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外观色泽表示方法及色卡DB34/T 3168-2018.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绿茶外观色泽表示方法及色卡DB34/T 3168-201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绿茶外观色泽表示方法及色卡DB34/T 3168-201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绿茶外观色泽表示方法及色卡DB34/T 3168-2018.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绿茶外观色泽表示方法及色卡DB34/T 3168-2018.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绿茶外观色泽表示方法及色卡DB34/T 3168-2018.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67.140.10 X 5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1682018 绿茶外观色泽表示方法及色卡 Specification of green tea appearance and color card 文稿版次选择 2018-08-08发布 2018-09-0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 31682018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抱儿钟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烽火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前颖、文亮、金火珠、原堃、曾雪鸿、华再欣、李大祥、宋丽。DB34/T 31682018 1 绿茶外观色泽表示方法及色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茶外观色泽及色卡的术语和定义、绿茶外观色泽组成和色卡编号、绿茶外观色泽的测试方法和色差要求、色卡的尺寸和规格、色卡质量要求、色卡均匀性检验描述、色卡保存。本标准适用于绿茶感官审评外观色泽的参照对比。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978 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 3979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 7921 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T 14487-201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15000.3 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 GB/T 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28467 涤纶绣花线色卡 3 术语和定义 3.1 绿茶外观色泽 GB/T 1448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 嫩绿 tender green 浅绿微黄透明。GB/T 14487-2017,定义3.2.1 3.1.2 翠绿 jade green 绿中显青翠。GB/T 14487-2017,定义2.2.8 3.1.3 青绿 blue-green DB34/T 31682018 2 绿泛青,往往因为杀青不足。3.1.4 黄绿 yellowish green 以绿为主,绿中带黄。GB/T 14487-2017,定义2.2.10 3.1.5 苍绿 dark green 色泽深绿带翠,有层次感,部分烘青茶有此特征。GB/T 14487-2017,定义2.2.13 3.1.6 灰黄 greyish yellow 色黄带灰。GB/T 14487-2017,定义3.2.9 3.1.7 枯黄 dry yellow 色黄而枯燥。GB/T 14487-2017,定义3.2.10 3.1.8 绿黄 greenish yellow 以黄为主,黄中泛绿。GB/T 14487-2017,定义2.2.11 3.1.9 嫩黄 tender yellow 金黄中泛出嫩白色,为高档白叶类茶如安吉白茶等干茶、叶底特有色泽,也适用于黄茶干茶、汤色及叶底色泽。3.1.10 金黄 golden yellow 黄金芽等品种特殊的金黄鲜亮的颜色。3.1.11 青褐 blueish auburn 褐中带青,此术语适用于晒青绿毛茶的色泽。DB34/T 31682018 3 GB/T 14487-2017,定义2.2.16 3.1.12 褐黄 brownish yellow 以黄为主,泛褐。3.1.13 银绿 silvery green 白色茸毛遮掩下的茶条,银色中透出嫩绿的色泽,为茸毛显露的高档绿茶色泽特征。GB/T 14487-2017,定义3.2.5 3.1.14 灰绿 greyish green 叶面色泽绿而稍带灰白色。GB/T 14487-2017,定义2.2.12 3.1.15 灰暗 dull grey 色深暗带死灰色。GB/T 14487-2017,定义3.2.11 3.1.16 深绿 deep green 绿色较深。GB/T 14487-2017,定义3.2.3 3.1.17 乌绿 black green 色泽浓绿泛乌。GB/T 14487-2017,定义2.2.13 3.1.18 墨绿 dark green 色泽浓绿泛乌有光泽。GB/T 14487-2017,定义2.2.13 3.2 颜色相关 GB/T 1560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2.1 DB34/T 31682018 4 色卡 color card 表示一定颜色的标准样品卡。GB/T 15608-2006,定义3.16 3.2.2 色调 hue 红、黄、绿、蓝、紫等颜色的特性。是颜色的三属性之一。GB/T 15608-2006,定义3.15 3.2.3 明度 lightness value 表示物体表面颜色明亮程度是视知觉特性值,以绝对白色和绝对黑色为基准给予分度。颜色的三属性之一。GB/T 15608-2006,定义3.12 3.2.4 彩度 chroma 表示用距离等明度无彩色点的视知觉特性来表示物体表面颜色的浓淡,并给予分度。颜色的三属性之一。GB/T 15608-2006,定义3.3 3.2.5 颜色编号 color notations 在颜色体系中用来标记颜色的一种字符。GB/T 15608-2006,定义3.28 3.2.6 色值 tone 该种颜色在不同的颜色模式中所对应的颜色值。3.2.7 RGB 色彩模式 RGB color pattern 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3.2.8 CMYK 色彩模式 CMYK color pattern 印刷色彩模式,只要是在印刷品上看到的图像,就是 CMYK 模式表现的。DB34/T 31682018 5 CMYK 是 3 种印刷油墨名称的首字母:青色 Cyan、品红色 Magenta、黄色 Yellow。而 K 取的是 Black 的最后一个字母。3.2.9 LAB 色彩模式 LAB color pattern 一种能最大限度模拟自然光的模式,也是 photoshop 内部转换模式的一种过渡模式。因其包含色域最广,从而起到桥梁作用。3.2.10 HSB 色彩模式 HSB color system 在HSB模式中,H(hues)表示色调,S(saturation)表示彩度,B(brightness)表示明度。HSB 模式对应的媒介是人眼。3.2.11 彩色系 chromatic color system 由色立体中除无彩色系以外的颜色组成的颜色系统,彩色系的颜色具有颜色三属性,即色调、明度及彩度。GB/T 15608-2006,定义4.3 3.2.12 色立体 color solid 在特定的表色系统的色空间里,表面色所占有的空间部分(如图1)。GB/T 15608-2006,定义3.19 图1 色立体 3.2.13 色差 chromatic aberration DB34/T 31682018 6 色差即颜色的差别。3.2.14 HEX 值 HEX tone HEX 值由任意数量的十六进制记录组成,每个记录包含 5 个域,每一组字母对应一个不同的域,每一个字母对应一个十六进制编码数字,每一个域由至少两个十六进制编码数字组成,它们构成一个字节。当把 HEX 值输入到 Photoshop 中,将会出现对应色块、LAB 值、RGB 值、CMYK 值和 HSB 值。4 绿茶外观色泽组成和色卡编号 4.1 色泽组成 4.1.1 色调 4.1.1.1 色调表示方法 色调环上以红、黄、绿、蓝、紫 5 色作为主色,并以红色为色调环逆时针方向的起点,在相邻两主色的中间的颜色为中间色,即黄红、黄绿、蓝绿、蓝紫、紫红。主色与中间色组成 10 种基本色,各占圆的一个 10 等分点。为了对色调作更细的划分,又将 10 种基本色的邻色之间划分为 4 等分。因此,色调环上共有 40 种色调,相邻色调之间在视觉上是等距的,见图2。图2 色调环 4.1.1.2 色调编号区间与颜色的对应关系 见表1。表1 色调编号区间与颜色的对应关系 色调编号 001-036 037-072 073-108 109-144 145-180 颜色 红 红黄 黄 黄绿 绿 色调编号 181-216 217-252 253-288 289-324 325-360 颜色 蓝绿 蓝 蓝紫 紫 紫红 DB34/T 31682018 7 4.1.2 彩度 彩度以色立体的中心轴为起点 0,随着色调环的扩大,彩度也随之趋大。相邻彩度之间在视觉上是等距的。彩度标号从 00-100 五等分延色相环由内向外依次递增,彩度分级见图3。图3 彩度标尺和明度标尺 4.1.3 明度 色立体的中心轴从绝对黑色的 00 到绝对白色的 100 分为 11 级,相邻明度之间在视觉上是等距的,见图3 中的明度标尺的编号。4.2 色卡的编号 4.2.1 色卡编号方法 参照 GB/T 28467 涤纶绣花线色卡的色卡编号方法,对该色卡进行编号。编号由 7 位数字组成,前 3 位数字表示对应的色调,第 4、5 位数字表示对应的彩度,后 2 位数字表示对应的明度。046 50 75 色调 彩度 明度 4.2.2 茶样绿茶外观色泽色卡及色值 绿茶外观色泽色卡和色泽编号见附录A,具体色值见附录B。5 绿茶外观色泽的测试方法和色差要求 5.1 色泽的测试方法 5.1.1 色泽的测试原理 该标准检测绿茶的方法是以 GB/T 14478 中绿茶外观色泽术语为对象,筛选出有代表性的绿茶外观色泽,并根据这些色泽描述,收集茶样。设置单反参数,以求对茶样最大保真的条件下拍摄茶样,将拍摄好的茶样导入 photo shop 中提取茶样色值,形成色卡。DB34/T 31682018 8 提取原理:通过增大光学镜头成像模糊圈使相邻画面产生高度几何量级融合,从而将色调、明度、饱和度相互混合,形成相对单一色调的纯色图片,和黑白两色相互混合产生灰色原理相同。5.1.2 色泽色值的提取方法 5.1.2.1 茶样拍摄方法 设置最佳拍摄参数对茶样进行拍摄,以求能最大保真茶叶外观色泽,具体拍摄方法及参数设置见资料性附录C。5.1.2.2 提取茶样照片的色值 把拍摄的茶样导入 photo shop 进行十次分点取样,取平均值,对抽取的茶样进行 Lab、RGB 值的测试,并提取出色相、明度和彩度值。在提取茶样外观色泽色值时,对软件版本和电脑没有要求,但是电脑显示器需经过专业校色仪校正,并且在处理图片过程中需加载色彩管理文件,使输出色泽和实物保持一致。5.1.2.3 色差仪测定茶样的色值 按照 GB/T 3978 中规定的 D65 标准照明体及 d/8 照明/观察条件。按照 GB/T 3979 中规定的 CIE 2008 补充标准色度观察者和双关路光谱光度测色法(10 度现场)。5.2 色差要求 对两种方法所测试的 Lab 值进行色差分析,按 GB/T 7921 中规定的 CIELAB 色差公式计算色差。色差 E*ab5 CIELAB 色差单位。6 色卡的质量要求与规格 6.1 外观要求 本标准色卡表面必须均匀、无色斑、无污点、厚度均一。6.2 材质要求 色卡纸应具备抗老化、色牢度高、纸质坚韧方便携带等特点。在实际制作中,能满足以上条件的都可使用。当有大批量制作需求时可考虑使用耐久性更好的高分子类无机材料制作。6.3 打印机要求 所用打印机应具备像素高(不低于 5184*3456)、色彩密度高、还原准确等特点。6.4 色卡规格 本标准的规格分为甲种规格和乙种规格两种规格。甲种色卡尺寸 21 mm*23 mm,供命名复核单位复核命名时用。乙种色卡尺寸 可根据使用者自行调整。DB34/T 31682018 9 7 均匀性检验描述 将用来提取色泽的茶样,按照 GB/T 23776 规定的方法,审评绿茶外观色泽,审评结果应符合 GB/T 15000.3 的要求。8 保存 绿茶色卡的保存应注意避热、避光、防潮和防污,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清洁、无腐蚀气体的室内。DB34/T 31682018 10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绿茶外观色泽色卡和色泽编号 表A.1 绿茶外观色泽色卡和色泽编号 色卡信息 茶样图片 色卡图片 色卡信息 茶样图片 色卡图片 嫩 绿 金 黄 编号 0584148 编号 0295964色值#7b7949 色值#a47244翠 绿 青 褐 编号 0575047 编号 0373244色值#78753c 色值#71634d青 绿 褐 黄 编号 0594443 编号 0404643色值#6d6c3d 色值#6d5c3b黄 绿 银 绿 编号 0564143 编号 0532068 色值#616b41 色值#ada98b苍 绿 灰 绿 编号 0633840 编号 0481942 色值#63653f 色值#6a6555枯 黄 灰 暗 编号 0464153 编号 0412742色值#86794f 色值#6b624e灰 黄 深 绿 编号 0473847 编号 0542632色值#786e4a 色值#514f3c绿 黄 乌 绿 编号 0494853 编号 0532627色值#887c47 色值#454333 DB34/T 31682018 11 表 A.1(续)色卡信息 茶样图片 色卡图片 色卡信息 茶样图片 色卡图片 嫩 黄 墨 绿 编号 0496253 编号 0562127色值#877833 色值#434336 DB34/T 31682018 12 B B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绿茶外观色泽色卡的色值 表B.1 绿茶外观色泽色卡的色值 色泽名称 色卡编号 HEX 值 RGB 值 LAB 值 CMYK 值 HSB 值 嫩绿 0584148#7b7949 123/121/73 50/-5/27 60/50/81/4 58/41/48 翠绿 0575047#78753c 120/117/60 49/-5/32 61/51/89/6 57/50/47 青绿 0594443#6d6c3d 109/108/61 45/-5/26 64/54/87/11 59/44/43 黄绿 0564143#616b41 110/107/65 45/-4/24 63/55/84/11 56/41/43 苍绿 0633840#63653f 99/101/63 42/-6/21 67/56/84/14 63/38/40 枯黄 0464153#86794f 134/121/79 51/0/25 56/52/76/3 46/41/53 灰黄 0473847#786e4a 120/110/74 47/0/22 60/56/77/8 47/38/47 绿黄 0494853#887c47 136/124/71 52/-1/31 55/51/82/3 49/48/53 嫩黄 0496253#877833 135/120/51 51/-1/39 55/52/94/5 49/62/53 金黄 0295964#a47244 164/144/68 60/1/42 44/43/83/0 47/59/64 青褐 0373244#71634d 114/99/77 43/3/15 62/60/72/12 37/32/44 褐黄 0404643#6d5c3b 109/92/59 40/4/22 62/62/83/18 40/46/43 银绿 0532068#ada98b 173/169/139 69/-2/16 39/31/47/0 53/20/68 灰绿 0481942#6a6555 106/102/89 43/0/8 65/58/65/9 46/16/42 灰暗 0412742#6b624e 107/98/78 42/1/13 64/60/71/13 41/27/42 深绿 0542632#514f3c 81/79/60 33/-2/12 71/63/78/27 54/26/32 乌绿 0532627#454333 69/67/51 28/-1/10 73/67/80/37 53/26/27 墨绿 0562127#434336 68/67/54 28/-2/8 74/67/77/36 56/21/27 注1:RGB值:在RGB 色彩模式中,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每种色各分为256阶亮度,RGB 值分别代表红、绿、蓝的数值。注2:LAB值:在LAB 色彩模式中,L 分量用于表示像素的亮度,取值范围是0,100,表示从纯黑到纯白;a表示从红色到绿色的范围,取值范围是127,-128;b表示从黄色到蓝色的范围,取值范围是127,-128。注3:CMYK值:在cmyk色彩模式中,眼睛看到颜色实际上是物体吸收白光中特定频率的光而反射其余的光的颜色。每种 CMYK 四色油墨可使用从 0 至 100的值。为最亮颜色指定的印刷色油墨颜色百分比较低,而为较暗颜色指定的百分比较高。例如,亮红色可能包含 2青色、93洋红、90黄色和 0黑色。注4:HSB值:在HSB 模式中,H(色调)值在03600的标准色轮上,S(彩度)在0100,B(明度)在0100 之间。DB34/T 31682018 13 C C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绿茶外观色泽色值提取方法 茶样取样方法:需经至少 3 名高级评茶员审评茶叶外观色泽,挑选出有代表性的绿茶外观色泽茶样,该茶样应完整,茶叶铺底铺圆不留白,茶样直径 10 cm,以供拍摄。茶样拍摄环境:茶样需在 85 见方柔光影棚内拍摄,光照强度为 3700 Lux。具体拍摄方法及参数见表C.1。表C.1 相机类型 100 mm/F2.8 微距镜头的相机拍摄 拍摄方法 虚焦拍摄,使茶叶各色度值相互融合,取其融合后的均匀色度值 图像风格模式 标准模式(无色差、饱和度、色调调整)色彩空间 SRGB 白平衡 自定义(根据18%摄影灰卡板在摄影灯光条件下设置还原实物色彩)光圈 F2.8 快门 1/320 ISO 400 拍摄模式 手动(M)自动对焦 关闭 焦距 对焦距离被拍摄物体 54 cm【对于干茶堆样高度来说摄影所拍摄的画面是 2D 平面,在保证受光面光线均匀(多角度多光源照射)的情况下 3D 会被压缩成 2D 平面,所以干茶堆样高度并不影响外观色泽)】注1:以上为本次试验的拍摄数据,在保证可异地重现试验并保证数据准确的情况下,不建议非专业摄影师在室外拍摄,原因如下:户外拍摄环境复杂,色温、周围物体的颜色、阴影、光照的角度、均匀度、拍摄距离、曝光时间不同的差异等等都会干扰所拍茶样色泽的还原准确性。专业摄影师请参照以上数据拍摄,拍摄条件可适当调整。注2:紧实度定义:对于紧实度来说,参与成像的干茶仅仅是干茶堆样的表面,在光源足够的情况下只要充满镜头画面即可,干茶紧实度(密度)并不会影响外观的色泽。对于干茶堆样来说能满足充满画面,光线均匀,就能准确的还原外观的色泽。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