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547-201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547-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547-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547-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547-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DB13/T 1547-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6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13/T 15472012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 2012-06-25 发布 2012-07-01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3/T 1547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省植保植检站、邢台市植物保护检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志平、李秀芹、马继芳、李立涛、王玉强、董立、许佑辉、甘耀进、徐璟琨、安立云、董超、李彦青、李素平、张全力、周芳、陈秀双、王建琴、张晓龙、刘奎胜、李春宁、张宝军。DB13/T 15472012 1 二点委夜蛾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点委夜蛾的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二点委夜蛾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等一切有效技术和方法降低二点委夜蛾发生与危害程度。4 防治方法 根据害虫发生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或若干种有效的方法。4.1 农业防治 4.1.1 旋耕灭茬 冬小麦收获后,使用灭茬机灭茬或旋耕灭茬整地后再播种玉米。4.1.2 清洁田园 4.1.2.1 夏季 小麦收获后,将散落在田间的小麦残体及杂草等覆盖物,携出田外妥善处理,或夏玉米播种浇蒙头水或雨后(人能进地时),把覆盖在播种行上的小麦残体用耙子横向耧至行间的垄背上。4.1.2.2 秋季 在寄主作物如甘薯、花生、大豆、棉花等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清除作物残体。4.1.3 加强栽培管理 4.1.3.1 播种期管理 发生重的区域适当增加播量,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全苗、壮苗,提高抗虫能力。DB13/T 15472012 2 4.1.3.2 苗期管理 发生重的地块推迟定苗时间。对于因危害部分根部造成倒伏的大苗,在采取其它有效措施进行防治的同时,要及时培土扶苗,以促使受害苗尽快恢复正常生长。4.2 灯光诱杀成虫 从6月1日开始至7月10日,在防治区按照安装要求每3050亩地架设一盏杀虫灯(20W),诱杀成虫。4.3 性诱剂诱杀成虫 从6月1日至7月10日,在田间放置性诱剂水盆诱捕器,每亩35盆,间隔12m15m。诱捕器底部高出作物冠层顶部10cm20 cm。适时补水和洗衣粉(洗涤液也可),及时捞出虫体。水盆诱捕器的制作方法:选用绿色塑料盆,口径25cm30cm。将细铁丝穿过性诱剂诱芯橡胶塞的小头一端,并固定诱芯于盆口中央。在盆沿下1 cm处对称钻两个排水孔,盆内注清水至排水孔下沿,并加少量洗衣粉或洗涤液(浓度约0.3%),搅拌均匀。调节铁丝高度,使诱芯底部高出水面0.5cm1.0 cm。4.4 化学防治 4.4.1 成虫防治 夏玉米播种后,傍晚对二点委夜蛾成虫栖息、聚集的夏玉米田选用触杀、熏蒸作用的农药,如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6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30%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1200倍液,每亩30kg45kg药液,全田均匀喷雾防治。可结合封地面化学除草一起进行。4.4.2 幼虫防治 4.4.2.1 喷雾法 在二点委夜蛾幼虫2龄期及以前(幼虫爬行呈屈伸式,体长在0.5cm左右,危害率在1%及以下),选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3000倍液、或30%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1200倍液,每亩用药液45kg,全田均匀喷雾防治。注意保证药液量,药前扒开玉米苗周围麦秸,防效更佳。使用有机磷杀虫剂的,用药前后7天内不能施用苗后除草剂,以防发生药害。4.4.2.2 毒饵法 幼虫3龄期(体长1cm左右,开始钻蛀玉米苗茎基部),每亩选用48%毒死蜱乳油200ml、或30%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250mL、或90%敌百虫晶体250g,加适量水后均匀拌入5kg麦麸中(用手攥麦麸不滴水为宜),加碎青菜(草)叶1.5kg;或用48毒死蜱乳油100 ml加80%敌敌畏200 ml加碎青菜叶(或杂草)加5kg炒香的麦麸,兑水搅拌至可握成团,拌成毒饵。傍晚时,在距离玉米苗茎基部约5cm周围处撒施一小撮,重点撒施在有较多麦秸覆盖包围的玉米苗附近。毒饵不要撒到玉米心叶中。4.4.2.3 毒土法 幼虫3龄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ml500ml,或48%的毒死蜱乳油500ml,或30%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500ml等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的药剂,适量加水均匀拌入25kg细土中,或用5%毒死蜱颗粒剂1kg。或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kg拌细土25kg,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茎基部周围。毒土不要撒到玉米心叶中。DB13/T 15472012 3 4.4.2.4 灌药法 适用于4龄(体长1.0cm以上,田间玉米受害明显)以上大龄幼虫严重为害田块的应急防治。使用有机磷杀虫剂的,用药前后7天内不能施用苗后除草剂,以防发生药害。4.4.2.4.1 喷灌玉米苗 将喷雾器喷头旋水片拧下或用直喷头、扇形喷头顺垄喷淋于玉米苗茎基部周围。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3000倍液、或30%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10001500倍液。每亩喷灌100kg药液。4.4.2.4.2 随水灌药 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800ml、或40%辛硫磷乳油500ml加48%毒死蜱乳油300ml、或30%毒辛微胶囊悬浮缓释剂1000ml,将选择药剂稀释成1倍液,装入瓶中,用输液管随水浇入玉米地。并要随浇水将浮在水面的麦秸压入水中。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