2 乡镇年接待旅游者人次 30 2.2.1 30 万人次以上 乡镇创建评定年份上一年数据,以所在县(区)旅游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30 2.2.2 2030 万人次 25 2.2.3 1020 万人次 20 2.3 乡镇统筹资金投入乡村旅游 20 2.3.1 1000 万元以上 出具有效证明材料 20 2.3.2 5001000 万元 15 2.3.3 500 万元以下 5 2.4 乡镇旅游在全县排名 以所在县(区)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为准 20 2.4.1 进入前 3 名 20 2.4.2 进入前 5 名 10 DB34/T 25252015 5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3 旅游发展带动效应(60)3.1 乡镇旅游发展直接吸纳的劳动力就业人数 30 3.1.1 直接吸纳就业人数在 1000 人以上 主要指在景区、旅游企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户等从事旅游接待服务与经营管理人员 30 3.1.2 直接吸纳就业人数在 5001000 人 20 3.1.3 直接吸纳就业人数在 300500 人 10 3.2 发展旅游业获得的收入占城乡居民纯收入的比重 30 3.2.1 20以上 30 3.2.2 1020 20 3.2.3 510 10 4 旅游发展规划及产品(140)4.1 旅游发展规划 30 4.1.2 有旅游专项规划 30 4.1.2.1 在乡镇规划中有旅游规划章节 与上位各类规划能保持衔接 20 4.1.2.2 有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包括景区点的旅游控制性规划与旅游详细规划等 10 4.2 镇域内拥有国家 A 级旅游区 40 4.2.1 拥有国家 4A 以上旅游景区(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农业旅游示范区等)1 处 查档 40 4.2.2 拥有国家 3A 以上旅游景区(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农业旅游示范区等)1 处 查档 30 4.3 乡村旅游农家乐数量、等级 30 4.3.1 乡村旅游经营户 15 4.3.1.1 30 家以上 查档 15 4.3.1.2 10-30 家 查档 10 4.3.2 星级农家乐 15 4.3.2.1 星级农家乐 20 家以上,其中四星以上农家乐 5 家(含)以上 查档 15 4.3.2.2 星级农家乐 10 家,其中四星以上农家乐 2 家(含)以上 查档 10 DB34/T 25252015 6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4.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15 4.4.1 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查档 15 4.4.2 有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查档 10 4.5 特色旅游村 20 4.5.1 创建省级以上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或安徽省旅游示范村 1 家 查档 20 4.5.2 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旅游示范村 1 个 查档 15 4.6 自驾车(房车)露营地 5 4.6.1 镇域内有自驾车(房车)露营地 1 家(含)以上 5 5 环境保护(100)5.1 环境质量通过地市级以上环保部门评估,且近三年内无重大污染事故 20 5.2 镇区排水设施完好、畅通,污水集中处理率 70;乡镇下水道管网覆盖率60 20 5.3 公共厕所、垃圾桶(废物箱)、垃圾收集站(点)、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符合规范,镇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 3座,居民区每百户设 1 座,位置适宜,建成区无旱厕,垃圾容器化覆盖率80。水冲式公厕普及率达 70以上,保洁落实。辖区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 30以上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要求 10 5.4 建成区绿化率不低于 45,重视河道、湖泊等水体沿岸绿化,以及沿街道路绿化。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路边无垃圾堆放,路灯亮灯率95 10 5.5 主要乡村旅游发展区域建筑外观与景观协调,乡土特色突出 20 5.6 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 98以上 20 DB34/T 25252015 7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6 旅游基础设施(140)6.1 交通 50 6.1.1 乡镇的可进入性 10 6.1.1.1 有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旅游点,公路状况良好 5 6.1.1.2 有客运专线通达旅游点 5 6.1.2 区域内旅游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科学、合理、美观,符合国家标准 10 6.1.3 绿道建设 10 6.1.4 旅游景区点有停车场 包括生态停车场,但不另外记分 10 6.1.5 交通客运秩序良好,无乱拉客、黑车载人等现象 10 6.2 水电 20 6.2.1 辖区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 100以上 指乡镇居民与游客的生活用水经过净化或相应处理,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比例 10 6.2.2 景区与农家乐点等处的水电设施安全,布局合理 指满足使用负荷,无安全隐患,且水塔或缆线的布局与周边环境协调 10 6.3 邮政 20 6.3.1 乡镇有邮政局,村村有固定邮政投递点至少 1 处 村固定邮政投递点指在各行政村有专人负责的邮政收发点或投递箱 10 6.3.2 主要景区有邮政服务 包括提供信件投递箱或提供本地纪念封、明信片、纪念邮票等 10 6.4 通信 40 6.4.1 乡镇有电信营业部门,电话、移动或联通网络信号村村通率 100 包括信号塔的架建不能影响旅游视觉审美 10 6.4.2 乡镇有线电视普及率 80以上 包括电视线布局不影响旅游视觉空间审美 5 6.4.3 乡镇区及各景点有公用电话设施 指公用电话数量满足需要,功能有长途,设置合理,公用电话设施标志醒目、与环境协调 5 6.4.4 有互联网通信服务 20 6.4.4.1 能提供有线宽带服务,无线网络覆盖率达 80 20 6.4.4.2 能提供有线宽带服务,重点区域覆盖有无线网络 10 DB34/T 25252015 8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6.5 医疗 10 6.5.1 主要旅游景区点设有医疗救护点 4 6.5.2 主要旅游景区点与乡镇中心医院建立急救关系 3 6.5.3 医疗救护点有基本急救应急预案 3 7 旅游服务设施(190)7.1 公共卫生间 参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 18973)相关要求 20 7.1.1 布局合理,与接待能力及服务功能相适应,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 5 7.1.2 男女卫生间分开设置 5 7.1.3 水冲式厕所,无异味 5 7.1.4 有残疾人使用的卫生设施 5 7.2 游览标识 20 7.2.1 区域内各主要交通路口有明显的道路和景区(点)指示牌 10 7.2.2 导览图、标识牌位置合理,内容清晰,且特色突出 符合 GB/T 15566.9 及GB/T 10001.1 之规定 10 7.3 游客服务中心 20 7.3.1 建成区设置游客服务中心 1 处以上,并有停车场和旅游公厕 游客服务中心符合 GB/T 31383 要求 20 7.3.2 建成区设置游客服务中心 1 处以上 10 7.4 住宿 30 7.4.1 有供接待旅客的社会旅馆 3 家以上,其中星级饭店 1 家,或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馆、民宿客栈、农家乐,有 20 家及以上 位于乡镇城区或主要景区点 10 7.4.2 住宿设施配置合理 社会旅馆、乡村酒店(旅店)等客房冷暖设备、换气装置、床上用品、洗手间用品等基本满足游客住宿需求 10 7.4.3 住宿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及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乡镇对住宿场所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10 7.5 餐饮 20 7.5.1 有接待旅游团队定点餐馆 1 家以上,一次接待规模 100 人左右 位于乡镇街区或主要景区点 4 DB34/T 25252015 9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7.5.2 有提供地方特色餐饮风味的餐饮店/点 3 家以上 位于乡镇街区或主要景区点 4 7.5.3 乡镇对团队就餐或农家乐餐饮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4 7.5.4 就餐环境整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保鲜等有关法规和标准 4 7.5.5 餐饮服务人员均持有健康证 4 7.6 购物 50 7.6.1 有购买本地特色旅游商品的商店或购物点 1 家以上,开发销售有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 5 种类型以上 位于乡镇城区或主要景区点,以当地原材料为载体 10 7.6.24 乡镇有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1 家以上 开发当地土特产品、工艺品等 10 7.6.3 旅游商品具有创意,拥有独立的商品品牌 10 7.6.4 购物消费收入占乡镇旅游总收入的比例 10 7.6.4.1 占比 35(含)以上 10 7.6.4.2 占比 25-35 5 7.6.5 购物点无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欺客宰客、超低价格恶性竞争等情况发生,有相应监督管理机制及记录 10 7.7 文化娱乐 30 7.7.1 有 1 项以上农事节庆或民俗表演活动,宣传营销效果好 10 7.7.2 建有历史、民俗等展馆或小型博物馆 10 7.7.3 文化与旅游结合紧密,在旅游的各方面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富有文化内涵 10 8 旅游管理(60)8.1 建立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设有旅游管理办公室、明确分管负责人,有旅游市场管理队伍 查资料 5 8.2 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分配到人。旅游市场管理队伍 5 8.3 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投诉电话,接听及时,投诉能够得到及时圆满解决 10 DB34/T 25252015 10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8.4 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 60以上 10 8.5 导游讲解人员取得从业资格证,餐饮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 10 8.6 游客接待 10 8.6.1 接待制度健全,接待环节协调有序;服务人员态度热情,服务优良 5 8.6.2 市场规范有序,游客满意率 80以上,无重大旅游投诉发生 5 8.7 乡镇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满意率 现场发问卷调查 10 8.7.1 满意率在 90以上 10 8.7.2 满意率在 8090之间 8 8.7.3 满意率在 6080之间 6 9 旅游营销(60)9.1 积极参加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对外宣传促销活动 10 9.2 在市级(含)以上新闻媒体上做过旅游促销广告 10 9.3 有专门网页或与门户网站有链接,能够提供网上订餐、订房服务等在线旅游咨询服务 10 9.4 支持旅游企业、农家乐业主建立网站或网页或微信服务号,实行在线旅游营销 10 9.5 有体现特色的旅游徽标、宣传口号和形象定位 10 9.6 特色镇、旅游村、景区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 10 10 旅游安全(90)10.1 有切实可行的旅游安全应急预案 10 10.2 定期开展旅游安全教育活动 10 10.3 危险地带有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明显 10 10.4 主要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随时保持通畅,无异物堆放。5 10.5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有紧急疏散标志及安全应急照明装置。5 DB34/T 25252015 11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10.6 定期进行安全应急演练,检查应急装备储备情况,校验应急预案可行性。安全警示明显 10 10.7 有消防、防火、救护等设备,定期保养检修,确保可正常使用 10 10.8 有医务室,为游客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10 10.9 现场检查无安全隐患 10 10.10 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10 11 旅游创新 30 11.1 技术创新,推广“旅游+互联网”模式,发展建设智慧旅游 主要景区点试点实施如电子门票、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 10 11.2 产品创新,加强旅游与各行业的结合,开发多样化、多层次旅游产品 如旅游+研学、旅游+交通(房车营地、高铁旅游线路)、旅游+新型养老、旅游+健康养生、旅游+度假(温泉、滑雪、滨海、山地等)10 11.3 管理创新,有独特的管理模式与营销手段,针对乡镇特点有自主设计实施的组织、领导、管理制度 5 11.4 创业创新,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 有案例佐证材料 5 12 附加项目(100)12.1 旅游资源品质 15 12.1.1 拥有列入世界遗产(自然、文化等)名录、全球 500 佳等国际上命名的其他旅游资源(获一项得满分,下同)15 12.1.2 拥有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10 12.1.3 拥有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5 DB34/T 25252015 12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12.2 旅游产品特色 25 12.2.1 乡村田园风光 有独特、完整的具有一定规模并具一定观赏游览价值的大片农田区、特种瓜果园、蔬菜基地、花卉苗圃园、茶园、植物园、珍稀动物饲养场、畜牧场、渔塘或水上养殖场等 5 12.2.2 优美自然风光 有独特的风景河段(如漂流)、水库、湖泊、洞穴、风景名胜区、森林、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工程、峡谷、瀑布、湿地、泉、气候、天象等优美自然风光 5 12.2.3 乡村人文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城古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古民居建筑群、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宗教建筑遗存、博物馆、民俗馆等。有独特的乡村文艺团体、文学艺术作品、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民间节庆、民间演艺、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宗教活动、庙会与民间集会、饮食习俗、特色服饰等 5 12.2.4 特色镇、美好村,文明村 全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全省美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5 12.2.5 旅游示范基地 全国、省特色旅游示范基地,如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创客示范基地等 5 12.3 乡村旅游活动 10 12.3.1 定时定点展示乡镇独特的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生活活动场景 包括定时定点展示乡镇独特的农业相关工艺品、土特产品制作流程等 5 12.3.2 定期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民俗文化节、旅游文化节 包括旅游景区点有经常性的传统民俗节庆表演 5 12.4 旅游项目投资 20 12.4.1 投资或经营旅游项目、到位资金达 1亿元的 包括旅游景区开发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旅游商品开发项目等,以招商引资正式合同为准 20 12.4.2 有投资或经营旅游项目,到位资金0.5-1 亿元的 15 12.4.3 有投资或经营旅游项目,到位资金0.1-0.5 亿元的 10 DB34/T 25252015 13 表A.1(续)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分项分值栏 小项分值栏 次小项分值栏 自检得分 检查得分 12.5 旅游信息化建设 10 12.5.1 乡镇或景区有独立域名且有中文网址,内容丰富,全面介绍乡镇或景区情况,能进行查询、预定、支付等在线网络服务功能 通过网络查询,进行检查 10 12.5.2 乡镇或景区依托其他网站,有独立域名,宣传本乡镇或景区旅游 5 12.6 文化交流 20 12.6.1 注重旅游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10 12.6.2 通过宣传、表演、示范基地等方式,传播本地文化,使外来游客能够简单了解本地人文文化 10 总分 注:总分为 1100 分(其中加分项目 100 分),“”号为必备条件。DB34/T 25252015 14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创建优秀旅游乡镇申请表 表B.1 创建优秀旅游乡镇申请表 乡镇名称(公章)市 县 乡镇 主管负责人姓名 电话 传真 E-mail 乡镇网址 一、乡镇概况(位置、面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二、乡镇旅游概况(发展历史、特色、接待人次、旅游收入、直接从业人员数、投入、项目等)县(市、区)旅游主管部门申报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县(市、区)政府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省旅游主管部门验收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