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184 2016 金茗1 号 茶树无性 繁育技术 规程 Technological regulation for vegetative propagation of a tea cultivar Jinming 1(报批稿)2016-06-01 发布 2016-08-10 实施 湖 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42/T 11842016 I 目 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 与 定义.1 3.1 金茗 1 号.1 3.2 无性 系.1 3.3 母本 园.1 3.4 品种 纯度.1 3.5 插穗.2 3.6 育苗 基质.2 3.7 苗高.2 3.8 茎粗.2 3.9 侧根 数.2 4 采 穗母 本园 建立.2 4.1 园地 选择.2 4.2 开垦 与施 底肥.2 4.3 种植 规格.2 4.4 品种 纯度.2 5 采 穗母 本园 管理.2 5.1 水肥 管理.2 5.2 树冠 管理.3 5.3 病虫 害防 治.3 5.4 打顶 摘心.3 6 插 前准 备.3 6.1 大田 露地 扦插.3 6.2 温室 大棚 扦插.3 DB42/T 11842016 II 7 扦 插技 术.4 7.1 扦插 季节.4 7.2 枝条 与插 穗剪 取.4 7.3 扦插 密度.4 7.4 扦插 方法.4 8 插 后管 理.5 8.1 温度.5 8.2 湿度 与水 分.5 8.3 肥料.5 8.4 病虫 害防 治.5 8.5 除杂.5 8.6 打顶 摘心.5 9 苗 木出 圃.5 9.1 苗木 出圃.5 9.2 质量 分级.6 9.3 苗木 检验 与检 疫.6 10 包 装与 运输.6 DB42/T 11842016 I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2009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 部 分:标 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的 规则 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这些 专利的 责任。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提出。本标准 由湖 北省 农业 科学 院归口 管理。本标准 起草 单位:湖北 省 农业科 学院 果树 茶叶 研究 所、孝感 市福 良山 农业 综 合开发 有限 公司、宜昌市夷陵 区特 产技 术推 广中 心。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金孝 芳、龚 自明、马 林龙、曹 丹、王雪 萍、卢素 芳、乐 子华、肖秀 丹。DB42/T 11842016 1 金茗1 号 茶树无性 繁育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了 金茗1 号茶 树 品种大 田露地 及温 室大棚 育苗的 术语与 定义、采穗 母本园 建立、采穗 母本园管 理、插前 准备、扦 插技术、插 后管 理、苗木 出圃 及 包装 与运 输。本标准 适用 于金茗1 号无 性 系茶苗 繁育 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285 农药 安全 使用标 准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标 准 GB/T 8321(所有 部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GB 11767 茶树 种苗 GB 15063 复混 肥料(复 合肥料)GB 15569 农业 植物 调运 检疫规 程 GB/T 17420 微 量元素 叶 面肥料 NY 525 有 机肥 料 DB42/T 487 无 公害食 品 鄂茶1 号病 虫害 防治 技术 规 程 3 术语与 定义 GB 11767 界定 的以 及下 列 术语与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为了 便于 使用,以 下重 复列出 了GB 11767 中的某些 术语 和定 义。3.1 金茗1 号 jinming 1 由 湖北 省农 业科 学院 果树 茶叶研 究所 通过 系统 选种 育成的 优质、高 产、高抗 型 无性系 优良 茶树 品 种。3.2 无性系 clone 以茶树 单株 营养 体为 材料,采用 无性 繁殖 法繁 殖的 品种称 无性 系品 种,简称 无性系。GB 11767 2003,定 义2.1 DB42/T 11842016 2 3.3 母本园 parent field 专门用 于提 供优 良插 条材 料的品 种园。3.4 品种纯 度 variety purity 品种种 性的 一致 性程 度。GB 11767 2003,定 义2.2 3.5 插穗 cutting 用于扦 插的 带有 一片 成熟 叶片(母叶)和 一个 健壮 腋 芽的 短穗,长 度为3 cm-5 cm。3.6 育苗基 质 seedling substrate 以有机 物和 无机 物为 原料,经 处理 后,按 照一 定比 例 混匀,理 化性 状稳 定并 能 满足茶 树幼 苗生 长所需的配 制物 料。3.7 茎粗 seedling width 距 插穗 上剪 口3 cm-5 cm 处 的苗干 直径。3.8 侧根数 lateral root number 从扦插 苗原 插穗 基部 愈伤 组织处 分化 出的 且近 似水 平状生 长,根径 在1.5 mm 以上的 根总 数。GB 11767 2003,定 义2.11 4 采穗母 本园 建立 4.1 园地选 择 酸性红 黄壤,pH 值4.5-6.5,土层 深度80 cm 以上,土 质肥沃,地 势平 缓、水源 与阳光 充足、交 通便利。4.2 开垦与 施底 肥 园地深 耕50 cm 以上,然后 在 茶树 种植 行幅 度70 cm 范围内进 行50 cm 的深沟 抽槽,每667 m2施用 饼肥400 kg-600 kg或经 无害 化处理 过的 厩肥3000 kg-4000 kg、硫酸 钾30 kg-40 kg、过磷 酸钙40 kg-50 kg。园地用 肥应 符合GB 15063、NY 525 中 的规 定。DB42/T 11842016 3 4.3 种植规 格 采用双 行条 植规 格进 行种 植,大 行距180 cm、小行 距40 cm、穴 距33 cm,每 穴2株,每667 m2定植4500 株 左右。4.4 品种纯 度 母本园 品种 纯度 要求 达到100%。5 采穗母 本园 管理 5.1 水肥管 理 5.1.1 基 肥 于 养 穗 前 一 年 冬 季 进 行,每667 m2施饼肥300 kg-400 kg 或 经 无 害 化 处 理 过 的 厩 肥2500 kg-3000 kg、硫酸 钾20 kg-30 kg;追肥 于每 次采 穗前20天-30天进 行,每次 每667 m2施尿素20 kg 左右。施肥均 需沟 施,施后 覆土。5.1.2 园地 遇到 高温、干 旱天气 时,应采 用浇 水、行间铺 草 等 方式 抗旱,有 条件的 可使 用喷 灌。灌 溉 用水水质 应符 合GB 5084 中的 规定。5.2 树 冠管 理 5.2.1 幼龄 茶树 需进行3 次 定型修 剪,第1 次于 定植 当 年离地 面15 cm-20 cm 处修剪,以 后每 次修 剪均 在上一次 剪口 基础 上提 高20 cm。5.2.2 成龄 茶树 在剪 取茶 枝条后 需进 行一 次轻 修剪,以茶 蓬表 面剪 平为 准。5.3 病虫害 防治 加强对 小绿 叶蝉、茶 尺蠖、茶毛 虫、茶饼 病等 茶树 病虫害 的绿 色防 控,按照GB 4285、GB/T 8321(所有 部分)、DB42/T 487 进行 病虫 害的 防治,确 保 所用枝 条不 带病 虫害 入圃。5.4 打顶摘 心 在剪穗 前10 天-15天将 枝条 顶端摘 除,以 促 进枝 条木 质化,提高 采穗 枝条 质量。6 插前准 备 6.1 大田露 地扦 插 6.1.1 圃地选 择 选择酸 性 红 黄壤、pH 值4.5-6.5、土层深 度50 cm 以上、通透 性好、肥 力中 等以 上、地 势平 坦、通风向阳、水源 充足、交 通便 利的位 置。6.1.2 圃地整 理 6.1.2.1 茶 苗繁育 圃可 以 采用在 冬季来 临前 进行1 次 全园深耕,使 土壤 充分冻 垄;在 夏季高 温来 临前,清除杂 草,再次 进行 全园 深耕,使土 壤高 温曝 晒。DB42/T 11842016 4 6.1.2.2 将 晒垄 后的 圃地 土壤 打 碎耙 平,清 除杂 草、树 根、石块 等杂 物,按 长1500 cm-2000 cm、宽100 cm-120 cm、高15 cm-20 cm、畦距25 cm-30 cm 标准做成 畦 坯,并采 用甲 基托 布津或 多菌 灵进行 厢面 消毒,厢 面采 用铺 细黄 土1 cm-2 cm 作插床。6.1.2.3 在 圃地 四周 开深40 cm、宽30 cm 的排 水沟。6.2 温室大 棚扦 插 6.2.1 温室大 棚建 立 6.2.1.1 选 择在 地势 平缓、交 通便 利、光 照及 通风 条 件好的 位置 建立 塑料 大棚 或连栋 大棚,并采 用“一层薄膜、一 层遮 阳 网”方 式进行 覆盖。6.2.1.2 连 栋大 棚 应 配备 控 温、控湿 等设施。6.2.1.3 根 据温 室大 棚大 小、穴 盘规 格等 合理 设计 钢 支架。建立 双层 或多 层钢 支 架时,应配 备滑 动系 统,并采用 阶梯 组合 各层 钢支 架;若 条件 不允 许,可不 设钢支 架,直接 将穴 盘放 置于平 整地 面上。6.2.2 穴盘规 格 选用长54 cm、宽28 cm、孔径4.5 cm 4.5 cm 的50 孔 穴盘。6.2.3 基质配 比与 装盘 6.2.3.1 宜 选用 草炭 土:珍珠岩=5:1(V:V)的 配比 作为穴 盘扦 插基 质。6.2.3.2 将 混匀 的基 质装 入穴盘,浇 水使 其充 分湿 润,用 刮板 刮平 穴面,以 各个格 室清 晰可 见。7 扦插技 术 7.1 扦插季 节 大田露 地扦 插以 每年9月-11月份 最 佳,温 室大 棚每年6月-11月份 均可。7.2 枝条与 插穗 剪取 7.2.1 一般 于上午10 时前 或下午3时 后剪 取当 年生、健壮、无病 虫害、茎粗2 mm 以上、红棕 色木 质化 或半木质 化的 茶枝 条,剪取 后的枝 条应 放置在 室内 阴凉 处,以防 止过 度失 水。7.2.2 每个 插穗 应剪 成长 度3 cm-5 cm,并带有一 个 饱满腋 芽、一张 健壮 叶片,剪口 平滑,上 下端 剪 成与叶片 同一 方向 的马 蹄形。7.3 扦插密 度 7.3.1 大田 露地 扦插 密度 为 行距8 cm-10 cm、株距2 cm-3 cm、深度3 cm 左右,以 插穗叶 片互 不遮 盖 为 宜。7.3.2 温室 大棚 扦插 宜采 用 每孔1个-2 个插 穗,以插 穗叶片 互不 遮盖 为宜。7.4 扦插方 法 7.4.1 大田露 地扦 插 DB42/T 11842016 5 7.4.1.1 插前2 h-3 h将厢 面洒水 浇透,待 土壤 稍干 不粘手 时,用长1 m-1.2 m、宽8 cm-10 cm 的划线 器 划线,随 后即 可扦 插。7.4.1.2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插穗上端 的腋芽 和叶柄处,垂直插 入,以插穗的2/3 插入地下、芽和叶柄 露出地面 为准,叶片 朝 一个 方向,边插 边将 插穗 附近 的土压 实。7.4.1.3 插 后应 立刻 浇透 水,若 在气 温较 高、光照 较强条 件下 扦插 时还 需遮 荫处理。7.4.1.4 待 叶面 水稍 干,宜采用70%甲 基托 布津800 倍液-1000倍液 或50%多菌灵600 倍液-800倍 液进 行叶面喷 施消 毒。7.4.1.5 每隔1 m 左右,将长2 m、宽 2 cm 竹弓的 两端 插入 厢 面两 侧,形成 孤形,然后 盖 上 无色 塑料 薄膜和遮阳 网(遮阳 率50%60%)进 行全 封闭 双层 覆盖,以达 保温 保湿 目的。7.4.2 温室大 棚扦 插 7.4.2.1 插前0.5 h-1 h将穴 盘基质 洒水 浇透,插 完后 需再次 浇水。7.4.2.2 扦 插方 法参 照7.4.1。8 插后管 理 8.1 温度 8.1.1 大田 秋插 后,当 棚 内温度 高于30 时,应 打 开两头 薄膜 散热 降温,下 午3 h-4 h关 闭两 端通 风口。翌年4月 下旬,当日 均温 度 上升至25 以上 时,应 揭 除塑料 薄膜,并继 续保留 遮阳网。8月 中下旬,应揭除遮 阳网 进行 炼苗,以 增强茶 苗适 应性。8.1.2 连栋 大棚 宜 控制 棚内 白天 温度在25-28、晚间温 度 在15-18。当棚内 温度 高于30 时,应 通过 棚顶 盖遮 阳网、棚内 启动 水帘 等方 式进 行降温。8.2 湿度与 水分 8.2.1 大田 扦插 后,应做 到 勤浇 少浇,保 持厢 面土 壤 湿润。当 土壤 变干 发白 时,应 立即 揭开 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进行 浇水。当 大雨、久雨 时,应及 时排 水,以防产 生涝 害。8.2.2 连栋 大棚 应控 制棚 内湿度 在90%-95%之间,每日喷 雾水3次,20 min/次,且 始终 保持 基质 湿润。8.3 肥料 8.3.1 大田 插穗 根系 形成 前,宜 采用0.1%-0.2%浓 度 的尿素 或茶 树专 用肥 稀释 液喷施。根 系初 步形 成后,采用腐 熟饼 肥兑 水或 尿素 稀释液 浇灌,少 量多 次,逐渐加 大施 肥量。当 茶 苗 生长到 一定 高度 时,可 于 阴天每667 m2撒施尿 素10 kg左右,然后 喷透 水。叶面 肥应符 合GB/T 17420 中 的 规定。8.3.2 温室 大棚 宜采 用0.1%-0.2%浓度尿 素、茶树 专 用肥等 进行 喷施,少 量多 次,逐 渐加 大施 肥量。8.4 病虫害 防治 插后管理 期间,应 加强 对 小绿叶 蝉、茶 尺蠖、茶毛 虫、茶饼 病等 病虫 害的 绿 色防控,按照GB 4285、GB/T 8321(所有 部分)、DB42/T 487 进行 病虫害 的 防治,确保 茶苗 无病 虫危 害。8.5 除杂 DB42/T 11842016 6 8.5.1 及时 人工 除杂 草,每次除 草后 需及 时浇 水。8.5.2 当花 蕾出 现时,应 人工摘 除。8.6 打顶摘 心 当茶苗 生长 高度 超过30 cm 时,应 打顶 摘心,以 促进 分枝。9 苗木出 圃 9.1 苗木出 圃 茶苗出圃前1天-2天,需浇 一次透水及喷施一次广谱 性杀菌剂,以保证起苗时 茶苗根系完整且不带病出圃。9.2 质量分 级 以苗木 纯度、苗 高、茎粗 和根系 作为 主要 依据,将 苗木分 为一 级、二级,见 表1。表1 苗木分级 类别 级别 苗木纯度/%苗高/cm 茎粗/mm 根系 大田露地茶苗 一级 100 30 3.0 侧根数3 根 二级 100 20 2.0 侧根数2 根 温室大棚茶苗 一级 100 15 2.0 网状根系 二级 100 10 1.5 网状根系 注:低 于二 级的 苗木 为不 合格 茶苗,宜采用 原地 培植、移 植并 盘等 方式 继 续培养。9.3 苗木检 验与 检疫 按照GB11767、GB 15569 执行。10 包装与 运输 10.1 大田 露 地茶 苗每100 株扎成 一 小捆,每5 小捆 或10小捆 扎成一 大捆,用黄 泥浆根 后打包,再 放入 运输车。装 车时,不宜 堆压 过紧、堆 放过 高,应 做到 保湿透 气。长 途运 输时 间 超过24 h,车 厢要 搭架 分层,避免高 温烧 苗。10.2 温室 大棚 茶苗 从穴 盘 中拔出 后,应先 放置 于 专 用的 透 气塑 料框 内,逐层 装车堆 放。10.3 起苗 后,应及 时将 茶 苗运送 到目 的地,运 输过 程中还 需注 意 防 晒、防风、防雨 等。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