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DB34/T 2907.1-2017.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DB34/T 2907.1-201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DB34/T 2907.1-201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DB34/T 2907.1-2017.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DB34/T 2907.1-2017.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DB34/T 2907.1-2017.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7.060 B 2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907.12017 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ice resourcePart1:Rice screenings starch extrac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6-30发布 2017-07-3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 2907.12017 I 前言 DB34/T 2907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分为 4 个部分:第 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第 2 部分:碎米蛋白提取;第 3 部分:米乳加工;第 4 部分:米糠油加工。本部分为 DB34/T 2907 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安徽省徽州印象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丰蓼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徽联河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霍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本部分起草人:程宁、吴煜、甘启斌、王仁全、金嫦娥、程鸣、张广海、刘刚。DB34/T 2907.12017 1 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第1 部分:碎米淀粉提取 1 范围 DB34/T 2907 的本部分规定了碎米淀粉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和设施设备、原材料要求、提取工艺流程、提取过程和质量管理。本部分适用于采用碎米经过浸泡、去蛋白和压滤等工艺提取的碎米淀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354 大米 GB 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食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碎米淀粉 rice screenings starch 以碎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和去蛋白等过程提取的淀粉。4 生产环境和设施设备 4.1 厂区的选址和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应符合 GB 14881 的要求。4.2 厂房设计应符合 GB 50073 的要求。4.3 厂房及加工设施设备应按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质量要求有序地配置,生产车间入口处宜分别设有人员和物料的清洗、消毒设施。4.4 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进入厂区、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内。4.5 生产设备应定期或根据需要及时进行 CIP 清洗,清洗过程中应根据清洗管道长度、直径等因素确定适当的溶剂浓度、水的温度、清洗时间和流速。清洗结束后用 pH 试纸测定其管道内水分呈酸性即可,并做好相应记录。DB34/T 2907.12017 2 5 原材料要求 5.1 水 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sdi(水质污染指数)5。5.2 碎米 应符合 GB/T 1354 的规定,真菌毒素限量、污染物限量、最大农药残留物限量等卫生指标应符合 GB 2715 的规定。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色 泽 具有碎米固有色泽,无霉变 气味、滋味 具有碎米香味,无异味 杂 质 无杂质 5.3 食品添加剂 不应有食品添加剂。6 工艺流程 提取工艺流程见图1。图1 提取工艺流程 7 提取过程 7.1 去杂 采用分级除石机将碎米中的轻质糠壳和重质碎石等分离。7.2 浸泡、磨浆 将碎米放在浸泡罐内用水浸泡,夏季 4 h6 h,冬季 6 h8 h。DB34/T 2907.12017 3 碎米浸泡后输送到垂片式粉碎机内磨成浆,下到粉碎回收罐内。由粉碎回收罐配泵,打到压力曲筛内,输送到胶体磨,米浆回到粉碎回收罐。为获得理想米浆,可多次磨浆。7.3 蛋白与淀粉分离 7.3.1 经胶体磨出料后的米浆通过三级均质和三级旋流器实现蛋白与淀粉的分离。具体过程如下:a)胶体磨输出的米浆由均质乳化泵输送到一级均质机内,均质出来的料液进入一级均质浆罐;通过一级淀粉旋流器,分离出的蛋白液进入蛋白液储罐,淀粉浆输入到一级淀粉浆储罐;b)一级淀粉罐内的淀粉浆经二次均质后通过二级淀粉旋流器进一步分离,分离出蛋白打进蛋白水罐,分离出的淀粉浆输入二级淀粉浆罐内;c)二级淀粉罐内淀粉经三次均质后再由三级淀粉旋流器,分离出蛋白进蛋白水罐,分离出的淀粉,输入三级淀粉浆罐内。7.3.2 均质时均质机压力控制在(3550)Mpa,旋流器离心机的转速控制在(9501550)r/min。7.4 压滤(板框压滤机)7.4.1 压滤前,确保滤板在横梁上摆放整齐,滤布不得折叠和破损。7.4.2 将分离蛋白后的淀粉浆经离心泵输送到板框压滤机压滤约 30 min。7.5 干燥 7.5.1 压滤后的淀粉由螺旋进料器送入气流烘干塔烘干。7.5.2 在干燥前应确保加热器及蒸汽、管道、阀门等连接点无泄漏,回收箱内过滤袋无破损、开线,旋风分离器无裂缝和泄漏现象。7.5.3 干燥过程中进风口温度控制在 130160之间,出风口温度控制在 70105之间。7.6 包装 7.6.1 包装材料应符合 GB 9683 的规定,应无毒、无味、无污染、牢固、干燥,不影响产品品质,包装封口应严密。7.6.2 包装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标志内容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7.6.3 应确保包装重量足够,封口严密。8 质量管理 8.1 原料采购过程中应进行抽样检验,验收合格方可入库,每批进厂的原料应有供应商、规格、数量和验收检验的记录。8.2 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浸泡、磨浆、蛋白与淀粉分离、压滤、干燥等要重点控制。对关键控制点应有监控记录、纠正活动记录和验证记录、监控仪器校正记录。8.3 在生产前,应检查设备、工具、容器等是否保持清洁、适用状态。8.4 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发现异常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8.5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档案,设有档案柜和档案管理员,各种记录分类按月装订、归档,保留时间应在 2 年以上。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