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DB37/T 3418-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DB37/T 3418-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DB37/T 3418-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DB37/T 3418-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DB37/T 3418-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DB37/T 3418-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5.1 50B5 0DB37山东省地方标 准DB 37/T 34182018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2 0 1 8-0 9-1 4发 布 2 0 1 8-1 0-1 4实 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 B 3 7/T 34 18 20 18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 0 0 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中国海洋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倪乐海、田传远、赵厚钧、董济军、黄树庆、徐涛、刘朋、潘秀莲。D B 3 7/T 34 18 20 181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技术规范1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养殖池塘建设的选址要求、池塘建造、进排水系统、配套设施和旧池改造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标准化海水、淡水养殖池塘的新建和改造。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 1 6 0 7 渔业水质标准GB 5 0 1 9 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NY 5 3 6 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 5 3 6 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 9 1 0 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 1 0 3 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L 2 6 5 水闸设计规范3 选址要求3.1 基本要求选择周边无污染,交通、通讯、电力等便利的地方建池。淡水养殖池塘环境应符合NY 5 3 6 1 的要求,海水养殖池塘环境应符合NY 5 3 6 2 的要求,同时符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3.2 水源、水质取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GB 1 1 6 0 7 的要求。3.3 土 质土质良好,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异色和异臭。土壤质地宜为黏土、壤土或砂壤土。4 池塘建造4.1 形 状因地制宜,以长方形为主,长宽比以3:2 4:1 为宜。池塘长轴方向以东西向为主,或与生产季节主要风向相一致。4.2 面 积D B 3 7/T 34 18 20 1824.2.1 确定原则根据养殖品种和模式需要而定。4.2.2 淡水池塘淡水 成鱼池的 面积以33 00 m2 1 00 00 m2为宜,鱼种池以 13 30 m23 3 0 0 m2为宜,鱼苗池以 66 7 m213 30 m2为宜;淡水 虾 蟹养 殖池塘面积以 66 00 m2 2 00 00 m2为宜。池塘 面 积可 根据养殖品种 和 模 式需要适当调整,但不超过20000 m2。4.2.3 海水池塘海水虾蟹养殖池塘面积以6600 m2 6 60 00 m2为宜,刺参养殖池塘面积以13200 m23 30 00 m2为宜。4.3 塘 埂4.3.1 宽 度主埂顶面宽度6 m,支埂顶面宽度2 m。4.3.2 坡 度内坡的高宽比1:1.21:3,外坡高宽比1:1.5 1:3。如用砌石、水泥板或混凝土等护(固)坡,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坡比。4.4 池 深淡水鱼类成鱼池深度以2.5 m4.0 m 为宜,鱼种池以2.0 m3.0 m 为宜;淡水虾蟹养殖池塘深度以2.0 m 2.5 m 为宜。海水池塘深度以2.0 m3.0 m 为宜。越冬池塘的水 深应大于 2.5 m。具体 的池深设计,可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养殖品种的生态习性而定。4.5 塘 底池底平整或呈反龟背状,向排水口略倾斜,池底坡度比降为1:3 0 0 1:5 00。池底应夯实,不渗漏水;必要时池底可加防渗漏材料。4.6 池塘护坡4.6.1 护坡种类可选择水泥预制板、现浇混凝土、复合土工膜或砖石等护坡方式。潮间带海水池塘护坡应用浆砌石或水泥浇筑。4.6.2 水泥预制板护坡将水泥预制板摊铺在平整好的边坡上并固定,水泥预制板厚度3 cm5 c m,长度根据护坡断面决定。在池底周边30 c m 深处建一圈梁固定水泥预制板。坡顶用混凝土砌一条宽4 0 c m的护坡压顶。4.6.3 现浇混凝土护坡将塘埂坡面进行整平、夯实,再现浇一层厚度为8 cm10 c m 的素混凝土。4.6.4 复合土工膜护坡D B 3 7/T 34 18 20 183整平、夯实坡面,再铺上高密度聚 乙烯(H D P E)塑胶地膜或复合 土工膜,并在坡顶和池底 将护坡膜埋实、固定。4.6.5 浆砌石墙护坡塘埂坡面用片(块)石座浆法砌筑石墙,墙壁厚度40 c m50 c m;墙壁挡水面的片石间要用水泥勾缝;墙壁与土接触面的空隙用土填满、压实;墙体顶面用2 cm水泥砂浆抹平。5 进排水系统5.1 淡水池塘5.1.1 每口池塘一般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分别沿池塘长轴相对并设在池塘两边塘埂的中心,与进、排水渠相连。5.1.2 进、排水口宜采用砖砌或混凝土预制结构,并设置防逃设施。进水渠设计时应考虑进水渠最高水位高程高于池塘最高蓄水高程 5 c m10 c m。排水渠设计时应考虑渠底高程低于养殖塘排水口 50 cm80 c m。排水口以确保池水可完全排干为宜。5.1.3 进水通过分水闸门控制,并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可采用预埋 PVC 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进水管道用水泥预制管或 P V C 管等,管径20 c m。池塘进水管的底部应与进水渠道底部平齐。5.1.4 可利用重力有效排水的池塘,排水口一般设有排水井,通过排水管与排水渠相连接。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排水井一般为水泥砖砌结构,有拦网、闸板等凹槽。5.2 海水池塘5.2.1 利用海水涨、退潮进、排水的海水池塘,每口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分别设在池塘两边塘埂的中心,与进、排水渠相连。进、排水口用管道输水的,进、排水口设计可参照本标准 5.1 之要求执行;进、排水量较大的池塘,进、排水口宜采用水闸直接输水,水闸设计应符合 S L 265 之规定,并设置张网防逃设施。5.2.2 不能利用海水涨、退潮进排水的海水池塘,其要求按本标准 5.1 之要求执行。6 配套设施6.1 电力配套设施符合GB 5 0 1 9 4 的规定,按标准规范用电。6.1.1 电力配套标准一般池 塘每667 m2配套功 率0.7 5 k W1 k W,精养 池塘每 6 6 7 m2配套 1 k W 1.5 k W。成片 池塘建设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专用变压器和配电房。6.1.2 供电线路设置方式供电线路可采用架空线或穿管地埋电缆。6.1.3 配电箱设置要求D B 3 7/T 34 18 20 184一般按照每两个相邻的池塘共用一个配电箱;池塘较大较长,可配置多个配电箱。每个配电箱留有一定数量的接口,主要负责控制增氧机、投饲机、水泵等设备。6.2 增氧设备依据养殖种类及养殖密度的需求,确定是否配备相应的增氧机和微孔曝气装置等增氧设备。6.3 投饲设备有条件的池塘可配备自动投饵机。6.4 管理用房建造砖混结构或钢构的管理用房,每间管理用房面积在15 m2以上,高度2.6 m以上,做到生活、储物、饲料区分别隔开。6.5 提水设备根据池塘进水条 件,配备提水设备。根据水源条件,优先选用提水泵 的顺序为轴流泵、混流泵、离心泵。海水池塘提水能力为每潮可以提水池水总量的1/2以上为宜,淡水池塘以1 2 h 内加满水为宜。6.6 排放水处理设施应建 设相应 规模 的养殖排放水处理设施,养殖水经处理后方可排放。淡 水池塘排放水应符合 S C/T9101的要求,海水池塘排放水应符合SC/T 9 1 0 3 的要求。7 老旧池塘改造方案老旧养殖池塘可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对原池塘进行必要改造。改造方案主要包括:小池拼并成大池、大池分割成小池、池塘加深、护坡、池底硬化、保水改造、塘埂加高加宽、闸门改造等。在池底加深改造时,应同时降低闸门和渠道底部的标高,以确保池水可完全排干。改造标准参照新建池塘标准要求。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