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C S 9 3.0 8 0.2 0C C S P 6 621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D B 2 1/T 1 7 5 4 2 0 2 3代 替 D B 2 1/T 1 7 5 4-2 0 0 9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 i g hM o d u l u s A s p h a l t M i x t u r e2 0 2 3-1 1-3 0 发 布 2 0 2 3-1 2-3 0 实 施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2 1/T 1 7 5 4 2 0 2 3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材 料.2一 般 规 定.2沥 青 结 合 料.2粗 集 料.4细 集 料.5填 料.5高 模 量 外 掺 剂.65 配 合 比 设 计.6设 计 原 则.6设 计 标 准.7配 合 比 设 计.8目 标 配 合 比 检 验.1 1生 产 配 合 比 设 计 和 试 拌 试 铺.1 16 施 工 工 艺.1 1施 工 温 度.1 2混 合 料 的 拌 和.1 2混 合 料 的 运 输.1 3混 合 料 的 摊 铺.1 3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压 实.1 3接 缝、开 放 交 通.1 57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和 验 收.1 5施 工 前 的 材 料 与 设 备 检 查.1 5试 验 路 段 的 铺 筑.1 5施 工 质 量 管 理 及 验 收.1 5附 录 A(规 范 性)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用 词 说 明.1 7附 录 B(资 料 性)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条 文 说 明.1 8D B 2 1/T 1 7 5 4 2 0 2 3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代 替 D B 2 1/T 1 7 5 4-2 0 0 9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与 D B 2 1/T 1 7 5 4-2 0 0 9 相 比,除 结构 调 整 和 编 辑 性 改 动 外,主 要 技 术 变 化 如 下:a)术 语:更 改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定 义;b)粗 集 料:删 除 了 其 他 等 级 公 路 粗 集 料 技 术 要 求,将 各 级 公 路 的 粗 集 料 技 术 要 求 进 行 了 统 一(见4.3.2,2 0 0 9 版 3.3.2);c)细 集 料:删 除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细 集 料 河 砂 规 格,要 求 其 他 等 级 公 路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细 集 料采 用 机 制 砂 或 石 屑(见 4.4.1);d)配 合 比 设 计:增 加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验 室 拌 和 温 度 为 1 8 0,增 加 了 将 加 热 好 的 矿 料 和 外 加剂 加 入 拌 和 锅,干 拌 1 m i n 后 加 入 沥 青 湿 拌 3 m i n 的 拌 和 工 艺(见 5.3.4.8);e)设 计 流 程:更 改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流 程 图,增 加 了 动 态 模 量 试 验 检 验(见5.3.3,2 0 0 9 版 4.3.3);f)级 配 范 围:删 除 了 H M-1 0 级 配 范 围(见 5.2.1,2 0 0 9 版 4.2.1);g)设 计 标 准:更 改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 检 验 指 标(见 5.2.2、5.2.3,2 0 0 9 版 4.2.2、4.2.3);h)施 工 温 度:修 改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面 的 施 工 温 度 范 围:混 合 料 出 料 温 度 由 1 7 0 1 8 5 修 改 成1 7 5 1 8 5(见 6.1.1,2 0 0 9 版 5.1.1);i)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压 实:增 加 了 压 路 机 碾 压 工 艺 要 求(见 6.5.4);j)施 工 管 理 控 制 要 点:增 加 了 对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进 行 动 态 模 量 抽 检(见 7.3.7)。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辽 宁 省 交 通 运 输 厅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辽 宁 省 交 通 科 学 研 究 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李 洪 斌、范 兴 华、刘 云 全、朱 建 平、高 立 波、许 涛、刘 英 军、周 健 楠、高 明、赵 冬 明、李 卓 琳、赵 喜 明、常 效 境。本 文 件 及 其 所 代 替 文 件 的 历 史 版 本 发 布 情 况 为:本 文 件 于 2 0 0 9 年 首 次 发 布,本 次 为 第 一 次 修 订。本 文 件 发 布 实 施 后,任 何 单 位 和 个 人 如 有 问 题 和 意 见 建 议,均 可 以 通 过 来 电 或 来 函 等 方 式 进 行 反 馈,我 们 将 及 时 答 复 并 认 真 处 理,根 据 实 际 情 况 依 法 进 行 评 估 及 审 复。归 口 管 理 部 门 通 讯 地 址:沈 阳 市 和 平 区 十 三 纬 路 1 9 号,联 系 电 话:0 2 4-2 3 8 6 7 9 6 0;文 件 起 草 单 位 通 讯 地 址:沈 阳 市 沈 河 区 文 萃 路 8 1 号,联 系 电 话:0 2 4-2 4 5 1 2 4 1 6。D B 2 1/T 1 7 5 4 2 0 2 31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面 的 材 料、配 合 比 设 计、施 工 工 艺、施 工 质 量 管 理 和 验 收,适 用于 各 等 级 新 建 和 改 扩 建 公 路 的 沥 青 路 面 工 程。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J T G D 5 0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设 计 规 范J T G E 2 0 公 路 工 程 沥 青 及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E 4 2 公 路 工 程 集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3 4 5 0 公 路 路 基 路 面 现 场 测 试 规 程J T G F 4 0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沥 青 结 合 料 A s p h a l t b i n d e r,A s p h a l t c e m e n t在 沥 青 混 合 料 中 起 胶 结 作 用 的 沥 青 类 材 料(含 添 加 的 外 掺 剂、改 性 剂 等)的 总 称。来 源:J T G F 4 0-2 0 0 4,2.1.1 改 性 沥 青 M o d i f i e d b i t u m e n掺 加 橡 胶、树 脂、高 分 子 聚 合 物、天 然 沥 青、磨 细 的 橡 胶 粉,或 者 其 他 材 料 等 外 掺 剂(改 性 剂)制成 的 沥 青 结 合 料,从 而 使 沥 青 或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性 能 得 以 改 善。来 源:J T G F 4 0-2 0 0 4,2.1.4 高 模 量 外 掺 剂 h i g h m o d u l u s a d d i t i v e为 提 高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高 温 模 量 而 添 加 的 高 分 子 化 合 物。高 模 量 沥 青 h i g h m o d u l u s a s p h a l t应 用 改 性 工 艺 或 采 用 特 殊 的 沥 青 制 备 工 艺 而 得 到 的 满 足 高 模 量 沥 青 技 术 指 标 的 沥 青 结 合 料。D B 2 1/T 1 7 5 4 2 0 2 32沥 青 混 合 料 A s p h a l t m i x t u r e s由 矿 料 与 沥 青 结 合 料 拌 和 而 成 的 混 合 料 的 总 称。按 集 料 组 成 结 构 分 为 连 续 级 配、间 断 级 配 混 合 料,按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面 成 型 空 隙 率 大 小 分 为 密 级 配、半 开 级 配、开 级 配 混 合 料。按 公 称 最 大 粒 径 的 大 小 可 分为 特 粗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等 于 或 大 于 3 1.5 m m)、粗 粒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2 6.5 m m)、中 粒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1 6 m m或 1 9 m m)、细 粒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9.5 m m 或 1 3.2 m m)、砂 粒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小 于 9.5 m m)沥 青 混 合 料。按 制造 工 艺 分 热 拌 沥 青 混 合 料、冷 拌 沥 青 混 合 料、再 生 沥 青 混 合 料 等。来 源:J T G F 4 0-2 0 0 4,2.1.1 2 密 级 配 沥 青 混 合 料 D e n s e-g r a d e d a s p h a l t m i x t u r e s按 密 实 级 配 原 理 设 计 组 成 的 各 种 粒 径 颗 粒 的 矿 料,与 沥 青 结 合 料 拌 和 而 成,设 计 空 隙 率 较 小(对 不同 交 通 及 气 候 情 况、层 位 可 作 适 当 调 整)的 密 实 式 沥 青 混 合 料 混 合 料(以 A C 表 示)和 密 实 式 沥 青 稳 定 碎石 混 合 料(以 A T B 表 示)。按 关 键 性 筛 孔 通 过 率 的 不 同 又 可 分 为 细 型、粗 型 密 级 配 沥 青 混 合 料 等。粗 集 料嵌 挤 作 用 较 好 的 也 称 嵌 挤 密 实 型 沥 青 混 合 料。来 源:J T G F 4 0-2 0 0 4,2.1.1 3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h i g h m o d u l u s a s p h a l t m i x t u r e s通 过 采 用 适 宜 的 技 术,使 混 合 料 的 动 稳 定 度 D S 值(试 验 温 度 6 0、轮 压 0.7 M p a)达 到 6 0 0 0 次/m m 以上,且 4 5,1 0 H z 条 件 下 动 态 模 量 达 到 3 0 0 0 M p a 以 上,同 时 满 足 这 些 条 件 的 沥 青 混 合 料 称 为 高 模 量 沥 青混 合 料。4 材 料一 般 规 定4.1.1 沥 青 路 面 使 用 的 各 种 材 料 运 至 现 场 后 必 须 取 样 进 行 质 量 检 验,经 评 定 合 格 方 可 使 用,不 得 以 供应 商 提 供 的 检 测 报 告 或 商 检 报 告 代 替 现 场 检 测。4.1.2 沥 青 路 面 集 料 的 选 择 必 须 经 过 认 真 的 料 源 调 查,确 定 料 源 应 尽 可 能 就 地 取 材。质 量 符 合 使 用 要求,石 料 开 采 必 须 注 意 环 境 保 护,防 止 破 坏 生 态 平 衡。4.1.3 集 料 粒 径 规 格 以 方 孔 筛 为 准。不 同 料 源、品 种、规 格 的 集 料 不 得 混 杂 堆 放。沥 青 结 合 料4.2.1 对 于 采 用 外 掺 剂 方 式 生 产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沥 青 采 用 A 级 7 0 号、9 0 号 道 路 石 油 沥 青,其 质量 应 符 合 表 1 规 定 的 技 术 要 求。表 1 石 油 沥 青 质 量 技 术 要 求指 标 单位 9 0 号沥青技术要求 7 0 号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针入度(2 5,5 s,1 0 0 g)0.1 m m 8 0 1 0 0 6 0 8 0 T 0 6 0 4针入度指数P I 1.5+1.0 1.5+1.0 T 0 6 0 4软化点(R&B)4 4 4 5 T 0 6 0 66 0 动力粘度 P a s 1 6 0 1 6 0 T 0 6 2 01 5 延度 c m 1 0 0 1 0 0 T 0 6 0 5D B 2 1/T 1 7 5 4 2 0 2 33指 标 单位 9 0 号沥青技术要求 7 0 号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1 0 延度 c m 3 0 2 5蜡含量(蒸馏法)%2.2 2.2 T 0 6 1 5闪点 2 4 5 2 6 0 T 0 6 1 1溶解度%9 9.5 9 9.5 T 0 6 0 7密度(1 5)g/c m3实测记录 实测记录 T 0 6 0 3T F O T 或R T F O T 后质量变化%0.8 0.8T 0 6 1 0 或T 0 6 0 9残留针入度比%5 7 6 1 T 0 6 0 4残留延度(1 0)c m 8 6T 0 6 0 5残留延度(1 5)c m 2 0 1 5注: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 6 0 动力粘度、1 0 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本文件中为必选指标。2.老化试验以 T F O T 为准,也可以R T F O T 代替。4.2.2 对 于 使 用 高 模 量 沥 青 生 产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方 式,高 模 量 沥 青 的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2 规 定 的 技 术要 求。表 2 高 模 量 沥 青 质 量 技 术 要 求指 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原样沥青针入度(2 5,1 0 0 g,5 s),0.1 m m 2 0 5 0 T 0 6 0 4软化点(R&B),6 0 T 0 6 0 6脆点,-1 0 T 0 6 1 3闪点,2 3 0 T 0 6 1 1运动粘度(1 3 5),P a s 3 T 0 6 2 5溶解度(三氯乙烯),%9 9 T 0 6 0 7G*/s i n(1 0 r a d/s),k p a 7 0 1.0 0 A A S H T O T P 5G*,(1 0 r a d/s),k p a 6 0 1 0 A A S H T O T P 5(1 0 r a d/s)6 0 7 0 A A S H T O T P 5R T F O T 残余物质量损失,%1.0 T 0 6 1 0G*/s i n(1 0 r a d/s),k p a 7 0 2.2 0 A A S H T O T P 5P A V 残余物G*s i n(1 0 r a d/s),k p a 2 8 5 0 0 0 A A S H T O T P 5蠕变劲度,M P a-1 2 3 0 0.0 0 A A S H T O T P 1m 值-1 2 0.3 A A S H T O T P 1破坏应变(1.0 m m/m i n),%-1 2 1.0 A A S H T O T P 3注:1.部分指标在我国还没有规范的试验方法,可采用表中指明的美国A A S H T O 相关试验方法。2.如果蠕变劲度小于3 0 0 M P a,直接拉伸试验可不要求,如果蠕变劲度在3 0 0 M P a 6 0 0 M P a 之间,直接拉伸试验的破坏应变要求可代替蠕变劲度的要求,m 值在两种情况下都应满足。4.2.3 沥 青 在 贮 运、使 用 及 存 放 过 程 中 应 有 良 好 的 防 水 措 施,避 免 雨 水 或 加 热 管 道 蒸 汽 进 入 沥 青 中。D B 2 1/T 1 7 5 4 2 0 2 34粗 集 料4.3.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粗 集 料 包 括 碎 石、破 碎 砾 石。粗 集 料 必 须 由 具 有 生 产 许 可 证 的 采 石 场 生 产或 施 工 单 位 自 行 加 工。4.3.2 粗 集 料 应 该 洁 净、干 燥、表 面 粗 糙,质 量 应 符 合 表 3 的 规 定。对 受 热 易 变 质 的 集 料,宜 采 用 经拌 和 机 烘 干 后 的 集 料 进 行 检 验。表 3 粗 集 料 质 量 技 术 要 求指 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 2 4 T 0 3 1 6洛杉矶磨耗损失 3 0 T 0 3 1 7表观相对密度 2.5 0 T 0 3 0 4吸水率 2.0 T 0 3 0 4坚固性 8 T 0 3 1 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其中粒径大于9.5 m m 其中粒径小于9.5 m m 1 21 01 8T 0 3 1 2水洗法 0.0 7 5 m m 颗粒含量 1 T 0 3 1 0软石含量 5 T 0 3 2 0与沥青的粘附性 级 4 T 0 6 6 3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2.对S 1 4 即3 m m 5 m m 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0.0 7 5 m m 含量可放宽到3。4.3.3 粗 集 料 与 沥 青 的 粘 附 性 应 符 合 表 3 的 要 求,当 使 用 不 符 合 要 求 的 粗 集 料 时,宜 掺 加 消 石 灰、水泥 或 用 饱 和 石 灰 水 处 理 后 使 用,必 要 时 可 同 时 在 沥 青 中 掺 加 耐 热、耐 水、耐 久 性 好 的 抗 剥 落 剂,使 沥 青混 合 料 的 水 稳 定 性 检 验 达 到 要 求。掺 加 外 加 剂 的 剂 量 由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水 稳 定 性 检 验 确 定。4.3.4 粗 集 料 的 粒 径 规 格 应 按 照 表 4、表 5 的 规 定 生 产 和 使 用。不 符 合 规 格 要 求 的 材 料 不 得 进 场。表 4 高 速 公 路 用 粗 集 料 的 规 格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3 7.5 3 1.5 2 6.5 1 9.0 1 6.0 1 3.2 9.5 4.7 5 2.3 62 6.5 3 1.5 1 0 0 8 5 1 0 0 0 1 5 0 51 9 2 6.5 1 0 0 8 5 1 0 0 0 1 5 0 51 6 1 9 1 0 0 8 5 1 0 0 0 1 5 0 51 3.2 1 6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9.5 1 3.2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4.7 5 9.5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表 5 一 级 公 路 及 其 他 等 级 公 路 用 粗 集 料 的 规 格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2 6.5 1 9.0 1 3.2 9.5 4.7 5 2.3 6L S 9 1 5 2 0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D B 2 1/T 1 7 5 4 2 0 2 35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S 1 0 1 0 1 5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S 1 2 5 1 0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细 集 料4.4.1 沥 青 路 面 的 细 集 料 包 括 机 制 砂、石 屑。细 集 料 必 须 由 具 有 生 产 许 可 证 的 采 石 场 生 产。4.4.2 细 集 料 应 洁 净、干 燥、无 风 化、无 杂 质,并 有 适 当 的 颗 粒 级 配,其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6 的 规 定。细集 料 的 洁 净 程 度,石 屑 和 机 制 砂 以 砂 当 量(适 用 于 4.7 5 m m 以 下)或 亚 甲 蓝 值(适 用 于 2.3 6 m m 以 下 或0.1 5 m m 以 下)表 示。表 6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细 集 料 质 量 要 求项 目 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表观相对密度 2.5 0 2.4 5 T 0 3 2 8坚固性(0.3 m m 部分)1 2 T 0 3 4 0砂当量 6 0 5 0 T 0 3 3 4亚甲蓝值 g/k g 2 5 T 0 3 4 6棱角性(流动时间)s 3 0 T 0 3 4 5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4.4.3 高 速 公 路 沥 青 混 合 料 4.7 5 m m 以 下 的 集 料 必 须 采 用 石 灰 岩 机 制 砂;机 制 砂 应 采 用 专 用 的 制 砂 机 制造,并 选 用 优 质 石 灰 岩 生 产,其 规 格 应 符 合 表 7 的 规 定。表 7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机 制 砂 规 格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9.5 4.7 5 2.3 6 1.1 8 0.6 0.3 0.1 5 0.0 7 52.3 6 4.7 5 1 0 0 9 0 1 0 0 0 1 0 0 51.1 8 2.3 6 1 0 0 8 5 1 0 0 0 1 5 0 50 1.1 8 1 0 0 8 0 1 0 0 5 0 8 0 2 0 5 0 5 3 0 0 1 04.4.4 石 屑 是 采 石 场 破 碎 石 料 时 通 过 4.7 5 m m 或 2.3 6 m m 的 筛 下 部 分,其 规 格 应 符 合 表 8 的 要 求。采 石场 在 生 产 石 屑 的 过 程 中 应 具 备 抽 吸 设 备。表 8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石 屑 规 格规格公称粒径(m 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9.5 4.7 5 2.3 6 1.1 8 0.6 0.3 0.1 5 0.0 7 5S 1 4 3 5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3S 1 5 0 5 1 0 0 9 0 1 0 0 6 0 9 0 4 0 7 5 2 0 5 5 7 4 0 2 2 0 0 1 0S 1 6 0 3 1 0 0 8 0 1 0 0 5 0 8 0 2 5 6 0 8 4 5 0 2 5 0 1 5注: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制扬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0.0 7 5 m m 以下颗粒含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求。填 料4.5.1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矿 粉 必 须 采 用 石 灰 岩 或 岩 浆 岩 中 的 强 基 性 岩 石 等 憎 水 性 石 料 经 磨 细 得 到 的 矿 粉,原 石 料 中 的 泥 土 杂 质 应 除 净。矿 粉 应 干 燥、洁 净,能 自 由 地 从 矿 粉 仓 流 出,其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9 的 技 术 要D B 2 1/T 1 7 5 4 2 0 2 36求。注:憎水性石料是指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石料。表 9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矿 粉 质 量 要 求项 目 单 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 2.5 0 2.4 5 T 0 3 5 2含水量 1 1 T 0 1 0 3 烘干法粒度范围 0.6 m m 0.1 5 m m 0.0 7 5 m m1 0 09 0 1 0 07 5 1 0 01 0 09 0 1 0 07 0 1 0 0T 0 3 5 1外观 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 1 T 0 3 5 3塑性指数 4 T 0 3 5 4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T 0 3 5 54.5.2 高 速 公 路 沥 青 混 合 料 拌 和 站 除 尘 装 置 回 收 的 粉 尘 不 得 作 为 填 料 使 用,其 他 等 级 公 路 拌 和 机 的 粉尘 可 作 为 矿 粉 的 一 部 分 回 收 使 用。但 每 盘 用 量 不 得 超 过 填 料 总 量 的 2 5,掺 有 粉 尘 填 料 的 塑 性 指 数 不得 大 于 4%。高 模 量 外 掺 剂4.6.1 高 模 量 外 掺 剂 宜 选 用 聚 烯 烃 类 物 质,质 量 应 符 合 表 1 0 的 技 术 要 求。表 1 0 高 模 量 外 掺 剂 的 质 量 技 术 要 求项 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单个颗粒质量 g 0.0 3 G B/T 3 6 8 2熔体流动速度 g/1 0 m i n 1.0 G B/T 3 6 8 2密度 g/c m31.0 G B/T 1 0 3 3灰分含量%5 G B/T 1 6 3 3颗粒直径 m m 3 5 4.6.2 高 模 量 外 掺 剂 应 存 放 在 室 内,在 运 输 及 使 用 过 程 中 应 避 免 受 潮。5 配 合 比 设 计设 计 原 则5.1.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设 计,应 遵 循 现 行 规 范 关 于 热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 的 目 标 配 合 比、生产 配 合 比 以 及 试 拌 试 铺 验 证 三 个 阶 段,确 定 矿 料 级 配 及 最 佳 沥 青 用 量。5.1.2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 采 用 马 歇 尔 试 件 体 积 设 计 方 法,有 条 件 的 单 位 也 可 以 采 用S u p e r p a v e 设 计 方 法 进 行 设 计。注:1.马歇尔体积设计法是在设计级配下,以一定的击实功在一定的温度下成型标准马歇尔试件,测试稳定度和流值,计算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体积指标,最后确定出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2.S u p e r p a v e 沥青混合料设计法是一种全新的 建立在使用性能基础上的与交通 量和气候有关的材料选择与混合料设计方法,包含沥青结合料规范,沥青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计算机软件及相关的使用设备、试验方法和标准。5.1.3 设 计 的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必 须 满 足 马 歇 尔 试 验 技 术 标 准、动 态 模 量 要 求 及 车 辙 动 稳 定 度、低 温D B 2 1/T 1 7 5 4 2 0 2 37弯 曲 破 坏 应 变、水 稳 定 性、渗 水 系 数 等 指 标 的 要 求。5.1.4 结 合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结 构 的 实 际 情 况,按 照 工 程 最 大 粒 径 的 大 小 及 压 实 层 的 厚 度,本 文 件 高 模 量沥 青 混 合 料 提 供 了 H M-1 3、H M-1 6、H M-2 0 和 H M-2 5 四 种 类 型。铺 筑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压 实 厚 度 不 宜 小于 公 称 最 大 粒 径 的 3 倍。设 计 标 准5.2.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级 配 采 用 密 级 配,其 级 配 范 围 应 符 合 表 1 1 的 规 定。表 1 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矿 料 级 配 范 围筛 孔(m m)通过质量百分率(%)H M-1 3 H M-1 6 H M-2 0 H M-2 53 7.5 1 0 03 1.5 1 0 0 2 6.5 9 5 1 0 01 9.0 1 0 0 9 5 1 0 0 8 7 9 31 6.0 1 0 0 9 0 1 0 0 8 7 9 3 6 2 7 61 3.2 9 0 1 0 0 7 6 9 2 6 2 7 5 5 3 6 79.5 6 8 8 5 6 0 8 0 5 2 6 5 4 3 5 64.7 5 3 8 6 8 3 4 6 2 3 3 4 5 3 0 4 22.3 6 2 4 5 0 2 0 4 8 2 2 3 4 2 0 3 21.1 8 1 5 3 8 1 3 3 6 1 4 2 4 1 4 2 40.6 1 0 2 8 9 2 6 1 0 1 8 1 0 1 80.3 7 2 0 7 1 8 7 1 3 7 1 30.1 5 5 1 5 5 1 4 5 1 0 5 1 00.0 7 5 4 8 4 8 3 5.5 3 5.55.2.2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配 合 比 设 计,应 符 合 表 1 2 的 要 求。表 1 2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马 歇 尔 试 验 技 术 标 准试 验 指 标 单位 技术标准击实次数(双面)次 7 5试件尺寸 m m 1 0 1.6 6 3.5空隙率V V 3.5 4.5稳定度M S 不小于 k N 9流 值 F L m m 2 5矿料间隙率V M A()不小于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 m)的最小V M A 及V F A 技术要求()2 6.5 1 9 1 6 1 3.21 2 1 3 1 3.5 1 4沥青饱和度V F A()6 5 8 0注:对多雨潮湿地区,设计空隙率控制在3.5%4%,高温干旱地区设计空隙率控制在4%4.5%。5.2.3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检 验,应 符 合 表 1 3 各 项 指 标 要 求。表 1 3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 检 验 指 标D B 2 1/T 1 7 5 4 2 0 2 38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车辙试验动稳定度(6 0、0.7 M P a)次/m m 6 0 0 0 T 0 7 1 9低温弯曲破坏应变 2 3 0 0 T 0 7 1 5水稳定性: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 58 0T 0 7 0 9T 0 7 2 9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 m l/m i n 8 0 T 0 7 3 04 5,1 0 H z 动态模量 M p a 3 0 0 0 T 0 7 3 8配 合 比 设 计5.3.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必 须 在 对 同 类 公 路 配 合 比 设 计 和 使 用 情 况 调 查 研 究 的 基 础 上,充 分 借 鉴 成 功的 经 验,选 用 符 合 要 求 的 材 料,进 行 配 合 比 设 计。5.3.2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配 合 比 设 计 应 按 以 下 步 骤 进 行:5.3.2.1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阶 段。用 工 程 实 际 使 用 的 材 料 按 J T G F 4 0 中 规 定 的 马 歇 尔 设 计 方 法,优 选 矿料 级 配、确 定 最 佳 沥 青 用 量,符 合 配 合 比 设 计 技 术 标 准 和 配 合 比 设 计 检 验 要 求,以 此 作 为 目 标 配 合 比,供 拌 和 机 确 定 各 冷 料 仓 的 供 料 比 例、进 料 速 度 及 试 拌 使 用。5.3.2.2 生 产 配 合 比 设 计 阶 段。应 按 规 定 方 法 取 样 测 试 各 热 料 仓 的 材 料 级 配,确 定 各 热 料 仓 的 配 合 比,供 拌 和 机 控 制 室 使 用。同 时 选 择 适 宜 的 筛 孔 尺 寸 和 安 装 角 度,尽 量 使 各 热 料 仓 的 供 料 大 体 平 衡。并 取 目标 配 合 比 设 计 的 最 佳 沥 青 用 量 O A C、(O A C 0.3)等 3 个 沥 青 用 量 进 行 马 歇 尔 试 验 和 试 拌,通 过 室 内试 验 及 从 拌 和 机 取 样 试 验 综 合 确 定 生 产 配 合 比 的 最 佳 沥 青 用 量,由 此 确 定 的 最 佳 沥 青 用 量 与 目 标 配 合 比设 计 的 结 果 的 差 值 不 宜 大 于 0.2。5.3.2.3 生 产 配 合 比 验 证 阶 段。拌 和 机 按 生 产 配 合 比 结 果 进 行 试 拌、铺 筑 试 验 段,并 取 样 进 行 马 歇 尔试 验,同 时 从 路 上 钻 取 芯 样 观 察 空 隙 率 的 大 小,由 此 确 定 生 产 用 的 标 准 配 合 比。标 准 配 合 比 的 矿 料 合 成级 配 中,至 少 应 包 括 0.0 7 5 m m、2.3 6 m m、4.7 5 m m 及 公 称 最 大 粒 径 筛 孔 的 通 过 率 接 近 优 选 的 工 程 设 计 级 配曲 线,并 避 免 在 0.3 m m 0.6 m m 处 出 现 凸 起。对 确 定 的 标 准 配 合 比,宜 再 次 进 行 车 辙 试 验 和 水 稳 定 性 检验。5.3.2.4 确 定 施 工 级 配 允 许 波 动 范 围。根 据 标 准 配 合 比 及 质 量 管 理 要 求 中 各 筛 孔 的 允 许 波 动 范 围,制订 施 工 用 的 级 配 控 制 范 围,用 以 检 查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生 产 质 量。5.3.3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按 照 图 1 流 程 进 行。D B 2 1/T 1 7 5 4 2 0 2 39材料 选择、取 样材料 试验高模 量外 掺剂、沥青或高 模量 沥青 结合 料粗集 料、细集 料、矿粉确定 试验 温度在工 程设 计级 配范 围内 设计 供优选用 的 1 3 组不 同的 矿料 级配对选 择的 设计 级配,初选 5 组沥 青用 量,拌和 混合 料,分别 制作 马歇 尔试 件测定 试件 毛体 积相 对密 度计算 VV、VMA、VF A 等体 积指 标确定 设计 级配 及最 佳沥 青用 量进行 马歇 尔试 验,与马 歇尔 设计 标准 比较完成 配合 比设 计,提交 材料 品种、矿 料级 配、标准 配合 比、最佳 沥青 用量 等不合格合格确定 工程 设计 级配 范围确定 理论 最大 相对 密度沥青 混合 料的 类型 规范 规定 的矿 料级 配范 围真空 法或计算 法动态 模量 试验、动稳 定度 试验、低 温弯 曲试 验、水稳 定性 试验、渗 水试 验合格不合格图 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流 程 图5.3.4 设 计 初 试 级 配D B 2 1/T 1 7 5 4 2 0 2 31 05.3.4.1 宜 在 工 程 设 计 级 配 范 围 内 计 算 1 3 组 粗 细 不 同 的 配 比,绘 制 设 计 级 配 曲 线,分 别 位 于 工 程 设计 级 配 范 围 的 上 方、中 值 及 下 方。设 计 合 成 级 配 不 得 有 太 多 的 锯 齿 形 交 错,且 在 0.3 m m 0.6 m m 范 围 内不 出 现 凸 起。当 反 复 调 整 不 能 满 意 时,应 更 换 材 料 设 计。5.3.4.2 根 据 当 地 的 实 践 经 验 选 择 适 宜 的 沥 青 用 量,分 别 制 作 几 组 级 配 的 马 歇 尔 试 件,测 定 V M A,初选 一 组 满 足 或 接 近 设 计 要 求 的 级 配 作 为 设 计 级 配。5.3.4.3 矿 料 合 成 级 配 的 毛 体 积 相 对 密 度 s b按 下 式 计 算:=1 0 011+22+33+(1)式 中:P1、P2、Pn为 各 种 矿 料 成 分 的 配 比,其 和 为 1 0 0;1、2、n为 各 种 矿 料 相 应 的 毛 体 积 相对 密 度,粗 集 料 按 T 0 3 0 4 方 法 测 定,机 制 砂 及 石 屑 可 按 T 0 3 3 0 方 法 测 定,也 可 以 用 筛 出 的 2.3 6 m m 4.7 5 m m部 分 的 毛 体 积 相 对 密 度 代 替,矿 粉(含 消 石 灰、水 泥)以 表 观 相 对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