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5412015 果蔗栽培技术规程 Cutivation Technical rule for Fresh Fruit-Sugarcane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2-30 发布 2016-01-30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541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茂、严从生、董言香、王明霞、王艳、李青。DB34/T 25412015 1 果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蔗产地环境、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原则及要求、栽培管理措施、病虫防治、采收与贮藏。本标准适用于果蔗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13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符合 NY 5013 的要求。选择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pH 值 5.57.0 的沙壤土为宜。4 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4.1 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肥料的种类等,按 NY/T 496 的规定执行。4.2 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等,按 GB 4285 和 GB/T 8321 的规定执行。5 栽培管理措施 5.1 品种选择 选择蔗皮薄、蔗肉脆、口感好、适应性广的黑皮蔗或青皮蔗。5.2 播种前准备 5.2.1 翻地 深翻土壤,多犁多耙,精细耕作,达到深、松、碎标准。5.2.2 做畦 DB34/T 25412015 2 耕耙碎土壤后,即开沟做畦,开沟起畦要求整齐平直、畦沟平、蔗畦齐。单行种植畦宽约 40 cm,高约 10 cm。双行种植畦宽约 140 cm,高约 10 cm。5.2.3 开沟施肥 单行种植的在畦面中间开约 30 cm 深的种植沟,双行种植的在畦面两边约 20 cm 处开两道约 30 cm 深的种植沟。播种前沟内施基肥,每 667 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 1000 kg2000 kg,硫酸钾复合肥 100 kg。5.3 播种 5.3.1 时间 2 月3 月当表土层 10 cm 处的温度稳定在 10左右时播种。5.3.2 砍种 剥去叶鞘,将种茎按 2 个4 个芽一段砍种。灌溉条件较好的按 2 个芽一段砍种;旱坡地按 3 个4 个芽一段砍种。砍种时应一刀砍断。5.3.3 播种量 每 667 播 3000 芽5000 芽,约 1200 个蔗段。5.3.4 5.3.4 浸种 用 23的石灰水浸种 12 h24 h。5.3.5 下种 将蔗沟底土与基肥、农药混合均匀,按品字形或一条龙摆种,盖土 3 cm5 cm,灌足水分。5.3.6 喷除草剂 每 667 用 50扑草净 100 g 或 40锈去津 200 g 兑水 50 kg,喷洒于土壤表面。5.3.7 覆盖地膜 施除草剂后,覆盖地膜,四周用细土压严实。5.4 苗期管理 5.4.1 破膜引苗与揭膜 将出土蔗苗从膜内引出,用细土填实破膜处,待气温稳定在 20以上蔗苗基本出齐时揭膜。5.4.2 查苗补缺 待蔗苗出齐后检查出苗情况。缺棵断行时采用移密补稀的办法补植,移植时间宜在阴天或在晴天下午 17::00 时以后进行。5.4.3 中耕除草 DB34/T 25412015 3 揭膜时应及时进行。5.4.4 追肥、灌溉与培土 5.4.4.1 追肥 伸长期,每 667 施尿素 15 kg,饼肥 25 kg;拔节期后,应喷施赤霉素 3 次,每次间隔 15 天,每 667 喷施 40 mg/L 赤霉素液 2530 kg,宜结合喷施 2尿素和 2硫酸二氢钾溶液。5.4.4.2 灌溉 拔节伸长期,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中耕松土,减少水分蒸发,可用枯蔗叶或稻草覆盖表土,采收前 20 天停止浇水。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田地要注意防涝。5.4.4.3 培土 拔节伸长期后要及时进行培土,一般不少于 3 次;培土前剥除蔗茎基部的枯叶和无效分蘖再培土,高度为 15 cm20 cm,边培土边踏实。5.5 除草、剥叶 5.5.1 除草 在前期未除干净草的蔗田,及时人工除草。5.5.2 剥叶 进入 9 月中旬后应及时将枯黄老叶剥掉,每半月至一月进行一次,每次自下而上剥去枯老叶 2 片3 片。留种蔗的则不必剥叶。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凤梨病、黑穗病、梢腐病、褐条病、螟虫、蚜虫、金龟子。6.2 防治原则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实行合理轮作,合理施肥与灌溉排水,结合选留种拔除病虫为害植株,采用人工捕杀和生物防治。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防治 避免与水稻、玉米轮作,可与蔬菜、甘薯轮作,套种马铃薯、豆类等作物可减轻螟害。6.3.2 物理防治 播种前将种茎置于清水中浸种 2 天3 天,或用 2石灰水浸种 1 天。6.3.3 生物防治 DB34/T 25412015 4 利用雌蛾性外激素引诱雄蛾,然后收集并杀死。6.3.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参见附录A。7 采收与贮藏 7.1 采收 霜前(最低温不低于 5)采收。淮河以北 10 月上中旬开始采收,江淮之间 10 月中下旬开始采收,沿江江南 10 月下旬到 11 月上旬开始采收。7.2 贮藏 7.2.1 挖窖 选择土层深厚,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坡地挖深 1 m 左右地窖。7.2.2 入窖 蔗茎 10 根 1 捆,窖底以“井”字形摆放好砖块,使窖内蔗茎凌空码垛。7.2.3 温湿度调控 入窖初期只须盖些蔗叶或草苫,上冻后覆盖塑料膜再覆土 30 cm50 cm 厘米厚,窖顶呈龟背形或屋脊形,同时封闭通气孔。温度以 58、湿度以 50为宜。DB34/T 25412015 5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甘蔗主要病虫害及推荐防治方法 表A.1 甘蔗主要病虫害及推荐防治方法 名 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 凤梨病 散有凤梨(菠萝)香味,后逐渐变黑并产生很多黑色的煤粉状物或刺毛状物,蔗株染病蔗叶凋萎,外皮皱缩变黑,严重的植株死亡。用 23石灰水浸种 1224 小时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浸种 5 分钟。黑穗病 感病蔗株生长点长出一条向下弯曲的鞭状物,早期鞭状物外覆盖一层白膜,后暴膜破裂散出黑粉。选用抗病品种;拔除病株并烧毁。梢腐病 早期病状为幼嫩叶片黄化斑块,后期严重时梢头腐烂,心叶坏死,整株甘蔗枯死。浸种处理;用 50多菌灵 800 倍10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 1000 倍喷施,每隔 7 d10 d,连续喷洒 2 次3 次。15 d 褐条病 初发病时,甘蔗嫩叶出现细小的水渍状小点,逐渐伸长并转变成红色至红褐色条纹病斑与叶脉平行。严重时叶片上的病斑相互融合,大部分叶片组织死亡,叶片干枯。用 50多菌灵 800 倍10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 1000 倍液喷施,每隔 7 d10 d,连续喷洒 2 次3 次。15 d 螟虫 从蔗苗基部蛀入,造成蔗苗心叶死亡而形成枯心。种植时每 667 用 3.6杀虫双或 3米乐尔颗粒剂 4 kg 与肥料混合后施于植沟;苗期每 667 用 5锐劲特 1000 倍液或 90敌百虫晶体 500 倍喷雾。蚜虫 受害甘蔗叶背沿叶脉两侧出现白色絮状物,并在叶鞘、蔗茎上、地上形成一些粘性分泌物。每 667 用 10吡虫啉 2500 倍或50辟蚜雾 2000 倍或 40乐果 1000 倍喷雾。10 d 金龟子 成虫咬食蔗苗基部,造成蔗苗死亡;三龄幼虫取食宿根蔗蔸,造成蔗蔸死亡。播种时用 50辛硫磷 500 倍液喷施蔗沟;5 月6 月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注:如有适合甘蔗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应优先使用。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