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3.220.40 R 24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96.42016 水上旅游客运服务规范 第4 部分:企业 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waterway passenger transport Part 4:Enterprises 文稿版次选择 2016-02-02 发布 2016-03-02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596.42016 I 前 言 DB34/T 2596水上旅游客运服务规范分为四部分: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客运站;第 3 部分:船舶;第 4 部分:企业。本部分为 DB34/T 2596 的第 4 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安徽省港航管理局提出。本部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安徽省地方海事局、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程世燕、袁慎军、陈刚、杨永刚、夏秀琳。DB34/T 2596.42016 II 引 言 水上旅游是我国最具潜力的一种产业,已经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一种主要方式。随着人们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激烈竞争,传统水上客运已逐渐转向水上旅游。但与水上旅游发展的趋势相比,水上旅游服务规范的缺失成为制约水上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当前,安徽的旅游已进入加速转型、全面提升、量质并进、跨越发展的新时期,水上旅游是安徽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制定规范统一的安徽省水上旅游客运服务标准,可更好地满足安徽省水上旅游业的发展。制定该标准旨在规范我省水路客运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全面提高水上旅游客运的服务质量,增强水上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引导水上旅游经营者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广大游客和从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有利于维护游客权益,也为政府的管理提供依据。DB34/T 2596.42016 1 水上旅游客运服务规范 第4部分:企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上旅游客运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要求、设施设备、环境卫生、标志标识、信息服务、安全管理、投诉服务和服务评价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通航水域的水上旅游客运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863 内河助航标志 GB 9672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 9673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T 20501(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JT/T 29(所有部分)交通行业职业技能要求 港口 3 服务质量管理 3.1 服务管理 水上旅游客运企业应建立服务管理体系,体系应包括但不限于:服务质量方针、目标;岗位责任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制度;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反应制度;食品卫生责任制度;服务评价与改进制度等。3.1 供方要求 3.1.1 水上旅游客运企业应要求服务供方具备与其供应相适应的合法资质、内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享有良好信誉。3.1.2 与服务供方建立服务质量沟通机制,建立服务供方的信誉档案,定期进行服务供方质量评估工作,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供方应及时沟通,要求其改进服务质量。4 服务要求 DB34/T 2596.42016 2 4.1 服务基本原则 4.1.1 以游客为中心,以安全为重点,诚实守信,公平竞争。4.1.2 遵章守法,职责分明、遵守职业道德。4.1.3 尊重游客习俗,保护游客合法权益。4.1.4 水上旅游客运企业发布服务信息,信息内容应真实、完整、有效。4.2 服务人员要求 4.2.1 基本要求 水上旅游客运企业应根据岗位需要足额配置服务人员,经过岗位技能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具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满足其他需求:客运站服务人员根据所在岗位符合 JT/T 29 相关部分要求,并了解各项服务要求;船上服务人员根据所在岗位符合相关要求,并了解船上各项服务、航线情况及沿岸的地理、历史等;遵守职业道德,勤恳敬业,恪尽职守,服务规范、礼貌友好,尊重游客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在岗时身着工作服装、佩戴标志,服饰整洁、举止大方,仪容自然,仪表端庄;站姿、走姿、引导、礼让、握手等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服务时讲普通话,需要时可选择能与游客交流的语言。4.2.2 工作纪律 企业应制定严明的工作纪律并严格执行,主要包括:仪容仪表整洁,按时上岗;坚守岗位,不串岗、脱岗,不迟到、早退。4.2.3 工作规范 服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工作规范操作:有偿服务项目应按规定收费,明码标价,并使用合法票据;各类站船票据、现金管理按制度操作,收费项目和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报表填制规范、数据准确、保管完整,营运进款结算准确,及时入柜,按时解款、保证安全;爱护车船设备、用具物品,无乱拿、随意损坏现象;客运站工作人员工作规范应符合DB34/T 2596.2 的规定;船上工作人员工作规范应符合DB34/T 2596.3 的规定。4.3 基本服务项目 应具备完善的服务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售票、补票、退票以及提供游客上、下船行李接送和小件行李寄送服务;服务台应有工作人员在岗,为游客提供接待、咨询服务;提供乘船须知、时刻表、安全示意图等信息服务;提供应急药箱,能进行应急处理;对老人、孕妇、儿童、残障者等特殊游客给予照顾;设立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设立医务室或保健箱,应能进行应急处理;DB34/T 2596.42016 3 提供电源服务,在适当位置提供多制式充电器,功能完好,使用方便;设置投诉(意见)箱(本),并公布投诉电话;设置失物招领处。5 设施设备 5.1 旅游客运船舶设施设备配置,包括但不限于:船舶上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环保设施,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客舱布局合理,适于观光。设置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前厅、公共休息区间和可供外景观光的观光区域;应按核定乘客定额配置座椅,为障碍者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轮椅等服务设备;设空调或电风扇;设卫生间,配有卫生纸、洗手液(皂)等;设小卖部,设广播音响、话筒,备有手提喇叭。5.2 客运站设施设备配置,包括但不限于:客运站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环保设施,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客运站应设置售票处、候船厅、广播室、问询处、值班室、小件寄存处、行包房、公共厕所、停车场等相关服务场所,服务场所内的标志设置应做到图形符号和字迹清晰、表面清洁、无异物遮挡;配备安全检查设备;应设有特殊游客售票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6 环境卫生 6.1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环境卫生制度,客运站及客船的卫生要求应符合 GB 9672 和 GB 9673 的规定。6.2 环境布置美观、整洁、大方,站内的商业摊点设置有序。6.3 作业过程中应做好废水、废渣、废气、油烟、噪声防控等工作。6.4 废弃物排放和处置应符合国家规定要求。7 标志标识 7.1 原则 7.1.1 系统性 标志系统的信息要有连续性,位置规律性和内容一致性,在考虑整体标志系统的同时,还应兼顾周边及重要交通道口等重要位置,设置指引标志。7.1.2 规范性 标志要素的设计应符合 GB/T 20501 的要求,规范设计用语,文字注解应简明清晰。7.1.3 醒目性 标志的符号、文字和底色应有足够的对比度。标志应放置在出入口、分叉口等显著位置,易于发现,无异物遮挡,在视觉上符合人体工效学。DB34/T 2596.42016 4 7.1.4 安全性 标志悬挂应牢固,悬挂位置不应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潜在危险。7.2 标志系统 7.2.1 客运站的标志应符合 DB34/T 2596.2 的规定。7.2.2 旅游客运船上的标志应符合 DB34/T 2596.3 的规定。7.2.3 内河助航标志符合 GB 5863 的相关要求。8 信息服务 8.1 客运站、客舱内各类交通客运图形符号和标志醒目规范。8.2 应为游客提供航线示意图、景点旅游路线图、当地报纸杂志等旅游资料。8.3 服务台值班员在营运时应及时引导、接待游客、答复资讯。8.4 广播影视设备完好,使用普通话广播,需要时增加外语。8.5 通过电子屏幕及时通报航线、人流、航班等候时间等相关信息。8.6 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提供信息提醒服务。9 安全管理 9.1 管理人员 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具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经验,熟悉各岗位的安全业务操作规程,运用专业知识和规章制度开展安全管理工作。9.2 设备安全管理 9.2.1 各种设备和设施安全可靠、配置齐全、方便使用。9.2.2 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并做好相关记录。9.2.3 消防设施,专人负责保管保养,定期检查,平常随时检查安全门、防火通道和有关消防设备等,保证完好和正常运行。9.2.4 服务场所应配备适量的消防应急照明设施。9.2.5 安全标志齐全明显,安全通道畅通,关键部位有中、英文警示牌,有关标志应分别符合 GB 2894 的规定。9.2.6 船员严格按照规程操纵船舶,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设备。9.3 应急预案 9.3.1 预案制定 9.3.1.1 应建立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总预案和防范事故突发事件等专项预案,预案内容主要但不限于: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人员落水搜救应急预案;异常气候时需采取的应急预案;船舶丧失操纵能力时应急预案;DB34/T 2596.42016 5 船舶消防应急预案。9.3.1.2 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预案保持衔接,报当地有关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协作单位。9.3.1.3 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9.3.2 预案实施 9.3.2.1 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安全事故预防、避险、救助知识。9.3.2.2 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演练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方案。9.3.2.3 发生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有关部门。9.4 安全控制 9.4.1 加强对游客行李的安全检查,严防携带“三品”(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和毒害品)进站上船。9.4.2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船进行实时监控。10 投诉服务 10.1 建立质量投诉管理制度,设置投诉电话并向游客公布。10.2 对游客提出的投诉,不在公共场所处理的,准确记录投诉人姓名、投诉事由,调查核实情况,确定处理方法。电话投诉,及时与投诉人联系,掌握游客投诉原因及要求。10.3 投诉处理后,及时回访,并做好相关记录。11 服务评价 11.1 质量监督 11.1.1 对旅游服务质量信息收集、反馈及处理制度化。11.1.2 建立健全游客信息管理制度及售后服务制度。收集由游客填写的服务评价表,对游客进行回访,主动征求游客旅行意见及建议。11.1.3 快速有效地处理投诉,并建立投诉档案,保存游客的反馈信息和处理结果等记录。11.1.4 定期对游客投诉原因及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发生或潜在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以消除该根本原因,同时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11.2 绩效考核 11.2.1 定期检查和评估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11.2.2 应定期检查作业人员的现场记录。11.2.3 应定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服务对象的满意度。11.2.4 应主动接受本行业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11.2.5 应建立服务对象的投诉、表扬记录。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