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标准DB41/T 767-201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标准DB41/T 767-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标准DB41/T 767-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标准DB41/T 767-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标准DB41/T 767-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南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标准DB41/T 767-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767 2012 河南省陆 生野生动 物 疫源疫病 监测站建 设标准 Station Construction Standards for Terrestrial Wildlife Epidemic Disease Monitoring in Henan Province 2012-12-18 发布 2013-02-18 实施 河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1/T 767 2012 I 前 言 本标准 按GB/T 1.1-2009 给出的 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厅提 出。本标准 由河 南省 林业 标准 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本标准 由河 南省 野生 动物 疫源疫 病监 测中 心负 责起 草。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段艳 芳、刘 占军、魏 占勇、艾 伟昌、张光 宇、李玉 峰、王冠。本标准 参加 起草 人:张万 钦、邓 大军、孙 丽峥、徐 丽敏、李玮、赵 春生、詹 超、许 占魁。DB41/T 767 2012 1 河 南省陆 生野生动 物疫源 疫病监测 站建设 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河 南省 陆生 野生动 物疫 源疫 病监 测站 建设基 本要 求,监测 站职 责,专 职监 测员 职 责,档案管 理制 度,专职 监测 员配置、巡 查线 路、定点 观测点 设置,设 施设备 配 置。本标准 适用 于河 南省 省级 陆生野 生动 物疫 源疫 病 监 测站(以 下简 称监 测站)的 新建、改 建和 扩建 工程。市(县)级 陆生 野生 动物疫 源疫 病监 测站 的项 目建设 也可 参照 执行。2 基本要 求 2.1 监测站 建设 应与 周围 环境 相协调,不 破坏 生态 环境 为宜。2.2 监测站 应根 据河 南省 陆生 野生动 物分 布情 况、疫源 疫病发 生流 行特 点设 置。2.3 承担本 辖区 的陆 生野 生动 物疫源 疫病 监测 工作,确 保监测 工作 高效 有序 进行。2.4 监测站 应正 式挂 牌,名称 为(地 名)级野 生动物 疫源 疫病 监测 站。2.5 监测站 应经 省林 业行 政主 管部门 批准。3 监测站 职责 3.1 建立日 常巡 护、观测、值 班、报 告、保密、资 金、物资及 档案 管理 等规 章制 度。3.2 承担监 测区 域 内 陆生 野生 动物疫 源疫 病的 日常 监测 巡护,记录 监测 数据,报 告监测 信息,发 现异常情况 采取 隔离 措施、现 场消毒 处理 和野 生动 物尸 体的无 害化 处 理。3.3 掌握辖 区内 野生 动物 资源 情况及 迁徙 规律、疫 病发 生发展 规律,开 展野 生动 物 资源 监测 保护 等 工作。3.4 宣传普 及野 生动 物疫 源疫 病监测 防控 知识。3.5 发生重 大野 生动 物疫 情时,在当 地政 府领 导下,做 好应急 处置 和防 控工 作。3.6 完成上 级监 测管 理机 构交 办的相 关工 作。4 专职监 测员 职责 4.1 专职监 测员 以监 测站 的级 别、监 测面 积、监测 任务 来确定 人员 数量,应 经过 省级以 上的 专业 技术培训,合格 后上 岗。4.2 负责监 测区 域的 野生 动物 资源、野生 动物 安全 状况 的调查,组 织、指导 兼职 监测人 员开 展监 测工作。4.3 每次野 外调 查要 将观 测到 的野生 动物 资源 情况 填入 记录表 格,报告 调查 信息。4.4 发现野 生动 物异 常情 况按 要求记 录监 测信 息,并及 时上报。5 档案管 理制 度 DB41/T 767 2012 2 5.1 野外监 测巡 查记 录、值班 记录、疫情 信息 报告 单、疫病检 验报 告单、监 测工 作计划、文 件、工作总结等 材料 应建 立档 案。5.2 应有专 人负 责疫 源疫 病监 测资料 的整 理、装订 及归 档工作。5.3 严格阅 档手 续,因工 作需 要查阅 档案 资料 的,应经 主管领 导 批 准,并办 理登 记手续 后,方可 查 阅,阅后归 还原 处。5.4 监测档 案应 分柜 分类 放置,管理 人员 定期 打扫 柜架 卫生,及时 修补、粘 贴字 迹模糊 的档 案。5.5 档案管 理人 员定 期对 档案 进行价 值鉴 定,对失 去保 存价值 的档 案剔 除销 毁。5.6 因管理 不善 或失 职,造成 档案资 料丢 失、损毁 或违 反规定 借出 的,根据 情节 轻重,由档 案管 理人员承担 相应 责任。6 专职监 测员 配置、巡 查线 路、定 点观 测点 设置 专职监 测员 配置、巡 查线 路、定 点观 测点 设置 见表1。表1 专职监 测员 配置、巡 查线 路、定 点观 测点 设置 表 监测站面积 专职监测员配置(名)巡查线路(条)定点观测点(个)50km2以下 2 3 1 2 1 3 50km2100km2 2 4 2 3 2 3 100km2以上 3 5 2 4 3 5 7 设施设 备配 置 设施设 备配 置见 表2。表2 设施设 备配 置 类别 名称 单位 数量 技术要求 基础设施 办公室 m2/人 6 8 满足日常办公,收发信息要求 会议室 m2 30 40 满足职工开会讨论工作需要 库房 m2 15 20 食堂等辅助用房 m2 30 40 样品预处理室 m2 15 30 档案室 m2 15 30 配档案柜 3 个4 个,满足保存 档案要求 信息采集及传递设备 GPS数据采集器 台 1 4 带有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移动GPS数据采集器,每条巡查线路1 台 数码照相机 台 2 1000 万像素以上,配标准镜头,满足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的图片记录,不明动物远程识别 摄像机 台 1 满足野生动物异常情况的图片记录存档,不明动物远程识别 台式计算机 台 1 满足监测信息网络报告、获取相关信息、文字材料形成 便携式计算机 台 1 移动硬盘 个 1 500G 以上 传真机 台 1 打印、复印、扫描、传真一体机 DB41/T 767 2012 3 表 2(续)类别 名称 单位 数量 技术要求 野外监测巡护设备 越野车 辆 1 具有越野和载货功能,满足陆地巡护和应急处理 巡护船 艘 1 3 载3 人以上船只,满足水上巡护和应急处理 救生衣 件 2030 摩托 辆 2 3 满足陆地巡护和应急处理 单筒望远镜 台 2 4 物镜口径 65mm80mm,对焦范 围 3m 或5m,防水性 4m,满足观测野生动物种类 双筒望远镜 台 2 4 放大倍率 8 10 倍,防水性4m,满足观测野生动物数量 夜视仪 台 1 2 可调光圈,强光自动关闭,观察距离 1m 1500m,物镜调焦 距离 1,可接摄像机、照相 机,具有防水功能 对讲机 对 2 8W以上,通话距离10km 以上 取样保存设备 捕捉工具 套 1 3 满足捕捉野生动物,包括粘网、围网、扣网、抛射网、麻醉 器械及特殊捕捉设备等 液氮罐 个 1 容量:10L30L,满足低温保 存样本、病料 多功能监测采样箱 个 1 3 满足野外采集样本,应配有生物样品存贮器,多功能器械盒,采样器皿,解剖器械,真空采血设备,防护器材等 冰箱 台 1 2 满足临时保存小型野生动物尸体或样品需要 应急处置物资与设备 消毒(药)剂 监测站应储备消毒(药)剂,满足杀死 细菌、病毒、芽孢等要求 喷雾机 台 2 满足疫点或疫区消毒需要 野外工作服 套 2 4 表层经处理防止雨水渗入;内层贴合透气材料,具有很好的防水透湿效果 帐篷 顶 2 内外双帐,外帐防水内帐透气,带防蚊网纱,航空铝支架,重量轻,可供 4 人使用,满足野外临时生活或处理突发应急事件需要 5 kW 汽油或柴油发电机 套 1 满足野外临时生活或处理突发应急事件需要 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服 套 2030 满足监测人员的自我防护,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一次性或重复使用 急救箱 个 2 满足监测人员野外 自救,应急处置需要,应配有止血药、多功能刀具、手电筒、冷敷袋、三 角绷带、骨折夹板、碘伏棉棒等 护目镜 副 2030 可防止化学飞溅和液体进入,开阔无视觉障碍 医用 N95 口罩 副 100200 满足监测人员的自我防护,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 乳胶手套 双 50100 长度 30cm,厚度0.08mm 0.09mm,满足监测人员的自我防护,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 胶靴 双 2030 具有抗拉、耐磨、耐穿刺和广泛的抗化性能,满足监测人员的自我防护,保障监测人员的安全 _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