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01.040.27 F 13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23632015 户用沼气池及沼气工程增、保温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heat preservation of household and scale biogas project 2015-11-25发布 2015-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2363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范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崔彦如、张永锋、高海、庞凤仙、王彦靖、龙丽坤、刘鹏、解娇、赵叶明、赵新颖、程小东、赵胜楠。DB22/T 23632015 1 户用沼气池及沼气工程增、保温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户用沼气池和沼气工程增、保温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合格判定。本标准适用于户用沼气池和沼气工程增、保温技术。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T 18713 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 NY/T 122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户用沼气池 household biogas 池容在 6 m310 m3 的沼气池。3.2 沼气工程 scale biogas project 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的厌氧消化为主要技术环节,集污水处理、沼气生产和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注:按规模大小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沼气工程。一般中小型沼气工程池容大于或等于 50 m3 小于或等于 300 m3,大型沼气工程单池容积大于或等于 300 m3,总池容大于或等于 1000 m3。3.3 保温棚 heat preservation shed 在沼气池外部覆盖的利用太阳能、透光材料的设施。3.4 防寒沟 freeze prevention groove 在沼气池的周围设置的填充保温材料的环形沟。3.5 太阳能蓄热池 solar energy absorbing pool 利用太阳能,将光辐射转变为热能,池顶覆盖透明材料的贮液池。4 增、保温技术要求 DB22/T 23632015 2 4.1 户用沼气池 4.1.1 温度 沼气池内料液温度应不低于 12。4.1.2 增、保温技术措施 4.1.2.1 原料增温处理 4.1.2.1.1 固体原料闷晒升温 在初次投料或每次大换料时,应将畜禽粪便或碎秸秆等发酵原料摊在阳光充足的平坦硬地面上,厚度约为 30 cm40 cm,伴有适量水份,以物料湿润且不渗水为宜,并用塑料膜覆盖严实,在阳光下闷晒 3 d5 d,然后投进沼气池。4.1.2.1.2 液体原料闷晒升温 不可用新抽取的井水来调配料液浓度,需用适当的容器装水在阳光充足的场地晒水;或者将地面挖成四周为规则 30 cm 的深坑,用塑料膜做内衬,注水后在日光下晒 1 d2 d,温度达到 15 以上,以便提高投料温度。4.1.2.2 设施保温 4.1.2.2.1 保温棚 棚膜以透明塑料农膜为宜,棚架高出池顶 1 m 以上。4.1.2.2.2 防寒沟 宽度为 30 cm40 cm,深度接近当地冻层厚度,以 150 cm170 cm 为宜。在沟内填充保温材料,以粉碎后的秸秆、柴草等有机物质为宜,覆盖塑料薄膜。4.1.2.3 池顶增、保温 4.1.2.3.1 秸秆覆盖 直接将整体秸秆堆放在沼气池顶部,厚度以不低于 1 m 为宜。4.1.2.3.2 生物堆沤 应符合下列要求:a)取粉碎粒度为 1 cm2 cm 的秸秆,边搅拌边加水,水的 pH 值在 68 之间,不含杀虫剂等化学物质,料液比例为 1:1,浸润 24 h;b)将润湿好的秸秆拌匀、收堆,堆体高度为 1 m1.5 m,半径大于沼气池半径 1 m 以上,并在覆盖层较厚部位均匀插入管长为 50 cm、直径为 5 cm7.5 cm 的通气管 35 个,管体均匀打 5 个孔,通气管材质以 PVC 为宜;c)秸秆生物堆内温度达到 50 并维持 20 d30 d 左右后,将秸秆堆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堆内秸秆长有白色菌丝,秸秆变成黑褐色时可投入沼气池。4.2 小型沼气工程 4.2.1 温度 DB22/T 23632015 3 小型沼气工程料液温度应不低于 18。4.2.2 增、保温技术措施 4.2.2.1 原料增温处理 4.2.2.1.1 利用余热增温 充分利用已有的余热资源为料液升温,包括沼气发电余热、发酵排出液的余热或现场已有其他工程余热资源等。4.2.2.1.2 生物质增温 利用生物质好氧发酵产生的热量,使料液增温,粪便堆先好氧再厌氧发酵;利用秸秆好氧发酵产生的热量使料液升温,具体按照 4.1.2.3.2 规定执行。4.2.2.1.3 太阳能蓄热池增温 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防寒棚内,挖坑池长 2 m,宽 1 m1.5 m,深 0.4 m,池内覆盖塑料膜作防水层,在池顶周围上沿用土和石块压固塑料膜;b)池底塑料膜上铺一层炉灰渣,其作用是固定塑料膜,并促进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c)在池内注满清水,池顶覆盖透明塑料膜。4.2.2.2 设施增、保温方式 4.2.2.2.1 设备及管道保温方式 应符合 GB/T 4272 的规定。4.2.2.2.2 厌氧消化器增温方式 应符合下列要求:a)在厌氧消化器内设置太阳能热水换热装置增温,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用与安装应按照 GB/T 18713 标准执行;b)厌氧消化器壁盘绕换热管,材质以 PPR或 PVC 为宜,换热管宜安装在池底及靠近池底的池侧壁上,间隔 8 cm15 cm 为宜;c)厌氧消化器内的温度控制在 35 为宜。4.2.2.2.3 厌氧消化器附属设施保温方式 厌氧消化器的附属设施应设置在日光温室内,以下沉式温室为宜,内部温度不得低于 5。4.2.2.2.4 其他增、保温方式 若采用其他增、保温方式,厌氧消化器内的温度应控制在 35 1。4.3 大中型沼气工程增、保温方式 按照标准 NY/T 1222 规定执行。5 检验 DB22/T 23632015 4 5.1 温度 采用准确度为 0.5 的温度计进行检测,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5.2 尺寸 采用卷尺等通用量具进行检测,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5.3 增、保温设备性能 按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的方法执行。6 合格判定 检测结果全部符合第4章要求,判定为合格。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