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01 B 60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0612014 榉树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Zelkova schneideriana 2014-02-17 发布 2014-03-17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061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林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宣城市郎溪县圣峰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郎溪县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田国、徐华龙、李雅俊、李小卫、闻斌、钟玉祥、张自成、张乐熔、黄菊粉。DB34/T 20612014 1 榉树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榉树(学名:Zelkova serrata)丰产栽培的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榉树适宜区域的人工造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4/T 1267-2010 造林技术规程 3 造林 3.1 造林地的选择 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中性土壤,山地成片造林可选山麓、山谷或其它地势较平缓地段。3.2 整地 按 DB34/T 1267-2010 执行。1年生苗:栽植穴规格0.5 m0.5 m0.6 m。2年生苗:栽植穴规格0.8 m0.8 m0.8 m。3.3 施基肥 每穴施腐熟有机肥 510。3.4 造林时间 13月份进行。3.5 造林方法 采用穴植法栽植,参见 DB34/T 1267-2010。1年苗栽植深度比苗木地径原土印深 25。2年生苗栽植时先填表土,后填生土,分层覆土,层层踏实,要撑杆固定。3.6 造林密度 1年苗初始密度 166111株,保留密度 8355株。2年生初始密度 111株,保留密度 55株。DB34/T 20612014 2 4 抚育管理 4.1 修枝育干 壮苗造林 3 年内要修除侧枝。4.2 中耕除草 未成林造林地,每年 56 月、89 月份各除草松土一次,结合除草时进行修侧枝。除草持续 23 年。4.3 水肥管理 干旱年份要及时灌溉。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株施有机肥 510 kg,施复合肥 0.20.5 kg。5 病虫害防治 袋蛾 79 月为害最烈。可用 25的灭幼脲 3 号 1500 倍液喷杀。可在冬季或早春用人工剪摘虫囊,集中烧毁。蛀干害虫应结合抚育、除萌、修枝等,检查危害部位,及时逐株用铁丝戮杀,或脱脂棉沾杀虫剂堵住虫孔熏杀。6 技术档案 生产单位宜建立完整、真实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档案,主要包括栽培地位置、面积、种苗来源、整地、造林、抚育管理等各项作业的用工和物料消耗等。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