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150 B52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5772016 花鳗鲡精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nd Intensive Culture of Anguilla marmorata 2016-04-06发布 2016-07-06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5/T 15772016 I 目 次 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环境条件.13.1 养殖场.13.2 养殖用水.13.3 管理房及设施设备.14 精养池塘及设施设备.14.1 精养池塘.24.2 选别池及配套设施.24.3 调温池及配套设施.24.4 净化池.24.5 增氧设备.24.6 保温遮阳设施及供热设备.25 放养前准备.25.1 池塘准备与消毒.25.2 设备安装与调试.26 玻璃鳗(白仔鳗)培育.36.1 品种鉴定与质量要求.36.1.1 品种鉴定.36.1.2 质量要求.36.2 白仔鳗(玻璃鳗)放养.36.2.1 放苗.36.2.2 放养密度.36.2.3 消毒、升温与退盐.36.2.4 驯养.36.2.4.1 水蚯蚓的准备.36.2.4.2 驯食与投喂.46.2.4.3 饵料转换.46.2.5 日常管理.46.2.5.1 水质管理.46.2.5.2 巡塘检查.46.2.6 筛选与分养.46.2.6.1 准备工作.46.2.6.2 捕捞与筛选.4DB35/T 15772016 II 7 黑仔鳗培育.47.1 放养密度.57.2 苗种消毒.57.3 饲养管理.57.3.1 饲料投喂.57.3.2 日常管理.57.3.2.1 水质管理.57.3.3 巡塘检查.57.4 筛选与分养.58 幼鳗、成鳗养殖.58.1 放养密度.58.2 鳗种消毒.68.3 饲养管理.68.3.1 饲料投喂.68.3.2 日常管理.68.3.2.1 水质管理.68.3.2.2 巡塘检查.68.4 筛选与分养.69 病害防治.69.1 预防.79.2 治疗.710 产品质量安全管理.711 养殖日志.7 DB35/T 15772016 III 前 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海平、钟全福、张蕉霖、叶小军、林煜、卓玉琛。DB35/T 15772016 1 花鳗鲡精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精养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池塘及设施设备、放养前准备、玻璃鳗(白仔鳗)培育、黑仔鳗培育、幼鳗和成鳗养殖、日常管理、病害防治、质量安全管理和养殖日志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花鳗鲡精养池塘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68 无公害食品 鳗鲡 NY/T 5069 无公害食品 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1004 鳗鲡配合饲料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DB35/T 981 玻璃鳗配合饲料 3 环境条件 3.1 养殖场 交通便利,周边无工业、农业、畜牧业污染源;地势较高,地质坚实,保水性能好,不易受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养殖区与生活区隔离;环境基本条件应符合NY/T 5361的规定,并取得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3.2 养殖用水 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符合NY 5051的规定。3.3 管理房及设施设备 应建有药品房、饲料仓库、饵料加工房、实验室等房屋设施并配备必要的设备。4 精养池塘及设施设备 DB35/T 15772016 2 4.1 精养池塘 精养池塘为水泥池结构,面积、深度和底质要求见表1。表1 养殖池塘要求 池塘类别 面 积(m2)池 深(m)底质要求 玻璃鳗(白仔鳗)池 100200 0.81.0 水泥底或三合土底 黑仔鳗池 150250 1.01.2 水泥底或三合土底 幼鳗池和成鳗池 250350 1.21.6 水泥底、三合土底或沙石底 4.2 选别池及配套设施 水泥池结构,用于不同规格花鳗鲡的筛选,面积100 m2200 m2,池深1.1 m1.2 m,池内设置选别架和网箱固定装置。4.3 调温池及配套设施 水泥池结构,用于白仔鳗和黑仔鳗培育过程的日常换水用水的预热、调温;蓄水量大于白仔鳗和黑仔鳗培育池塘养殖用水总量的20%。配有加温管道和独立供水系统和增氧设备。也可用空置养殖池作为调温池使用。4.4 净化池 土池结构,用于精养池塘排污水的集中和净化,池内栽培大型水生植物或设置生物膜净水栅等净水设施,适当放养鲢、鳙鱼、鲤鱼等,蓄水量应不小于养殖水体的10%。4.5 增氧设备 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和微孔增氧机。白仔鳗池和黑仔鳗池,每池配置2台功率0.75 kw的水车式增氧机;幼鳗和成鳗池,每池配置2台1.5 kw的水车式增氧机。同时,每0.2 hm2的精养池塘配备1.1 kw的涡轮式微孔增氧机1台及附属微孔管。4.6 保温遮阳设施及供热设备 精养池塘、选别池上搭盖棚架等。夏季加盖遮阳网降温,冬季用聚氯乙稀薄膜等材料封盖保温。使用锅炉等加热池水,供热管道不得使用镀锌管。5 放养前准备 5.1 池塘准备与消毒 新建水泥池使用前应注满水,3 d5 d换水1次,浸泡20 d以上后,再用3.0 g/m35.0 g/m3草酸浸泡脱碱3 d5 d,清洗换水待池水pH稳定在6.57.5后方可使用。旧池塘检修并清除池内杂物。使用前20 d,用200 g/m3生石灰或20 g/m3漂白粉全池浸泡消毒10 d12 d,清水洗净,投苗前7 d,再用20 mg/L高锰酸钾全池浸泡消毒3 d,排干洗净后备用,所用工具同时于池中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5.2 设备安装与调试 安装合适的排污网(或排污板)、饵料台、诱食灯;检修供热、供水和增氧设备,并调试运转正常。DB35/T 15772016 3 6 玻璃鳗(白仔鳗)培育 6.1 品种鉴定与质量要求 6.1.1 品种鉴定 玻璃鳗(白仔鳗)的形态学测量结果应符合表2要求。剪取尾鳍提取花鳗鲡基因组DNA,引物F:5-TCAACCAACCACAAAGACATTGGCAC-3,R:5-ACTTCAGGGTGACCGAAGAA TCAGAA-3 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测序获得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花鳗鲡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同源度大于98%可确认为花鳗鲡。表2 花鳗鲡玻璃鳗苗的形态学测量性状 项 目 范 围 全长(mm)4555;平均51.8 体重(g)0.10.16;平均0.14 鳍型(臀鳍起点距吻端长度-背鳍起点距吻端长度)/全长100 长鳍型;16.1%16.3%脊椎骨数量(枚)100108;平均105 色素分布 仅分布到尾柄,不分布到尾鳍 6.1.2 质量要求 个体大小均匀,体色呈半透明状,体表光洁,活力强;伤残率小于2%。6.2 白仔鳗(玻璃鳗)放养 6.2.1 放苗 放苗时控制水位30 cm35 cm,盐度为56。运输包装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差超过3 时,需经开箱调温不超过3 后,再将运输包装袋放入池水中,待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度一致后,开袋逐渐加入池水,适应后放苗;如包装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差不超过3,可直接开袋逐渐加入池水适应后放苗。白仔鳗入池30 min后开启增氧机,调节增氧机使全池水流微转动。6.2.2 放养密度 500 尾/m2600 尾/m2。6.2.3 消毒、升温与退盐 放苗8 h10 h后,全池泼洒聚维酮碘0.1 g/m30.2 g/m3,18 h后换水5 cm10 cm,然后每24 h升温2 3,每天排污换水5 cm10 cm,水温达28 后稳定1 d2 d再升温,最终水温控制在 28 30。若出现死伤苗偏多,延长退盐时间,每天换水补充盐分,维持池水盐度45至驯食后2 d3 d。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规定。6.2.4 驯养 6.2.4.1 水蚯蚓的准备 DB35/T 15772016 4 水蚯蚓应经流水暂养3 d以上并经常耙动,每天用网压爬1次,取出活水蚯蚓流水暂养。投喂前将水蚯蚓用0.5%食盐水充气浸泡0.5 h,清水冲洗后,用高锰酸钾1.2 g/m3或8%二氧化氯4.2 g/m3浸泡消毒20 min25 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投喂。6.2.4.2 驯食与投喂 水温升至28 30 时开始驯食,第1 d按鱼体重10%投喂水蚯蚓,第2 d3 d按鱼体重20%投喂,第4 d开始,日投饵量按1%5%递增。前4 d用绞肉机绞碎水蚯蚓,第1 d和第2 d绞碎3遍,第3 d绞碎2遍,第4 d绞碎1遍,第5 d开始投喂全虫。第1 d全池泼洒,以后逐渐缩小投饵范围,第4 d集中于饵料台及周围投喂,第5 d全部投喂于饵料台。日投3次,投喂时间分别为6:00、14:00和22:00;每次投喂时,应提前15 min20 min开启诱食灯。也可使用符合DB35/T 981要求的玻璃鳗配合饲料进行驯食与投喂。6.2.4.3 饵料转换 培育至规格为500 尾/kg300 尾/kg时,即可由水蚯蚓或玻璃鳗配合饲料转为白仔鳗配合饲料或黑仔鳗配合饲料。转料前应停食1 d2 d。转料第1 d,水蚯蚓与白仔鳗饲料或黑仔鳗饲料的比例为31,逐日增加白仔鳗饲料或黑仔鳗饲料的比例,第3 d全部投喂白仔鳗饲料或黑仔鳗饲料,日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6:00和18:00,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3%5%。配合饲料应符合SC/T 1004和NY 5072的规定。6.2.5 日常管理 6.2.5.1 水质管理 驯食期间,每天换水80%100%;正常投喂后,每天的换水率可减少至60%70%;每次投饵2 h后排污;每隔2 h拔污1次,每次1 min2 min。使用调温池的预热水加水。投饵7 d后,每天提高水位1 cm2 cm,至40 cm后保持5 d,再逐渐加高水位,养殖后期水位保持60 cm。玻璃鳗苗培育期间水温保持在28 30。每5 d进行1次养殖池水质理化指标的检测,做好检测记录。水质指标应符合NY/T 5069规定,发现水质超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养殖废水进入净化池,净化池水排放时应符合SC/T 9101的规定。6.2.5.2 巡塘检查 观察鳗苗摄食、活动及病害发生等情况,及时捞除病死伤鳗,发现问题及时处置。6.2.6 筛选与分养 6.2.6.1 准备工作 玻璃鳗经45 d60 d培育,大部分鳗苗规格到达300 尾/kg100 尾/kg时,进行筛选和分池。选别池、黑仔池及筛选用具的消毒和清洗按5.1执行。筛选前应停食1 d。鳗苗池、选别池及分养池的池水温差不得超过3。6.2.6.2 捕捞与筛选 采用竹制或木制选别器筛选。打开出苗口,缓慢放水,用集苗网袋收集鳗苗。筛选一般分为3个规格,将不同规格的鳗苗放养于相应的黑仔培育池,同一培育池的放养规格相对一致。个体规格小于500尾/kg的鳗苗,投喂水蚯蚓强化培育。7 黑仔鳗培育 DB35/T 15772016 5 7.1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见表3。表3 黑仔鳗放养密度 放养规格(尾/kg)放养密度(尾/m2)300500 300350 150300 200300 50150 150200 7.2 苗种消毒 黑仔鳗下池6 h后,使用符合NY 5071规定的药物进行消毒。7.3 饲养管理 7.3.1 饲料投喂 投喂黑仔鳗饲料,日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5:006:00和17:0018:00;不同规格黑仔鳗的日投饲率见表4。每次投饲量以20 min30 min内吃完为宜。配合饲料应符合SC/T 1004和NY 5072的规定。表4 黑仔鳗苗日投饲率 规 格(尾/kg)投饲率()300500 4.05.0 150300 3.04.0 50150 2.53.0 7.3.2 日常管理 培育期间水温应保持在27 29,水位80 cm100 cm。每次投饲后2 h进行排污换水,换水10 cm20 cm,使用调温池预热水加水。每隔2 h拔污1次,每次2 min3 min。每15 d彻底洗刷池底及池壁1次,并按照6.2.5.1定期进行水质监测。7.3.3 巡塘检查 按照6.2.5.2执行。7.4 筛选与分养 每50 d60 d筛选分养1次,准备工作按照6.2.6.1执行,捕捞与筛选方法参照6.2.6.2执行,分成23种规格,将不同规格黑仔鳗的放养于相应的黑仔池,同一培育池放养的规格应相对一致。规格达50 尾/kg以上时,转入幼鳗、成鳗池养殖。8 幼鳗、成鳗养殖 8.1 放养密度 DB35/T 15772016 6 放养密度见表5。表5 幼鳗、成鳗放养密度 放养规格(尾/kg)放养密度(尾/m2)3050 100150 1030 80100 10 5080 8.2 鳗种消毒 鳗种放养后的消毒按照7.2执行。8.3 饲养管理 8.3.1 饲料投喂 规格30 尾/kg50 尾/kg的幼鳗投喂幼鳗配合饲料,规格达30 尾/kg以上时投喂成鳗配合饲料,日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5:006:00和17:0018:00,日投饲量见表6,每次投喂量以20 min30 min内吃完为宜。饲料应符合SC/T 1004和NY 5072的规定。表6 幼鳗、成鳗日投饲率 规 格(尾/kg)投饲率(%)3050 2.53.0 1030 2.02.5 10 1.02.0 8.3.2 日常管理 8.3.2.1 水质管理 水位保持80 cm100 cm,每次投饲后2 h进行排污换水,换水15 cm20 cm;每隔2 h拔污1次,每次2 min3 min。每15 d彻底洗刷池底及池壁1次。水温应保持在25 以上。按照6.2.5.1定期进行水质监测。8.3.2.2 巡塘检查 按照6.2.5.2执行。8.4 筛选与分养 幼、成鳗每60 d90 d筛选分养1次,筛选分养准备工作按照6.2.6.1执行,捕捞与筛选方法参照6.2.6.2,分为23种规格,将不同规格的幼鳗和成鳗放养于相应的养殖池,同一养殖池放养规格应相对一致。规格达到200 g/尾以上,一般只进行分养;规格达500 g/尾以上时即可出售。9 病害防治 DB35/T 15772016 7 9.1 预防 做好池塘、工具的消毒工作;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池水水质清新;确保生物饵料新鲜、清洁;养殖过程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加强观察与镜检,发现病鱼及时隔离,防止交叉污染。9.2 治疗 发生疾病时应进行病害的诊断,确诊后方可使用渔药治疗,渔药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10 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成鳗销售前应遵守NY 5071休药期的规定;生产单位应于收获前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出售。11 养殖日志 按照SC/T 0004的要求,做好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记录归档并完整保存2年以上。_ DB35/T 15772016福建省地方标准花鳗鲡精养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5/T1577 2016*2016 年8 月第一版 2016 年8 月第一次印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