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蜡石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36/T 863-2015.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黄蜡石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36/T 863-201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蜡石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36/T 863-201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蜡石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36/T 863-201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黄蜡石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36/T 863-201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黄蜡石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36/T 863-201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39.060 Y88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T8632015 黄蜡石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Quality grad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hrismatite 文稿版次选择 2015-12-21发布 2016-03-15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T8632015 I 目 次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黄蜡石饰品的颜色分级.3 5 黄蜡石饰品的光泽分级.4 6 黄蜡石饰品的透明度分级.4 7 黄蜡石饰品的净度(包括裂绺、絮状物、黑点、黑丝、黑灰等杂质)分级.5 8 黄蜡石饰品的质地分级.5 9 黄蜡石饰品的工艺及质量.6 10 分级要求.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黄蜡石色谱.7 DB36/T8632015 II 前 言 本标准参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珠宝玉石标准GB/T 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2010珠宝玉石鉴定以及DB53/T 102-2002翡翠饰品分级、DB53/T 302-2009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DB53/T282-2009黄龙玉分级中的有关规定、术语和方法。根据江西省黄蜡石的颜色、光泽、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质量等因素而制定。本标准由鹰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鹰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鹰潭市黄蜡石宝玉石商会、鹰潭赏石协会、鹰潭黄蜡石协会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鹰潭市委宣传部、鹰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鹰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西省金银珠宝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鹰潭市文化产业中心、鹰潭市黄蜡石宝玉石商会、鹰潭赏石协会、鹰潭黄蜡石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世敏、杨发航、杨小鹏、邹焕炎、黄顺茂、夏涌波、尧在雨、张敏胜、张敦波、万浩章、王晓明、彭冬林、祝寿、戢洪波。DB36/T8632015 1 黄蜡石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色调为黄色、红色、紫色、白色、无色、褐黄色、灰(青)色、黑色等黄蜡石饰品(包括镶嵌及未镶嵌的饰品)质量分级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行政辖区内黄蜡石饰品进行质量分级。在江西省行政辖区内对主色调为黄色、红色、紫色、白色、无色、褐黄色、灰(青)、黑色等黄蜡石饰品进行价值评估、商业贸易、资本金抵押、典当、拍卖、司法鉴定等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黄蜡石原材料、未经抛光的饰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552-2010 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 鉴定 DB53/T 102-2002 翡翠饰品分级 DB53/T 282-2009 黄龙玉分级 DB53/T 302-2009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黄蜡石 chrismatite 黄蜡石是主要由玉髓和显晶质石英岩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集合体,可含有粘土矿物、赤铁矿、褐铁矿和绢云母等。硬度摩氏6.57.0,密度2.53 g/cm32.81 g/cm3,折射率1.5281.553,点测1.531.55。3.2 黄蜡石饰品分级 jewelry grading of chrismatite 从颜色、透明度、光泽、净度、质地、工艺及质量七个方面对黄蜡石饰品质量进行分级。3.3 颜色分级 colour grading DB36/T8632015 2 采用黄蜡石比色法,按照黄色系列、红色系列、无色系列、黑色系列在规定的环境下对黄蜡石饰品的颜色进行等级划分。3.4 比色石 colorimetric stone 四套各5粒已标定颜色级别,规格基本上符合1 cm0.618 cm0.100cm比例的黄蜡石样品组成。依次代表由高至低的不同颜色分级。3.5 比色板、比色纸 colorimetric plate、colorimetric paper 用作黄蜡石比色背景的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灰色板或灰色纸。3.6 黄蜡石色谱 chromatography of chrismatite 根据黄蜡石的主色调为黄色、红色、紫色、白色、无色、褐黄色、灰(青)色、黑色,利用色彩学原理,制作的一套适用于黄蜡石饰品颜色比对的图谱。3.7 透明度分级 transparency grading 透明度是指黄蜡石饰品对光的透过能力。可依次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本标准采用实物比对的方法进行分级。3.8 黄蜡石饰品透明度比对石 chrismatite jewelry transparency comparibon stone 根据黄蜡石的透明度特点制定一套适用于黄蜡石饰品透明度分级的透明度比对石5颗,规格基本上符合1 cm0.618 cm0.100cm比例,依次代表由高至低的不同透明度等级。3.9 光泽分级 luster grading 光泽是指黄蜡石饰品的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和特征。依次分为:油脂光泽、蜡状光泽、玻璃光泽。3.10 净度分级 clarity grading 根据在肉眼观察到的黄蜡石饰品内部和外部的瑕疵含量多少及分布状态等进行的等级划分。3.11 质地分级 texture grading 根据黄蜡石矿物颗粒的大小、颗粒均匀程度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透明度,可依次分为:冰蜡、冻蜡、细蜡、晶蜡。DB36/T8632015 3 3.12 工艺technology 工艺指饰品的款式设计、造型、做工精细度、抛光程度、文化内涵等。3.13 质量quality 质量指饰品的总质量。4 黄蜡石饰品的颜色分级 4.1 颜色级别 划分黄蜡石饰品颜色的级别,主要是根据其颜色的纯正程度、均匀程度、浓淡程度、明亮程度来确定等级。根据颜色变化将黄蜡石饰品的颜色划分为5个等级,由高至低依次表示为S1、S2、S3、S4、S5。4.2 颜色级别划分规则 根据黄蜡石饰品颜色的纯正程度、均匀程度、浓淡程度、明亮程度、色调划分级别,详见附录A。4.2.1 黄蜡石饰品与比色石(或比色谱)中某一粒颜色相同,则该比色石(或比色谱)的颜色即为黄蜡石饰品的颜色级别。4.2.2 黄蜡石饰品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比色石(或比色谱)之间,应以较低等级来表示黄蜡石饰品的颜色级别。4.2.3 黄蜡石饰品高于比色石(或比色谱)的最高级别,仍用最高级别表示该黄蜡石饰品的颜色级别。4.2.4 黄蜡石饰品颜色低于比色石(或比色谱)的最低级别,仍用最低级别表示该黄蜡石饰品的颜色级别。4.3 颜色级别划分 根据颜色变化,将黄蜡石饰品的颜色划分为5个等级,由高至低依次表示为S1、S2、S3、S4、S5。黄蜡石饰品颜色等级的划分及表示方法详见表1。表1 黄蜡石饰品颜色等级划分对照表 级别 纯正度 均匀度 浓淡度 明亮度 色调 S1 极纯正 极均匀 不浓不淡 极明亮黄色(明黄、鸡油黄、金黄)红色(鲜红、紫红)、紫罗兰S2 整体色调较纯正 整体色调均匀适中 整体色调浓淡适中 较明亮黄色(蜜蜡黄、柠檬黄、棕黄、浅黄)、朱红、紫红、桃红、白色、无色等 S3 整体色调一致,偶见相近色斑或色带 整体色调分布均匀,有不同色斑、色带 浓淡不很均匀,整体色调较适中 淡亮 黄色、红色、白色、无色等S4 整体色调不太纯正 整体色调分布不太均匀 浓淡不太均匀 较淡亮 浅黄色、褐黄色、浅红色等DB36/T8632015 4 表 1(续)黄蜡石饰品颜色等级划分对照表 级别 纯正度 均匀度 浓淡度 明亮度 色调 S5 整体色调不纯正 整体色调分布不均匀 浓淡不均匀 暗淡 褐黄色、灰(青)色、黑色等 5 黄蜡石饰品的光泽分级 根据黄蜡石饰品的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和特征,将黄蜡石饰品的光泽划分为3个等级,依次分别表示为G1、G2、G3。黄蜡石饰品光泽分级及表示方法详见表2。表2 黄蜡石饰品光泽分级及表示方法 级别 光泽 G1 油脂光泽 G2 蜡状光泽 G3 玻璃光泽 6 黄蜡石饰品的透明度分级 6.1 透明度级别划分规则 根据黄蜡石饰品透明度的变化划分级别。6.2 透明度级别划分 根据黄蜡石透明度的变化,将其划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3个等级,由高至低依次表示为T1、T2、T3。透明度级别及其表示方法详见表3。6.3 透明度级别测量方法 6.4 黄蜡石饰品与透明度比对石中某一粒透明度相同,则该透明度比对石的透明度即为黄蜡石饰品的透明度级别。6.4.1 黄蜡石饰品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透明度比对石之间,应以较低等级来表示该黄蜡石饰品的透明度级别。6.4.2 黄蜡石饰品透明度高于透明度比对石的最高级别,仍用最高级别表示该黄蜡石饰品的透明度级别。6.4.3 黄蜡石饰品透明度低于透明度比对石的最低级别,仍用最低级别表示该黄蜡石饰品的透明度级别。6.5 黄蜡石饰品的透明度分级及表示方法 黄蜡石饰品透明度分级及表示方法详见表3。DB36/T8632015 5 表3 黄蜡石饰品透明度分级及表示方法 级别 透明度 肉眼观测特征 T1 透明 绝大多数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清晰,可见样品底部放置的印刷文字,字体较清。T2 半透明 部分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较清楚,样品底部放置的印刷文字,字体不可见。T3 不透明 微量光线可透过样品,样品内部特征不可见。7 黄蜡石饰品的净度(包括裂绺、絮状物、黑点、黑丝、黑灰等杂质)分级 7.1 净度级别划分规则 根据黄蜡石饰品净度的变化划分级别。7.2 净度级别划分 根据黄蜡石饰品净度的变化,将其划分为极纯净、纯净、较纯净、不纯净4个等级。由高至低依次表示为J1、J2、J3、J4。黄蜡石饰品净度分级及表示方法详见表4。表4 黄蜡石饰品净度分级及表示方法 级别 划分标准 J1 极纯净 肉眼不可见杂质、瑕疵。J2 纯净 肉眼难见极少瑕疵、杂质,不可见裂绺,可见少量斑点或絮状物。J3 较纯净 含少量杂质、瑕疵,肉眼可见少量裂绺和少量斑点、絮状物或团块状浸染物。J4 不纯净 含一定量的杂质、瑕疵,肉眼可见一定量裂绺及冰渣状绺状物、斑点、絮状物或团块状浸染物。8 黄蜡石饰品的质地分级 8.1 质地级别划分规则 根据黄蜡石饰品质地的变化划分级别。8.2 质地级别划分 黄蜡石饰品质地划分为冰蜡、冻蜡、细蜡、晶蜡4个种类。由高至低依次表示为Z1、Z2、Z3、Z4。黄蜡石饰品质地分级及表示方法详见表5。表5 黄蜡石饰品质地分级及表示方法 级别 质地 划分标准 Z1 冰蜡 结构非常细腻致密,粒度均匀微小。十倍放大镜下不可见晶粒大小及复合的原生裂隙和次生矿物充填的裂隙等。粒度小于0.01mm,透明或半透明。DB36/T8632015 6 表 5(续)黄蜡石饰品质地分级及表示方法 级别 质地 划分标准 Z2 冻蜡(碧玉冻、胶蜡冻、细蜡冻、磨砂冻、石英冻等)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均匀微小。十倍放大镜下难见到晶粒大小及复合的原生裂隙和次生矿物充填的裂隙等。粒度小于0.01mm,半透明。Z4 晶蜡 结构致密,粒度较粗均匀。十倍放大镜下可见晶粒。粒度大小于 0.030.10mm,半透明。Z4 晶蜡 结构致密,粒度较粗均匀。十倍放大镜下可见晶粒。粒度大小于 0.030.10mm,半透明。9 黄蜡石饰品的工艺及质量 9.1.1 黄蜡石饰品的工艺评价 黄蜡石饰品的工艺根据款式设计、构图效果、做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可划分为好、较好、一般,由高至低依次表示为Y1、Y2、Y3。黄蜡石饰品工艺分级及表示方法详见表6。表 6:黄蜡石工艺评价分级 级别 划分标准 Y1 好 款式设计新颖,俏色、俏形巧用,构图协调美观,做工非常精细,文化内涵丰厚。Y2 较好 款式设计较好,俏色、俏形运用得体,构图协调美观,做工精细,有一定文化内涵。Y3 一般 款式设计一般,构图协调,做工平常,文化内涵不明显。9.2 黄蜡石饰品质量的称量 采用经过计量检定的器具(天平,电子天平,电子秤等衡器)称量,使用法定单位表示(g、kg);误差范围:当样品质量在 1gm10 g 时,衡器感量不低于 001g;当样品质量在 10 gm100 g 时,衡器感量不低于 01 g;当样品质量在 100 gm1000g 时,衡器感量不低于 1 g;当样品质量 m1Kg 时,衡器感量不低于 10g。10 分级要求 10.1 环境要求 分级应在标准光源(色温5000K7200K)的日光灯下进行,分级环境色调应为灰色,无其他干扰光源。10.2 人员要求 从事颜色分级的技术人员应经省一级有资格的专业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由2名以上的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颜色、光泽、透明度、净度、质地分级,并取得统一结果。DB36/T8632015 7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黄蜡石色谱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