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棚标准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261-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水稻大棚标准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261-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稻大棚标准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261-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稻大棚标准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261-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稻大棚标准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261-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稻大棚标准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261-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2612015 水稻大棚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technique of rice seedling in greenhouse 2015-02-01发布 2015-03-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 22612015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国学、费友、吴磊、安芳、祖晓光、武立丹。DB22/T 22612015 1 水稻大棚育苗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大棚育苗的产地环境条件、设施要求、苗床要求、生产投入品管理、种子要求、育苗、育秧管理、病草害防治、档案与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水稻大棚育苗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2008 粮食种子 禾谷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 526 水稻苗床调理剂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产地环境条件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灌排方便,水电、运输便利且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地块做育苗场地。4 设施要求 4.1 大棚规格 棚骨架为标准钢骨架,跨度7 m10 m,拱高2.2 m2.4 m,肩高0.8 m以上,长度30 m60 m,面积210 m2600 m2,棚架间距根据土壤紧实度、风力大小来定,在1.2 m1.5 m之间,棚架入土深度根据土质决定,在0.5 m以上,下部裙围高0.8 m1.0 m。棚间距离1.5 m2.0 m,周边挖排水沟(宽0.4 m,深度0.3 m。),棚内安装吊管式喷灌。4.2 扣棚 上年入冬前将苗床地平整,3月上旬清除苗床地积雪、杂物,3月下旬扣棚,以选用0.08 mm以上无滴防老化蓝色膜为宜,整幅农膜盖在顶部居中,两侧分别用开闭式,扣膜后要及时用线绳压膜,顺棚架放绳,每空一压。5 苗床要求 5.1 置床处理 DB22/T 22612015 2 播种前10 d做床。根据棚的规格和棚向,沿棚向做两个大的置床,中间设置30 cm宽的步道。置床要浅翻8 cm10 cm然后搂平,播种前浇透底水。5.2 床土配制 5.2.1 备土 在秋季备好育苗土。选择土壤肥力高、PH7、草籽少、土质疏松、未施用旱田除草剂的旱田土或林带土。5.2.2 配置 将育苗土和草炭土(疏松基质)按体积比4:1比例或育苗土和优质腐熟农家肥按体积比20:1比例混拌均匀,过5目筛,除去杂草、碎石、土块等,与床土调制剂按说明书用量混拌均匀制成营养土。水稻育苗调理剂应符合NY 526的要求。5.3 秧本田比 钵盘育苗(353孔)1:801:100;隔离层旱育苗1:1001:120;机插秧盘育苗1:901:110。6 生产投入品管理 6.1 农药 6.1.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农药,并索取购药凭证或发票。不应采购下列农药:a)非法销售点销售的;b)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c)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d)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e)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f)超过保质期的;g)国家禁止使用的。6.1.2 贮存 应贮存于专用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仓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避光、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应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6.1.3 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3次以上,清洗水妥善处理,将清洗后的包装物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应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6.2 肥料 6.2.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肥料,并索取购肥凭证,除国家规定的免于肥料登记的产品除外。不应采购下列肥料:DB22/T 22612015 3 a)无肥料登记证或肥料临时登记证的;b)无肥料生产许可证的;c)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的;d)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e)非法销售点销售的;f)超过保质期的;g)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6.2.2 贮存 应贮存于专用仓库,避免烧伤和中毒,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应混杂堆放。6.2.3 包装物处理 肥料包装物应妥善处理、安全存放;不应重复使用。7 种子要求 7.1 品种 选择生育期适宜、高产、多抗、优质,并通过审定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2008的要求。7.2 种子用量 根据品种特性、栽培方式确定播种量,钵盘育苗需精选种子30 kg/hm240 kg/hm2,隔离层育苗需精选种子40 kg/hm250 kg/hm2,机插秧盘育苗需精选种子60 kg/hm270 kg/hm2。7.3 种子处理 7.3.1 晒种 在浸种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的场地将种子摊开,厚度3 cm,晒种2 d3 d,每天翻动3 次4次。7.3.2 选种 用比重为1.13的盐水(50 kg水加12 kg大粒食盐)选种。去除秕粒,将精选后的稻种捞出,用清水洗2遍3遍。7.3.3 浸种、消毒 常温浸种5 d7 d(需要积温100 左右),浸种的同时加入25%咪鲜胺乳油2000倍4000倍,防治水稻恶苗病。浸种过程中每天搅动2 次3 次。浸种后,用清水冲洗一下种子。浸种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和NY/T 1276的规定。7.3.4 催芽 以采用催芽器催芽为宜,保持恒温30。经24 h,当种子破胸露白达80%以上时,降低温度,保持在25;芽长1.0 mm1.5 mm时,催芽结束。把催好芽的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摊开降温至室温即可播种。DB22/T 22612015 4 8 育苗 8.1 播种期 按各地回暖时间和移栽时期确定,不应晚于4月20日,保证秧龄30 d40 d。8.2 方式 8.2.1 钵盘育苗 8.2.1.1 装土 将钵内装入1/2营养土。8.2.1.2 播种,用配套精量播种器播种,保证每孔播3 粒4 粒芽种。8.2.1.3 覆土 覆土1 cm,以不露种子为宜。8.2.1.4 置盘 置盘时将钵盘压入床土0.5 cm1 cm,置盘后浇透水。8.2.1.5 覆膜 施封闭除草剂后,覆上地膜。8.2.2 隔离层旱育苗 8.2.2.1 隔离层 采用打孔地膜或编织袋做隔离层,平铺置床上。8.2.2.2 底土 在地膜上铺营养土2.5 cm,刮平浇透水后播种。8.2.2.3 播种 播芽种200 g/m2300 g/m2,播后用木板轻轻镇压,使种子与床土贴实。8.2.2.4 覆土 播后覆土0.5 cm1 cm,以不露种子为宜。8.2.2.5 覆膜 施苗床封闭除草剂后,覆上地膜。8.2.3 机插秧盘育苗 机插秧盘育苗与隔离层育苗基本相同,可采用硬盘、软盘、毯式盘育苗。每盘装营养土厚2 cm2.5 cm,播量每盘播芽种100 g120 g,然后摆盘、覆土、浇水、施除草剂,最后覆盖地膜。DB22/T 22612015 5 9 育秧管理 9.1 温度 播种至出苗采取密闭保温,棚内温度以30 为宜,地表温度不得超过35,出苗80%以上揭去地膜;苗齐至1.5叶,白天棚内温度不高于28;1.5叶至2.5叶控制在22 左右;2.5叶以后控制在20 左右,夜间温度在10 以上时可昼夜通风。9.2 水分 出苗前不浇水,若出现表土干燥发白,可揭开地膜,补充水分,然后盖好地膜;出苗后发现早晨叶尖无水珠,利用早晚时间浇透水;2.5叶后秧苗叶片不打绺不浇水。移栽前5 d7 d控湿炼苗,促进盘根。9.3 肥料 9.3.1 使用原则 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9.3.2 施肥量 根据秧苗情况,在2.5叶时要追一次离乳肥,追施硫酸铵30 g/m250 g/m2。在插秧前3 d4 d追施一次“送嫁肥”,施硫酸铵30 g/m250 g/m2或磷酸二铵50 g/m260 g/m2。肥料兑水100倍喷施。施肥后要用清水洗苗。10 病草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原则。10.2 防治方法 10.2.1 除草 在水稻播种覆土后用40%丁扑乳油0.4 mL/m20.6 mL/m2喷雾;或用1.2%丁扑粉剂10 g/m213 g/m2,按药土比1:101:20的比例,与潮湿过筛细土混拌成毒土,一次性均匀撒施于播种覆土后的苗床上,以对苗床地进行封闭除草。10.2.2 立枯病 用30%噁霉灵水剂2 mL/m26 mL/m2对水浇灌,在播种前和一叶一心期各施药一次;或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用3.2%甲霜噁霉灵水剂10 mL/m215 mL/m2进行苗床喷雾;或用38%甲霜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 g/m22.5 g/m2苗床浇洒。11 档案与记录 整个生产过程应有及时、详尽的记录,并建立档案,记录档案保存3年。参见附录A。DB22/T 22612015 6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投入品管理档案 A.1 投入品管理档案 表A.1 农药使用档案 B 种植户姓名:地号(棚号):面积:品种:种植户姓名:地号(棚号):面积:品种:名称 来源 使用时间 使用量 使用方式 防治对象 DB22/T 22612015 7 表 A.2 肥料使用档案 种植户姓名:地号(棚号):面积:品种:名称 来源 使用时间 施用量 施用方式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