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104 2015 机采棉栽 培技术规 程 Rules of culture technique for machine-harvested cotton(报批稿)2015-10-30 发布 2015-12-18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2/T 1104 2015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产 量目 标.1 5 种 植模 式.1 6 播 前准 备.2 6.1 品种 选择.2 6.2 种子 处理.2 6.3 棉田 选择 与耕 整.2 6.3.1 棉 田选 择.2 6.3.2 棉 田耕 整.2 7 播种.2 8 田 间管 理.2 8.1 苗期 管理.2 8.2 水肥 管理.3 8.3 病虫 害防 治.3 8.4 株型 调控.3 8.4.1 化 学调 控.3 8.4.2 打顶.3 8.5 脱叶 催熟.3 8.5.1 喷 药时 间.3 8.5.2 脱 叶催 熟剂 及用 量.3 8.5.3 脱 叶催 熟目 标.3 9 机 械收 获.3 9.1 机具 选择.3 9.2 采收 前准 备.4 9.3 收获 时间.4 9.4 采收 质量 要求.4 DB42/T 1104 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 照 GB/T 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经济 作物 研究 所提 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业院归 口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北 省 农业科 学院 经济 作物 研究 所、湖北 省农 业技 术推 广 总站、荆 州市 农业 科学院。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别 墅、羿 国香、王孝 刚、张教 海、夏 松波、张友 昌、朱桢 明、胡 爱兵、董建 辉。DB42/T 1104 2015 III 引 言 棉花是 我省 机械 化生 产程 度最低 的作 物,棉花 生产 田 间管理 用工 多,而且 主要 靠 人工操 作。近年 来,随着农 村劳 动力 的大 量转 移,劳 动力 成本 大幅 提升,现阶 段棉 花生 产用 工每 亩 20 个左 右,人工 费 每 亩高达 1000 元以 上,占生 产 成本的 一半 以上,其 中人 工采摘 费用 占到 五至 六成。提高 棉花 的 机 械化 生产水平,尤 其是 机械 采 收,是 未来棉 花生 产发 展的 必然 趋势,对 维护 我省 棉花 产 业链的 持续 稳定 发展 具有十分重 要的 作用 和显 著的 社会现 实意 义。机采棉 由于 生育 期短,需 要高密 度栽 培,其 配套 栽培 管理 措施 同当 前的 杂交 棉有很 大的 差异。近几年来我 们开 展了 机采 棉的 适宜播期、合理 密植、科 学化调、脱 叶剂 筛选、成 铃分布 与光 温关 系 等方面的试验研 究和 机 械 采收 示范 工作,在此 基础 上 结 合引 用其它 标准 制定 本标 准。DB42/T 1104 2015 1 机 采棉栽 培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机 采棉 栽培 技术规 程的 产量 目标、种 植模式、播 前准 备、播种、田间管 理及 机械 收 获的要求。本标准 适用 于湖 北省 棉区,长江 流域 相似 棉区 可参 照执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T 4285 农药 安全 使用 标准 第2 部分:农 药使 用 范围 GB 4407.1 经济 作物 种子 第1 部分:纤 维类 GB/T 8321 农药 合理 使用 准则 第1 部分:农 作物 病 虫害防 治 NY/T 496 肥料 合理 使用 标 准 通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本标 准。机采棉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是指利 用机 械采 摘代 替人 工采摘 的一 种棉 花生 产方 式。4 产量目 标 每667m2 植 棉密 度4000 株5000 株,皮 棉产 量80kg 以上。5 种植模 式 根据采 棉机 类型 和前 茬主 要作物 的不 同,机采 棉的 种植模 式有4 种。不同种 植模 式的 播期、密 度和株 行距 配置 见表1。DB42/T 1104 2015 2 表 1 机采 棉种 植模 式 种植 模式 采棉机 类型 前茬 播期 密度 株/667m2 株距/cm 行距/cm 1 摘锭式采棉机 油菜 5 月中下旬 4000 4500 0.20 0.22 76 2 摘锭式采棉机 小麦 5 月下旬至 6月初 4500 5000 0.18 0.20 76 3 指杆式采棉机 油菜 5 月中下旬 4000 4500 4 指杆式采棉机 小麦 5 月下旬至 6月初 4500 5000 6 播前准 备 6.1 品种选 择 选择适 宜湖北 省棉 区生态 条件、种植制 度和 综合性 状优良 的品种。品 种特性 要求:生育期110d 以内,株型紧凑,第 一果枝节位 高度大于18cm,结 铃性强、吐絮集中、易采,含絮 力适中、不夹 壳,一次性采 净率 能达 到90%以 上,纤 维品 质适 合纺 织要 求、抗 病抗 倒伏、对 脱叶 剂比较 敏感。6.2 种子处 理 种子选 择符 合 GB 4407.1 的要求。播 种前 晒 种 2 d 3d,以 提高 出苗 率。6.3 棉田选 择与 耕整 6.3.1 棉 田选 择 机 采 棉 田应 选 择集 中 连片、肥 力 适中、地势 平 坦、交 通 便 利的 地 块。作 业规模 上,摘锭 式 采棉 机一 般 要 求 地 块 长 度 在100m 以 上,面 积 在6.7hm2以 上;指 杆 式 采 棉 机 一 般 要 求 地 块 长 度 在200 m 500m,面积 在2.0hm2 以上。6.3.2 棉田耕 整 麦(油)后棉 田在 犁地 和除 草剂封 闭前 覆平。耕翻 深 度在25cm 左右,行 走端直。播 种前 土地 应做 到下实上 虚,虚土 层厚2.0 cm 3.0cm,有利 于保 墒、出苗。7 播种 在5月 中下 旬至6 月初,油 菜或小 麦收 获后 适时 播种。采用 棉籽 精量 播种 机作 业,播 种、覆土 一 次 完成。每穴 播种3粒4 粒,播种深 度2cm3cm,覆土 厚1.5cm2cm。要求 播深 一 致、播行 端直、行距 准确、下籽均 匀、不漏 行漏 穴、空穴率 小于3%。8 田间管 理 DB42/T 1104 2015 3 8.1 苗期 管理 在两片 子叶 展平 至12 片真 叶时定 苗。定苗 要求 去弱 苗、留 健苗,1 穴1 株。遇雨后 及时 适墒 破 除板结。8.2 水肥管 理 全生育期每667m2 施氮肥(纯N)1820kg,磷 肥(P2O5)57kg,钾肥(K2O)1012kg。不同 时期施肥 量配 比:纯氮(N)施用按 苗蕾 肥占1/3,花铃 肥占1/3,盖 顶肥 占1/3进行。P 和K 按比例 酌情 施用。肥 料使 用参 照 NY/T 496 肥 料合 理使 用标 准。机采棉 水分 管理 和肥 料管 理基本 同步,前 中期 遇旱 情及时 灌溉。8.3 病虫害 防治 当棉蚜、棉 盲蝽 蟓、红蜘 蛛、第 二代 棉铃 虫、第一 代红铃 虫等 的虫 量或 卵量 达到防 治指 标时,采 取高翔低 毒低 残留 化学 农药 或生物 农药 进 行 防治。对 有枯黄 萎病 的棉 田,在 进 行防止 的同 时,做 好清 沟 排渍降湿 及病 株处 理。农药 的使用 按GB/T 8321 和GB/T 4285 规 定执 行。8.4 株型调 控 8.4.1 化学调 控 根据棉 田墒 情掌 握化 控时 间和化 控量。一 般在 89 片叶时 每667m2用缩节胺1.0 g 2.0g,初花 期 用 2.0 g 3.0g,盛花 期用 3.0 g 4.0g,打顶 后用4.0g5.0g 进行 化控,株 高控 制在 100cm 左右。8.4.2 打顶 根据棉 花的 长势 和果 枝数 等因素 来确 定适 宜的 打顶 时间,一般 在立 秋后5d 左 右、果 枝1416 层时进行。8.5 脱叶催 熟 8.5.1 喷 药时 间 田 间棉 花自 然吐 絮率 达到40%60%,棉花 上部 铃的 铃龄达40d 以上;采收 前18d25d,连续7d10d 平均气 温在 20 以 上,最 低气温 不得 低于 14。8.5.2 脱 叶催 熟剂 及用 量 一般每667m2使用 噻 苯隆(Thidiazuron)和敌 草隆(Diuron)50%可 湿性 粉剂 20g40g+乙烯 利(40%水剂)100 ml 200ml+水60kg 进行 喷施。8.5.3 脱 叶催 熟目 标 g 在喷施 脱叶 剂20d 后,田 间棉株 脱叶 率达90%以上、吐絮 率达95%以上。对晚熟、生 长势 旺、秋桃 多的棉 田,可适 当推 迟施 药期并 适当 增加 用 药 量,反之则 可提 前施 药 并 减少用药 量。9 机械收 获 9.1 机具选 择 DB42/T 1104 2015 4 棉 花 机 械收 获 分为 分 次选收 和 统 收两 种 收获 方 式。各 地 可 根据 棉 花种 植 模式、种 植 规模、籽棉 处理 加 工条 件 等因 素,因地制 宜 选择 适 宜的 收获 方式。摘 锭式 采 棉机(选收 方式),采 收棉 花适 宜 的行 距为 76cm;指 杆式 采棉 机(统收方 式),采 收棉 花对 行 距配置 无特 殊要 求,以等 行距为 好。9.2 采收前 准备 摘锭式采棉 机作业,棉田两端应人工 采摘10m 左右,方便采棉 机转弯调头;指杆式采棉 机作业,在棉田 的四 角用 人工 采摘 出机具 入田 的场 地即 可。9.3 收获时 间 在喷施 脱叶 催熟 剂20d 以 后 进行 机 械采 收作 业。9.4 采收质 量要 求 摘锭式 采收 质量 应符 合采 净率90%以上,挂枝 率 0.8%、遗落 率1.5%、挂 落率 1.9%、含 杂率12%、含 水率 10%的要 求。指 杆式 采收 质量 应符 合采净 率90%以上,含 杂 率11%的 要求。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