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猪“150”模式规范 第2部分:饲养管理DB42/T 866-201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规范 第2部分:饲养管理DB42/T 866-201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规范 第2部分:饲养管理DB42/T 866-201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规范 第2部分:饲养管理DB42/T 866-201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规范 第2部分:饲养管理DB42/T 866-201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规范 第2部分:饲养管理DB42/T 866-201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 S 65.0 20.20 B 31 备案号:34 9 39-2 01 2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8402012 有机蔬菜 水生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Organic vegetable-Code of practice for aquatic vegetable production 2012-06-05 发布 2012-08-15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 42/T 8 40 20 12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 义.1 4 产地环境.2 5 生产单元 范围和缓冲带.2 6 转换期.2 7 品种选择.2 8 大田准备.2 9 种苗准备.2 9.1 基本要 求.2 9.2 藕莲.2 9.3 子莲.3 9.4 茭白.3 9.5 芋头.3 9.6 荸荠.3 9.7 慈姑.3 9.8 菱角.3 9.9 芡实.4 9.10 莼菜.4 9.11 水蕹 菜.4 9.12 豆瓣 菜.4 9.13 水芹.4 10 大田定 植或直播.4 11 大田管 理.6 11.1 水深 调节.6 11.2 追肥.6 11.3 其他 管理.7 12 病虫草 害防治.7 13 采收.8 14 标识与 销售.8 15 管理体 系.8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湖北地区适宜的水生蔬菜品种.9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茭 白良种繁育技术.10 DB 42/T 8 40 20 1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T 1.12 0 09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洪湖市晨光实业有限公司、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 公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义满、杨凌唐、杜巍、周国林、柯卫东、钟兰、李明华、魏玉翔。DB 42/T 8 40 20 12 1 有机蔬菜 水生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水生蔬菜(莲藕、莲籽、茭白、芋头、荸荠、慈姑、菱角、芡实、莼菜、水蕹 菜、豆瓣菜及水芹等)的产地环境、生产单元范围和缓冲带、转换期、品种选择、大田准备、种苗准备、大 田定植或直播、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标识与销售及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湖北地区水生蔬菜的有机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 09 5 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 08 4 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 56 18 2 00 8 土壤环 境质量标准 GB/T 1 96 30.12 01 1 有 机产品 第 1 部分:生产 GB/T 1 96 30.22 01 1 有 机产品 第 2 部分:加工 GB/T 1 96 30.32 01 1 有 机产品 第 3 部分:标识与销售 GB/T 1 96 30.42 01 1 有 机产品 第 4 部分:管理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G B/T 1 9 6 3 0.12 0 1 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 96 30.12 01 1中的 某些术语和定义。3.1 有机蔬菜 o rgani c v eg eta ble 符合GB/T 1 9 63 0.1-20 11 界定的有机 产品要求,来自于有机 农业生产体 系,根据有 机农业的生 产技 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 的有机食品 认证 机构 认证允许 使用有机食品标 志 的蔬菜。3.2 水生蔬菜 a quatic ve geta ble 莲藕、莲籽、茭白、芋头、荸荠、慈姑、菱角、芡实、莼菜、水蕹菜、豆瓣菜及水芹等。3.3 转换期 c on versi on per io d 符合GB/T 1 9 63 0.12 01 1 规定,从开始 管理 至 生产单元和产品 获得 有机 认证之间 的 时段。DB 42/T 8 40 20 12 2 GB/T 1 96 30.1 2 01 1,定 义3.4 3.4 缓冲带 buffer zone 在 有机和 常 规地 块之间 有 目 的 设置 的、可明 确 界定的用来限 制 或 阻挡临近 田 块 的 禁 用 物 质 漂移 的 过 渡 区 域。4 产地环境 产地应 远离城 区、工 矿 区、交通 主 干线、工 业 污染源、生 活垃圾场 等,距离 公 路 主 干线 的 垂 直 距离 不少于50 0 m,而且 地 形开阔、阳 光 充足、通风 良 好,土 壤 pH 5.6 7.5。要求 交通 便 利、地 势平坦、水 源 充足、排 灌便 利。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 61 8 20 08中的 二级 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 84 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 0 95的规定。5 生产单元范围和缓冲带 生产单元范围应符合GB/T 1 96 30.1 2 01 1的4.1.1 的规定,并在 产地 四 周 设置宽度 不少于10 m 的缓冲 带。6 转换期 一年 生蔬 菜 的转换期 至 少为播种前的2 4 个月。新 开荒 的、撂荒 36 个月 以 上 的或有 充 分 证 据 证 明3 6个月 以 上未 使用 禁 用 物 质的地 块,转换期可不少于12 个月。转换期 内 应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 进行 管理。对于 已经经过 转换期或 正处 于转换期的地 块,如果 使用了有机生产中 禁止 使用的 物 质,应重新 开始 转换。7 品种选择 应选择 抗 病性 强、适应性 强、品 质 优、产 量 高并且能 适应湖北地区 栽培 的品种,不 得 使用转基 因 品 种。适宜的品种 参见 附录A。8 大田准备 宜于大田定 植前7 d 10 d整 地,耕 深25 以 上,清除 田 间 和 四 周田 埂杂 草和 残茬,耙 平泥面。基 肥 施 用应符合G B/T 19 63 0.1-2 01 1 中5.7 的规 定。每 66 7 m 2 宜 施入腐熟 农 家 肥25 00 kg,或 腐熟 大豆 饼 肥13 0 kg,或 腐熟花 生 饼 肥150 kg,另 加 磷矿石 40 kg 及 钾矿粉 20 kg。其中,饼 肥不应 使用 经 化学 方法 加工的,磷矿 石 为 天然 来 源且镉含 量 小 于等于90 mg/kg五氧 化 二磷,钾矿 粉 为 天然 来 源且未经 化学 方法浓缩、氯含 量 少于60%。另外,宜 每 3 a 施一次 生 石灰,每次每 66 7 m 2 施 用7 5 kg 10 0 kg。9 种苗准备 9.1 基本要求 应符合GB/T 19 63 0.12 0 11中 5.5的规 定。DB 42/T 8 40 20 12 3 9.2 藕莲 品种 纯度 不 低 于95%,带 泥 量不 高 于20%,单 个 种藕藕 支具 有 至 少1 个顶芽、2 个 节 间、3 个 节,且未 受 病虫为害,无 大的机 械伤,萌发率 不 低 于90%。每 667 m 2 种 藕用量宜为2 50 kg 30 0 kg,从 种藕采 挖到 大 田定植的 时间间隔 不宜 超过 10 d。种 藕 临时贮藏 可采用 遮荫浇 水 保湿 或水中 浸泡 等 方法。9.3 子莲 种藕 纯度 不 低 于95%,单 个 藕 支至 少 具 有1 个顶芽、2 个 节 间 和3 个 节,未受 病虫为害,完整、新 鲜。每 66 7 m 2 用 种12 0 支 15 0 支,采 挖后 10 d 内 定植。种 藕 临时贮藏 可采用 遮阴浇 水 保湿 或水中 浸泡 等 方法。9.4 茭白 9.4.1 茭白选 留 种应 每年进行,去除雄 茭、灰 茭及 混杂变异株,选 留具 有品种 特征 的 正常 茭白植 株(见 附录 B)。9.4.2 春季 定植用种 墩 宜采用 B.2 的 方法 选 留,每 66 7 m 2 3 50 墩 400 墩。大田定 植前 1 d 2 d挖 出种 墩,用 刀纵劈,分 成 定植用 小 茭 墩。各小 茭 墩均 应带有 至 少1 个老苔 管、3 个 分 蘖 苗,且 苗 高 30 cm。若 定植 时 茭苗 过高,宜 截除叶片上 部,留株高 30 cm。9.4.3 秋季 定植用种苗宜采用 B.1 的 方法 选 留。从假 植 秧 田 取 苗 后,宜 先打去 基部 老叶并齐割 茭白 眼 上 部 叶片、留株高 10 0 cm,每小墩留 苗1 个 2 个。亦 可 将 B.1.4 所 获 分 蘖 苗直 接 用于大田定植。9.5 芋头 单 个 种芋质量宜为5 0 g,用种量宜为 多 子 芋 125 kg/6 67 m 2 15 0 kg/6 67 m 2、槟榔 芋5 0 kg/6 67 m 2 80 kg/6 67 m 2。宜于3 月上旬 采用 塑 料 小拱棚 或大 棚 育苗,播种 密度间距 15 cm,覆 土 厚度 以 盖住顶芽 为 度。设施内温度 宜为20 25,稳 定 高 于23 时,揭膜通风。1 片 2 片真叶 时移栽 定植。9.6 荸荠 9.6.1 催芽 种荠应 外形圆整、表皮无破损、芽 头 粗壮、皮 深 褐 色、品种 特征典型、单 个球茎 质量不 小 于2 0 g。4 月上旬开始 催芽,宜 在 室 内 或采用 塑 料 薄膜小拱棚覆盖。催芽时,将 种荠 顶芽 朝 上,排 列 在 稻 草 上,叠放 3 层 4 层 后,上 铺 一 层 薄 稻 草,每天浇 水 保 持 湿 润,芽 长 1.5 cm 2.0 c m 时揭除 稻 草。亦 可于 荫 凉 处,排 于 平 铺 的 细砂 中,种荠 球茎间间隔 1.5 cm 左右,露 出 顶芽,适 量 喷 水,并 用 薄膜小拱棚覆盖保 温催芽。幼 苗 叶 状 茎高 10 cm 时,揭膜 炼 苗7 d 8 d后 假 植 秧 田育苗。9.6.2 假植 假 植育 秧 田宜选择 排 灌便 利、有机质 丰富、地 面平整 的水田,每 66 7 m 2 施腐熟 粪 肥3 00 0 kg 或 腐熟 饼 肥15 0 kg。秧 田与大田 面 积比 宜为1:20 1:2 5。5 月 中下 旬假 植,株距 60 cm,行距 60 cm。每 15 d 追肥 1 次,每次每 66 7 m 2 施腐熟 人 粪尿 10 00 kg,共 2 次。水深 保 持 2 cm 3 cm。9.7 慈姑 选择土壤肥 沃、排 灌便 利、保 水 保 肥的田 块。宜 每 66 7 m 2 施入腐熟 有机肥3 00 0 kg,耕 深2 0 cm 25 cm,苗 床 宽 1.3 m 1.6 m,过 道 宽 30 cm。选 具 有品种 典型特征 的 成熟球茎 做 种。顶芽 直 径 宜0.6 cm 1.0 cm,每 66 7 m 2 大田宜选 留球茎 100 kg。4 月 下 旬 5 月上旬 插 播,株距 15 cm,行距 20 cm 25 cm,顶芽 基部第3节 插 入 土中2 cm。播 种 后 7 d 10 d每 66 7 m 2 施 20%腐熟 粪 水1 00 0 kg,水 深宜2 cm 3 cm。之后,晒 田7 d 10 d,再 灌水2 cm 3 cm。苗 高 25 cm 30 cm时,水深6 cm 10 cm。DB 42/T 8 40 20 12 4 9.8 菱角 大田直播:每 66 7 m 2 备 种15 kg 20 kg。大田 移栽 定植:宜于3 月 上旬催芽。将 种菱 盛 置 于 容器 中,水 面高 出菱种 表面 2 cm,上盖薄膜,日 晒 加 温,夜 盖 草 帘,芽 长 0.5 cm时 播种 育苗。育苗 秧 田宜选择 避 风 向 阳、土质肥 沃、水深10 cm 50 cm 田 块,播种前 清除 浮萍、水 绵 等。秧 田 面 积 与大田 面 积 宜为1:8 1:10,每 66 7 m 2 秧 田播种量宜为80 kg 10 0 kg。9.9 芡实 每 66 7 m 2 大田 用种量宜为1.0 kg 1.5 kg,育苗 移栽 或大田直播。育苗 移栽时,宜 于 4 月 中 上旬催芽。洗净 种子,清 水 浸泡,水深以 浸 没 种子为 度,每天 换水,昼 温 20 25,夜 温 15 以 上。10 d后(60%以 上 种子 发芽 露 白 时)播种。苗 床 要求 平整、无杂 草,且 避 风 向 阳。均 匀撒 播,30 0 粒/m 2,灌水 10 cm,随 芡苗 生 长逐渐 加深 至 15 cm。播种 后 30 d 40 d,幼 苗 具 2 枚 3 枚箭 形叶 时,移 苗 假 植。假 植 间距 50 cm 60 cm,深 度 以 种子、根系及 发芽 根 入泥 为 度。初 期 保 水 15 cm,后 逐渐 加深 至 40 cm 50 cm。9.10 莼菜 选择生 长健 壮、无 病虫 害、2 a 3 a 生莼菜作种 苗,每 根种 苗带3节 5节。每 667 m 2 莼菜种苗用 量宜为20 0 kg。9.11 水蕹菜 种子的品种 纯度 不应 低 于9 3%,净 度 不应 低 于9 5%,发芽率 不应 低 于7 0%,含 水量不应 高 于1 3%。育苗 移栽时,每 66 7 m 2 大 田用种量宜为 2.0 kg 2.5 kg。宜 先 用5 5 温 水 浸 种1 0 m in,再 在 25 28 水 中 浸 种1 8 h 24 h,或 常温 下 浸 种2 4 h 36 h,其 间 换水 1 次 2 次。之后,置 25 35 下 保湿催芽 2 d 3 d。每 1 m 2 苗 床 播种 7 5 g。播 后 洒 清 水 一次,并覆 2 cm 厚 细碎细 土。苗 龄 40 d 50 d 或苗 高 20 cm 以 上时 定植。9.12 豆瓣菜 9.12.1 有性繁 殖 品种:宜 8 月 中 旬 9 月 底 播种,拌细 土 均 匀撒 播,每 60 m 2 苗 床 播 种 10 0 g(可 供 10 00 m 2 13 33 m 2 大 田用苗),播 后覆遮阳 网。出苗前宜 保 持 土壤 湿 润,齐 苗 后浇 5%10%腐 熟 人 粪尿 1 次。9.12.2 无 性繁 殖 品种:从 越夏 种 蔓 上 采 集插条 育 秧,插条长 度 宜为 1 2 15 cm。秧 田 扦插 前,每 66 7 m 2 施腐熟 人 粪尿 10 00 kg 或 腐熟 厩 肥 2 000 kg。畦 宽 宜 为 1.2 m,畦沟 宽 宜为 35 cm,并保 持畦 面湿 润。宜 9 月上旬 10 月上旬 扦插,行距 15 cm,穴 距 10 cm,每 穴 2 株 3 株。扦插 后保 持 土壤 湿 润 或 保 持 水深 3 cm5 cm。9.13 水芹 8 月 中下 旬,割取 水芹种 茎,切 除 种 茎顶 梢,剩余 种 茎 切 成 长 30 cm 35 cm 节 段,每 15根 30根 扎 成 一 捆,交 叉堆 码。堆码 前 先 垫 10 cm厚 秸秆,堆码 高度 不宜 超过 1.5 m,宽度 不 超过 1.0 m,堆码 后 再 覆盖 5 cm 10 cm厚 秸秆,浇 透 水 后覆盖 黑 色 遮阳 网。宜 每 日 早、晚 各浇 水1 次。宜 3 d 翻堆 1 次,洗 去残 枝烂 叶,浇 透 水。50%以 上 种 茎 腋 芽 长 2 cm 3 cm 时 即 可播种。10 大田定植或直播 按 表 1的规定 操 作。DB 42/T 8 40 20 12 5 表1 大田定植或直播技术 序号 种类 时期 密度 方法 1 藕莲(莲藕)3月下旬4月上中旬 早熟栽培者定植密度宜为行距 1.5m 2 m、穴距 0.8m 1.2 m;常规栽培者定 植密 度 宜 为 行 距 2.0m 2.5 m、穴距1.5m2.0m,每穴排放整藕1支或子藕 2支4支。定植穴在行间呈三角形排列。种藕藕支按10 20 角斜插入泥土,藕头入泥 5cm10cm,藕梢翘露泥面。田块周边 定植穴内藕头均向内朝向,田块中央相对排放的两行行距加大至3m4m。2 子莲(莲子)3月下旬4月中下旬 行距2.5 m、穴距2.2 m,每穴排种藕 1 支。相邻行间定植穴呈三角形相间排列。种藕藕支按1 02 0角度斜插入土,藕头入泥5cm10cm,藕梢翘露泥 面。田块四周边行内的种藕藕头全部朝向田块内,田内定植行分别从两边相对排放,至中间两条对行间的距离加大至3m4m。3 茭白 春季3月下旬4月中旬;秋季或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 行距100cm,穴距50cm。定植深度以老薹管或根系入土为度。4 芋头 3月下旬4月上中旬 多子芋株距2 5 c m 30cm、行 距 80cm,槟榔芋株距50cm60cm、行距80cm。定植深度10cm15cm。5 荸荠 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 株距4 0 c m5 0 c m,穴距 50cm 60cm,每穴1个株丛,每丛5个叶状茎。定植深度10cm。6 慈姑 6月上旬7月下旬 株距40cm,行距50cm80cm。定植前摘除秧苗外围叶片,留中心叶及叶柄25cm30cm,定植深10cm。7 菱角(育苗移栽)4月下旬 行距1.5 m2.0 m,穴距 1.5m 2.0m,每穴1束,每束2株3株 秧苗形成1个3个菱盘时移栽定植。8 菱角(直播)3月中旬4月上旬 行距2.0m2.5m 直播,条播,行内均匀下种 9 芡实(育苗移栽)5月6月(芡苗圆盾状定型叶 直 径 25cm 30cm时)以采收芡实籽为目的者,行距2.0cm 2.5m,株距2.0m,每667m 2 130株170 株;以采收芡实梗(叶柄和花柄)为目 的 者,行距 2 m、株距 1.3m,每 667m 2 250株。从假植苗床起苗,顺齐摆放,保湿、遮荫防晒。边行距离田埂1 m,相邻行间定植穴交叉相对,定植深1520cm。10 芡实(直播)3月下旬4月上旬 穴播,每穴3粒4粒。穴播,亦可撒播,留苗量根据栽培目的而定。11 莼菜 3月4月 行距50cm60cm、株距50cm60cm。种苗用泥土埋1节2节。12 水蕹菜 4月下旬8月下旬 行距2 0 c m2 5 c m,穴距 20cm 25cm,每穴2株实生苗或插条 从早熟栽培田块或直播田块拔取秧苗或插条定植。13 豆瓣菜 1 0月上旬1 1月上旬 行距 15cm、穴距 10cm,每穴 2 株3 株。定植。14 水芹 8月下旬9月上旬 每 667m 2 种茎用量 200kg250kg。撒播。11 大田管理 DB 42/T 8 40 20 12 6 11.1 水深调节 宜按照 表 3的 规定 进行。表2 大田水深调节 序号 种类 水深调节方法 1 藕莲(莲藕)定植期水深5cm10cm,生长季节10cm20cm,冬季不浅于5cm。2 子莲(莲子)定植期水深5cm10cm,生长季节10cm20cm,冬季不浅于5cm。3 茭白 定植期水深5cm10cm,生长季节10cm20cm,冬季不浅于5cm。4 芋头 旱地栽培时,保 持土壤湿润;水 田栽培时,定植期水深5cm10cm,生长季节水深10cm15cm,采收前放干田水。5 荸荠 定植期水深5cm10cm,生长季节10cm15cm,采收前放干田水。6 慈姑 定植期水深5cm10cm,生长季节10cm15cm,采收前放干田水。7 菱角 保持水位稳定,水深40cm150cm。8 芡实 保持水位稳定,水深40cm150cm。9 莼菜 保持水位稳定,水深40cm100cm。10 水蕹菜 旱地栽培时,保持土壤湿润;水田栽培时,保持水深3cm10cm。11 豆瓣菜 旱地栽培时,保持土壤湿润;水田栽培时,保持水深3cm10cm。12 水芹 旱地栽培时,保持土壤湿润;水田栽培时,保持水深3cm10cm。11.2 追肥 应符合GB/T 19 63 0.12 0 11中 5.7的规 定。宜按照 表 3的规定 进行。表3 追肥技术 序号 种类 追肥方法 1 藕莲(莲藕)定植后 第25d 30d、第55 d6 0d分别 施第 1次、第2 次追 肥。以采收 早熟 藕 为目的 时,不施第3 次追 肥;以采收老熟藕为目的时,宜于定植后第75d80d施第3次追肥。每次追肥时,每667m 2 均宜施腐 熟的畜禽粪便及其堆肥500kg。第3次追肥者,每667m 2 另外 加施草木灰50kg。2 子莲(莲子)定植后25d30d、55d 60d 分 别施第 一次、第二次 追肥,每 667m2 每次 宜 施腐熟 畜禽 粪 便及其 堆肥500kg;进入采收期后,每15d追肥1次,每次667m 2 宜施腐熟的 畜禽粪便及其堆肥200kg、草木灰10kg。3 茭白 春季定植大田:定植后 10d、5 月中旬及 8 月 中下旬,每次每 667 施腐 熟的畜禽粪便及其堆 肥 1000kg;采收期为 10 月下 旬11 月上旬的品种,在 9 月下旬10 月上旬补施 500kg。秋季定植大田:在定植后 10d15d 追肥一次,每 667 施 腐熟的畜禽粪便及其堆 肥 1000kg。定植翌年(夏茭田):2 月下旬和4月中旬,每667宜分别追施腐熟畜禽粪便及其堆肥1000kg。4 芋头 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每次每667m 2 追施 腐熟的畜禽粪便及其堆肥1000kg。5 荸荠 宜于植株开始抽生花茎时追肥一次,每667宜施腐熟饼肥100kg和钾矿粉20kg。6 慈姑 定 植 成 活 后,每 667 追 施 畜 禽 粪 便 及 其 堆 1 000kg;8 月 下 旬 每 667 宜 施 腐 熟 饼 肥 100kg 和钾矿粉20kg。7 菱角 主 菱盘形成 并出现 分盘时,每667追施腐熟饼肥150kg。8 芡实 植株形成3片4片 浮 叶时,每667追施腐熟饼肥150kg。9 莼菜 宜于4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 各 追肥1次,每次每667m 2 追施腐 熟菜籽饼肥75kg。10 水蕹菜 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每次每667m 2 施用 腐熟饼肥50kg。DB 42/T 8 40 20 12 7 表 3 追肥技 术(续)序号 种类 追肥方法 11 豆瓣菜 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每次每667m 2 施用 腐熟饼肥50kg。12 水芹 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每次每667m 2 施用 腐熟饼肥50kg。11.3 其他管理 11.3.1 茭白打老叶和割残株:7 月 中 旬 8 月上旬,宜 从叶 鞘 基部 拉 除老 黄 叶 1 次 2 次,踩 入泥 中。宜 在 12 月 份 割除 茭白 残株 地 上 部,割 口与 泥面齐平。11.3.2 芋头培土:宜于 6 月 下 旬 7 月上旬,配 合追肥,进行 中 耕除 草 并培 土1 0 cm 15 cm。11.3.3 水芹软化:a)栽 软 化 栽培:12 月上 中 旬,当 株高 35 cm 40 cm 时,将 植 株 连 根 拔 起,按 每 穴 20 株 30 株 合 成一 把,重新 栽 植,穴 间距 15 cm,栽 植深 度 l 5 cm 20 cm,水 位 随 气 温 降 低 逐渐 加深,以 顶 部 叶片 露 出 水 面 3 cm 为 度。b)栽培:1 1 月 12 月,先 顺向 理 顺 植 株,再 覆盖 黑 色 塑 料 薄膜,或 无 色 薄膜+秸秆,覆盖 期3 0 d 40 d。12 病虫草害防治 12.1 病虫草害防治的基本 原 则应符合 GB/T 19 63 0.1 20 11 中 的 5.8.1 的规定,即 从 作 物一 病虫草害 整个 生 态 系 统 出 发,综 合 运 用 各 种防治 措 施,创造 不 利 于病虫草害 孳 生和有 利 于 各 类 天 敌 繁 衍 的环境 条 件,保 持 农业生 态 系 统 的 平 衡 和生 物多 样 化,减 少 各 类 病虫草害所 造 成 的 损 失。优先 采用农业 措 施,通 过 选用 抗 病 抗 虫品种,非 化学 药剂 种子 处 理,培 育 壮 苗,加 强栽培 管理,中 耕除 草,秋季 深 翻晒 土,清 洁 田 园,轮 作 倒 茬、间 作 套 种等 一 系列 措 施 起 到 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还 应 尽 量 利 用 灯 光、色 彩诱杀 害 虫,机 械 捕捉 害虫,机 械 和人工 除 草等 措 施,防治病虫草害。12.2 相关投 入 品的使用应符合 GB/T 1 96 3 0.12 01 1 中 5.8.2 的 规定。12.3 莲藕 腐 败 病、芋头 软 腐 病、荸荠 枯萎 病、荸荠 秆枯 病、食根 金 花 虫等病虫害的防治宜实 行 水 旱轮 作及合理 间、套 作。12.4 茭白 胡麻 叶 斑 病、茭白 锈 病、菱角白 绢 病、菱角 纹枯 病、菱 萤 叶 甲、食 根 金 花 虫、茭白 螟 虫等 病 虫害防治宜 清除 植 株残茬、田 间 和田 边 杂 草。莲藕 腐 败 病宜及 时 拔 除 感 病植 株。大田准备 时,应定期用 生 石灰进行 土壤 消毒。做 好 病虫害的 预测预报,适 时开 展 防治。12.5 保 护蛙类,捕 食田 间 害虫;放 养 泥 鳅、黄鳝 等 捕 食食根 金 花 虫 幼 虫等;利 用 赤 眼 蜂、草 蛉、丽蚜小 蜂、瓢 虫、食 蚜蝇、猎蝽 等 天 敌捕 食害虫。12.6 斜纹夜蛾 的 卵 块 和 幼 虫,藕田的 克氏原螯虾(小 龙虾)等可人工 捕杀。12.7 斜纹夜蛾、白 禾螟 等宜采用 杀 虫 灯诱杀,有 翅蚜 成 虫宜采用 黄板诱杀,斜纹夜蛾、菱 萤 叶 甲、白禾螟、二 化 螟 等害虫的 成 虫 还 可采用性引 诱剂诱杀。12.8 设施栽培时,宜使用防虫 网。12.9 斜纹夜蛾 等 亦 可用 苏云金杆菌 和 微孢 子虫防治,芋头 软 腐 病等可用 波尔 多 液 防治。12.1 0 生 长 期 间 及 时 人工 除 草。DB 42/T 8 40 20 12 8 13 采收 采收标准及 方法见表 5。表4 产品采收标准及方法 序号 种类 产 品采收 1 藕莲(莲藕)宜在 主 藕形成3个4个 膨 大节间时开始采收 青荷 藕,时 间 为 定 植后 100d 110 d。叶片(荷 叶)开 始 枯黄 时 采收老 熟 枯荷 藕。采收时,应 保持藕支 完 整、无明显伤痕。早熟品种、晚 熟品种 产 品 均可留地 贮存,分期采收至翌年4月。2 子莲(莲子)7月8月每 日 采收1次,其 他 时期宜每2 d采收1次。鲜食 莲子 于 青绿 子期采收,在 销售当日 的早晨 采收,或于前一 天傍晚 采收,要求 莲子 饱满、脆嫩、甜味。3 10 温 度下,鲜食 莲子可 贮 藏 保 鲜 7d以上。老熟 壳 莲于 黑褐 子期采收,采收后露晒5d7d。3 茭白 宜在为 孕 茭部位 膨 大,叶 鞘 一 侧被肉质 茎 挤 开1.5cm2.0cm 宽 时采收。秋茭宜2d3d采收一次,夏茭宜1d2d采收一次。4 芋头 宜于7月9月采收 青禾 芋,10月12月采收老熟芋,12月上中旬采收 完毕。5 荸荠 宜于12月至第二年3月采收。6 慈姑 宜在11月上旬翌年3月上旬采收 7 菱角 初 期宜每3d4d采收1次,盛 期宜每2d3d采收1次,后期每6d8d采收1次。8 芡实 芡实籽在开花3 5 d5 5 d后,4 d7 d采收1次,81 2次采 完。芡实梗于5片6片 浮 叶时 开 始分期采收,保持每株 有 3片4片 浮 叶。9 莼菜 年4月中旬9月上旬采收,应 采摘 芽 叶 未展 开的 嫩芽,保 持 芽 叶 完 整、新鲜、匀 净,不 夹带 老 叶。莼菜加 工应符合GB/T 19630.2-2005的相 关 规定。10 水蕹菜 分期多次采收。在茎 蔓 长25cm30cm时采收,茎 蔓基 部留1个2个节间。11 豆瓣菜 宜在株 高 25cm30cm时,分期多次采收。12 水芹 青 芹于1 0月中下旬1 1月上旬株 高 3 5 c m4 0 c m时收 割 第一 茬,第二年3月5月收 割 第二 茬;深栽 软化 者于深栽30d后采收;覆盖软化 者于12月中旬第二年2月上旬芹 芽 长15cm20cm采收。14 标识与销售 应符合GB/T 19 63 0.32 0 11的规定。15 管理体系 应 符 合 G B/T 1 96 30.4 201 1 的 有 关 规 定。DB 42/T 8 40 20 12 9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湖北地区适宜的水生蔬菜品种 表 A.1 给出 了湖北地区适宜的水生蔬菜品种 类别。表A.1 湖北 地区适宜的水生蔬菜品种 序号 种类 品种 1 藕莲(莲藕)鄂 莲1号、鄂 莲4号、鄂 莲5号、鄂 莲6号、鄂 莲7号、鄂 莲8号、巨无霸、新 一号莲藕、武 植2号 等 2 子莲(莲子)满天星、太空 3号、太空 36号、建选 17号、建选 35号、湘 莲1号 等 3 茭白 鄂 茭1号、鄂 茭2号、鄂 茭3号、小蜡台、中秋茭、梭 子茭、刘潭 茭、广益 茭 等 4 芋头 鄂 芋1号、武 芋1号、武 芋3号、荔浦 芋 等 5 荸荠 鄂 荸荠一号、91-33荸荠、沙洋 荸荠、苏州 荸荠、桂林马蹄、孝感 荸荠及 杭州 大 红袍等 6 慈姑 九真 慈姑、刮 老 乌、苏州黄、沈荡 慈姑、肉 慈姑、马蹄 姑 等 7 菱角 水 红 菱、南湖 菱、嘉鱼 菱、孝感红 菱、汉川红 菱、小 白菱及大 青 菱 等 8 芡实 红 梗 刺 芡、绿 梗 刺 芡、苏州无刺 芡 等 9 莼菜 利川 莼菜 10 水蕹菜 吉安 大叶蕹、泰国 蕹、鸡丝 蕹 等 11 豆瓣菜 英国 豆瓣菜、云南 豆瓣菜、河 内豆瓣菜、广东 豆瓣菜 等 12 水芹 鄂 水芹1号、庐江 水芹、玉祁 水芹 等 DB 42/T 8 40 20 12 10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茭白良种繁育技术 B.1 夏季选种 B.1.1 适用品种 小 蜡台、中 秋 茭、梭 子茭等以采收 夏 茭为主的 双 季 茭白品种。B.1.2 选种时期 5 月 6 月 中下 旬。B.1.3 选种对象 夏 茭结茭 早、多、齐、结茭部位 低而且 品种 特征典型 的植 株上未 孕 茭的分 蘖。B.1.4 选种方法 将入 选分 蘖从 基部 连 根 拨 下,割除叶片上 部,留 长 25 cm 35 cm,假 植 行距 20 cm,株距 15 cm。假 植期 间 田 间保 水3 cm 5 cm,假 植期30 d 50 d。每 66 7 m 2 大 田宜准备45 m 2 假 植 秧 田。假 植 秧 田要求土质肥 沃,充 分 耕耙,地 面平整。B.2 秋季选种 B.2.1 适用品种 所有单 季 茭白品种及 鄂 茭 二 号、刘 潭 茭、广益 茭等 夏 秋 兼 用 型 双 季 茭白品种。B.2.2 时期 生 长 期、产品采收期及定植前。B.2.3 选种对象 具 备品种 典型 性 状、无雄 茭、无灰 茭、苔 管 低、结茭 整齐、结茭 早、单 株 首 次 采收 时 的结茭 数 不 少于4 个 的植 株。B.2.4 选种方法 B.2.4.1 宜按 每 66 7 m 2 预 栽 大田选 留 35 0 个 400 个 种 墩 的量 选 留 种 墩。B.2.4.2 生 长 期 间,随 时 连 根 挖除雄 茭、灰 茭及 劣 变 植 株。B.2.4.3 产品采收期 间,对 入 选植 株 予 以标 记(宜用 长 50 cm 的 红 色 塑 料 绳绑缚 于 入 选 株 薹 管 基部作 为 标 记)。植 株 地 上 部 枯萎 后,齐泥割除,挖 出选 留 植 株 的种 墩 用于 寄 秧 越冬。寄 秧时间 宜为12 月 中 旬 翌 年 2 月 中 旬,寄 秧行距 宜50 cm、株距 宜15 cm,深 度 以种 墩 根系 入 土为 度。寄 秧 期 间 水深宜为3 cm 5 c m。B.2.4.4 定植前5 d 7 d,将 寄 秧 田 内 长 势过 旺、且 茭苗明 显 高 于周围大 多 数 茭苗的种 墩 剔 除。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