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国际水产品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 研究 中国 水产 学会 一、世界水产品生产、消费及贸易状况 (一)世界水产品生产持续 稳定增长 世界水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2013 年为 19106 万吨,比 2000 年增加了 5460 万吨,但增长仍主要源自养殖的贡献,捕捞产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只是某些年份略有增长, 2013 年为 9386 万吨,比 2000 年的 9352 万吨仅增加 30 多万吨,比 2012 年增加了 140 多万吨;而养殖产量 2013 年较2000 年增长了 133%, 2013 年比 2012 年又增加了近 700 万吨(参见图1)。 图 1 世界水产品产量构成及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 FAO 渔业统计年鉴。下图同。) 亚洲国家对世界水产品生的贡献 非常显著,其次是美洲国家,中国、印2 尼、印度、日本、菲律宾、越南、美国、秘鲁、俄罗斯、缅甸 10 国 2000 年的产量占了近世界总产量的 62%,到了 2010 年该比例超过 68%, 2013 年达到了 73%(参见图 2)。其中,中国、印尼和印度尤为突出,尽管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水产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三个国家对世界水产品总量的贡献虽然逐年在下降,但 2013 年其所占比例仍超过了 50%(参见图 3)。 图 2 10 大水产品生产国对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贡献(单位:吨) 图 3 2013 年 10 大水产品生产国贡献构成 3 值 得一提的是,发展中国家对水产品生产的重大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养殖生产的发展上(参见图 4),其捕捞产量也是世界水产品捕捞产量的主要部分,而且在全球捕捞产量徘徊不前的情况下,亚洲 6 国的捕捞产量仍维持缓慢的递增趋势(参见图 5)。 图 4 亚洲 6 国 1对世界水产养殖的贡献(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 FAO 渔业统计数据库。下图同。) 1中国、印度、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 4 图 5 亚洲 6 国对世界水产捕捞的贡献(单位:万吨) 世界水产品产量中,按照 FAO 常用的 9 大类分类方法,最主要的是海水鱼和淡水鱼, 2013 年鱼类产量占到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 63%, 其中海水鱼类占 37%,淡水鱼类占 26%;其次是软体类(鱿鱼、墨鱼等)、水生植物(紫菜、海带、裙带菜等)和甲壳类(参见图 6)。 图 6 2013 年世界水产品产量品种构成 5 (二)世界水产品消费呈现增长之势 虽然在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末,全球遭受金融风暴和欧债危机的双重打击,但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其消费水平仍呈现增长之势。根据OECD提供的数据, 2000年世界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 15.77千克, 2010年同比 2000年增长 17.67%,为 18.55千克, 2000-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 1.64%,预计 2015年增长至 19.19千克 /人,之后增长非常缓慢(参见图 7)。 图 7 世界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单位:千克 /人) (数据来源: OECD 数据库,其中 2011 年之后数据为预测值。下图同。) 水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包括日本、欧盟、美国、中国等,其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均大于 20千克 /人(参看图 8)。 6 图 8 主要消费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单位:千克 /人)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水产品产量的实质性增加,特别是水产养殖产量的增加对消费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 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0年为 24.21千克, 2010年增加至 32.15千克,同比 2000年增长 32.79%, 2000-2010期间年均增长 2.56%,预计 2020年达到 36.24千克。由于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越南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增长趋势超过了中国, 2000年为 20.70千克, 2010年增加至 35.86千克,比 2000年增长 73.24% , 2000-2010期间年均增长 6.01%,2013年达到 38.07千克 /人,到 2020年预计达到 41.43千克,是 2000年的一倍还多。 日本受饮食习惯的影响,一直是水产 品消费大国, 2000年人均水产品消费为 67.74千克 /人,是其他水产品消费大国的 2倍多,随后逐年减少, 2011年最低,为 55.17千克 /人。日本人均水产品消费近年来逐步减少,主要原因是水产品消费观念的变化,年轻一代不爱吃鱼,部分人没见过水里真正的活鱼而仅限于超市或菜市场里销售的鱼产品,这就对他们的消费观念有较大的影响,为此日本政府在流通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年轻人吃鱼。老一辈7 的消费者是鱼产品爱好者,消费依然坚挺,所以日本的消费量还是比其他国家多。 2011年受海啸地震的影响,其船队、水产养殖设施、加工厂和 港口等受到严重影响,本国生产急剧下降,当年日本的水产品消费量同比 2010年下降 1.89%,约为 784万吨。 2011年之后日本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有所回升,2013年为 56.73千克, 但 2015年之后预计再一次下滑, 2010年预计人均消费量为 53.72千克 欧盟作为世界水产品主要消费体之一,人均消费量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幅度不大, 2000年人均消费量为 20.37千克 /人, 2010年为 22.10千克 /人, 2000-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 0.91%。尽管受 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其水产品进口量依然增加,部分国 家消费热情不减。 2011年,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爱尔兰五国深受欧债危机的影响,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进而影响本国的进口。西班牙在 2010年世界水产品进口排名中位列第三,受欧债危机的影响,照理水产品购买力减少但实际上 2012年初该国的水产品进口是增加的,说明消费习惯的改变较为困难,经济不景气会改变消费方式(居家消费抑或餐馆消费),但不一定改变消费习惯。预计 2020年欧盟人均消费量为 24.08千克。也有部分欧洲国家抵制进口消费,当地立起“请支持本地商人”( Support our local traders)的旗帜,以宣传和推进本国产品的消费;抑或是购买未加工的水产品回家自行加工,以减少支出。 美国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变化幅度较小, 2000年的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22.08千克 /人, 2010年为 23.02千克 /人, 2000-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为0.48%, 2020年预计为 24.07千克。美国和欧盟的情况或许表明,对于发达国家,无论是消费模式还是消费水平均较为成熟因而相对稳定,小幅度的收入变化基本对其不会发生影响。 韩国也是传统的水产品消费大国,人均消费水平很高,随着政府在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多项鼓励政策出台 ,其消费水平还在进一步提高,自 2011年就超过了日本, 2015年为 56.43千克, 2020年预计接近 60.48千克。 8 (三)世界水产品贸易规模与生产同步增长 近年来,世界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 2010年有所恢复。尽管由于 2011年欧债危机导致许多传统进口市场的经济恢复较慢、购买力减少,如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对于水产品的需求还是很强劲,世界水产品贸易仍呈增长趋势。而且上升的原油价格和养殖成本的增加还将导致水产品价格的攀升,因此出口金额的增长幅度年均为 6.43%,大于出口数量年均 2.4%的增长幅度, 2011年世界水产品出口金额和数量分别为 1304.5亿美元和 3524.8万吨(参见图 9)。 图 9 世界水产品出口规模变动趋势(单位:吨,千美元) (资料来源: FAO渔业统计数据库。) 世界水产品贸易的主要品种是鱼类,根据 FAO渔业统计数据库的数据,鱼类始终是水产品贸易的主角,其在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达60%以上;甲壳类和软体类所占的比例一般都没有超过 10%,但甲壳类近年来增长的速度较快,年均递增 4.18%,高于鱼类年均 3.4%的增长速度(参见图 10)。 9 图 10 世界水产品各大类出口数量构成(单位: %) 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角仍是欧洲、亚洲和美洲。从各地区进出口占世界进出口总规模的比例来看,欧洲和美洲主要进口高附加值水产品,因而进口数量所占比例低于进口金额所占比例;亚洲则由于养殖规模较大,鱼粉进口规模较大,致使进口数量所占比例高于进口金额所占比例(参见图 11)。欧盟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市场,每年进口规模在 950万吨左右,进口水产品的区域包括南美、南非和东南亚。日本不仅是水产品进口的主要市场,而且其一半的捕捞产品来自本国海域以外,其中 60%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 40%来自公海。美国尽管只有不到 20%的捕捞产品来自本国海域以外,但与欧盟和日本类似,所消费的绝大部分水产品均来自南美和东南亚地区。 美洲主要是秘鲁和智利的鱼粉出口,因而出口数量所占比例高于出口金额所占比例;亚洲近年来水产品出口结构不断调整,由以前以冷冻产品出口为主逐渐转向加工产品为主,因此出口数量所占比例低于出口金额所占比例(参见图 12)。 10 进口数量 进口金额 图 11 世界水产品进口各地区构成(单位:吨,千美元) (数据来源: FAO 渔业统计数据库 2011 年进口数据。下图同。) 出口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