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40 B 64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1831 2019 落羽杉栽 培技术 规程 2019-06-17 发布 2019-09-17 实施 河 南 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DB41/T 1831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2009 给出 的规 则起 草。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局提出 并归 口管 理。本 标准 起草 单位:淮 滨县林 业局、信 阳市 森林 病虫害 防治 检疫 站、信阳 农林学 院、河南 鸡公 山 国 家级自然 保护 区管 理局、信 阳市林 业工 作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马向 阳、彭 大国、戴 慧堂、杜 凯、冯 志敏、杨 衡、王峰、杨怀、祝 贺、黄兴、李志强、余 华洋、林 岳、毛瑞龙、侯 方、王法 海、徐猛、冯 娟。DB41/T 1831 2019 1 落 羽杉栽 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落 羽杉 苗木 培育、造林、抚 育管 理 等 生产技术 措施。本标准 适用 于河 南省 落羽 杉适生 区域 的成片 造 林、农田 林 网营 造 以 及园 林绿 化。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 期的引 用文 件,仅注 日期 的 版本适 用于 本文 件。凡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 的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6000 主要 造林 树种 苗 木质量 分级 GB/T 15776 造 林技 术规 程 DB41/T 383 林 业育 苗技 术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 列 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落羽 杉Taxodium distichum(Linn.)Rich.杉科落 羽杉 属的 一种 高大 落叶针 叶树 种。树皮 棕色,裂成 长条 片脱 落;枝条 水平开 展,幼树 树冠 圆锥形,老则 呈宽 圆锥 状;新生幼 枝绿 色,到 冬 季则 变为棕 色。叶条 形,扁 平,基部 扭转 在小 枝上 排列成二列,羽状。球 果球 形或 卵圆形,熟 时淡 褐黄 色,有白粉;种 子不 规则 三角 形,有 锐棱。4 苗木 培 育 4.1 种子采 集和 调制 选 用 生 长健 壮、树 冠宽阔、籽 粒饱 满、无病 虫害 的 中龄 优 良种 源母 树林 或 种 源清楚 的优 良林 分进 行采种。采集的 球果 可曝 晒或 在室 内摊晾。室内 堆 放厚 度不 超过8 cm,要经 常翻 动防 止霉变。球 果干 燥后,进行种 子调 制处 理,去除 种壳、杂质 即可 得到 净种。4.2 苗圃地 选择 选 择 交 通便 利、地势 平坦、排灌 方便 的微 酸性 沙壤 土、壤 土作 苗圃 地。4.3 整地与 做床 秋末 或 冬初 进行 翻地,每667 m2施 腐熟 厩肥1000 kg 作 基肥,随 翻 地翻 耕入 土,或 在 做 床前 每667 m2均匀施 复合 肥50 kg 作为 基 肥。翌年2月 中旬,耙匀 后 再翻地 一次。2月 底或3 月 上旬,将 圃地 土 壤 耙细、耙匀,平整 地面,然 后做 床。DB41/T 1831 2019 2 采用高 床育苗,床宽1 m1.2 m,高15 cm20 cm,作业道宽30 cm,长 度依 圃 地而定,床面 土碎平整,圃地 四周 挖好 排水 沟。4.4 播种育 苗 4.4.1 种子处理 种子贮 藏、催芽 按照 DB41/T 383 执行。4.4.2 播种 春季3 月中 旬播 种。播种 前7 d10 d进 行土 壤消 毒,消毒方 法按照DB41/T 383 执行。每667 m2播种8 kg 10 kg。将 催芽 好的 种子,用50%退 菌特 或50%托布津 粉剂 拌种,用 药量 为种子 重量 的0.2%0.5%。宽幅条 播,沟深2 cm 3 cm,沟距20 cm,播 后覆土,覆土 厚度要 适当、均匀,厚度 一般为1 cm,轻压使种子 与泥土 密结。然后 喷一遍 透水,再用 稻草 或 麦秸 作 覆盖物 均匀 覆盖,覆 盖物 厚 度以不 明显 见到土壤为宜。天 气干 旱时,应 及时浇 水。4.5 苗期管理 4.5.1 揭草 种子70%发芽 出土 后,根 据 气温逐 步揭 去覆 盖物。4.5.2 间苗及 定苗 幼苗出 齐后长 到苗高5 cm 时进行 第一次 间苗,并对 过疏部 分 按苗 木株 距10 cm补植均 匀,以 后大 约每隔20 d间苗 一次。一般 间苗3次 即可。拔除 生长 不 健全和 受伤、感染 病虫的 幼苗,每次间 苗后 都要浇透水。苗 高7 cm10 cm时即可定苗,定苗量应大于计划产苗 量的5%10%,定苗后 保留 株数 以50株/m2为宜。4.5.3 水 肥管 理 采用微 喷浇 水措 施,保持 苗床湿 润。7月中 旬,每667 m2追 施尿素2 kg;8月 上旬,每667 m2追 施 尿素3 kg或 三元 复 合肥 6kg,尿素、三元复合 肥需 兑水 稀释 后均 匀喷 施 苗床 上,喷施 后浇1 次水,防止 灼伤苗 木。9 月中 旬、下 旬,叶面 追施0.2%0.3%磷 酸二 氢钾 水溶 液 各1 次。4.5.4 病虫 草 害防 治 苗期主 要病 害为 立枯 病。幼苗出 土后 至木 质化 前,晴天每隔15 d喷施1%波尔 多液进 行预 防,连续 阴雨天结 束 或 浇 水后 要立即 喷施1次50%多 菌灵 可湿性 粉剂1000 倍液。发 病期,及时剔 除病苗,喷 施75%百菌清 可 湿性粉 剂800 1000 倍,或50%多 菌灵 可 湿性粉 剂1000 倍液,或70%甲基 硫 菌灵可 湿性粉 剂1000 倍液防治,交 替用 药。苗期虫害 主 要为 小地 老虎、蛴螬,防 治方 法见 附录B。及时除 草,保持 圃地 无杂 草。4.5.5 移栽 苗 培育 秋、冬季 土壤 上冻 前或 早 春土壤 解冻 后,将 要移 植 的苗木 起苗,对主 根和 较 长侧根 的伤 口进 行适 当修剪,剔除 有病 虫害、机 械损伤、生 长不 良和 无顶 芽的苗 木,将苗 木分 级栽 植于提 前准 备的 圃地。培育DB41/T 1831 2019 3 23年生 用于 片 林、农田 林网 等 造林 的苗 木,移植 株行距 为30 cm40 cm。培 育园林 绿化、行 道树 用大规格苗 木,移栽 株距为50 cm 80 cm,行 距为80 cm 100 cm。4.6 苗木出 圃 与 分级 起苗前1 d 2 d,苗 床要 充分淋 湿或 灌水。起 苗时,保持 根系 完整,根 系过 长或劈 裂则 进行 修剪,苗木质 量按GB 6000 的规 定 执行。1年生 苗木 可50 100 株扎 成一 捆,2 3 年生 苗 木 可10 20 株扎 成一 捆,用黄泥 浆根,置于 阴凉处 待 栽 或 装运;也可 用保湿 剂处理 根部。起苗 到造林 间隔天 数最好 不超 过3 d。苗高2 m 以上 的大苗,树 根 要带泥 土球,土球 大小根 据苗木 大小而 定。达不到 出圃标 准的苗 木,留床或移 植后 继续 培育。5 造林 5.1 造林地 选择 黄河 以 南的 滨湖 滩地、低 山山洼、低 洼地 均适 宜落 羽杉栽 培。5.2 整地 参照GB/T 15776 的规 定执 行。5.3 栽植 5.3.1 苗木选 择 农田 林 网或 成片 造林,宜 采用2 3年生 以上 苗 木。园林绿 化 或 行道 树,宜采用3年 生以 上 苗 木。5.3.2 栽植时 间 落叶后 进行 冬季 造林,或 在春季2月3月 中旬 栽植。5.3.3 栽植密度 片林,初植 密度 以2 m2 m(167株/667 m2),或2 m3 m(111株/667 m2)为宜。810 年后 间伐 为4 m2 m或4 m3 m。行 道树、农 田林 网 等造 林,初植 密度 以1 m2 m,或2 m2 m 为宜。农 林间 作栽 植密 度 以3 m(20 50)m 为宜。园林 绿化 或四 旁植 树,间距 以5 m 7 m 为宜。5.3.4 栽植方法 栽植前,把 整株 苗木 置于 水中浸 泡24 h以上 再 栽植。栽植深 度为 原根 颈线 比栽 植后的 地表 面低15 cm以上为宜。6 抚育管 理 6.1 中耕除 草 前3 年,每年 中耕除 草23 次,4 5 年每 年中耕 除草1 次。松 土应在 苗木 周围50 cm范围 内进 行,并做到里 浅外 深,不伤 害苗 木根系。除 草时,割 除苗 木周边1 m 以内 的杂 灌杂 草 和藤蔓。6.2 浇水施肥 DB41/T 1831 2019 4 栽植当 天 宜 浇足 定根 水,造林当年 做到 及时 跟 踪补 水;幼 林期,根 据天 气、土壤墒 情适时 浇 水。初植的1 3年 生幼林,每 年春季,每株 环状 埋施碳 铵0.25 kg或 尿素0.15 kg。3年后,根据 培育 目的适时 施肥。6.3 修枝间伐 根据林 种、培育 目的,适 时修枝 间伐。6.4 常见病 虫害 防治 常见的 病害 为 茎 腐病、枯 萎病、茎枯 病 等,防 治方 法见附 录A。常见的 虫害 有大 袋蛾、扁 刺蛾等,防 治方 法见 附录B。DB41/T 1831 2019 5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落羽杉 主要 病害 防治 方法 落羽杉 主要 病害 防治 方法 见表A.1。表A.1 落羽杉 主要 病害 防治 序号 病害名称 症状表现 防治方法 1 茎腐病 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和根部,病部开始为暗褐色,以后绕茎基部扩展一周,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萎蔫,后期整株枯死,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1)苗圃用石灰粉或硫酸亚铁消毒。(2)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并烧毁,然后喷施75%百菌清400 倍液或25%多菌灵 500 倍液或5%硫酸铜300 倍 液。(3)病树,在病菌危害部位涂抹多菌灵或硫酸铜液,或喷洒70%甲基 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2 枯萎病 染病初期有一段潜伏期,在外观上很难发现症状。发病中期可观测到树木小枝顶梢新生叶卷曲、萎蔫、进而小枝、侧枝,整个枝条干枯。主干和侧枝发病时,表皮出现灰褐病斑,排出褐色脓状液体,韧皮部完好,次生木质部有纵向黄褐色条纹,从病斑向外溢出深褐色浓状液。(1)病害发生后立即挖除病株并烧毁。(2)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用25%多菌灵 300 500 倍液对树体进行喷 药防治。3 茎枯病 茎枯病又称黑霉病,主要为害茎和果实,也为害叶和叶柄。茎部出现伤口易染此病。病斑初为椭圆形,褐色凹陷溃疡状,后沿茎上下扩展到全株,严重时病部变深褐色干腐,并可侵入维管束;果实染病时侵染绿果或红果。初为灰白色小斑块,后随病斑扩大凹陷变褐色,长出黑霉,引起腐烂。该病原菌产生的交链孢酸转移到植株上部后,可杀死叶脉两侧的叶组织,或叶面形成不规则的褐斑。病斑继续扩大时,叶缘卷曲,最后叶片干枯或全株死亡。(1)发现病枝及时铲除,并销毁,病株周围用石灰消毒。(2)用毛笔蘸 1:40 的多菌灵 溶液环涂在嫩茎。(3)发病初期,用 70%的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5%的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38%恶 霜灵嘧菌酯 800 倍液,或 30%氧氯化铜 悬浮剂10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1000 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 霉素可湿性粉剂 2000 3000 倍液。7 8 d喷 1 次,连续喷药3 次,可有 效地控制病情。交替用药,防治效果更好。DB41/T 1831 2019 6 A B 附 录 B(规范 性附 录)落羽杉 主要 虫害 防治 方法 落羽杉 主要 虫害 防治 方法 见表B.1。表B.1 落羽杉 主要 虫害 防治 序号 虫害名称 形状特征及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1 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类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幼虫体肥大,体型弯曲呈 C 型,多为白色,少数为黄白色。蛴螬年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危害很大。(1)人 工 防 治。及 时 铲 除 圃 地 杂 草 和适时浇水。(2)物理防治。成 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3)化学防治。播种、芽苗前,用 50%辛硫磷乳剂1500 2250 mg/hm2兑水进行土壤处理。危 害时,用50%辛硫磷乳 剂 2000 3000 倍 液或 90%晶体敌百虫 2000 倍液灌根,或 用 3%克百威颗粒剂撒施。2 小地老虎 成虫体长17 23 mm、翅展 40 54 mm。深褐色,前翅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 2 个黑色剑状纹。在肾状纹外侧有 1 个 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上侧有 2 个尖 端向内的楔形黑斑,3斑相对。后翅灰白色,无斑纹。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双栉状。卵:馒头形,具 纵横隆线。幼虫:圆筒形。共 6 龄,少数 7 8 龄。老 熟幼虫体长3750 mm、宽 5 6 mm,灰褐色,体表粗 糙,有黑粒点,背中线明显,臀板黄褐色。蛹:体长 1824 mm、宽 6 7.5 mm,赤褐有光。臀 棘 1 对。1 年4 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翌年 3 月上中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3 月下 旬至 4 月上旬为成虫盛期。后 3 代成虫盛期分别在 5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7月中旬至 8 月中旬、9 月上旬 至 10 月上旬。以 3 月底到 4 月中旬发生的第1 代幼 虫为害严重。(1)物理防治。羽化期,采用黑光灯或糖醋液(糖 6:醋 3:白 酒 1:水10:敌百虫1)诱杀成虫。(2)生物防治。堆草诱杀幼虫。播种前或幼苗出土前,于傍晚在苗圃地堆 放 青 绿 嫩 草,把 用 25%灭 幼 脲 号100 200 倍药液配制的毒饵放于草堆下面,每 10 m 放 1 堆草进行 诱杀,次日清晨在草堆下捡拾幼虫并杀死。(3)化学防治。发生严重时,用1.2%烟碱 苦参碱乳油800 倍 液泼浇根际周围,或者每hm2选用 50%辛 硫磷乳油750 ml,或2.5%溴氰菊酯乳油 或 90%晶体敌百虫 750 g,对水 750 L 喷洒于幼苗及其周围表土。3 大袋蛾 成虫:雌雄异形。雌成虫无翅,乳白色,肥胖呈蛆状,头小、黑色、圆形,触 角退化为短刺状,棕褐色,腹部 8 节均有黄色硬皮板,节间生黄色鳞状细毛。雄虫有翅,翅展 26 33 mm,体黑褐色,触角羽状,前、后翅均有褐色鳞毛,前翅有 4 5 个透明斑。卵:椭圆形,淡黄色。幼虫:雌幼 虫较肥大,黑褐色,胸足发达,胸背板角质,污白色,中部有两条明显的棕色斑纹,雄幼虫较瘦小,色较 淡,呈黄褐色。雌蛹赤(1)人工除治。秋、冬季树木落叶后,摘除越冬护囊,集中烧毁。(2)生物防治。幼虫孵化高峰 期(6 月上旬)或幼虫危害期(6 月上旬 至 10 月上、中旬),用每 ml 含 1 亿孢 子的苏云金杆菌溶液喷洒。也可用25%灭 幼脲500倍液,或森得保可湿性粉剂 2000 3000倍液,或3%高渗苯氧威乳 DB41/T 1831 2019 7 表 B.1(续)序号 虫害名称 形状特征及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3 大袋蛾 褐色、雄蛹暗褐色。1 年发生1 代。以老熟幼 虫在袋囊中越冬。翌年4 月中下旬幼虫恢复活动,但 不取食。雄虫 5 月中旬开始化蛹,雌虫 5 月下旬开始 化蛹,雄成虫和雌成虫分别于 5 月下旬及6 月上旬羽 化,并开始交尾产卵。6 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6 月下 旬至 7 月上旬为孵化盛期,8 月上中旬食害剧烈,9 月上旬幼虫开始老熟越冬。该虫一般在干旱年份最易猖獗成灾。油 3000 4000 倍液,或 1.8%阿维菌素乳油 3000 4000 倍液,或 0.3%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1000 1500 倍液,或 1.2%苦 烟乳油植物杀虫剂800 1000 倍液,喷雾防治。(3)化学防治。幼虫孵化后,用90%敌百 虫 1000 倍液或 80%敌 敌畏乳油800 倍液或 2.5%敌百虫粉剂喷 洒防治。4 扁刺蛾 成虫体长 13 18 mm,翅展 28 39 mm,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触角雌丝状,基部 10 多节呈栉齿状,雄羽状。前翅灰褐稍带紫色,中室外侧有 1明 显 的 暗 褐 色 斜 纹,自 前 缘 近 顶 角 处 向 后 缘 中 部 倾斜;中室上角有 1 黑点,雄蛾较明显。后翅暗灰褐色。1 年发生 1 代,以老熟幼 虫在树下 3 cm 6 cm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5 月 中旬开始化蛹,6 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 月中旬8 月上旬均可见初 孵幼虫,8 月为 害最重,8 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1)人 工 防 治。虫 害 严 重 的 地 方,可在早春或晚秋人工挖蛹。(2)物 理 防 治。成 虫 羽 化 期 使 用 黑 光灯诱杀。(3)生物防治。幼虫期喷洒 0.5 亿孢子/ml 青虫菌液。(4)化学防治。幼虫 4 龄前喷 洒 90敌百虫 300 倍液,或50%辛硫磷1000 倍液,或 50%杀螟 松 1000 倍液,或 50%马拉松乳油 1000 1500 倍液。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