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芽苗嫁接技术规程DB41/T 1039-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皂荚芽苗嫁接技术规程DB41/T 1039-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皂荚芽苗嫁接技术规程DB41/T 1039-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皂荚芽苗嫁接技术规程DB41/T 1039-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皂荚芽苗嫁接技术规程DB41/T 1039-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皂荚芽苗嫁接技术规程DB41/T 1039-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6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0392015 皂荚芽苗 嫁接技术 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bud-stock grafting for Gleditsia sinensis 2015-05-15 发布 2015-08-15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0392015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 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提出 并 归口。本标准 起草 单位:河南 省 林业科 学研 究院、郑州 黄河风景 名胜 区管 理委 员会、郑州市 环道 绿化 管理处。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范定 臣、马群智、宋德才、张 东斌、李全 红、何威、司长征。本标准 参加 起草 人:黄义林、王晋 生、张学 顺、王晶、王慈民、王静洲、董建 伟、刘兴信、刘艳萍、孙智勇、熊治国、杨春华。DB41/T 10392015 1 皂 荚芽苗 嫁接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皂荚芽 苗 嫁接 术语 和定 义、砧木 培育、接穗 采集、嫁接、嫁接 苗栽植 与管 理、苗木出圃等。本标准 适用 于皂荚 芽苗 的 嫁接。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6000-1999 主要 造林 树种苗 木质 量分 级 GB/T 6001 育苗技 术规 程 3 术语 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芽苗 皂荚种 子经 过沙 藏催 芽处 理,种 子发 芽但 是尚 未展 叶的胚苗。4 砧木 培育 4.1 种子 采收 选择树 势旺,发 育良 好,无病虫 害、种子 饱满 的 30100 年生 盛果 期的 壮龄 母树,于 10 月下 旬 11 月上旬 果实 变为 红褐 色时采种。选用饱 满的 成熟 荚角,采后 晾干、碾(轧)碎荚角取 籽,除去 杂质,选择粒 大,无虫、无 病、无机械 损伤 的饱 满籽 粒作 种子,种子 千粒 重450 g 500 g,干 藏越 冬,备用。4.2 种子 处理 播种前 7 d 左右,将干 藏 越冬的 种子经 过筛 选、去 杂、去 瘪后的 种子 置入塑 料容器 中,加 入浓 度98%的硫酸(每 一百 千克 种子用 5 kg 8 kg 硫酸),用铁锨 翻匀 并不 断翻 动搅 拌处 理 40 min 50 min,待种子 由红 褐色 变为 深红 色时,用清水 冲洗 种子,直至冲洗 种子 后的 清水 pH 值接近 7。用 50 水浸 泡2 d3 d,每天 换一 次水,筛选出 吸水 膨胀 的种 子在 整理好 的沙 床上 播种。多 日不能 吸水 膨胀 的硬 粒皂荚种子,可 重复 此过程。注意:在使 用浓 硫酸 过程 中,应 按照 操作 规程操作,做好 防护 措施;使用后 的浓硫 酸废 液 应做好收集保存 工作,交 由专 门机 构处置。4.3 整床 及播 种 DB41/T 10392015 2 沙床应 选择 在背 风、向阳 地势较 高、不积 水的 地方。播种 前7 d10 d 整好沙床,沙床 宽 1.0 m 1.2 m,长 根据 种子 量 而定。在平 坦地 面上 先垫 一层 厚约10 cm 15 cm 的干 净湿河砂,每 平方 米用 50%多菌灵 可湿 性粉 剂5 g 进 行消毒。把处理 好的 种子 均匀 撒播 在沙床 上面,避免种 子 重叠,再盖 上厚 约 10 cm 的湿河砂,用清水喷 透沙床,然 后盖 上薄 膜,沙床 要保持 湿润。待 芽苗 长到7 cm10 cm 时 即可 进行 嫁接。5 接穗 采集 选取皂 荚良 种母 树参 见附录 A,剪取 直径0.2 cm0.5 cm 的当 年生 半木 质化 健 壮嫩枝,去 掉嫩 刺、嫩梢作 为接 穗,随采 随用。长途 运输 注意 通风 保湿。6 嫁接 6.1 起砧 木 4 月中 下旬,当 芽苗 长到 7 cm10 cm 时 轻轻 挖起,用清水 将芽 苗 上的沙 子冲 选干净。然 后用 70%甲基托 布津 可湿 性粉 剂 800 倍液(重量 倍)浸泡 20 min,取出 放在 洁净 透水 的塑料筐 内,沥干 水分 备用。起 砧木 时注 意轻 拿轻 放,不 能损伤折 断砧 木的 芽和根。6.2 削接 穗 选取接 穗上 饱满 的叶 芽,用 75%酒精消 过毒 的锋 利单面刀 片在 叶芽 下部 1.0 cm1.5 cm 处两 侧下刀,削 成双 面楔 形,削面 长0.5 cm 1.0 cm,再 在叶芽上 部 1.0 cm 1.5 cm 处切断,接 穗上 留取 34片叶子,将 削好 的接 穗放 入装 有1%3%(重 量百 分 比)白 糖水 的盆 内备 用。6.3 削砧 木 采用 75%酒精 消过 毒的 锋利单面 刀片 在芽 苗 下 胚轴 2 cm3 cm 处切 断,对准 中央纵 切下一刀,深 0.7 cm 1.2 cm,芽 苗根 部保 留 4 cm 6 cm,多 余 部分切 除。6.4 嫁接 将削好 的接 穗插 入砧 木的 切口内,使 形成 层对 齐,用1 cm3.5 cm 的铝箔 片将嫁接 部位 卷紧 即可。将嫁接 好的 苗木 放在 荫凉 处并用 湿布 盖好,避 免日 光照射。7 嫁接苗 栽植 7.1 架设 荫棚 圃地应 建设 荫棚,荫 棚高 不低 于 1.8 m,遮荫 度在 70%90%。7.2 栽植 将装好 基质(蛭 石:珍珠 岩:草炭 土=1:1:1,重量比)的营养 袋整 齐摆 放在 苗床 上,摆 放宽 度 1 m1.2 m,两 边用 砖或 土围 紧,提前 用水 将营 养袋 浇透,并用 50%多菌灵 可湿 性粉剂 400 倍液喷 洒消 毒。在营养 袋 基质 中 心打孔,左手用 拇指 和食 指捏 紧嫁 接苗的 铝箔 片,轻轻将 嫁接苗根 部放 入基 质中,填土并用手 压实 后浇 透水,然 后盖上 薄膜,四 周用 土压 紧密封。DB41/T 10392015 3 8 嫁接苗 管理 8.1 温度、湿 度管 理 嫁接苗 栽入 营养 袋浇 透水 后,苗床 外立即 搭建 塑料 拱棚,棚内 保持 相对 湿度 85%以上,温度白 天保持在25 左 右(不超 过 30),夜 间保 持在 20 左右(不 低于 15)。一直 闭棚 20 d 左右,中间间 隔 2 d 3 d 揭开一 小口,检 查温 湿度 和墒 情。如发现 缺水 及时 浇水;如 天气晴 好,棚内 温度 超过30,及时 在温 棚薄 膜上 洒水降 温或 加盖 遮阳 网。一般20 d 后嫁 接口 可愈 合,接穗 开始萌 芽抽 叶。此时可以 早晚 适当 揭开 拱棚 两头通 风,逐步 降低 温湿 度,经过10 d 左右 的炼 苗,温棚塑 料薄膜 可以 去掉,遮阳网 要一 直保 存到 60 d 后,苗 木进 入正 常管 理。8.2 喷灌 与追 肥 嫁接苗 床湿度应 相对 稳定,如发 现苗 床缺 水,应及 时喷灌。注 意只 能用喷淋 法浇透 水 不能漫 灌。当嫁接苗 生长 到3 cm 5 cm 高时,可结合喷 灌追 施 0.2%的尿 素液 等叶 面营 养肥。8.3 病虫 害防 治 常见病 害有 立枯 病、白粉 病、褐 斑病 等,虫害 有蚜 虫、蛴 螬、蝼蛄、地老虎、扁刺 蛾、绿刺 蛾等。常见病 虫害 及防治 方法 参 见附录B。9 苗木 出圃 9.1 起苗 起苗时 间一般 在秋 季落叶 后至春 季发芽 前,起苗 前 7 d 左 右将苗 圃地 浇透水。起苗 时挖土 应达 到15 cm 25 cm 的深 度,保持根系 完整。9.2 苗木 分级 按 GB 6000-1999 的规定 执行。皂荚 良种 一年 生 芽苗 嫁接 苗质 量分 级 见 表1。表1 皂 荚良 种一 年生 芽苗 嫁接苗 质量 分级 苗木级别 苗高 m 地径 cm 根系 木质化程度 病虫害 级 0.5 以上 0.5 以上 发达完整,主根无撕裂 充分木质化 无 级 0.50.3 0.50.3 发达完整,主根无撕裂 充分木质化 无 9.3 包装 与运 输 苗木分 级、统计 后包装,包装按 GB/T 6001 的规 定 执行。苗木运 输途 中应 采取 保湿、降温、通 气等 措施,以 防风干 或发 热。苗木 运到 目的地 后,应立 即 打开包装、栽植 或在 阴凉 处进 行假植。DB41/T 10392015 4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皂荚优良品 种 表A.1 给出了 皂荚 优良 品种。表A.1 皂荚 优良 品种 品种名称 品种特性 适宜种植范围 硕刺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shuoci 硕刺皂荚树体生长 旺盛,一年生枝发枝量 2956 枝,平均枝长170 cm 以上,分枝角度7090,树冠圆形,一回羽状复 叶,小叶 5 9 对,叶片椭圆、较大、浅绿 色、革质程度低,主干直、黄 褐色,抗性较强。展叶期 4 月 12 15 日,比普通皂荚植株早 10 天左右,刺褐变期为 9月下旬10 月上旬。落叶期11 月 1 日11 月10 日,比普通皂 荚植株落叶晚 5 d 7 d。皂荚刺大、圆柱 状、浅(黄)棕色(一年生枝刺长 9.64 cm、粗 0.73 cm、重 0.62 g;多年 生枝刺长 19.3 cm、粗 0.81 cm、重 6.54 g、刺间距 3.96 cm)、产量高(比当地普通品种增产 53%)。皂荚适生区 密刺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mici 密刺皂荚树体生长 旺盛,一年生枝发枝量 3870 枝,分枝角度6070,节间较短,树冠圆柱,一回羽状复叶,小叶 7 9 对,叶片卵圆形、较小、深绿色革质,主干直、灰褐色,抗性较强。展叶期 4 月 15 日17 日,比普通皂荚植株 早 5 d 6 d,刺褐变期为 9 月 上旬。落叶期 11 月 5 日11 月 15 日,比 普通皂荚植株落叶晚 10 d 左右。皂刺长而密、圆锥状、红棕色(一年生枝刺长 8.61 cm、粗 0.59 cm、重 0.56 g;多年生枝刺长 14.1 cm、粗 0.63 cm、重 4.94 g、刺间 距 2.72 cm)、产量高(比当地普通品种增产 39%)。皂荚适生区 DB41/T 10392015 5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皂荚常 见病 虫害 及防 治方 法 表B.1 给出 了皂 荚 常见 病虫害及 防治 方法。表B.1 皂荚 常见 病虫害 及 防治方 法 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幼 苗 地下 茎被咬断,造 成地 上 枝叶萎缩。辛硫磷50%乳油0.5 kg 拌入50 kg 饵料中傍晚均匀撒于苗床上或50%乳油1000 倍液浇在苗木根际处或浇灌苗床;毒死蜱36%微囊悬浮剂1500 2000倍灌根。蚜虫、扁刺蛾、绿刺蛾 叶片被啃食,叶片破裂或翻卷。5%吡虫啉乳油2000 3000 倍液 喷雾防治 白粉病、黑斑病、褐斑病 叶片上有白粉或黑色、褐色圆形病斑。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600 800倍液 根腐病 根部腐烂,枝叶发黄、瘦小。50%多菌灵、50%甲基立枯磷按1:1 混配成500 倍液浇灌苗床 灰霉病 叶片产生 不规则的 褐色 病斑,有时出现不规则轮纹。发病初期喷50%代森锰锌500 倍液 立枯病 茎基部 开 始产生椭 圆形 不规 则 的暗褐色 病 斑,后来病斑 扩大,绕 茎 一周,病部溢缩,最后叶子萎蔫枯死。96%土菌消30006000倍喷洒 猝倒病 幼苗猝倒而死,一般发生在幼苗前期,刚出 土的幼 苗发病 较多。40%五氯硝基苯粉剂7 g/9 g/土壤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