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B21T1754-202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B21T1754-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B21T1754-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B21T1754-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B21T1754-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B21T1754-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 C S 9 3.0 8 0.2 0C C S P 6 621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D B 2 1/T 1 7 5 4 2 0 2 3代 替 D B 2 1/T 1 7 5 4-2 0 0 9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H i g hM o d u l u s A s p h a l t M i x t u r e2 0 2 3-1 1-3 0 发 布 2 0 2 3-1 2-3 0 实 施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2 1/T 1 7 5 4 2 0 2 3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材 料.2一 般 规 定.2沥 青 结 合 料.2粗 集 料.4细 集 料.5填 料.5高 模 量 外 掺 剂.65 配 合 比 设 计.6设 计 原 则.6设 计 标 准.7配 合 比 设 计.8目 标 配 合 比 检 验.1 1生 产 配 合 比 设 计 和 试 拌 试 铺.1 16 施 工 工 艺.1 1施 工 温 度.1 2混 合 料 的 拌 和.1 2混 合 料 的 运 输.1 3混 合 料 的 摊 铺.1 3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压 实.1 3接 缝、开 放 交 通.1 57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和 验 收.1 5施 工 前 的 材 料 与 设 备 检 查.1 5试 验 路 段 的 铺 筑.1 5施 工 质 量 管 理 及 验 收.1 5附 录 A(规 范 性)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用 词 说 明.1 7附 录 B(资 料 性)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条 文 说 明.1 8D B 2 1/T 1 7 5 4 2 0 2 3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本 文 件 代 替 D B 2 1/T 1 7 5 4-2 0 0 9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与 D B 2 1/T 1 7 5 4-2 0 0 9 相 比,除 结构 调 整 和 编 辑 性 改 动 外,主 要 技 术 变 化 如 下:a)术 语:更 改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定 义;b)粗 集 料:删 除 了 其 他 等 级 公 路 粗 集 料 技 术 要 求,将 各 级 公 路 的 粗 集 料 技 术 要 求 进 行 了 统 一(见4.3.2,2 0 0 9 版 3.3.2);c)细 集 料:删 除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细 集 料 河 砂 规 格,要 求 其 他 等 级 公 路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细 集 料采 用 机 制 砂 或 石 屑(见 4.4.1);d)配 合 比 设 计:增 加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验 室 拌 和 温 度 为 1 8 0,增 加 了 将 加 热 好 的 矿 料 和 外 加剂 加 入 拌 和 锅,干 拌 1 m i n 后 加 入 沥 青 湿 拌 3 m i n 的 拌 和 工 艺(见 5.3.4.8);e)设 计 流 程:更 改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流 程 图,增 加 了 动 态 模 量 试 验 检 验(见5.3.3,2 0 0 9 版 4.3.3);f)级 配 范 围:删 除 了 H M-1 0 级 配 范 围(见 5.2.1,2 0 0 9 版 4.2.1);g)设 计 标 准:更 改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 检 验 指 标(见 5.2.2、5.2.3,2 0 0 9 版 4.2.2、4.2.3);h)施 工 温 度:修 改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面 的 施 工 温 度 范 围:混 合 料 出 料 温 度 由 1 7 0 1 8 5 修 改 成1 7 5 1 8 5(见 6.1.1,2 0 0 9 版 5.1.1);i)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压 实:增 加 了 压 路 机 碾 压 工 艺 要 求(见 6.5.4);j)施 工 管 理 控 制 要 点:增 加 了 对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进 行 动 态 模 量 抽 检(见 7.3.7)。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辽 宁 省 交 通 运 输 厅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辽 宁 省 交 通 科 学 研 究 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李 洪 斌、范 兴 华、刘 云 全、朱 建 平、高 立 波、许 涛、刘 英 军、周 健 楠、高 明、赵 冬 明、李 卓 琳、赵 喜 明、常 效 境。本 文 件 及 其 所 代 替 文 件 的 历 史 版 本 发 布 情 况 为:本 文 件 于 2 0 0 9 年 首 次 发 布,本 次 为 第 一 次 修 订。本 文 件 发 布 实 施 后,任 何 单 位 和 个 人 如 有 问 题 和 意 见 建 议,均 可 以 通 过 来 电 或 来 函 等 方 式 进 行 反 馈,我 们 将 及 时 答 复 并 认 真 处 理,根 据 实 际 情 况 依 法 进 行 评 估 及 审 复。归 口 管 理 部 门 通 讯 地 址:沈 阳 市 和 平 区 十 三 纬 路 1 9 号,联 系 电 话:0 2 4-2 3 8 6 7 9 6 0;文 件 起 草 单 位 通 讯 地 址:沈 阳 市 沈 河 区 文 萃 路 8 1 号,联 系 电 话:0 2 4-2 4 5 1 2 4 1 6。D B 2 1/T 1 7 5 4 2 0 2 31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施 工 技 术 规 范1 范 围本 文 件 规 定 了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面 的 材 料、配 合 比 设 计、施 工 工 艺、施 工 质 量 管 理 和 验 收,适 用于 各 等 级 新 建 和 改 扩 建 公 路 的 沥 青 路 面 工 程。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J T G D 5 0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设 计 规 范J T G E 2 0 公 路 工 程 沥 青 及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E 4 2 公 路 工 程 集 料 试 验 规 程J T G 3 4 5 0 公 路 路 基 路 面 现 场 测 试 规 程J T G F 4 0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规 范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沥 青 结 合 料 A s p h a l t b i n d e r,A s p h a l t c e m e n t在 沥 青 混 合 料 中 起 胶 结 作 用 的 沥 青 类 材 料(含 添 加 的 外 掺 剂、改 性 剂 等)的 总 称。来 源:J T G F 4 0-2 0 0 4,2.1.1 改 性 沥 青 M o d i f i e d b i t u m e n掺 加 橡 胶、树 脂、高 分 子 聚 合 物、天 然 沥 青、磨 细 的 橡 胶 粉,或 者 其 他 材 料 等 外 掺 剂(改 性 剂)制成 的 沥 青 结 合 料,从 而 使 沥 青 或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性 能 得 以 改 善。来 源:J T G F 4 0-2 0 0 4,2.1.4 高 模 量 外 掺 剂 h i g h m o d u l u s a d d i t i v e为 提 高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高 温 模 量 而 添 加 的 高 分 子 化 合 物。高 模 量 沥 青 h i g h m o d u l u s a s p h a l t应 用 改 性 工 艺 或 采 用 特 殊 的 沥 青 制 备 工 艺 而 得 到 的 满 足 高 模 量 沥 青 技 术 指 标 的 沥 青 结 合 料。D B 2 1/T 1 7 5 4 2 0 2 32沥 青 混 合 料 A s p h a l t m i x t u r e s由 矿 料 与 沥 青 结 合 料 拌 和 而 成 的 混 合 料 的 总 称。按 集 料 组 成 结 构 分 为 连 续 级 配、间 断 级 配 混 合 料,按 沥 青 混 合 料 路 面 成 型 空 隙 率 大 小 分 为 密 级 配、半 开 级 配、开 级 配 混 合 料。按 公 称 最 大 粒 径 的 大 小 可 分为 特 粗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等 于 或 大 于 3 1.5 m m)、粗 粒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2 6.5 m m)、中 粒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1 6 m m或 1 9 m m)、细 粒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9.5 m m 或 1 3.2 m m)、砂 粒 式(公 称 最 大 粒 径 小 于 9.5 m m)沥 青 混 合 料。按 制造 工 艺 分 热 拌 沥 青 混 合 料、冷 拌 沥 青 混 合 料、再 生 沥 青 混 合 料 等。来 源:J T G F 4 0-2 0 0 4,2.1.1 2 密 级 配 沥 青 混 合 料 D e n s e-g r a d e d a s p h a l t m i x t u r e s按 密 实 级 配 原 理 设 计 组 成 的 各 种 粒 径 颗 粒 的 矿 料,与 沥 青 结 合 料 拌 和 而 成,设 计 空 隙 率 较 小(对 不同 交 通 及 气 候 情 况、层 位 可 作 适 当 调 整)的 密 实 式 沥 青 混 合 料 混 合 料(以 A C 表 示)和 密 实 式 沥 青 稳 定 碎石 混 合 料(以 A T B 表 示)。按 关 键 性 筛 孔 通 过 率 的 不 同 又 可 分 为 细 型、粗 型 密 级 配 沥 青 混 合 料 等。粗 集 料嵌 挤 作 用 较 好 的 也 称 嵌 挤 密 实 型 沥 青 混 合 料。来 源:J T G F 4 0-2 0 0 4,2.1.1 3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h i g h m o d u l u s a s p h a l t m i x t u r e s通 过 采 用 适 宜 的 技 术,使 混 合 料 的 动 稳 定 度 D S 值(试 验 温 度 6 0、轮 压 0.7 M p a)达 到 6 0 0 0 次/m m 以上,且 4 5,1 0 H z 条 件 下 动 态 模 量 达 到 3 0 0 0 M p a 以 上,同 时 满 足 这 些 条 件 的 沥 青 混 合 料 称 为 高 模 量 沥 青混 合 料。4 材 料一 般 规 定4.1.1 沥 青 路 面 使 用 的 各 种 材 料 运 至 现 场 后 必 须 取 样 进 行 质 量 检 验,经 评 定 合 格 方 可 使 用,不 得 以 供应 商 提 供 的 检 测 报 告 或 商 检 报 告 代 替 现 场 检 测。4.1.2 沥 青 路 面 集 料 的 选 择 必 须 经 过 认 真 的 料 源 调 查,确 定 料 源 应 尽 可 能 就 地 取 材。质 量 符 合 使 用 要求,石 料 开 采 必 须 注 意 环 境 保 护,防 止 破 坏 生 态 平 衡。4.1.3 集 料 粒 径 规 格 以 方 孔 筛 为 准。不 同 料 源、品 种、规 格 的 集 料 不 得 混 杂 堆 放。沥 青 结 合 料4.2.1 对 于 采 用 外 掺 剂 方 式 生 产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沥 青 采 用 A 级 7 0 号、9 0 号 道 路 石 油 沥 青,其 质量 应 符 合 表 1 规 定 的 技 术 要 求。表 1 石 油 沥 青 质 量 技 术 要 求指 标 单位 9 0 号沥青技术要求 7 0 号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针入度(2 5,5 s,1 0 0 g)0.1 m m 8 0 1 0 0 6 0 8 0 T 0 6 0 4针入度指数P I 1.5+1.0 1.5+1.0 T 0 6 0 4软化点(R&B)4 4 4 5 T 0 6 0 66 0 动力粘度 P a s 1 6 0 1 6 0 T 0 6 2 01 5 延度 c m 1 0 0 1 0 0 T 0 6 0 5D B 2 1/T 1 7 5 4 2 0 2 33指 标 单位 9 0 号沥青技术要求 7 0 号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1 0 延度 c m 3 0 2 5蜡含量(蒸馏法)%2.2 2.2 T 0 6 1 5闪点 2 4 5 2 6 0 T 0 6 1 1溶解度%9 9.5 9 9.5 T 0 6 0 7密度(1 5)g/c m3实测记录 实测记录 T 0 6 0 3T F O T 或R T F O T 后质量变化%0.8 0.8T 0 6 1 0 或T 0 6 0 9残留针入度比%5 7 6 1 T 0 6 0 4残留延度(1 0)c m 8 6T 0 6 0 5残留延度(1 5)c m 2 0 1 5注: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 6 0 动力粘度、1 0 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本文件中为必选指标。2.老化试验以 T F O T 为准,也可以R T F O T 代替。4.2.2 对 于 使 用 高 模 量 沥 青 生 产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方 式,高 模 量 沥 青 的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2 规 定 的 技 术要 求。表 2 高 模 量 沥 青 质 量 技 术 要 求指 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原样沥青针入度(2 5,1 0 0 g,5 s),0.1 m m 2 0 5 0 T 0 6 0 4软化点(R&B),6 0 T 0 6 0 6脆点,-1 0 T 0 6 1 3闪点,2 3 0 T 0 6 1 1运动粘度(1 3 5),P a s 3 T 0 6 2 5溶解度(三氯乙烯),%9 9 T 0 6 0 7G*/s i n(1 0 r a d/s),k p a 7 0 1.0 0 A A S H T O T P 5G*,(1 0 r a d/s),k p a 6 0 1 0 A A S H T O T P 5(1 0 r a d/s)6 0 7 0 A A S H T O T P 5R T F O T 残余物质量损失,%1.0 T 0 6 1 0G*/s i n(1 0 r a d/s),k p a 7 0 2.2 0 A A S H T O T P 5P A V 残余物G*s i n(1 0 r a d/s),k p a 2 8 5 0 0 0 A A S H T O T P 5蠕变劲度,M P a-1 2 3 0 0.0 0 A A S H T O T P 1m 值-1 2 0.3 A A S H T O T P 1破坏应变(1.0 m m/m i n),%-1 2 1.0 A A S H T O T P 3注:1.部分指标在我国还没有规范的试验方法,可采用表中指明的美国A A S H T O 相关试验方法。2.如果蠕变劲度小于3 0 0 M P a,直接拉伸试验可不要求,如果蠕变劲度在3 0 0 M P a 6 0 0 M P a 之间,直接拉伸试验的破坏应变要求可代替蠕变劲度的要求,m 值在两种情况下都应满足。4.2.3 沥 青 在 贮 运、使 用 及 存 放 过 程 中 应 有 良 好 的 防 水 措 施,避 免 雨 水 或 加 热 管 道 蒸 汽 进 入 沥 青 中。D B 2 1/T 1 7 5 4 2 0 2 34粗 集 料4.3.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粗 集 料 包 括 碎 石、破 碎 砾 石。粗 集 料 必 须 由 具 有 生 产 许 可 证 的 采 石 场 生 产或 施 工 单 位 自 行 加 工。4.3.2 粗 集 料 应 该 洁 净、干 燥、表 面 粗 糙,质 量 应 符 合 表 3 的 规 定。对 受 热 易 变 质 的 集 料,宜 采 用 经拌 和 机 烘 干 后 的 集 料 进 行 检 验。表 3 粗 集 料 质 量 技 术 要 求指 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 2 4 T 0 3 1 6洛杉矶磨耗损失 3 0 T 0 3 1 7表观相对密度 2.5 0 T 0 3 0 4吸水率 2.0 T 0 3 0 4坚固性 8 T 0 3 1 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其中粒径大于9.5 m m 其中粒径小于9.5 m m 1 21 01 8T 0 3 1 2水洗法 0.0 7 5 m m 颗粒含量 1 T 0 3 1 0软石含量 5 T 0 3 2 0与沥青的粘附性 级 4 T 0 6 6 3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2.对S 1 4 即3 m m 5 m m 规格的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可不予要求,0.0 7 5 m m 含量可放宽到3。4.3.3 粗 集 料 与 沥 青 的 粘 附 性 应 符 合 表 3 的 要 求,当 使 用 不 符 合 要 求 的 粗 集 料 时,宜 掺 加 消 石 灰、水泥 或 用 饱 和 石 灰 水 处 理 后 使 用,必 要 时 可 同 时 在 沥 青 中 掺 加 耐 热、耐 水、耐 久 性 好 的 抗 剥 落 剂,使 沥 青混 合 料 的 水 稳 定 性 检 验 达 到 要 求。掺 加 外 加 剂 的 剂 量 由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水 稳 定 性 检 验 确 定。4.3.4 粗 集 料 的 粒 径 规 格 应 按 照 表 4、表 5 的 规 定 生 产 和 使 用。不 符 合 规 格 要 求 的 材 料 不 得 进 场。表 4 高 速 公 路 用 粗 集 料 的 规 格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3 7.5 3 1.5 2 6.5 1 9.0 1 6.0 1 3.2 9.5 4.7 5 2.3 62 6.5 3 1.5 1 0 0 8 5 1 0 0 0 1 5 0 51 9 2 6.5 1 0 0 8 5 1 0 0 0 1 5 0 51 6 1 9 1 0 0 8 5 1 0 0 0 1 5 0 51 3.2 1 6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9.5 1 3.2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4.7 5 9.5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表 5 一 级 公 路 及 其 他 等 级 公 路 用 粗 集 料 的 规 格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2 6.5 1 9.0 1 3.2 9.5 4.7 5 2.3 6L S 9 1 5 2 0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D B 2 1/T 1 7 5 4 2 0 2 35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S 1 0 1 0 1 5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S 1 2 5 1 0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5细 集 料4.4.1 沥 青 路 面 的 细 集 料 包 括 机 制 砂、石 屑。细 集 料 必 须 由 具 有 生 产 许 可 证 的 采 石 场 生 产。4.4.2 细 集 料 应 洁 净、干 燥、无 风 化、无 杂 质,并 有 适 当 的 颗 粒 级 配,其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6 的 规 定。细集 料 的 洁 净 程 度,石 屑 和 机 制 砂 以 砂 当 量(适 用 于 4.7 5 m m 以 下)或 亚 甲 蓝 值(适 用 于 2.3 6 m m 以 下 或0.1 5 m m 以 下)表 示。表 6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细 集 料 质 量 要 求项 目 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表观相对密度 2.5 0 2.4 5 T 0 3 2 8坚固性(0.3 m m 部分)1 2 T 0 3 4 0砂当量 6 0 5 0 T 0 3 3 4亚甲蓝值 g/k g 2 5 T 0 3 4 6棱角性(流动时间)s 3 0 T 0 3 4 5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4.4.3 高 速 公 路 沥 青 混 合 料 4.7 5 m m 以 下 的 集 料 必 须 采 用 石 灰 岩 机 制 砂;机 制 砂 应 采 用 专 用 的 制 砂 机 制造,并 选 用 优 质 石 灰 岩 生 产,其 规 格 应 符 合 表 7 的 规 定。表 7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机 制 砂 规 格公称粒径(m m)通过下列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9.5 4.7 5 2.3 6 1.1 8 0.6 0.3 0.1 5 0.0 7 52.3 6 4.7 5 1 0 0 9 0 1 0 0 0 1 0 0 51.1 8 2.3 6 1 0 0 8 5 1 0 0 0 1 5 0 50 1.1 8 1 0 0 8 0 1 0 0 5 0 8 0 2 0 5 0 5 3 0 0 1 04.4.4 石 屑 是 采 石 场 破 碎 石 料 时 通 过 4.7 5 m m 或 2.3 6 m m 的 筛 下 部 分,其 规 格 应 符 合 表 8 的 要 求。采 石场 在 生 产 石 屑 的 过 程 中 应 具 备 抽 吸 设 备。表 8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石 屑 规 格规格公称粒径(m 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m m)的质量百分率()9.5 4.7 5 2.3 6 1.1 8 0.6 0.3 0.1 5 0.0 7 5S 1 4 3 5 1 0 0 9 0 1 0 0 0 1 5 0 3S 1 5 0 5 1 0 0 9 0 1 0 0 6 0 9 0 4 0 7 5 2 0 5 5 7 4 0 2 2 0 0 1 0S 1 6 0 3 1 0 0 8 0 1 0 0 5 0 8 0 2 5 6 0 8 4 5 0 2 5 0 1 5注: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制扬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0.0 7 5 m m 以下颗粒含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求。填 料4.5.1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矿 粉 必 须 采 用 石 灰 岩 或 岩 浆 岩 中 的 强 基 性 岩 石 等 憎 水 性 石 料 经 磨 细 得 到 的 矿 粉,原 石 料 中 的 泥 土 杂 质 应 除 净。矿 粉 应 干 燥、洁 净,能 自 由 地 从 矿 粉 仓 流 出,其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9 的 技 术 要D B 2 1/T 1 7 5 4 2 0 2 36求。注:憎水性石料是指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石料。表 9 沥 青 混 合 料 用 矿 粉 质 量 要 求项 目 单 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 2.5 0 2.4 5 T 0 3 5 2含水量 1 1 T 0 1 0 3 烘干法粒度范围 0.6 m m 0.1 5 m m 0.0 7 5 m m1 0 09 0 1 0 07 5 1 0 01 0 09 0 1 0 07 0 1 0 0T 0 3 5 1外观 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 1 T 0 3 5 3塑性指数 4 T 0 3 5 4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T 0 3 5 54.5.2 高 速 公 路 沥 青 混 合 料 拌 和 站 除 尘 装 置 回 收 的 粉 尘 不 得 作 为 填 料 使 用,其 他 等 级 公 路 拌 和 机 的 粉尘 可 作 为 矿 粉 的 一 部 分 回 收 使 用。但 每 盘 用 量 不 得 超 过 填 料 总 量 的 2 5,掺 有 粉 尘 填 料 的 塑 性 指 数 不得 大 于 4%。高 模 量 外 掺 剂4.6.1 高 模 量 外 掺 剂 宜 选 用 聚 烯 烃 类 物 质,质 量 应 符 合 表 1 0 的 技 术 要 求。表 1 0 高 模 量 外 掺 剂 的 质 量 技 术 要 求项 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单个颗粒质量 g 0.0 3 G B/T 3 6 8 2熔体流动速度 g/1 0 m i n 1.0 G B/T 3 6 8 2密度 g/c m31.0 G B/T 1 0 3 3灰分含量%5 G B/T 1 6 3 3颗粒直径 m m 3 5 4.6.2 高 模 量 外 掺 剂 应 存 放 在 室 内,在 运 输 及 使 用 过 程 中 应 避 免 受 潮。5 配 合 比 设 计设 计 原 则5.1.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设 计,应 遵 循 现 行 规 范 关 于 热 拌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 的 目 标 配 合 比、生产 配 合 比 以 及 试 拌 试 铺 验 证 三 个 阶 段,确 定 矿 料 级 配 及 最 佳 沥 青 用 量。5.1.2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 采 用 马 歇 尔 试 件 体 积 设 计 方 法,有 条 件 的 单 位 也 可 以 采 用S u p e r p a v e 设 计 方 法 进 行 设 计。注:1.马歇尔体积设计法是在设计级配下,以一定的击实功在一定的温度下成型标准马歇尔试件,测试稳定度和流值,计算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体积指标,最后确定出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2.S u p e r p a v e 沥青混合料设计法是一种全新的 建立在使用性能基础上的与交通 量和气候有关的材料选择与混合料设计方法,包含沥青结合料规范,沥青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计算机软件及相关的使用设备、试验方法和标准。5.1.3 设 计 的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必 须 满 足 马 歇 尔 试 验 技 术 标 准、动 态 模 量 要 求 及 车 辙 动 稳 定 度、低 温D B 2 1/T 1 7 5 4 2 0 2 37弯 曲 破 坏 应 变、水 稳 定 性、渗 水 系 数 等 指 标 的 要 求。5.1.4 结 合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结 构 的 实 际 情 况,按 照 工 程 最 大 粒 径 的 大 小 及 压 实 层 的 厚 度,本 文 件 高 模 量沥 青 混 合 料 提 供 了 H M-1 3、H M-1 6、H M-2 0 和 H M-2 5 四 种 类 型。铺 筑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压 实 厚 度 不 宜 小于 公 称 最 大 粒 径 的 3 倍。设 计 标 准5.2.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级 配 采 用 密 级 配,其 级 配 范 围 应 符 合 表 1 1 的 规 定。表 1 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矿 料 级 配 范 围筛 孔(m m)通过质量百分率(%)H M-1 3 H M-1 6 H M-2 0 H M-2 53 7.5 1 0 03 1.5 1 0 0 2 6.5 9 5 1 0 01 9.0 1 0 0 9 5 1 0 0 8 7 9 31 6.0 1 0 0 9 0 1 0 0 8 7 9 3 6 2 7 61 3.2 9 0 1 0 0 7 6 9 2 6 2 7 5 5 3 6 79.5 6 8 8 5 6 0 8 0 5 2 6 5 4 3 5 64.7 5 3 8 6 8 3 4 6 2 3 3 4 5 3 0 4 22.3 6 2 4 5 0 2 0 4 8 2 2 3 4 2 0 3 21.1 8 1 5 3 8 1 3 3 6 1 4 2 4 1 4 2 40.6 1 0 2 8 9 2 6 1 0 1 8 1 0 1 80.3 7 2 0 7 1 8 7 1 3 7 1 30.1 5 5 1 5 5 1 4 5 1 0 5 1 00.0 7 5 4 8 4 8 3 5.5 3 5.55.2.2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配 合 比 设 计,应 符 合 表 1 2 的 要 求。表 1 2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马 歇 尔 试 验 技 术 标 准试 验 指 标 单位 技术标准击实次数(双面)次 7 5试件尺寸 m m 1 0 1.6 6 3.5空隙率V V 3.5 4.5稳定度M S 不小于 k N 9流 值 F L m m 2 5矿料间隙率V M A()不小于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 m)的最小V M A 及V F A 技术要求()2 6.5 1 9 1 6 1 3.21 2 1 3 1 3.5 1 4沥青饱和度V F A()6 5 8 0注:对多雨潮湿地区,设计空隙率控制在3.5%4%,高温干旱地区设计空隙率控制在4%4.5%。5.2.3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检 验,应 符 合 表 1 3 各 项 指 标 要 求。表 1 3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配 合 比 设 计 检 验 指 标D B 2 1/T 1 7 5 4 2 0 2 38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车辙试验动稳定度(6 0、0.7 M P a)次/m m 6 0 0 0 T 0 7 1 9低温弯曲破坏应变 2 3 0 0 T 0 7 1 5水稳定性: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 58 0T 0 7 0 9T 0 7 2 9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 m l/m i n 8 0 T 0 7 3 04 5,1 0 H z 动态模量 M p a 3 0 0 0 T 0 7 3 8配 合 比 设 计5.3.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必 须 在 对 同 类 公 路 配 合 比 设 计 和 使 用 情 况 调 查 研 究 的 基 础 上,充 分 借 鉴 成 功的 经 验,选 用 符 合 要 求 的 材 料,进 行 配 合 比 设 计。5.3.2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配 合 比 设 计 应 按 以 下 步 骤 进 行:5.3.2.1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阶 段。用 工 程 实 际 使 用 的 材 料 按 J T G F 4 0 中 规 定 的 马 歇 尔 设 计 方 法,优 选 矿料 级 配、确 定 最 佳 沥 青 用 量,符 合 配 合 比 设 计 技 术 标 准 和 配 合 比 设 计 检 验 要 求,以 此 作 为 目 标 配 合 比,供 拌 和 机 确 定 各 冷 料 仓 的 供 料 比 例、进 料 速 度 及 试 拌 使 用。5.3.2.2 生 产 配 合 比 设 计 阶 段。应 按 规 定 方 法 取 样 测 试 各 热 料 仓 的 材 料 级 配,确 定 各 热 料 仓 的 配 合 比,供 拌 和 机 控 制 室 使 用。同 时 选 择 适 宜 的 筛 孔 尺 寸 和 安 装 角 度,尽 量 使 各 热 料 仓 的 供 料 大 体 平 衡。并 取 目标 配 合 比 设 计 的 最 佳 沥 青 用 量 O A C、(O A C 0.3)等 3 个 沥 青 用 量 进 行 马 歇 尔 试 验 和 试 拌,通 过 室 内试 验 及 从 拌 和 机 取 样 试 验 综 合 确 定 生 产 配 合 比 的 最 佳 沥 青 用 量,由 此 确 定 的 最 佳 沥 青 用 量 与 目 标 配 合 比设 计 的 结 果 的 差 值 不 宜 大 于 0.2。5.3.2.3 生 产 配 合 比 验 证 阶 段。拌 和 机 按 生 产 配 合 比 结 果 进 行 试 拌、铺 筑 试 验 段,并 取 样 进 行 马 歇 尔试 验,同 时 从 路 上 钻 取 芯 样 观 察 空 隙 率 的 大 小,由 此 确 定 生 产 用 的 标 准 配 合 比。标 准 配 合 比 的 矿 料 合 成级 配 中,至 少 应 包 括 0.0 7 5 m m、2.3 6 m m、4.7 5 m m 及 公 称 最 大 粒 径 筛 孔 的 通 过 率 接 近 优 选 的 工 程 设 计 级 配曲 线,并 避 免 在 0.3 m m 0.6 m m 处 出 现 凸 起。对 确 定 的 标 准 配 合 比,宜 再 次 进 行 车 辙 试 验 和 水 稳 定 性 检验。5.3.2.4 确 定 施 工 级 配 允 许 波 动 范 围。根 据 标 准 配 合 比 及 质 量 管 理 要 求 中 各 筛 孔 的 允 许 波 动 范 围,制订 施 工 用 的 级 配 控 制 范 围,用 以 检 查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生 产 质 量。5.3.3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按 照 图 1 流 程 进 行。D B 2 1/T 1 7 5 4 2 0 2 39材料 选择、取 样材料 试验高模 量外 掺剂、沥青或高 模量 沥青 结合 料粗集 料、细集 料、矿粉确定 试验 温度在工 程设 计级 配范 围内 设计 供优选用 的 1 3 组不 同的 矿料 级配对选 择的 设计 级配,初选 5 组沥 青用 量,拌和 混合 料,分别 制作 马歇 尔试 件测定 试件 毛体 积相 对密 度计算 VV、VMA、VF A 等体 积指 标确定 设计 级配 及最 佳沥 青用 量进行 马歇 尔试 验,与马 歇尔 设计 标准 比较完成 配合 比设 计,提交 材料 品种、矿 料级 配、标准 配合 比、最佳 沥青 用量 等不合格合格确定 工程 设计 级配 范围确定 理论 最大 相对 密度沥青 混合 料的 类型 规范 规定 的矿 料级 配范 围真空 法或计算 法动态 模量 试验、动稳 定度 试验、低 温弯 曲试 验、水稳 定性 试验、渗 水试 验合格不合格图 1 高 模 量 沥 青 混 合 料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流 程 图5.3.4 设 计 初 试 级 配D B 2 1/T 1 7 5 4 2 0 2 31 05.3.4.1 宜 在 工 程 设 计 级 配 范 围 内 计 算 1 3 组 粗 细 不 同 的 配 比,绘 制 设 计 级 配 曲 线,分 别 位 于 工 程 设计 级 配 范 围 的 上 方、中 值 及 下 方。设 计 合 成 级 配 不 得 有 太 多 的 锯 齿 形 交 错,且 在 0.3 m m 0.6 m m 范 围 内不 出 现 凸 起。当 反 复 调 整 不 能 满 意 时,应 更 换 材 料 设 计。5.3.4.2 根 据 当 地 的 实 践 经 验 选 择 适 宜 的 沥 青 用 量,分 别 制 作 几 组 级 配 的 马 歇 尔 试 件,测 定 V M A,初选 一 组 满 足 或 接 近 设 计 要 求 的 级 配 作 为 设 计 级 配。5.3.4.3 矿 料 合 成 级 配 的 毛 体 积 相 对 密 度 s b按 下 式 计 算:=1 0 011+22+33+(1)式 中:P1、P2、Pn为 各 种 矿 料 成 分 的 配 比,其 和 为 1 0 0;1、2、n为 各 种 矿 料 相 应 的 毛 体 积 相对 密 度,粗 集 料 按 T 0 3 0 4 方 法 测 定,机 制 砂 及 石 屑 可 按 T 0 3 3 0 方 法 测 定,也 可 以 用 筛 出 的 2.3 6 m m 4.7 5 m m部 分 的 毛 体 积 相 对 密 度 代 替,矿 粉(含 消 石 灰、水 泥)以 表 观 相 对 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