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22-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22-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22-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22-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22-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53/T 922-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53/T 9222019 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19-09-23发布 2019-12-23实施ICS 65.020.20 B 05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22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砚山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南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原小燕、张云云、李根泽、符明联、陆建美、刘珏、罗金超、赵凯琴、王建丽、黄国贤、罗延青、陆毅、田正书、何晓莹。DB53/T 9222019 1 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生产的环境条件、种子准备、土地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收获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地膜春花生间作玉米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7.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春花生 在“立春”至“立夏”播种的花生。3.2 地膜春花生 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春花生。4 环境条件 3月下旬,地温稳定在10 以上云南南部、中北部的江边河谷地带,轻壤或沙壤土。产地环境符合NY/T 855的要求。5 种子准备 5.1 品种选择 DB53/T 9222019 2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并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玉米品种和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的花生品种。花生选用早熟或中早熟,耐阴性强、抗逆性强的品种;玉米选用早熟、株型紧凑、适宜密植、抗逆性强的品种。5.2 种子处理 5.2.1 晒种 在播种前10 d15 d,宜将带壳花生种子按6 cm7 cm厚度铺在晒场上晒种2 d3 d,期间经常翻动。玉米种子按3 cm4 cm厚度翻晒。5.2.2 剥壳 在播种前进行花生剥壳。5.2.3 选种 剔除瘪小、破碎、发芽、感病、虫蛀、霉变及种皮破损的种仁。种子质量应达到 GB 4407.1、GB 4407.2 的要求。5.2.4 拌种 有条件的可选用包衣种子。采用无包衣种子的,玉米选用种子重量0.2的50辛硫磷拌种。花生选用种子重量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6 土地准备 6.1 间作模式 根据种植需求,选择以下种植模式:a)以花生为主的,选择玉米和花生行比为 2:6或2:8 间作模式。2:6 模式每畦中间按照株行距0.25 m0.20 m 规格种植六行花生,沟两边按照株行距 0.20 m0.20 m 规格种植两行玉米。2:8 模式每畦中间按照株行距 0.25 m0.20 m 规格种植八行花生,沟两边按照株行距 0.20 m0.20 m 规格种植两行玉米;b)以玉米为主的,选择玉米和花生行比为 2:4 间作模式,每畦中间按照株行距 0.20 m0.40 m 规格种植四行花生,沟两边按照株行距 0.20 m0.20 m 规格种植两行玉米。6.2 整地 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耕作深度 20 cm30 cm。播种前1 d2 d,按每公顷用腐熟农家肥7 500 kg22 500 kg,施于畦面上。旋耕平墒,做到深、松、细、碎、平。6.3 作畦 作畦按下列方法进行:a)玉米与花生 2:4 模式种植,宽 1.3 m 拉线开畦,沟宽 0.4 m,畦面宽 0.9 m;b)玉米与花生 2:6 模式种植,宽 2.2 m 拉线开畦,沟宽 0.4 m,畦面宽 1.8 m;c)玉米与花生 2:8 模式种植,宽 2.4 m 拉线开畦,沟宽 0.4 m,畦面宽 2.0 m。6.4 喷施除草剂 DB53/T 9222019 3 在畦面覆膜前,每公顷用50%丁草铵2.25 L或用90%乙草胺乳油1.80 L,兑水 525 kg,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均匀喷洒于畦面土表,若遇干旱天气应适当加大兑水量。7 播种 7.1 花生播种 7.1.1 播种时间 花生宜在2月25日3月25日播种。7.1.2 打塘播种 土壤潮湿时,人工打塘点播后覆膜。土壤墒情不足时,先覆膜打孔,降雨后墒情适宜再播种。播种深度3 cm5 cm,双粒播种。2:6模式的花生播种密度为13万穴/hm2,2:8模式的播种密度为15万穴/hm2,2:4模式的播种密度为7.50万穴/hm2。7.1.3 施肥 花生宜按每公顷用过磷酸钙450 kg600 kg,氯化钾150 kg225 kg,尿素75 kg150kg,拌匀后作塘肥一次性施入。7.1.4 覆膜 覆膜时必须把好覆膜质量关,膜要拉紧、贴平、压实,要达到DB53/T 688-2015的技术要求。7.2 玉米播种 7.2.1 播种时间 玉米比花生延迟30 d40 d 播种。7.2.2 打塘播种 按照相应种植规格打塘播种,玉米播种深度5 cm6 cm,双粒播种。2:6模式的玉米播种密度为4.50万穴/hm2,2:8模式的播种密度为3.75万穴/hm2,2:4模式的播种密度为7.65万穴/hm2。7.2.3 施肥 宜按每公顷用过磷酸钙 600 kg750 kg、氯化钾 150 kg225 kg、尿素150 kg195 kg,拌匀后作塘肥一次性施入。8 田间管理 8.1 花生 8.1.1 护膜 播种后3 d5 d 到田间检查,用土覆盖破损膜膜孔。8.1.2 放苗 DB53/T 9222019 4 先播种后覆膜的花生,花生出苗后,视气温回升情况,待气温稳定回升到15以上时,再破膜放苗,放苗宜在上午10 时前完成。8.1.3 清墩 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将膜孔上的土和幼苗根周围的浮土扒开,使子叶露出膜外。8.1.4 追肥 花生始花后,宜采用磷酸二氢钾1.5 kg/hm2,硼砂0.75 kg/hm2,或有机硼肥2.25 kg/hm2,兑水900 kg进行叶面喷施,每隔10 d15 d喷1次,连续喷施2次3次。8.1.5 控制徒长 花生下针初期株高超过30 cm35 cm 时,选用符合GB 4285、GB/T 8321的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控制植株徒长,若施药后10 d15 d,主茎高度仍超过40 cm,应再喷施1次。8.2 玉米 8.2.1 定苗补缺 玉米5叶期定苗,拔除小、弱、病苗,每塘留苗1株,同时补缺。8.2.2 追肥中耕 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用尿素300 kg/hm2追肥一次。在籽粒灌浆期150 kg/hm2180 kg/hm2再追肥一次,同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9 病虫害防治 药剂选择应符合 GB/T 8321、GB 4285的要求,经我国药剂管理部门登记允许在花生、玉米上使用的药剂品种,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B。10 收获 10.1 收获储藏 10.1.1 花生 分品种收获,单独储藏。花生在植株顶端停止生长,叶片变黄,中部和下部叶片脱落,饱果率达到 60时,可收获鲜花生;若收干花生则要求饱果率达7580,收获后及时晾晒至含水量10.0,方可入库储藏。10.1.2 玉米 玉米植株苞叶变黄松散,籽粒变硬有光泽,穗中部灌浆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尾部黑色层形成时,进行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至玉米含水量14.0后可入库储藏。10.2 清除残膜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膜。DB53/T 9222019 5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表A.1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名称 推荐药剂种类 使用方法 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等叶斑病 杜邦克露、异菌脲、苯醚甲环唑。零星发病时,晴天早晨或阴天药液均匀喷施叶片、植株。任选一种药剂按说明书操作。一般 2 次 3 次,间隔 10 d15 d。茎腐病、根腐病等 甲霜灵锰锌、多菌灵。零星发病时,晴天早晨或阴天药液浇淋植株、茎杆、根部进行药液浇施。任选一种药剂按说明书操作。一般 2次 3次,间隔 10 d15 d。白粉病 三唑硐、嘧菌酯、粉唑醇等。零星发病时,晴天早晨或阴天药液均匀喷施叶片、植株。任选一种药剂按说明书操作。一般 2 次 3 次,间隔 10 d15 d。蚜虫 吡虫啉、阿维菌素、啶虫脒等。零星发病时,晴天早晨或阴天药液喷施花生生长点、叶片。任选一种药剂按说明书操作。一般 2 次 3 次,间隔 10 d15 d。棉铃虫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氯氟菊酯等。零星发生时,任选一种药剂按说明书操作。晴天早晨或阴天药液喷施花生叶片、植株。一般 2 次 3 次,间隔 10 d 15 d。根结线虫、蛴螬 阿维菌素颗粒剂、噻唑膦。可药土塘施、撒施或药液浇施(塘)。一般 2次 3次。DB53/T 9222019 6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B.1给出了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表 B.1 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名称 推荐药剂种类 使用方法 大小斑病 多菌灵、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发病初期,任选一种药剂按说明书操作。晴天早晨或阴天药液均匀喷施叶片、植株。一般 2次 3 次,间隔 7 d10 d。粘虫 杀灭菊酯乳油、吡虫啉。在幼虫 3龄前施用,按药剂说明书操作。玉米螟 B.T乳剂、辛硫磷颗粒、锐劲特乳剂。按照说明书,选择一种药剂与细砂充分拌匀,制成颗粒撒入心叶中。茎腐病 双效灵、多菌灵粉剂。按说明书操作。在拔节期及抽雄前后各喷 1次。锈病 三唑酮。按说明书喷施。_ DB53/T 922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