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苜蓿夜蛾测报调查规范DB22/T 1762-2013.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豆田苜蓿夜蛾测报调查规范DB22/T 1762-201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豆田苜蓿夜蛾测报调查规范DB22/T 1762-201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豆田苜蓿夜蛾测报调查规范DB22/T 1762-201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豆田苜蓿夜蛾测报调查规范DB22/T 1762-201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豆田苜蓿夜蛾测报调查规范DB22/T 1762-201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 B 16 备案号:37818-2013 DB22 吉林省 地方标准 DB 22/T 1762 2013 大豆田苜蓿夜蛾测报调查规范 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f heliothis viriplaca hufnagel 2013-02-06发布 2013-06-01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 1762 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伟、付晓霞、袁海滨、史树森、姚瑞、任珊、毕锐、田径、卢爱军。DB22/T 1762 2013 1 大豆田苜蓿夜蛾测报调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田苜蓿夜蛾的虫情调查、测报资料收集、预测预报和数据汇总。本标准适用于东北地区大豆苜蓿夜蛾的系统测报调查。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 语 和定 义 适用于本 文件 2.1 有卵株率 percentage of plants with eggs 调查 有害 虫 卵 的 植株 数 占 调查总 植株 数的 百分率()。2.2 百株虫量 percentage of plants with larvae 指 调查 100株 大豆 植株上 的 害 虫数 量(头)。2.3 有虫株率 ratio of contaminated plants 有害 虫的大豆 植株 数 占 调查总 株 数的 百分率()。2.4 被害株率 ratio of damaged plants 指被害 虫 为害 的 株 数 占 调查总 株 数的 百分率()。2.5 发生盛期 period of high population 昆 虫 某 虫 态累计发生量达发生 总 量 的 16%、50%和 84%的 时间分别为该 虫 态 的 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从始盛期至盛末期一段时间为该 虫 态 的 发生盛期。2.6 被害指数 damaged index 用 以表示植株被害 的 严重程度,采 用 式(1)计算 DB22/T 1762 2013 2 PD C B AI+=42 3 4.(1)式中:I 被害指 数 A 有 1/2以上 的 叶片被食害株 数 B 有 1/4 1/2的 叶片被食害株 数 C 有 1/4以 下的 叶片被食害株 数 D 叶片部分轻微被食害株 数 P 调查总 株 数 2.7 系统调查 systemic investigation 为掌握害 虫 自然消长动态,在 系统田 内,采 用定 点、定 时、定 内容 的 方法进行 的 连续 调查。2.8 大田普查 field investigation 为 了 解害 虫 整体发生 情 况,在较 大 范围内进行 的 多点 调查。2.9 发育历期 developmental duration 指昆 虫 完成一 定的 发育阶段(一个世代、一个 虫 态或一个龄期)所 经历 的 时间,通常 以“日”为 单位。2.10 历期法 developmental duration method 通过 田 间 对 某 种 害 虫 前 一、二 个 虫 态发生 情 况 的调查,查 明其 发育进度,确 定 其 发育百分率达始盛 期、高峰期 和 盛末期 的 时间,根 据 当 地 气温 下 个 虫 态 的 平均历 期,推 算 出 后 一 虫 态发生 相应日 期 的 发生 期 预测 方法。3 虫情调查 3.1 系统调查 3.1.1 田间成虫调查 3.1.1.1 调查时间 从 5月 上 旬 至 6月 中 旬。3.1.1.2 地块选择 选择当 地 有代表 性 的 种 植 主 推品种 大豆田 块 2 块 3 块,每块 田 面积不少 于 667 m2。3.1.1.3 田间管理 DB22/T 1762 2013 3 调查 期间 不施 用 杀 虫 剂,其它管理同常 规大田。3.1.1.4 设备要求 采 用 多 功能 虫情测报 灯(或自 设 20W黑光灯)诱捕越冬 代成 虫。3.1.1.5 设备安装 测报 灯设 在 田 边开阔 地 带,要 求其四周没 有高 大 建筑物 和树 木遮挡。同质 地 块 20000 hm2内 不少 于 1盏灯,2 灯 至 少相距 200 m,不同作物 地 块 2 灯 至 少相距 1000 m,灯管 下 端与 地 面垂直距离 为 1.5 m左右。3.1.1.6 设备使用 根 据 灯管寿命 定 期 更换灯管。早晚 自动 开闭灯光,如手 动 开关 则 每日晚 18:00至 第二天早 上 5:00开灯。3.1.1.7 诱蛾统计 逐日 调查 诱捕 的 成 虫数,统 计 雌 蛾和 雄 蛾数 量、雌雄比(识 别方法 参见附录 A),以 及 日均诱 蛾 量 和 累 积诱 蛾 量,并 记录 大豆 生育期(划 分 标准 参见附录 B),载入 表 1,备注 内 注 明 所 用测报 灯种 类。表 1 苜蓿夜蛾成虫调查表 调查人:大豆 生育期:灯 下蛾 量(头)调查 日 期 调查地 点 雌 蛾 雄 蛾 合 计 雌雄比 开灯 时间内 气 象 要 素 备注 日均诱 蛾 量(头)/累 积诱 蛾 量(头)/3.1.2 雌蛾卵巢发育进度调查 3.1.2.1 调查时间 从成 虫 始盛期 开 始 隔 日 调查。3.1.2.2 调查虫源 利 用 4.1.1测报 灯诱 到 的苜蓿夜蛾 雌 虫,每 次随机抽 查 20 头,诱 集 量 不 足 20 头时,应 全 部 检 查,如 遇 多 阴雨 天气 时,再剖 查 1 次 2 次。3.1.2.3 调查方法 将 雌 蛾 带 回室 内 立即 解 剖、镜检 卵 巢 发育进度(参见附录 C),并 将 调查 结果载入 表 2。DB22/T 1762 2013 4 表 2 苜蓿夜蛾雌蛾卵巢发育进度调查表 调查人:卵 巢 发育 级 别 及 占百分 比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调查 日 期 大豆 生育期 检 查 虫数 头%头%头%头%头%备注 3.1.3 田间卵及幼虫调查 3.1.3.1 调查时间 灯 下 诱 蛾 始 见 后 即 开 始 调查,每 5 d 调查 1 次,在 傍 晚 或 清晨 调查。3.1.3.2 调查地块 选择当 地 有代表 性 的大豆主 推品种 田 块 2 块 3 块,每块 田 面积不少 于 667 m2。3.1.3.3 调查方法 采 用 对 角线 5点 取样 法,每 点 取样 6 株 10 株,每块 田 不少 于 40 株。3.1.3.4 卵及幼虫统计 记载 每 株 大豆 上 的 卵 粒 数、有卵株 数、有 虫 株 数、被害株 数,以 及低 龄 幼 虫(1 3龄)及 高龄 幼 虫(4龄以上)的数 量,结果载入 表 3。统 计百株 虫 量 和 有 虫 株率 等,结果载入 表 4。表 3 苜蓿夜蛾卵及幼虫调查表 调查 日 期:大豆 生育期:调查地 点(地 块):调查人:幼 虫数 量(头)样 点 调查 株 数 有卵株 数 卵 数(粒)有 虫 株 数 被害株 数 1-3龄 4龄 备注 DB22/T 1762 2013 5 表 4 苜蓿夜蛾卵及幼虫调查统计表 调查人:日 期 百株 幼 虫数 量(头)月 日 大豆 生育期 调查 株 数 被害 株率(%)有卵 株率(%)有 虫 株率(%)百株 卵量(粒)百株 虫 量(头)1-3龄 4龄 备注 3.2 大田普查 3.2.1 调查时间 根 据系统调查 结果,在 苜蓿夜蛾 卵高峰期进行 大 面积 普 查,应 在 大 面积 防治 前 进行,同 一 地区 每 年调查 时间 应 大 致 相同。3.2.2 地块选择 综合考虑 当 地 品种、种 植 区 域、生态 条 件 等因素,选择 有代表 性 的田 块,调查田 块 数 量 应不少 于 10块,每块 大豆田 面积不少 于 667m2,普 查 面积 占 当 地大豆 种 植 面积 的 比 例 应不 小 于 1%。3.2.3 调查方法 采 用 对 角线 5点 取样 法,每 点 取样 10 株,共 50 株。3.2.4 卵及幼虫统计 调查 每 株 大豆 上 的苜蓿夜蛾 卵、幼 虫数 量 及 被害株 数和 有 虫 株 数,计算被害株率、有卵株率、有 虫 株率、百株卵量 和 百株 虫 量。表 5 苜蓿夜蛾卵及幼虫普查表 调查人:日 期 月 日 地 点 面积(667m2)品种 大豆 生育期 调查 株 数 被害 株率(%)有卵 株率(%)有 虫 株率(%)百株 卵量(粒)百株 虫 量(头)备 注 DB22/T 1762 2013 6 表 5(续)3.3 发生程度分级 以 苜蓿夜蛾 卵高峰期 的 有卵株率或 幼 虫 孵化 盛期 大豆 植株 的 被害指 数 表示发生程度,分为轻发生(1级)、中 等偏 轻发生(2级)、中 等 发生(3级)、中 等偏 重发生(4级)、大 发生(5级)五级,分 级 标准 见 表 6.表 6 苜蓿夜蛾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指 标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有卵株率 R(%)R 1 1R 5 5R 15 1530 被害指 数 I I 10 10I 25 25I 35 3550 4 测报资料收集 4.1 大豆种植管理资料 在 苜蓿夜蛾 为害期 结束 后,将 当 地的大豆的 种 植 面积、播 种 期 和大豆 品种 等 相关 数据 载入 表 7。表 7 苜蓿夜蛾发生期大豆种植管理记录表 调查人:测报 站:调查 日 期 地区 品种 种 植 面积(ha)播 种 期 为害期 发生程度 4.2 气象资料 5月 上 旬(越冬 蛹 开 始发育)开 始 记录 当 地 气 象台(站)主要 气 象 要 素 的预测 值 和 实 测 值,并 载入 表 8。表 8 苜蓿夜蛾发生期气象要素表 记录 人:测报 站:调查 时间 地 点 温 度()相对 湿 度(%)降水(mm)5 预测预报 DB22/T 1762 2013 7 5.1 发生期预测 5.1.1 历期法 根 据系统调查 灯诱 结果,统 计 出苜蓿夜蛾 成 虫 始盛期、高峰期 和 盛末期,结合 当 地 气 象 预报 及 该 条件 下的 各 虫 态发育 历 期(参见附录 A)对 幼 虫 发生期进行 预测。5.1.2 卵巢发育级别预测 根 据系统调查苜蓿夜蛾 雌 蛾 卵 巢 发育进度 统 计 结果,当 4 5级 雌 蛾 占 40%以上时,田 间 相应 出 现 卵 高峰期,结合 当 地 气 象 预报 及 该 条 件 下的 各 虫 态发育 历 期(参见附录 A)对 幼 虫 发生期进行 预测。5.2 发生程度预测 根 据系统调查和大田 普 查 结果,统 计发生程度指 标,结合 气 象 要 素及栽培 管理 模 式,进行 综合 分 析,依 据 分 级 标准 作 出 发生程度 预测。6 数据 汇总 各级 测报 站 点 每 5d 将 苜蓿夜蛾测报调查报 表 报 上 级 测报 部 门。DB22/T 1762 2013 8 A A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苜蓿夜蛾种 类描述与识 别 A.1 种 类描述 中文 名:苜蓿夜蛾 别 名:大豆 叶 夜蛾 学 名:Heliothis viriplaca Hufnagel 分 类 地位: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发生在 东北、内 蒙古、华 北、华 中 等 地。苜蓿夜蛾 是 北 方 春 大豆 营养 生长阶段重 要的 食叶害 虫,一年 发生 2代,以 第 一代 幼 虫 危 害严重,常 爆 发成 灾,取 食 形 成 大的 空洞 或 残缺 不 全,严重时 可 将 叶片食光,降低 大豆的 产 量 和 品质。A.2 形态特征描述 A.2.1 成虫 体长 14mm 17mm,翅展 28mm 36mm。头、胸灰褐色,下 唇须 和 足 灰白色。前 翅黄褐色 带 青绿 色,内 横 线 棕褐色隐约 不 清,中 横 线 较 宽、棕色,外横 线 棕褐色但浓淡 不 匀。环纹 由 中 央 1棕色 点 与 外 围 3个 棕色 小 点 组 成;肾纹棕色,不 十 分 清 楚,位于 中 横 线 上,上有 许 多 不 规则的 小 黑 点。后 翅淡黄褐色,中部有 1大 型弯曲 黑 斑,外缘 有 黑 色宽 带,带 的 中 央 有 1白色 至 淡褐色斑。雌 蛾 翅正 面 斑纹颜色 较 深,后 翅反 面 斑纹 为 红褐色;腹 部 粗 大,腹 面 灰白色散 生一 些 小 黑 点,腹 末具 一 圈橙黄色毛。雄 蛾 翅正 面 斑纹颜色 较 浅,后 翅反 面 斑纹 为 枯黄色;腹 部 细 长,腹 面 灰白色,腹 末 尖具枯黄色 长 毛,抱 握 器 明 显。A.2.2 卵 半球形,直 径 0.54 mm,高 约 1 mm,底 部较 平,卵 壳 表 面 有 33 36条 纵棱。初产 时 白色,后 变黄绿色。A.2.3 幼虫 末龄 幼 虫 体长 31mm 37mm。体 色变 化 较 大,黄绿色 至 棕绿色。头部 淡黄褐色,上有 许 多 明 显 的 黑 褐色 小 斑 点。背 线及 亚背 线 黑 褐色,气 门线 和 足 黄绿色。A.2.4 蛹 体长 15mm 20mm,宽 4mm 5mm,黄褐色,体末 端 生有 尖而略弯 的 刺 1对。A.3 发育历期 DB22/T 1762 2013 9 在 25-28,光 照 16h:8h条 件 下,卵期 4 7d;1龄期 3 4d;2龄期 3 4d;3龄期 4 5d;4龄期 4 5d;5龄期 7 8d;蛹 期 16 17d;成 虫 期 8 11d;产 卵 前 期 2d。A.4 生 活习性与 发生规 律 A.4.1 生 活习性 A.4.1.1 幼虫 幼 虫 有 假死 性,当 受谅 后 可卷 成 筒形,落 地 假死,有时 幼 虫 也 有 退 行 习 性。幼 龄 幼 虫 吐丝把 大豆 顶 叶 卷 起,在 其 中 蚕 食。被害叶 张 开 时,叶 面 附 着 有 细丝 和虫 粪。幼 虫 长 大 后不 再 卷 叶,而 是 沿 叶 的主 脉 暴 食叶内,形 成长 大的 缺 刻 与 孔 洞。在 华 北 第二 代 幼 虫,为害 豆 荚 比 为害叶片 更 重,在 荚 上 咬 成 圆孔 食 害 荚 中 乳熟 的豆 粒,被害 粒 缺 口 平 滑 而 大。A.4.1.2 成虫 成 虫夜 伏昼 出,白 天 出 来 后能作 远 距离 飞翔,尤 以中 午最 为 活跃,在植株间 飞翔,吸 食 花蜜,夜 间 也 有较 强 的 趋 光性。成 虫 产 卵 于大豆 叶 背,散产。A.4.2 发生规 律 苜蓿夜蛾 以 蛹 在 土 中 做茧 越冬,在 东北 5月 上、中 旬越冬 蛹 开 始 羽 化,5月 下 旬 至 6月 上、中 旬 为成 虫 盛期。6月 上、中 旬开 始 产 卵。6月 中、下 旬第 一代 幼 虫 为害 最 重,6月 下 旬 至 7月 上 旬 幼 虫 老熟 入 土 化蛹。7月 中、下 旬 至 8月 上 旬第二 代成 虫出 现。8月 中、下 旬第二 代 幼 虫 开 始 入 土 化蛹 越冬。DB22/T 1762 2013 10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大豆发育期 划 分标准 B.1 营养 时期(V)营养 时期 如 下:出 苗 期(VE):子 叶在 地 面 以上;子 叶期(VC):单 叶 半展 开,叶片 的 叶 缘 已 分 离;一 节 期(V1):单 叶 充 分生长,第 一 复 叶 小 叶片 的 叶 缘 分 离;二 节 期(V2):单 叶以上 第 一片 复 叶 充 分生长;三节 期(V3):从 单 叶 着 生 的 叶算 起,主 茎 上有 三 个 节 的 叶片 充 分生长;n节 期(Vn):从 单 叶 着 生 的 叶算 起,主 茎 上有 n个 节 的 叶片 充 分生长;B.2 生 殖 时期(R)生 殖 时期 如 下:始 花 期(R1):主 茎 的任 何节 位 上有一 朵花 开 放;盛 花 期(R2):主 茎最 上部 具 有 充 分生长叶片 的 2个 节之 中 任 何 一个 节 位 上 开 花;始 荚 期(R3):主 茎最 上部 4个 具 有 充 分生长叶片 着 生 的 节 中,任 何 一个 节 位 有 5mm长 的 幼 荚;盛 荚 期(R4):主 茎最 上部 4个 具 有 充 分生长叶片 着 生 的 节 中,任 何 一个 节 位 上有 2cm长 的 荚;始 粒 期(R5):主 茎最 上部 4个 具 有 充 分生长叶片 着 生 的 节 中,任 何 一个 节 位 上 豆 荚 内 种 子 长度 达 3mm;鼓 粒 期(R6):主 茎最 上部 4个 具 有 充 分生长叶片 着 生 的 节 中,任 何 一个 节 位 上 豆 荚 内 绿色 种 子 充满荚皮 的 种 穴;成 熟 初 期(R7):主 茎 上有一个 荚 达 到 成 熟 时 的 正 常 色 泽;完 熟 期(R8):25%豆 荚 达 到 正 常 的 成 熟 色 泽。种 子含 水 量 低 于 15%。完 熟 期 后 尚需 5-10天 进行 种子脱 水。DB22/T 1762 2013 11 C C 附 录 C(资料 性附 录)苜蓿夜蛾卵巢发育分级标准 C.1 1级:卵 未形 成,腹腔乳白色;卵管 透明,用 肉眼辨认不出 卵管 中 分 节状,脂肪体多,呈圆或椭圆形,饱满,乳白色。C.2 2级:卵 粒可辨,腹腔乳白色;卵管 白色,卵管 内 卵 粒呈 分 节状,脂肪体多,呈圆或椭圆形,乳白色,部 分 已不饱满。C.3 3级:卵 已 成 熟,尚未产 卵,腹腔黄白色,卵管 黄色 及 白色,卵 粒排列紧密、靠近侧输 卵管 处,卵 粒有堆 集 重叠现 象,脂肪体显著减少,呈半透明或透明状,萎蔫 发 扁。C.4 4级:卵 已部 分 产出,腹腔淡黄色,卵管 黄色 及 白色,卵 粒排列不紧密,几乎没有乳白色脂肪体。C.5 5级:卵 已产完,仅有少 量 遗 卵,腹腔黄色,卵管 暗黄色,萎缩较短,无脂肪体。DB22/T 1762 2013 12 参 考 文 献 1 慕卫,吴孔 明,梁革梅,张 文 吉.1996.苜蓿夜蛾人 工饲 养 技 术.农学学报,4(1):93-96 2 李惠 明.2006.蔬菜病 虫 害 预测预报调查规 范.上 海科 技 出 版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