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WiFi系统建设及服务规范DB37/T 3645-2019.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WiFi系统建设及服务规范DB37/T 3645-201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场所WiFi系统建设及服务规范DB37/T 3645-201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场所WiFi系统建设及服务规范DB37/T 3645-201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场所WiFi系统建设及服务规范DB37/T 3645-201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场所WiFi系统建设及服务规范DB37/T 3645-201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33.040 M 1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645 2019 公共场所 WiFi 系 统 建设及服 务规范 2019-08-06 发布 2019-09-06 实施 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7/T 3645 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基本要求.2 4.1 统一业 务名称.2 4.2 无线接 入服务.2 4.3 网络与 信息安全 保障.2 5 建设要求.2 5.1 技术要 求.2 5.2 认证方 式.3 5.3 服务质 量指标.3 6 测试要求.3 6.1 测试项 目.3 6.2 测试比 例.3 7 服务要求.3 7.1 服务质 量管理体 系.3 7.2 覆盖范 围标识.3 7.3 沟通制 度.3 8 服务质量 评价.3 8.1 总则.3 8.2 评价内 容.4 8.3 评价方 法.4 附 录 A(规范性 附录)服 务质量评 价要求.5 DB37/T 3645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 的 规则进行 编写。本标准由山 东省工业 和信息化 厅提出、归口并监 督实 施。本标准起草 单位:山东省电 子信息产 品检验院(中 国 赛宝(山 东)实 验室)、济 南誉彩信 息科技有限公司、泰 安市人民 防空办公 室、山东 赛宝电子 信息 产品监督检 测研究院、济南市 考古研究 所。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石秀芳、王可、刘 冠伟、贺 佃宏、王磊、韩 聿彪、许 峰、王田 田、柳明 军、肖雷、郑翠杰、杨阳。DB37/T 3645 2019 1 公共场 所 WiFi 系统建设及 服务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公共场 所提供WiFi 服务时 应达到的 基本 要求、建设要求、测试要求、服务要求 和服务质量评价。本标准适用 于公共场 所WiFi 建 设、测试、运营及 评价。2 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对 于本文件 的应用是 必不可少 的。凡是 注日 期的引用文 件,仅所 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 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包 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GB/T 32420 无线局 域网测试 规范 YD/T 5117 宽带IP城 域网工程 设计规范 YD 5214 2015 无线 局域网工 程设计规 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3.1 无线WiFi技术 基于IEEE 802.11 标准 的无线局 域网技术。3.2 公共场所WiFi 在政府机关 办事大厅、重点交 通枢纽、会展中心、旅 游景点、公 益文体场 所、购物 商场、餐 饮娱乐、宾馆酒店、商务写字 楼等公共 区域提供WiFi 上网 服务。3.3 运营单位 对公共场所WiFi 系统 进行建设、管理、运维的机 关、企事业单位。3.4 第三方评价 机构 受运营单位 委托,具 有相应资 质,对公 共场所WiFi 服 务质量进行 评价的第 三方机构。3.5 热点 DB37/T 3645 2019 2 能够提供WiFi 接入服 务的公共 区域。3.6 无线控制器(AC)提供对无线 接入点的 集中控制 管理,包 括版本下 发、配置下发、射频 管理 和用户流 量管理等。3.7 无线访问接 入点(AP)为通过无线 方式接入 网络的终 端提供服 务的设备。3.8 移动应用程 序(APP)可在移动设 备上使用,满足用 户咨询、购物、社 交、娱乐、办公 等需求的 应用程序。3.9 Portal Portal 是Web 门户系统,遵循JSR(Java Specification Request)-168规 范的Web应 用平台。4 基本要求 4.1 统一业务名 称 公共场所宜采用 统一标识提 供WiFi服 务。APP及Portal 主界面设计应 使用统一标 识,以提高 品牌认知和操作便捷性。公共场 所为公众提 供WiFi 服 务前,运营单位应委托 第三方评 价机构,按 照附录A的要求进行现场 验收测试,测试不 合格的,不得使用 统一 标识。4.2 无线接入服 务 通过规定流 程取得合 法接入账 号的用户,可通过 手机、平板电脑 等移动终 端接入互 联网。4.3 网络与信息 安全保障 4.3.1 运营单位应 建立完善 各类规范 制度,防范 各类安全 风 险,从技术、管理 等方面做 好 WiFi 网络和信息安全保 障,对重 要和敏感 区域应优 先考虑兼 容我 国自主可控 的技术标 准。4.3.2 运营单位应 当履行信 息网络安 全管理义 务,落实 网络 安全保护技 术措施,对提供的 网络安全 负责,对认证 的用户行 为负责。4.3.3 对用户上网 行为数据 的处理应 保 障个人 隐私安全、企 业信息安全、国家安 全,应符 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网 络安全法、电 信和互联 网用户个 人信 息保护规定、全 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 关于加强网络 信息保护 的决定 等国家法 律法规要 求。对用户登录、信息发 布等行为 进行安全 审计,应 符合公安部门 网络安全 监管的有 关要求。4.3.4 运营单位应 委托第三 方评价机 构定期对WiFi 的 安全 性进行检查。5 建设要求 5.1 技术要求 DB37/T 3645 2019 3 5.1.1 应结合设备 能力、用户分 布、流量预 测和频率 干扰等 因素建设 WiFi 网络,宜 建设集中 式网管系统。5.1.2 设备数量应 满足热点 内并发用 户数量和 吞吐量等 业务 需求。5.1.3 应采取安装 网络 安全 管理系统 等技术手 段,落实 上网 实名认证、上网行为 审计和日 志留存等 安全保护技术 措施,履 行信息网 络安全管 理义务。5.2 认证方式 WiFi 用户认 证系统应 符合国家 有关实名 制认证的 规定,宜建设集 中的认证 系统,认 证方式可 采用短信认证、APP 认证、微 信公众号 认证等多 种认证 方式 中的一种,并提供密 码找回功 能。认证系统应 预留接口,以便接 入统一认 证平台。5.3 服务质量指 标 5.3.1 按照YD 5214 2015 要求,在95%覆盖 范围内,信道 信号强度-75 dBm。5.3.2 按照YD 5214 2015 要求,在AP 接入点 附近(5 米),信噪比 25 dB。5.3.3 按照YD 5214 2015 要求,目标覆 盖区域内 以 64 字 节 数据包对 AP 网关进 行 Ping 测 试,平均时延不宜大于 50 ms,丢包率不 宜大于 3%。5.3.4 网络侧其它 IP 网络性 能宜符 合 YD/T 5117 中有 关网 络性能的规 定。6 测试要求 6.1 测试项目 根据GB/T 32420 要求,对 关联测试、切 换测试、信号 强度测试、信噪 比、网络联通 性测试、传输 速率、吞吐量、丢包率、往返时 延、接入 认证、非 法接 入测试等指 标进行测 试。6.2 测试比例 抽样测试AP 的比例应 不低于10%,被抽 测AP的数 量应 不小于10 个。如果总 的AP数量 小于10个,应全部测试。7 服务要求 7.1 服务质量管 理体系 运营单位应 建立健全 服务质量 管理体系,向公众 提供 无线上网服 务。7.2 覆盖范围标 识 运营单位应 发布其无 线网络覆 盖范围,并进行统 一标 识。7.3 沟通制度 运营单位应 建立与用 户沟通的 渠道和制 度,听取 用户 的意见和建 议,自觉 改善服务 工作。8 服务质量评 价 8.1 总则 DB37/T 3645 2019 4 应定期由第 三方评价 机构对WiFi 进行网 络质量监 测评 价。同时,运营单位 应在内部 建立服务 质量自我检查制度,定期对 无线网络 服务质量 进行检查,对 发现的问题 及时予以 纠正和处 理。8.2 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分 为三个指 标,网络 覆盖率、网络质量、用 户 指标:a)网络覆盖率 是针对无 线网络覆 盖情况进 行评价;b)网络质量是 对 WiFi 服 务质量情 况进行评 价;c)用户指标是 用户对 WiFi 网络使 用情况进 行评价,包 括 用户数、用户使 用时长、用 户满意度 等。详细评价内 容见附录A。8.3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 用上报数 据、现场 抽查和用 户调查三 种方 式进行。其中,第三方 评价机 构根据上 报数据,结合现场抽 查和用户 调查,进 行结果统 计分析,对网 络质量、网 络覆盖率 和用户指 标做出客 观评价。DB37/T 3645 2019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 录)服务质量评 价要求 服务质量评 价要求见 表A.1。表A.1 服务质量评 价要求 序号 服务 类别 服务 指标 服务 内容 服务 要求 1 网络 覆盖 率 热点 覆盖 率(WiFi 有 效 覆 盖 的 热 点 数/热 点 总 个 数)100%根据 实际 监测 结果 2 网络 质量 AP 退服 率 AP 退服 时长/AP 总 数统 计时 长 1%无线 网络 接入 成功 率 无 线 终 端 发 起 数 据 连 接 建 立 请 求 并 成 功 建立连 接 的 次 数/无 线 终 端 发 起 数 据 连 接 建 立 请 求总次 数(每小 时)95%无线 接入 中断 率 互 联 网 接 入 连 接 中 断 的 次 数 与 用 户 使 用 互联网业 务总 次数 之比 5%3 用户 指标 上下 行速 率 每个AP 上 下行 速率(每 小时 峰值 和平 均值)依据 实际 监测 数据 流量 统计 每个AP 每 小时 上下 行流 量 依据 实际 监测 数据 用户 数 无 线终端 发起数 据连接 请求并 成功建 立连接 的总次 数 依据 实际 监测 数据 用户 使用 总时 长 用户 使用 互联 网业 务的 总时 长 依据 实际 监测 数据 用户 满意 度 通过 用户 满意 度问 卷调 查 依据 调查 结果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