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DB34/T 3153-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DB34/T 3153-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DB34/T 3153-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DB34/T 3153-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DB34/T 3153-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DB34/T 3153-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0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1532018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origin indentification of 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8-08发布 2018-09-0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3153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皖西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皖西学院、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局、六安市工商行政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金寨永惠康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霍山县益生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霍山县长冲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霍山县天下泽雨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九仙尊霍山石斛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向文、韩邦兴、陈乃富、姚皖湘、戴军、姚厚军、陈存武、陈乃东、张莉、詹少华、姜雪萍、张质彬、李名海、李世海、张远国、何祥林、张军、戴亚峰、陈艳君、臧永军、陶嫄、潘显船。DB34/T 31532018 1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霍山石斛 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 基原植物鉴定的术语与定义、形态特征、结果判定、资料记录和档案管理。本标准适用于霍山石斛的基原植物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4/T 486 霍山石斛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3.1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 original plant of 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 中药霍山石斛的来源植物应符合 DB34/T 486 霍山石斛。4 形态特征 4.1 茎 肉质,从基部上方向上逐渐变细,第二节急剧膨大,呈蚂蚱腿状,不分枝,淡黄绿色,有时带淡紫红色斑点,干后淡黄色。4.2 叶 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具抱茎的鞘;叶鞘膜质,宿存。4.3 花 4.3.1 花序 野生霍山石斛单花,顶生,直立;栽培霍山石斛总状花序 13 个,从落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 12 朵花;花苞片浅白色带栗色。4.3.2 花萼 中萼片卵状披针形;侧萼片镰状披针形,基部歪斜;萼囊近矩形,末端草绿色近圆形。DB34/T 31532018 2 4.3.3 花瓣 淡黄绿色,卵状长圆形;唇瓣近菱形,长和宽约相等,基部楔形并且具 1 个胼胝体,上部稍 3 裂,两侧裂片之间密生短毛,近基部处密生长白毛;中裂片半圆状三角形,基部密生长白毛并且具 1 个黄色横椭圆形的斑块。4.3.4 蕊柱 淡绿色;蕊柱足基部黄色,密生长白毛。4.3.5 药帽 绿白色,近半球形,顶端微凹,前缘有流苏状裂,表面有毛状突起。4.3.6 子房 连花柱长 1.5 cm 左右,黄绿色。4.4 果实 蒴果黄绿色。4.5 种子 种子白色,细小。5 结果判定 形态特征至少符合 4.1 和 4.3,可判定其为霍山石斛 Dendrobium huoshanense C.Z.Tang et S.J.Cheng。6 资料记录和档案管理 6.1 资料记录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茎、叶、花、果实、种子形态特征等其它特殊变化均应作详细鉴定记录。6.2 档案管理 霍山石斛基原植物鉴定资料均须建立档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